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269章 蛊惑

红楼:我是贾琏 第269章 蛊惑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269章 蛊惑

第269章 蛊惑

本朝太祖留下的好东西不少,可惜因为内部利益斗争,废弛了很多。当然也不排除本朝周边没有强国,军事上的强大没有太多的要求的缘故。

现在是十八世纪,中原王朝在西方国家眼里带着美化滤镜。

按照计划,今天三千敢死队将发起波浪攻势,仅仅一刻时间,第二轮敢死队准备好了,又是炮火,又是排枪,然后敢死队冲城。

对于战争的残酷,贾琏已经麻木了,站在高台上看着城头上的守军,情绪波澜不惊。

攻坚对于这个时代真是太难了,尽管有线膛步枪压制掩护,有攻城炮和臼炮轰击,居高临下的守军即便伤亡不小,依旧没有崩溃,守住了第二轮进攻,这次敢死队杀上了城头,但是没有站稳脚跟,被打下来了。

“杨文,让火铳手再进一点!五十步的距离进行压制。告诉兄弟们,今天的伤亡抚恤,加倍!”发现守军有点动摇后,贾琏发了狠。思想工作不要想了,只能用利益砸人。

伤亡不过十余人的神机营官兵,得知贾琏开出的条件后,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随着新一轮的炮火开始后,神机营的火铳手以百人队为单位,两列横队,跟在敢死队身后,冒着城头的反击不断的逼近城下,距离五十步之后才停下,噼里啪啦的枪声响起,子弹如雨点一般的洒向城头。这个距离的射击精度大大的提高了,伤亡骤然增加的守军,明显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居高临下的投掷掌心雷和万人敌,固然能带来不少的杀伤,但更加密集的火力压制,也造成了更大的伤亡,很快就压的城头的士兵不敢露头了。敢死队趁机往上冲。

看着逐渐崩溃的局面,胡勇觉得不能再待下去了,转身就悄悄的走了,城东门口,遇见几个同样的头领的兄弟,大家相视一笑后,各自带着亲信出了东门,走为上计。

事实证明贾琏高看这帮人了,西门后面居然没怎么堵,看着这一幕的贾琏,心想早知道直接炸城门了。错了就要认,今后遇见类似情况,还是先要看看城门能不能炸开。

类似的坚城也给贾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不是火力绝对占优,对手战斗意志不够坚定,搞不好就弄成湘军打南京那种持久战。毫无疑问,这是最低效的战术。

还是要想法子在火炮上做文章,就等着野生化学家的表现了。

兖州的情况比济宁要好的多,普通人家没受到太多的破坏,官绅富户人家,有一个算一個,全都被洗劫了,还不止一次,好多次那种。真就是该杀的都杀了,该抢的都抢了。

看着那些眼神麻木的被掳女性,贾琏特意问了一下副将杨文,有没有士兵想要免费媳妇的,有的话可以张罗一下。底层的大头兵,娶媳妇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应该不会拒绝。

当然杨文也强调了一下,既然娶回去,就必须善待,不然就有违于贾大人的本意了。

神机营的官兵对贾琏绝对服气,加之这些被掳的女性,多为官宦富户家庭出身,属于高素质的女性,对这些底层官兵而言,非常的有吸引力。被掳的数百女性,很快被瓜分干净。

什么不拿女性当人的念头,贾琏是不会有的,这种做法其实在救人。不然就这些女的,逃出牢笼后,基本是死路一条。留在当地,闲言碎语就能逼着她们去死。跟着当兵的去了京城,可能会过的不如以前,换个环境能继续生活。

贾琏不知道的是,因为这一举动,导致官兵们都在传言,跟着贾大人混,有机会分老婆。这个传言在神机营回京后,传兵了京营各部。当然这是后话了,现在贾琏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是立刻出兵曲阜,还是等一等。

真不是贾琏刻意的犹豫,实在是打济宁消耗弹药量太大了。同时代的将领,打仗更多的是考虑拿人来堆,人不值钱的。贾琏是个唯火力论的另类,疯狂的倾泻火力是他的战术思想。这就导致神机营的弹药储备不足了,仅剩此前的三分之一。

