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262章 圣人宗庙

红楼:我是贾琏 第262章 圣人宗庙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262章 圣人宗庙

第262章 圣人宗庙

客观的来说没有白莲教这个造反专业户的蛊惑,没有人挑头的造反很难成型。没有组织的个体反抗,往往很难成事。最多就是落草为寇。

岳齐很自然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关键还是要全国范围内的清剿白莲教这个造反头子。”

“白莲教固然要打击,然非治本之道。”贾琏也不打算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

岳齐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抬手指了指济宁东边道:“这里情况如何?”

贾琏看了一眼道:“不知道,此前山东巡抚、三司收到求救信,催促了好几次。”

岳齐叹息一声:“圣人之庙若毁,天下读书人非议汹汹,恐陛下圣明受损。”

贾琏歪了歪嘴:“圣人的归圣人,苗裔的归苗裔。如能谨守圣人教诲,近在咫尺的济宁,也不至于为教匪所乘。可见,当下的话事人,不得人心。”

这话啥意思呢?总有几個不肖子孙,坏了祖辈的名声。因为朝廷尊孔,所以多有优待,却成了某些后人鱼肉乡里的依仗。当然不能一棒子都打死,总有后人分的清优待的原因。

从历史进程看,这家人的身段还是很灵活的,至少在某些历史节点,表现的很灵活。

对比一下,颜回和文天祥的后人,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感到羞愧。应该不会吧?

岳齐沉默了一会道:“出发之前,陛下有旨意,尽快恢复漕运。”

贾琏不动声色道:“这是自然的,不过打仗不能想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眼下我们面临的情况,本地官兵无论是人数还是战斗力,几乎等于没有。我军总不能绕过沿途各县,直扑济宁吧?后路还要不要了。稳一点,慢一点不要紧,要是败了算谁的?”

岳齐没法继续了,他总不能说,我跟你怎么比?你就算打败仗也没大问题,我不行啊,我要拖着不进军,御史的弹劾就能埋了我。济宁这地方太敏感了,事关圣人宗庙好吧。

“算了,我上一份折子,分析一下当前的具体情况。讲明白,在周边各府的军备没有完成以前,我主力不宜快速南下的理由。我们要的是全歼,不是击溃,最后变成烂仗。”

贾琏一番话,总算是让岳齐放心了,搞的还有点不好意思的解释:“要不,我署名?”

贾琏摇摇头:“完全没必要,这种事情当然是人越少越好。我头上的骂名还少么?”

岳齐很想劝一句,不一样的,能一样么?但还是收住了,毕竟人有私心嘛。

当着岳齐的面,贾琏写了奏折,阐明了当下的战局,因为周边官兵需要时间围堵,京营也需要时间修整,暂时不宜立刻南下,以免贼人流窜,周围官兵不能堵住,人数有限的京营,也无法完成包围,只能缓一缓。

奏折是这么写的,贾琏的真实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海运,这个必须要搞起来。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狗屁!都是借口,全都是利益。运河断一天,海运成功的把握就大一天。只要漕粮走海运今年成功了,今后想再断绝,那可就有说道了。其次就是出于军事目的了,至于所谓的圣人宗庙,当下的圣和先秦的圣,那就不是一回事。

最初的圣,指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达到某个程度。现在的圣,这是神邸一般的存在。总而言之,你说是统治者需要也好,说是后人因为争夺话语权神话了也好,总之在贾琏这里,都一个样,与我何干。

那些整天把圣人挂在嘴边的人,何尝不是在为自己说出来的话找背书者呢?

