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47章 不决策不负责

红楼:我是贾琏 第147章 不决策不负责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147章 不决策不负责

第147章 不决策不负责

皇帝权利的具体体现为个人意志是否能得到执行落实,贾琏从内阁会议的进程可以看的很清楚,调整过的内阁对皇帝的意志集体选择了服从。

也就是说,承辉帝对文官集团的整顿卓有成效,皇帝个人的意志得到了有效的贯彻。

从原著里那些不明显的描述可推断,太上皇能与皇帝抗衡的主要原因,一个是父子关系存在血脉压制,另一个则来自勋贵集团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看似中立,实则摇摆。

相比于文官集团,勋贵集团手里有强大的兵权,他们的倾向对于两位皇帝之间的较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借着午饭后短暂休息的机会,贾琏总算是能有时间,慢慢的理顺获取的信息。

太监小贵子整個上午处在一个不需要的时候看不到,需要的时候随时出现的状态。

要说伺候人,太监才是最顶尖的服务者。那种距离感保持的非常精准,绝对不会让被服务者感受到碍眼,很多事情只要一个眼神,小贵子就会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反应。

午饭的时候也是这样,贾琏刚放下笔,小贵子便出现在边上,提供各种午饭的选择。

饭后一杯茶温度合适,及时奉上。

对此,贾琏在态度上一直非常的低调,谢谢两字挂在嘴边。

贾琏判断,自己被承辉帝当成了一个枢纽,连接贾王史薛四家的枢纽。

为什么列第一,那还不简单么?一旦西域叛乱,战争就无法停止,朝廷的财政又要持续性的失血。这是朝廷不愿意看见的事情。

作为提供服务的一方,小贵子的感受也很不一样,真就是那种被当做一个人看的感觉。

【因为我个人选择的变化,客观上推动了两位皇帝权利斗争的进程,加速了承辉帝胜利的进度。也就是说,眼下我得到的一切,从利益交换的角度看是应得的。】

贾琏在休息的时候,承辉帝却没有休息,而是在批阅贾琏筛选后送来的奏折。

贾琏没说西域南疆一定会选择反叛,而是简单的表示,这个事情的重要程度列第一。

身体素质的变化,贾琏从南下金陵就体会到了,总是精力充沛的感觉。

贾琏的分析理由很简单,因为信仰的缘故,西域乃至安息等一大片广阔区域内,众多部落之间固然是互相征伐,强者为尊。但同样也有着强烈的排外情绪,对于不同信仰者表现出很强的排斥性,和平的时期还好,一旦出现战争,同仇敌忾的可能性很大。朝廷应予以重视,并做出必要的预防措辞。

复杂,真是太复杂了,承辉帝能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下,最终取得了皇权斗争的胜利,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要不是有挂,我这点政治智慧,真不够看的。】

【皇帝的安排,很大的可能就是想让我看到他对内阁的掌握,勋贵实权人物王子腾以三辞的形式表达了不会掺和到两位皇帝之间的斗争中的态度后,作为贾家新一代的代表人物的态度很重要,因为我的倾向确实能影响到贾家的选择重点。毕竟大家族多方下注是习惯做法。以贾家为例子,一方面压重注于王子腾,一方面把元春送进宫。私下里与戴权勾搭,与甄家和小忠义亲王的关系匪浅。(参考秦可卿的棺木)】

出于对历史的一定了解,贾琏把王子腾这份奏折列为最重要的文件,并摆在第一位。同时附上了一份个人分析,表示他这么做,不是因为王子腾的私人关系。

说到挂,贾琏有着深刻的体会,没有具体的数据,具体表现为过目不忘,思维灵活,身手敏捷,以及战斗力持久。关于战斗力,尤氏最有发言权,那天她夜宿馒头庵了,累的!。

坐在椅子上的贾琏进入休息状态后,身边安静了,只能听到庭院内的蝉鸣。

其中贾琏还看到了一份来自王子腾的奏折,内容重点在于西域南疆各部态度摇摆,恐有不稳,希望朝廷给予重视,并尽快落实安抚政策。

承辉帝看到贾琏在王子腾奏折上附着的分析标签,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很明显,王子腾在奏折中体现出来的意思,并不希望战争在南疆继续。

承辉帝打开王子腾的奏折,仔细再看一遍后,身子后仰,闭目养神了一会,坐直道:“裘世安,让贾琏来一下。”

最终,通过贾琏的选择,影响整个四王八公的勋贵集团。不求整个四王八公集团的靠拢,哪怕能起到分化的作用,那也是非常好的结果。从现状看,四王八公之间也确实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情况下。原来的核心人物北静王刚死不久,小北静王还没成长起来。

上午内阁会议后,看了十份奏折,其中一半与西域战事有关,可见这是当前朝廷最为关注的事情。从奏折的内容分析,战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情报的获取,到后勤补给,真可谓千头万绪。具体到战斗的内容,反而非常的少,往往就是百十个字战果、损失。

