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244章 人一走,茶就凉

红楼:我是贾琏 第244章 人一走,茶就凉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244章 人一走,茶就凉

第244章 人一走,茶就凉

名副其实的安南侯,这颗种子埋下去后,就看王子腾个人的理解了。

说实话,以王子腾的身份,去那种穷乡僻壤称王称霸,实在是兴趣不大。但,作为一个退路来经营呢?这个就很有吸引力了,正如当初贾家把辽东作为一个退路来经营,可惜被后来人搞的一塌糊涂,只是当做提款机来用。

京城的繁华和富贵生活,消磨了人的意志和斗志,换成任何一個人,都很容易沉迷其中。

王家人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愿意离开京城,回金陵都未必愿意,何况是去安南。

具体选择就看王子腾了,总之皇帝这个安排,实在是值得玩味。

王子腾看着贾琏很是惆怅,自己这个年龄在干啥呢?贾家这个后起之秀,都已经能掺和到最顶层的事情里头去了。只能说一个人一个命吧,这就是权利结构的必然产物,越接近权利核心的人,越能获取最高层次的信息,起步也就越高。

送走贾琏后,王子腾心里难以平静,犹豫着是立刻出发去上任呢,还是等太上皇的大寿。

这个问题没有问贾琏呢,实属没必要,贾琏的态度很明确了,外放!那还不是赶紧走,离开京城的漩涡越远越好。作为王家的顶梁柱,王子腾肯定是优先考虑个人的前途,因为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王家。

思来想去,还是不能走,立刻就走的话,太明显了,不是中庸之道。

留下来又不用去贺寿现场,你就只有一个办法,生病。

第二天贾琏就听到了消息,王子腾积劳成疾倒下了,皇帝派御医去看过,给出的结论是劳累过度,伤了元气,养两个月就好。

嗨,这不是巧了么?下个月太上皇就过寿了,这病的时间拿捏的很准啊。

承辉帝获悉详情后非常满意,特意把正在五城兵马司摸鱼的贾琏叫去。

“最近在忙啥呢?朕听说你每日在办公室里呆着,悠闲的很啊。”

一开口就是一副资本家看不得打工人舒服的嘴脸,贾琏听这话忍不住叫屈:“陛下,微臣每日劳形案牍,哪来的悠闲?一定是有人见不得微臣好,这才造谣生事。”

承辉帝有点尴尬,尤其是看到那张脸还有点青涩,忍不住咳嗽两声:“咳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斤斤计较的,一点都不大气。王子腾病倒了,你怎么不去看看啊?”

“这不是要上班么?微臣媳妇已经回去看过了,臣等休沐日再去不迟。”

承辉帝本意是想夸奖一下这厮对王子腾的工作做的不错,一看见他那个随时想翘班的嘴脸,就想打击他几句,无奈这厮年纪轻轻的,嘴巴却厉害的紧,一点亏不肯吃,承辉帝使用未成年童工的愧疚之心散了。夸奖什么的别提了,还要给他找点事情做心里才舒服。

“夏守忠在金陵查清楚了,新式火铳确实是南下的神机营流出。当事人已经抓起来了,牛继宗的请罪折子也送到了。这里还有一份王子腾的折子,他将新式火铳看的很重,肯定朝廷全面换装,并要求南下之时,带上一批新式火铳和弹药。”

提到新式火铳,贾琏就来劲了,毕竟他亲手推动的事情,自然是要上心的。

“陛下,微臣以为,眼下还早着呢。现在的新式火铳,全靠人力,一点一点的打磨。想要形成量产,就只能堆人。微臣以为,还是想法子搞出蒸汽机,最好是从英吉利弄一台回来,届时可以拆开了研究。”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难度高不高?高,也不高。蒸汽机就是个手艺活,不像电气革命那种需要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做指导。大周现在还在玩八股文,贾琏心忧甚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先解决生产力进步的问题再说吧,贾琏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电器革命时代呢。一点一点的推动,一点一点的进步,这才是唯物主义思考方式,不贪快,不求大,总之要看到效果之后,民间自然跟上了。