你也不能说儒教本身是没进步的,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这么说吧,如果没有近代外力的压迫,大一统的中华大地,儒家是能实现长久统治的最佳工具。对于皇权而言,儒家提倡的东西,都是让别人去遵守的,自己做个样子就好了。

如果不能跳出规则,那么制定规则又有何必要呢?大家都一样,那还要规则干啥?你看,这就是皇权代表的特权J级的真实想法,那些痛恨特权的人,有几个是痛恨特权呢?真正痛恨的是【我不是特权】。

张儒是个很灵活的人,当他发现无法说动贾琏和岳齐时,立刻改变了思路,积极加入今后的平叛作战,指望能分润一些战功再说,为今后多争取一些筹码。

主动出来找两人,看见两人在对着态势图分析占据,张儒没有说话,而是咳嗽一声,通知一下,然后安静的站一旁听两人的分析。张儒是不会打仗的,但他知道别乱干扰指挥作战。

“关键在于堵住周边各府,这需要把全部的骑兵派出去,确保充分的机动性。至于主攻方向,京营列装新式火铳不下约五千,把这些火铳兵集中使用,佐以炮兵,缓缓地前压。迫使教匪与我们军打正面,如果教匪据城而守,求之不得。我就怕他们乱跑。”

在这个问题上,岳齐和贾琏倒是不谋而合。还有个问题就是这一带水网多,击溃不难,难的是全歼。

“攻心为上,应尽快让济南那边多印刷一些传单,派人撒出去,务必让每一个参与教匪的人都知道,只拿首犯,从者既往不咎。”岳齐对于郧阳的那一套已经很熟练了,用的很顺手,那为何不继续用呢?看效果的嘛。

张儒在一旁表示了关心:“二位将军,如今朝中喊打喊杀的,你们这么做,恐招非议啊。”

这次都不用贾琏说话了,岳齐就很直接的回答:“一片公心,何惧非议。”

张儒有点尴尬的时候,贾琏又补一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张儒听了惊呼:“好诗!传言小公爷不通诗词,传言果不可信。”贾琏听了不屑的冷笑:“单纯地求对仗押运,作诗有何难也?来鸿对去燕,落日对长空,这样做出来的诗,不能有感而发,可谓无病呻吟。注定会导致诗词成为少数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越发的重视形式,而非直抒胸臆。故而,在我看来,诗词是最没用的东西。”

张儒听了脸色难看,他也是文人好吧,所以下意识的反问一句:“那小公爷认为哪些学问有用呢?”贾琏知道他不服气,当然要让他无话可说。

“我在工部虞衡司的时候,在其位,谋其政,故而召集工匠,在原来的基础上,研发出射程更远,射击精度更高,操作更为安全简便的新式火铳。潘尚书在修河的时候,能够结合具体的情况,束水冲沙,确保河床不再继续升高。岳将军在宣大的时候,研究的是如何打败草原骑兵。我在郧阳的时候,研究的是如何安抚百姓,避免今后再生民变。什么学问有用,这个话题很宽泛,我举例子说明,只要对国家安定,解决百姓温饱有益的学问,都有用,都要学。那些曲高和寡,自娱自乐的学问,并非没有意义,只不过个人不喜欢罢了。”

张儒被怼的好一阵沉默,过了一会,看着眼前的地图分析占据,贾琏的口中不断的报出一些数据,每日所需粮食多少,每日行军多少,还有战术上如何利用装备优势,尽量的避免伤亡之类的话题,听的张儒头都大了,不是听不懂,而是觉得他们都没说到重点。

“二位,在下有一言,不吐不快。”张儒犹豫挣扎了一番,还是决定要说。他说了,没被接受,就是别人的锅了。

贾琏停下看看他,张儒立刻道:“圣人宗庙,旦有损毁,难以向天下人交差啊。”

贾琏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看的张儒一阵心虚,眼神躲闪时才淡淡道:“圣人乃天下楷模,想必即便是教匪,也不至于袭扰圣人安寝。再者,昔日东平郡王留下的一千人马,要说打败教匪不敢奢求,在当地百姓的支持下,又不缺钱粮,守住不难吧?”

