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270章 万言书

红楼:我是贾琏 第270章 万言书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270章 万言书

第270章 万言书

贾琏不知道孔家干了点啥,夏守忠一定知道,即便夏守忠不知道,齐总兵这个掉水里的老鼠一定知道。眼下落水老鼠面前有稻草了,那不得死死抓住啊。

人一旦做了亏心事,那肯定要遮掩的,即便是衍圣公也不例外。

贾琏是不能拿他家怎么样的,但是恶心一下你总可以的吧?要不是考虑到普通百姓是战乱受害者的主要群体,贾琏恨不得一直赖在济宁。

说到底,还是白莲教不争气,这么长时间都没拿下曲阜。

贪财的夏守忠没能抵挡诱惑,跟着穆峻一起走了,走之前还特意来跟贾琏告别。

“小公爷真性情也!”穆峻这话说的,贾琏肯定是能听的懂背后含义。

贾琏没辜负他的期待,真的听懂了他的话,不冷不热的回一句:“我勋贵也!”

穆峻听了脸色微微一沉,被人当面打脸当然不好受了。

但他奈何不得贾琏分毫,说的难听一点,如果不是贾琏来曲阜,日常他都没资格见贾琏,能跟贾琏平起平坐的是东平郡王世子,穆世仁,穆峻,不过是一个穆家族人。

穆峻的意思,贾琏不给衍圣公面子,不怕被天下人唾骂么?你好歹是个文人的。

贾琏的回答,我是勋贵,要继承爵位,与国同修的。衍圣公这一家,无论怎么改朝换代,只要身姿足够柔软,都会延续下去。大周要没了,贾琏也没了,所以,大家不是一路人。既然不是一路人,就不用巴结。倒是你穆峻,本职工作没做好啊。你可是代表东平郡王在曲阜看着孔家的,你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没人知道么?最打脸的还是一层蕴含的意思,你什么人,我什么人,你有啥资格跟我平等说话。

如果穆峻是个普通人,这话倒也没啥杀伤力,但他是东平郡王族人中的优秀代表,不上不下的,贾琏一句来自J级的蔑视,直接给他血槽干空了。

所谓打人必须打脸,骂人必须揭短,此刻恰到好处。

贾琏的恶毒源自于穆峻求援时拉上了衍圣公,拿这张牌来施加压力。都是勋贵集团的,贾琏没当众抽他嘴巴,那都是为人厚道了。

嗯,怎么对比这個事情呢?王公子打游戏狂喷L某。

一个生下来就在罗马的人,蔑视一个还在努力去罗马的人。这比较不一定准确,大家意会即可。贾琏当然知道,穆峻为何要拉上衍圣公,还不是因为东平郡王府与贾琏有龃龉么?矛盾虽然不大,但每次贾琏的反应都非常的激烈。担心贾琏见死不救,所以才拉上衍圣公。

但贾琏可不管那些,你拿衍圣公来压我,那就是在恶心我。伱敢恶心我,就别怪我打脸。

穆峻黑着脸走了,心里一阵懊恼,就不该上赶着找骂。

一旁夏守忠阴森森的挖苦他一句:“穆将军,小公爷不战而屈人之兵,心情不错,你走运了。”穆峻听的明显僵硬了一下,又想起了吓死在家里的聂巡抚。

夏守忠的挖苦,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接下来的穆峻非常的低姿态非常的配合。

类似:你那点道行也好意思在小公爷面前卖弄,之类的话没有继续拿出来刀人了。

夏守忠其实才是最了解贾琏的人之一,因为从他的角度才是最佳的观察角度。在京师那个地方,贾琏这个黄口小儿,真是靠家世横冲直撞么?真这样不知道死多少次了。那可是京城,一板砖砸人堆里,五成的概率能砸死一个老狐狸。

傻子在京城可活不长!更别说官运亨通,备受宠信。

看看贾琏选择的发展路线,最终又回到了带兵打仗的老路上,看着是兜圈子了,实则这个圈子兜下来后,他个人的安全有保证了。不会因为带兵,受到皇帝的猜忌。

步兵为主的贾琏主要是堵住往西的回窜的路线,所以他不着急,不紧不慢的追着,顺便练兵。扩编神机营的事情,贾琏密奏上报了,没有先斩后奏。贾琏扩编的理由很简单,当地军队不堪大用,需要重新整顿后才能投入战斗。