有时间冷静分析的贾琏,很快就抓住了一点头绪,作为新科状元贾琏【得宠】,并能列席于内阁会议的很可能的一个原因。

以上几个线索汇总之后,贾琏得出了一个结论,【宠臣】这个身份被凸显出来,不单单是个人能力带来的,更重要的还是贾琏的出身发挥了决定性的重要。

裘世安应声后出去,找到贾琏时,裘世安的表情有点复杂,飞快的换上一张笑脸:“贾公,陛下有请。”称呼的变化令贾琏受宠若惊,赶紧抱手行礼:“您太客气了,称贾琏即可。”

裘世安笑了笑,没接这话,以请的手势作答。贾琏再三回礼,这才往前。

书房内的承辉帝端坐椅子上,看一眼贾琏后,等他见礼完毕,指着奏折道:“西域南疆,有多大的叛乱可能?应该如何进行预防?”

贾琏听了顿时面露难色道:“陛下,微臣哪里懂这些,臣只是从朝廷财政用度的角度出发,判断这份奏折的重要程度为第一。”

承辉帝听了微微颔首:“此言大善,朕是想听听你从信仰角度出发的判断,你分析一二,对错不要紧,提供一个观点嘛。”

贾琏明白了,承辉帝更多的还是从今后西域的长治久安入手,想听听他的看法。

“前唐故地安息都护府一代,所信一神教与欧罗巴信仰系出同源,其中恩怨纠葛,三天三夜说不完。这一脉信仰有明显的强烈的排他性特点,鼎盛时期到了不信则死的程度。其核心思想为异教徒都该死。微臣正是以此为据,判断西域及周边有很大的风险。为预防风险,单纯的政治手段很难见效,必须以军事高压为主,政治拉拢为辅助。营造出一个顺者昌逆者亡的格局,当地的各部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格局下,才会做出有利于本朝的选择。”

承辉帝听罢后,笑着点了点贾琏:“此言不要对外说,免得有人鼓噪,说你为王子腾讲话。并以此为据攻击你个人,乃至整个四家。说到四家,如今的薛家,当初能与王家联姻,最早能追溯到太祖,后来太上皇因为紫薇舍人甚得欢心,也有推动。”

承辉帝说的非常直接,大概是因为眼下只有两人的缘故。

贾琏听了心头剧震,脸上没法掩饰那种,不过还是决定不掩饰。我一个小年轻,城府那么深干啥?所以,贾琏表现出来的是长时间的呆滞。

安静的气氛持续了至少两分钟,贾琏才慢慢的恢复平静:“贾家有祖训,忠为首。”

承辉帝笑了笑,贾家的祖训他当然知道,忠诚排在第一嘛。

啥意思呢?谁当皇帝忠于谁!

别说贾家了,四王八公的祖训第一条都是这个。

给皇帝和外人看的嘛,具体到做的时候,那就是全看利益取舍了。

贾琏的反应落在承辉帝的眼里,【还是年轻了一点,没有能很好的掩饰情绪波动。从反应看,贾家的上一辈,很多事情并没有告诉贾琏。这一点,贾琏的金陵之行可见端倪,不然他一定会走一趟甄家。】

想到甄家,承辉帝忍不住露出冷笑。这一家人,真的以为他们做的事情皇帝不知道么?

贾琏没去甄家,在承辉帝的判断中,肯定是因为甄家摆出了高姿态,惹恼了贾琏。凭什么我一个状元,要主动去拜访你甄家?我到金陵,你不迎接,我便没有拜访的必要。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大概就是张廷恩了。承辉帝由此不禁露出了微笑,张廷恩收贾琏这个学生,真是神来之笔啊。在斗争最关键的时刻,贾琏因为年轻,几次冲动的表现,还有个人的倾向,都起到了稳定四大家族的作用。

这一点,承辉帝判断贾琏个人并没有发现,他的反应多半是受到了张廷恩的影响。

【只要朕笼络住贾琏与元春,四大家族的倾向一定会朝着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元春那边很好办,无非施恩二字。贾琏这边有点麻烦,此子非常聪慧,不好忽悠,要借助张卿。】

念头在承辉帝的脑子里飞快的转动,表情则是越来越温和,承辉帝不否认他非常欣赏贾琏关于西域局面的分析。信仰这个东西,大周朝的重臣们,素来都是忽略不计的。毕竟中原王朝两千年,各路宗教进来后,不照样都乖乖做顺民么?