“说到此事,工部和内务府合作的研发室,你不是在里面兼职么?你得上点心,下面的人都在告状,说你一点都不沾边。”承辉帝总算找到角度来批评贾琏了,心里暗爽。

这次贾琏不辩解了,反而是一脸沉痛的样子:“微臣错了,明天就去上班。”

贾琏走了,承辉帝的得意还在延续,不过很快想到一个问题:“朕叫他来作甚的?哦,想夸奖几句,那没事了。竖子,秃子头上顶不得二两油的东西,不值得夸奖。”

贾琏的心情不好不坏,情绪稳定。只要不是去园子里给太上皇的寿辰帮忙,那就都不是问题。太上皇非要办寿辰,承辉帝顶着一个大大的“孝”字,只能是支持咯,甚至还拨款一百万银元,用于此次寿辰的开销。

关于此事,大臣们自然是交口称赞,太正确了,谁都不敢说不好。

但凡有个人跳出来喊一嗓子,国家用度艰难,为办寿辰奢靡耗费,此亡国之兆也!

贾琏都要对这个人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有正确三观的勇士。

然则一个都没有,即便是远在武汉三镇的张廷恩,也上表给太上皇贺寿。

非但要上贺表,还要送寿礼。

对此,贾琏知道后,也只是默默的吐槽:这个就叫家天下!

实在是所有的美德都被玩烂了,就剩下一个孝了。

太上皇是怎么上位的,至今都是言论禁忌,老忠义亲王是怎么坏事的,也是禁忌。

对此,只能去翻史书了,看看历朝历代的史书,从那些非常克制的字里行间,找到答案!

比如,十王宅!

你看,史书记录的清清楚楚!

只能掩卷叹息的贾琏,次日来到了研发司,既然是司,就得有个郎中坐镇。有趣的事,一个都没有。只有三两只小猫,贾琏到的时候,门子还在打瞌睡,根本没有看见贾琏入内。

背着手的贾琏,不紧不慢的在这个安静的宅子里踱步。

溜达了半天,才在一个办公室里看见一个正在喝茶看报纸的官员。

听到脚步声,这厮头也不抬:“别找了,都被调回原来的衙门了,要找人请去原衙门。”

“不对啊,我记得当初光是工匠,就有三十三个,其中三人还是官员。怎么就没人呢?”

贾琏笑着接一句,这位依旧不抬头,口中啧啧啧:“精彩,真是精彩,贾生,壮哉!”

没得到答复,贾琏上前敲了敲桌子,这位正看到精彩处被打断,一怒之下丢报纸回头,结果看清楚后,也就是怒了一下,并且极为熟练的换上一张笑脸。

“琏二爷,您怎么来了?”

贾琏不认识这位,犹豫了一下:“阁下是?”

“别阁下啊,小的是内务府跑腿的管事,在区区九品芝麻官,哪敢称阁下,您要是看的起我,就换一声马三。别人都这么叫我!”这位叫马三的官员,笑的极其谄媚,搞的贾琏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赶紧抬手打断他。

“打住,这里的人呢?我好歹也挂了个差事在这,怎么人都没了,也不告我一声?”贾琏当然要借题发挥,当初弄这个地方,还搞来银子,不是让这帮人霍霍的。

马三表情极为纠结,没法说。说了得罪人,不说得罪眼前这一位。

最终还是赔笑道:“您看啊,小的就是个留下来看房子的,每月俸禄不过十两银子,换成发银元后,去银行换铜钱,一元也只能兑换到八百文,就这还要收八十文的手续费。就这还是晋商银行,别的银行要收一百文的手续费。一家老小十几口,就指着这钱过日子。小的还听说,最近铜钱又涨价了,下个月只能换七百八十文,手续费还不少一个子。”

贾琏的注意力一下就被转移了,坐下后看看面前茶杯,里头只有一些碎末。

看看边上的水壶冒热气呢,贾琏指了指:“水开了,要不要换点茶叶?我带了点好的。”

“哎哟,那感情好,谢谢您嘞。小的给您见礼,请安了,您看我,光顾着高兴,忘记礼数了。”马三真不是忘记礼数了,刚才是被吓的腿软了,站不起来,这会缓和了,勉强站起行礼。总算是这位也高抬贵手,放了一马。