岳齐的防线布置绵密,从兖州出逃的胡勇,在泰安遭到了京营主力的埋伏,一场大胜,斩首万余,只有胡勇为首的几十个人逃进山区。介中流所部在蒙阴遭到了京营主力的迎头痛击,想掉头又遭到了神机营的挤压,无奈之下,只能分散突围。

可以说,京营南下剿灭白莲教的行动,十月上旬基本完成了大的战斗,剩下的就是慢慢的剿灭四散逃走的教逆。后续行动肯定快不了,贾琏这边也没有继续争功劳的意思,在蒙阴城外与岳齐汇合后,贾琏麾下分兵三股,一部守蒙阴,一部守兖州,一部押送战果返回济宁。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漕运总督张儒来信,希望贾琏能凑一批火铳给他,并说明原因。济南武库空了,淮安的漕运武库也空了。东西去了哪,没人说的清楚。下面的小吏,死的死,逃的逃,总之根本没法查。张儒要恢复漕标的战斗力,需要武器装备,别的还好说,火铳就麻烦了。这玩意唯一能合法制造的部门,只有工部和内务府。这两个衙门以产能不足,库存清空为由,拒绝了张儒的请求。

无奈的张儒想起连克教逆的贾琏,他手里一定有大量缴获的火铳。虽然是二手的,价格肯定不高,私下交易应该更便宜。拿来武装漕标,实在合适不过了。

这事情贾琏当然随便的答应,而是先联系上还在曲阜作威作福的夏守忠,说起这个事情后,表示缴获的武器全交给齐总兵保管,问他有没有兴趣接手这个事情。夏守忠当然不会拒绝送上门的好处,反正在曲阜也捞够了,立刻掉头回了济宁。

见到齐总兵后,说明来意。齐总兵最近比较安分守己,立刻把缴获的三千多支鸟铳移交给了夏守忠。通过夏守忠,齐总兵把攒下的家底分成五份,一份给夏守忠,三份上交内库。至于贾琏那边呢,齐总兵也没忘记,他名下的良田地契,全都送到了贾琏这里。对这份好处,贾琏不受肯定是不行的。只是在密奏的时候,给皇帝说清楚了,主打一个诚实小郎君。

为避嫌让人怀疑争功,贾琏留下杨副将驻扎蒙阴,自己则后撤兖州。等待朝廷后续的指令,反正只要岳齐当主帅,他一定不会去争功。

但是很快一道军令下来,贾琏干脆的交出蒙阴和兖州的防务,直接退回了济宁。事情是这样的,东西北三位王爷加上六个国公,上了一道联名奏折,大概意思,多年享受国家的优待,今国家有难,为国效力乃勋贵本分。承辉帝对这份奏折进行了留中处置,但是随后这波人又送了一份奏折到太上皇那里,这一次联署的人多了一个忠义亲王。

从夏守忠处获悉内情后,贾琏整个人都傻掉了,这帮人是路径依赖了对吧?上次清欠的时候,就玩过这么一手,逼着承辉帝收手,这一次又来。

贾琏寻思当时承辉帝恨不得生吞活剥这帮人。庆幸的是这次贾家没掺和进去,估计也是因为贾琏的缘故,这帮人怕贾琏反水,没有拉上贾家。

对此,贾琏只能拍着胸口自言自语,幸好,幸好,幸好。

面对勋贵群体的施压,承辉帝选择了妥协,打着兵力不足的旗号,让东平郡王调五千铁骑增援山东。从军事上来讲,山海关的东平铁骑调往山东,确实缓解了兵力不足的问题,但是从皇帝的角度看问题,这就是逼宫的行为。

从岳齐的角度看,该打的仗京营都打的差不多了,就剩下一点围剿余孽的勾当,东平郡王带着五千人马赶到,不单是要分功劳那么简单了,连指挥权都要拿过去。

岳齐对此无可奈何,只能交出指挥权,但是秉承一条宗旨,想指望麾下京营卖力剿灭余孽,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京营开始打酱油了,让东平铁骑去折腾。