贾琏也不是天生的唯火力论,实在是出在这个时代,他又不想造反。从思想上改造军队的念头,仅仅是一瞬就消失了。开什么玩笑,这事情难比登天了。只能说一群逆天的伟大,造就了民族的脱胎换骨。

逆天行事,贾琏一个凡人,不敢去想。

天黑前齐总兵押送给养感到,贾琏也没有继续犹豫了,不过看着跟在齐总兵身后的夏守忠,贾琏脸上一点好颜色都没有。

晚间的酒桌上,贾琏很不客气的一通抱怨,夏守忠听了也不生气,反倒对贾琏道:“小公爷,您给陛下上一道密奏,把这个事情说清楚。咱家回去挨了骂,也好趁机吐苦水。这些年啊,咱家算是看明白了,这龙禁尉过的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在京城,圣人的眼皮底下,龙禁尉还能有点威慑力,出了京城,没人把咱家放眼里。”

一番话给贾琏干沉默了,陪酒的齐总兵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这是不花钱能听的么?

“那算了,我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贾琏别看嘴上硬,真要落在文字上不敢的。

压了贾琏一头的夏守忠得意洋洋道:“天下乌鸦一般黑,龙禁尉能在京师横着走就不错了。咱家也就是私下跟圣人叫几句苦,没人不怕后来的史家乱写。”

呃,贾琏还是小看了古人对于青史留名这个事情的重视程度。这要是背个骂名进史书,给后人遭灾是小,令祖辈蒙羞是大,没脸进祖坟的。

这么一个舆论环境,就算是皇帝,也不敢落一个放任特务横行的名声。

雍正皇帝为何名声不好,一直到某大剧播出后,才有所改观。

这现象与他用特务治国有很大的关系,谁没有**啊,谁愿意丢人的事情被别人知道?电视剧对雍正的功绩无疑是夸大的,顺便掩盖了他很多污点。当然了,电视剧嘛。

乾隆虽然败家,但他在位期间对外足够强硬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至于错过了工业革命这口锅,不能他一个人背,应该是整个M人集团一起背才公平。

从头到尾,无论谁当政,考虑的都是统治基础以及权利的掌握。

辛亥年间发生在西安和武汉的满-城惨剧,只能算作是后人为前人还债。

夏守忠最感兴趣的还是贾琏搞的参谋处,并且先给齐总兵叫出去后,二人独坐时才问:“有人上奏,说小公爷将国家干才当做私人家臣培养,可有此事?”

贾琏对此自然是很不屑的表示,他这么做的目的,单纯是在偷懒。并很明确的表示,随着线膛枪的出现并技术成熟,今后生产速度加快,成本更低。决定战场胜败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将领个人的武勇和智谋。更多的因素掺杂进来,情报、后勤、战术制定等等工作有专人去做,几即便是一个相对平庸的将领,只要按照正常的操作,就很难打败仗。这段时间告贾琏黑状的人多了,夏守忠还是挑了一个最轻的来说的。

更严重的一点的,都在喷贾琏无视圣人宗庙被毁之危,见死不救,眼睛里只有军功。

也就是贾琏节节胜利,但凡要是输一场,恨不得给他弄回京师斩首。

朝廷上弹劾就算了,报纸上也不消停,除了《民生报》重点报道贾琏军纪严明,战无不胜,善待百姓之外,其他的报纸都在喷贾琏,沽名钓誉,文人之耻,目无圣贤。

面对这种形势,御史台选择了沉默,没有跟着落井下石,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在民间的舆论阵地上,李亨这次干的不错,私下把薛蟠和贾蓉叫来,一番密谋后,打出了一连串的精彩反击。先用《民生报》开场,重点抨击地方上的军备废弛,漕标、抚标、总兵三路人马不堪一击,投敌者甚众。其次是民间的茶楼酒肆里,有很多人在传播一个事实,地方官绅勾结,巧立名目,横遭暴掠,给了白莲教机会。最后才是说书先生们,都在讲一个贾状元书生带兵,军纪严明,以多打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故事。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当代岳家军的故事。