西域边远之地,所以才会显得格外的特殊,这点大臣们忽略了,也不为怪。

同样的问题,贾琏的观点则是【中原王朝习惯了老子天下第一,其他都是蛮夷,都是要被教化的。】这样的观念深入到DNA里头去了,所以才会发生一些很荒唐的事情。尤其是在朝廷中枢,一些只会死读书的酸腐文人那里。

这其实是一种无能的体现,没有明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又不愿意闭嘴的时候,不只能叫嚷着教化之道么?说的好听一点就是路径依赖,说的难听一点,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口黑锅,真不能扣儒家的头上,根源在皇权这里,儒家只是放大器。

中原王朝与天命交流的权利,掌握在皇帝的手里。

天命是皇权正统的根源,满天神佛倒成了配角,即便是满天神佛的世界里,也是要有天庭的,也是要讲编制的。中原王朝的根源最终落在了编制上,没编制,就是草莽。

“你去忙吧。”承辉帝挥挥手打发了贾琏,对于这个年轻人,承辉帝的满意程度再次上升。贾琏做事的风格在这次短暂的单独奏对中体现了出来,我只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作为参考。

实际上贾琏也是这么想的,我就是个智囊定位。如何决策不管,因为决策是要负责的。

贾琏只会对自己和关心的人负责,其他人关我屁事。这种心态,恰到好处的迎合了承辉帝的心思。总之就是两人之间关系非常的奇怪,明明接触不多,相处就两个字【舒服】。

承辉帝的心目中,一个明明可以野心勃勃的年轻人,表现出来的却是毫无野心的状态。只能心里默默感慨,贾家的风水真的特别奇怪,养出来的最出色的男丁居然没啥野心。至于贾赦贾珍,从没在承辉帝的眼睛里,四个字【冢中枯骨】。

又一天过去了,深谙摸鱼之道的贾琏深知,如果表现的太能干,你就一定有干不完的活。下午的贾琏,勉强的处理完五份奏折,下班时间到了。

加起来,贾琏的表现如下,一天处理奏折十五份。这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有着丰富的处理公文的经验,贾琏整理后的公文,承辉帝看着就很舒服,各种分析非常的清楚,一二三列出来,说是仅供参考,实则承辉帝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比如其中一份奏折来自韩宗,居然建议在金陵和羊城设铸币局,由地方总督负责。

贾琏很不客气的给了一个评语,【财权乃君权之重要体现,此策大谬!】

承辉帝看完后,立刻批示【管好分内的事情,不要胡乱伸手。】

这份奏折该如何解释呢?承辉帝的判断,依着韩宗每个月雷打不动的两份奏折的频率,大概率是想显示一下存在感,只是没想到内阁那帮人居然一个字的批语都没有,直接丢给皇帝来处理。

贾琏非常怀疑,这份奏折没有送到之前,具体内容承辉帝已经提前知道了。

不然也没法解释,为何韩宗要被调到湖广去。

帝师出身的韩宗,表现出来的政治智慧,真是令贾琏无语。

这就有点像明朝太监王安,明明是司礼监掌印,却无立场的偏向文官。

贾琏真的很想揪住他的领子,大声提醒他:【清醒一点,伱是皇帝的人。】

还是那句话,关我屁事,有闲工夫,还是想想,怎么找机会再崩一锅。

有的事情开了头,真就是刹不住车。

出宫之后的贾琏,满脑子都是车灯润滑油之类的念头。

最近天气渐渐的热了,要不要约尤氏去假山纳凉呢?

不是说小姑娘不好,而是小姑娘一旦发生实质性接触,非常的粘人,恨不得整天贴一起。

……………………

贾琏站宫门外回望的时候,远在边疆的王子腾,收到了一个坏消息。

之前派往南疆的使者,本意是安抚南疆的两大部落,没曾想使者直接被扣押了,出去一个月了,才逃出来一个随从,王子腾这才知道真相。

出逃的随从一共十人,其中九人在逃的途中遇害。

王子腾闻讯后虽然愤怒,却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不动声色的调整军队部署,盯着南疆的两大部落,打不打,他还要请示皇帝。

如果要打,现有的军队还需要修整补充,北疆的北面,还有一部分叛军残敌没有清缴干净,葱岭以西的安息方面,周林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来。

从王子腾的角度看使者被扣押的事情,原因不详,但必须做好军事准备。

一旦疏忽,很可能过去两年的战果都将付之东流,西域将再次演变成一片乱局。

这个地方就是这样,只要有牧场,不管你怎么杀,都会有新的部落出现。

……………………

准备上马的贾琏,身后听到了小贵子的声音。

贾琏站住回头,笑着抱手:“贵公公好啊!”

“小公爷客气,晚一点一起喝一杯?”

贾琏笑的更灿烂了:“您安排!我随意!”

称呼上的变化,果断的拉近了两人的关系,小贵子笑着说了之前的宅院,贾琏笑着告辞,先走一步。回家梳洗后换了一身便衣,贾琏要了一辆很不起眼的马车,带着随从与两个家将出门,天黑前来到了同样不起眼小宅院。

这个小宅院看似不起眼,实则地段很好,距离紫禁城步行也就是一刻钟的事情。

说的明白一点,坐轿子的话,十五分钟就能到宫门口。

看门的老内侍依旧没啥好脸色,不过这次没关门,而是出来看看四周,有无盯梢的。

贾琏入内后,果然如预料的那样,等在这里的是裘世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