回到济宁的贾琏,见到了在此等候的夏守忠。

看着督工憔悴的脸,贾琏决定无论任何事情都爱莫能助了,游戏太高端了,我玩不了。

不过夏守忠不是来找贾琏帮忙的,而是说起了最近的战局。什么情况呢,因为东面的教逆势大,岳齐把主力放在东面,西边的东海尊者带着几千人,穿过微山湖后,没有受到任何阻拦,一路往西狂奔,尽管沿途不断受到一些小规模的地主武装的骚扰,但是东海尊者为首的两千多人,还是一头钻进了商洛山中。

这个事情导致孙化贞受到了海量的弹劾,认为他没能堵住西窜的教逆,辜负了朝廷的信任。现实情况是因为各地武备废弛,孙化贞手里的兵力很难守住漫长的防线。在弹劾的人群中,叫的最大声的就是河南官员,其次是湖北、陕西的官员。

面对弹劾,孙化贞只能上奏说明情况,表示接受朝廷给与的任何处罚。这份奏折一上后,更多的弹劾奏折铺天盖地的压到皇帝的案头,其中籍贯两江的官员为主要力量,几乎同时发生了勋贵逼宫的事情。

夏守忠倒是想回京去护着圣人,这不是皇帝不允许么,让他非但不要回去,还要从济宁出发,沿着运河南下,查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这五个运河重镇,都要狠狠的查。

对此贾琏只好承诺,派五百人保护他南下。夏守忠则希望贾琏也上一份奏折,为孙化贞说说话。同时还告诉贾琏,已经派人往西安和武汉了,张廷恩与李清的奏折也会上的。

这一招捏住了贾琏的七寸,就张廷恩的性格,肯定会上奏为孙化贞辩护的。

李清无所谓,张廷恩则不一样了,贾琏必须跟他步调一致的。

贾琏只好求证了一句:“此陛下之意,还是督工所为。”

夏守忠很恳切的回答:“圣人不知,全是咱家的手笔。”

贾琏沉默了一会才回答:“我知道怎么做了。”夏守忠默默的拱手告辞,离开时面露羞愧之色。

随后的三天,贾琏把自己关在屋里,写了一份万言书。这份奏折的题目如下:济宁战记。

从经济、军事的角度分析他率部南下作战的过程,所见所闻,具有分析了见闻的成因。

这份奏折的特点是伴随着好几份地图,非常详细的讲解了整个行动的方方面面。

该文当然也提到了孙化贞,但着墨不多,只是顺带分析局势的时候提了几句,当然也强调了一句,孙阁老面对的难题是兵力不足,尤其是高机动性的骑兵不足。更多的还是表达了对中原地区民心不稳的具体分析。

这份奏折走的是正常的渠道,所以先到了兵部,随后转内阁。

暂领兵部的李驰,拿到奏折后不敢怠慢,仔细的看完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他倒是不想把奏折往上送,但也更知道,这份奏折有无数的眼睛在盯着。

但凡他敢压着奏折,下场会很惨。无奈的李驰只好转到梁道远那里,早知道这个事情的梁道远同样很认真的看完后,批了一个【阅】字,烫手山芋丢给了首辅孔照。

看着奏折的孔照,头皮都麻了,别看奏折里贾琏没有明确的弹劾谁,但非要展开来讲,直隶、两江、河南、湖北、六个省都被弹劾了。

总结一下,济宁治乱的成因是地方官员贪污**,勾结士绅鱼肉百姓,敲骨吸髓的剥削,这是滋生教逆的土壤。沿河富庶之地尚且如何,何况其他?这是成因。

兵至济南,巡抚表现出军事上的无能,三司则醉心于推脱责任、权力斗争,并抓紧时间,整顿军队,准备作战。从军事角度看,军备废弛乃教匪得以快速扩张的原因,同时也后续教逆分兵后,包围网兵力不足,导致贼首西窜成功的原因。

最后,贾琏将矛头对准了两江和漕运,前者的欠税,导致国库缺钱西域平叛。前者作为朝廷开海受益者之一,为私利枉顾国家利益,从欠税面积看,非常的普遍,两江士绅虽然不都这样,但绝大多数欠税了。如此丧心病狂之地,不应成为朝廷取士名额最多的地区,应酌情减少。说完两江说漕运,尽管漕运为解决西域平叛军费出了一定的力气,但漕运上下勾结沿河各府,多设钞关,将收取的费用中的大头进入私囊,此举无疑是导致沿河百姓生计难以为继的诱因,建议严查,杀一批,关一批,流一批,以此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