张儒当然听懂了贾琏的话,他其实就是想蹭一下挽救圣人宗庙于水火的功劳。所以才主动提起这个事情吗,可是贾琏不为所动,明明是主将却跟着贾琏走的岳齐,更让他无可奈何。

“在下也是为了而且的前途着想。”张儒只能摆出一副我为你们好的嘴脸。

贾琏直接把脸拉下来:“不劳关心,本官自有分寸。”不想再搭理这个得寸进尺的家伙,贾琏直接走人了,留下来的岳齐脸色也不太好看,说的更直接:“有驻军,有坚城,如果再有民心,钱粮充足,一群乌合之众,脑子坏掉了才会去打曲阜。”

重点是强调了一下民心,如果张儒还听不懂,那真就别怪岳齐不客气了。

张儒怎么会不懂呢?这一届衍圣公要是有民心,济宁能发生教乱么?即便发生了,深得人心的衍圣公站出来振臂一呼,教匪自然瓦解,还要打的这么辛苦么?

要不怎么说,真话伤人呢?一番勾搭,可谓不欢而散,张儒还不敢离开,必须死活要跟着他们一起南下,这样才有机会蹭点军功。这个时候的孙化贞,人在徐州,看着当地驻军,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因为有江北巡抚的行辕,徐州这边的抚标建设的还算好,三千精锐,外加一些杂兵,打硬仗不行,要说守住防线,倒是不难的。漕标这边,一如既往的烂,气的孙化贞又问候了一遍李三江家里的直系女性亲属,显得很没素质。

孙阁老没素质的行为,江北官员敢怒不敢言,甚至调走了三千抚标精锐,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孙化贞很清楚,偌大的微山湖,想要不让教匪借此跳出围剿,就必须要守住四周。

这个时候,孙化贞其实挺庆幸的,济宁陷落后,教匪选择了北上,而不是南下。

之所以没南下,也是因为孙化贞在两江搞的好,白莲教想搞点事情,没有土壤。

怎么讲的,孙化贞打击贪腐和士绅的行为,客观上起到了为民发泄情绪的效果。

加之在这个过程中,溢出的好处一定程度缓解了名声,尤其是运河两岸的百姓,更是受益颇多。别的不说,单单官员被拿下后,震慑了士绅,导致百姓受盘剥的程度大大的降低了。

往年秋税的时候,哪个村子没有恶霸打手横行乡里,百姓卖儿卖女才能交上税呢?因为孙化贞的执政,导致遍地的干柴被下了小雨,不是一点就着的状态了。非但不是如此,济宁方向的大量难民涌入后,带回来的消息,也吓坏了本地官绅。

其中一些消息就很惊悚,教匪为了争夺某官员的妻妾女儿,大打出手。哪里哪里的官员,全家上吊、跳井、**等等。这些消息吧徐州官绅都吓坏了,收税暂收不敢了,不但不敢,还要让利于民,拉拢百姓,招募壮丁,高呼保卫桑梓这一类的口号。

有了种种准备后,济宁陷落的初期,有一部分【教逆】南下,为巡抚标兵击败。这也是【教逆】选择北上的原因,柿子挑软的捏嘛。

孙化贞积极布防的同时,贾琏与岳齐商量后,决定由贾琏率前军南下,正面挤压。中军主力则分两部分,一部分经聊城走菏泽,争取联系上孙化贞,堵住【教逆】西进路。一部分则由岳齐亲自领兵,往泰安、蒙阴一线,堵住【教逆】进入山区的可能。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联系不上孙化贞,龙禁尉因为长期遭到打压,正常的年景情报传递还算可以,这次却没有发挥太多的作用。贾琏不敢说龙禁尉整体不行了,但山东的龙禁尉肯定是废的很。

行军打仗,没有充足的情报,面对战争迷雾,就只能求稳了。

好在对面的白莲教军起事不久,目前在军队建设方面缺失严重,对于装备了新式武器的贾琏所部而言,威胁不算大。贾琏甚至要故意做出孤军深入的姿态,。诱惑教军来打。

从不轻敌的贾琏,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自然更加的谨慎,放弃了用船运输辎重,选择了消耗大的陆地行军,每日前进五十里,一点一点的前压,每日早早停下,扎紧寨门。

冒进之后,教军的机会看似出现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