三管齐下的效果,民间舆论演变成了【朝廷里有奸臣】,要害死当代武穆。

普通百姓可不管什么弹劾不弹劾的,他们就信说书先生,就信戏里唱的。

这个潘美和陈世美表示懂的都懂,家人们啊!主要还是贾琏以前的民间舆论搞的太好了,形象非常的正面。

夏守忠想打一个信息差,殊不知,贾琏一直能接到京中的来信。对于局势还是很清楚的。

相比于朝廷里的弹劾,贾琏更在意的是民间的声誉。不信你去问问,知道《三国演义》的人多,还是知道《三国志》的人多。

所以贾琏很干脆的回答夏守忠:“要不我现在就请辞回京城?”

想卖个好的夏守忠无疑碰壁了,骂骂咧咧的回去休息。真要贾琏丢下部队回京,死肯定不会是,但夏守忠肯定死定了。

次日一早,夏守忠还在沉睡时,喧闹声惊醒了他。

出来看一眼,大街上神机营的官兵整装待发,夏守忠不敢落后,死活要跟着一起去。这要不跟着混个军功,他不是白来了么?而且贾琏的战报上,夏守忠死活要蹭一句【龙禁尉情报发挥了一定作用】。

至于本地官员的问题,夏守忠给交了底,都送回京师,等待三司会审。这次就算不能个个都流放,至少这些人的政治前途算是彻底毁掉了。

新班底是跟着夏守忠一起下来了,全面接管了本省政务。对此贾琏很不屑的表示,换一波人又如何?贪官污吏,乡绅横行,这是结构性的问题。

夏守忠表示,我听不懂,你别跟我说。

贾琏只能沉默以对,公平正义深入人心,但执行呢?

算了,不去扯这些了,免得被禁。某鱼食用油被牵扯到运输丑闻中,网上热度飞快下降。某数学竞赛造神被质疑的热度下降等等。

尤其是造神这个,我就搞不明白了,普通人跟着瞎起哄干啥?人家用造神倒逼现行的考试制度,一旦得逞之后意味着什么,你们的脑子里没有这概念呢?

可控的造神一旦成功倒逼考试制度的后果,现代的例子请看常春藤。古代的例子,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真是被人卖了还帮着别人数钱,整天就知道跟着瞎起哄,追热度,停下来思考一下,不会死的。总是在不停的追热度,发泄情绪,跟零元购有啥本质上的不同呢?

挑动对立是一门生意的同时,还是一种淡化J级矛盾本质的统-治手段。傻不傻啊!正午时分,贾琏所部迎面遭遇了前来迎接的东平铁骑,见面之后,才知道昨夜围攻之敌已经撤走。穆峻这家伙居心不良,见了贾琏后丢出一句话。

“衍圣公在城内等着小公爷拜见!”

贾琏听了呵呵一笑,扭头对夏守忠道:“看见没有,身边都是这种猪队友,我这仗打的有多难,你明白了么?”

夏守忠假装没听懂道:“小公爷说的啥,咱家没听懂。”

贾琏气的脸都黑了,很不爽道:“我要继续追击,曲阜就不去了,辛苦夏督工去一趟,安抚衍圣公。”说完,贾琏谁都不搭理,指挥部下,继续往东追击。

夏守忠无视在一旁的穆峻,赶紧追上去拦住贾琏道:“别啊,一起啊。”

贾琏勒马道:“你去,救援曲阜的军报,你来写。顺便还能敲衍圣公一笔,你不去,军报我来写,你啥都没有。”

夏守忠明白了:“伱不喜欢他们家?”很含蓄的问。

“那就是一块牌坊,谈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我个人的喜好,对这块牌坊的存在与否没有任何影响。督工是陛下身边的人,你去了,只需简单的暗示两句,自然不会空手而回。”贾琏进一步蛊惑,听出点意思的夏守忠犹豫了。

贾琏的声音如同魔鬼一般:“白来的银子你不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