贾琏示意柱子拿出茶叶和茶杯,马三哆嗦着倒了茶杯,换了茶叶。

新泡的茶闻着味道心情就舒服,贾琏招呼马三坐下,这厮怎么都不肯道:“在您跟前,哪有我的坐啊。”贾琏也没强迫他坐下,开口问:“听你的意思,这一块银元还真能顶一两银子用呢?上回在登州,一两银子也就兑八百文。”

可能不是涉及本单位,加之贾琏和颜悦色的,也没为难他,马三胆子大了一些道:“您不知道,小的身上有官在,这才能还个八百文,普通百姓去换,都是六百五。一枚银元,最多能当七钱银子用,就这还是官府作保的结果。”

贾琏听了沉默了几秒才道:“不提这事了,研发司这个样子,已经多少日子了?”

这次轮到马三沉默了,不过看看贾琏,他还是壮胆道:“早先还有七八十号人,也就是一个月前后的样子,尤其是您去郧阳后,陆陆续续的人都被原来的衙门调回去了。都说是人手不足,衙门里连个正经的主官郎中都没有,所有主官都是兼职,您说,他们该怎么办?”

这次轮到贾琏沉默了,我大意了,没想到这个衙门的存在,实际上是来分蛋糕的。加之工匠为官,本就缺少官方的主动意愿,千方百计给伱拆台,是预料中的事情啊。

“这样,你辛苦一下,把所有人都通知到,就说我在这呢,让他们回来开会。”说着话,贾琏好摸出一摞银元放桌上道:“这是给你的跑腿钱,收着吧。”

马三一看这有十块银元,顿时笑的眉眼不见,双手飞快的拢住银元道:“您等着,我这就去。保管都通知到,至于来不来,小的可不敢保证。”

贾琏挥挥手:“去吧去吧,衙门里还剩多少人,你都叫上一起去。每人一元跑腿费,我出!不让大家白干活。对了,先把账房叫来!”

马三再次谢过,转身就走,贾琏一个人在原地无聊的坐着,不紧不慢的喝着茶。

口中哼着:“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足足坐了快两个小时,才见一个官员满头大汗的跑进来,看他衣服上的禽兽,是个八品官儿。这位见了贾琏,汗都不带擦一下的,上前便行礼:“卑职冷庸,见过大人。”

贾琏坐着没动,点点头:“你在衙门里干啥的?”

“卑职是户部管账,研发司的帐也是卑职在负责。”

果然是管账的官儿,难怪第一个到,马三这活干的不错。

“账本拿来我看看。”到单位第一件事情就是查账。这态度就很说明问题了。

冷庸头上的汗刷的一下,又开始密集的冒出来了,犹豫一会,咬咬牙,去拿账本了。

没一会,这位把账本送来了,厚厚好几本,一大摞子呢。

贾琏不紧不慢的开始一本一本的看过去,一页一页的慢慢的翻,站在一边的冷庸,身子在哆嗦。贾琏轻描淡写的瞟他一眼,仿佛没听到他牙齿打架的声音,继续低头看账本。

只看了一本总账,贾琏就沉着脸,轻轻的把账本往桌子上一丢。

“衙门账户上的银子,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一万两,开始不足,是本官找户部补足的。我不在这几个月,这里的俸禄是一文钱都没拿,如今这账上就剩下三钱银子,没记错的话,户部每个月都会拨款发俸禄。也就是说,按照这账本上的说法,库房里应该有价值一万两的货才对吧?走,去库房看一看!”

冷庸噗通跪下了,口中哀求:“大人,您还是看看细分账目,下官给您找出来,您慢慢看。”手忙脚乱的翻出一本账,冷庸双手奉上。

贾琏悻悻的接过打开仔细看了起来,大的开支一共两笔,一个是工部借走了五千两,一个是内务府借走了三千两,剩下的账目全是乱七八糟的支出,公务支出二百两,备注是采购纸笔。其他各种花样,比如说消暑费等等。

反正这衙门成立不过半年,一万两银子全都糟蹋干净,什么研究成果都没有。

贾琏沉默的看着账本,这时候,外面陆续有官员来到,全都在院子里,不敢进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