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335章 情报体系

红楼:我是贾琏 第335章 情报体系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335章 情报体系

人的脑子是否清醒,财富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在大周朝,有地位才有钱,有钱地位不够,你就是肥猪,随时被人抬案板上一刀下去。

东平王主动放弃了山海关,不是因为山海关不重要,而是因为太重要了。就他手里那点东平铁骑,站着山海关不放,就是承辉帝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是,放弃山海关意味着获取大量财富的渠道断了,辽东物产再丰富,没有渠道卖不出去,就是一堆废物。

现在看来,辽东的货物能到京城来,可见山海关的渠道打通了。京城的渠道原来应该也是有一些的,崇文门税监案的爆发,导致了渠道受损。

收买也是要看人的,有的人仗着身份,什么钱都敢收。

再仔细想一想,不难得出接近真相的大案,前段时间辽东货物大举进京,原本的渠道断裂,导致货物积压。

在京城,谁的货物没人敢动呢?熟知京城底细的人,不难发现贾家的商铺。以前不敢往前凑,那是因为贾家有个不按套路出牌的贾琏,现在的情况紧急,说不得要试探一下。不能收买贾琏,还不能收买贾蓉么?

“回去了!有事情可以去找我。”捋顺了思路后,贾琏不着急了,交代贾芸一声,回去继续上班。

倪二那边也交代下去,派人盯死玄真观和假尼姑。

如果真的发现贾敬那边通过假尼姑与甄家还有勾连,所谓的大伯也顾不上了,就是一把火的事情。

防患于未然的想法滋生后,贾琏一路在想着,如何筹谋,要杀就要杀干净,绝对不留一点隐患。

想到龙禁尉里可能还有卧底的存在,贾琏更是忍不住叹息一声。卧底这种事情无法避免的,可怕的是能把消息压下去,说明地位不低。

负责盯着甄家的首领,至少是个副指挥使吧?龙禁尉的副指挥使不多吧,南北二衙,加起来也就是四个副指挥使。

到底是裘世安的人,还是夏守忠的人。

比起裘世安,贾琏更愿意与夏守忠打交道,还是提醒他一句吧。

还在上班的夏刚接到一封信,里面就一个地址,看一眼夏刚就知道是谁在找他。

城南姐妹的家里,贾琏正在交代倪二,城东城南,多置办几个宅院放在倪二的名下,日常需有人维护,仅作为备用。银子自然是姐妹俩的帐。

如今的倪二,走到哪都乏人称呼一声【倪大爷】,怎么来的,他心里很清楚。没有贾琏护着,最多三天就得被人丢运河里喂王八。

贾琏交代的事情,自然是尽心尽力的去办,回头把地址交上去就好。下面的人倒是好安排的。

买房子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金屋藏娇,而是有些事情不方便明着办,需要不为人知的地方。

不限制甚至放纵倪二发展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情报。这玩意也没那么高大上,地头蛇多了,情报自然也就有了。

倪二走后,贾琏把柱子叫来问话:“家将里头,有没有专门刺探的情报的好手?”

柱子摇摇头:“回二爷,小的不知,回去问问我爹,他知道。”贾琏无奈的挥挥手:“去问问。”

是时候建立属于自己的京城情报体系了,以前不搞是不需要,随着个人地位的水涨船高,仇家越来越多,不搞不行了。

关于情报的事情,贾琏有限的知识来自影视剧,也不知道靠谱不靠谱,还是问问专业人员吧。

柱子离开不久,夏刚便到了,一顶很不起眼的二人轿子,直接走侧门进的院子。

贾琏迎他入内后,屏退众人,低声问:“龙禁尉负责情报的人归谁管?”

如此突兀的问题,夏刚被惊着了,狐疑的看着贾琏问:“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贾琏没细说,摆摆手道:“你别管,知道的,能说就说,不能说也不勉强。”

夏刚陷入了沉默中,他在迟疑,长时间的犹豫后,微微点头道:“南衙指挥使田兴达,潜邸之臣,负责管理卧底,归密卫辖制。我叔叔实际负责的是北衙,也有刺探情报的部门和手下,干的是盯梢和打探情报的活。你知道的,龙禁尉在京城确实有抓人的权力,但抓人之后没有处置权。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不对的地方,请一定及时转告。”

夏刚的判断自然有他的道理,贾琏手下掌握着五城兵马司,京城的治安、卫生、防火都能管的到,手底下数千人,都是地头蛇。这些人别看不专业但人多,并且直接接触的都是京城里的三教九流。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贾琏知道的比谁都快。

小年夜,自持掌握一切的龙禁尉和御马监,不就吃了大亏么?要不是贾琏及时增援,皇位没准都换人了。

贾琏凭什么及时增援,当然是信息及时了。龙禁尉的人还是有局限性的,至少身份不能暴露,消息的传递也没五城兵马司方便。

还有个事情夏刚没法说,南衙指挥使田兴达这个人,不是靠本事吃饭的,是靠资历靠忠诚。

有一次夏守忠喝多了吐槽,说裘世安和田兴达,本事全在陛下跟前如何表忠心,真办事不行。

夏刚深知,贾琏和夏守忠之间是有默契的,也算是准盟友的级别,所以,能说的他都说了,进一步加深与贾琏的关系,属于个人的人脉。

“你叔叔有没有派人盯着甄家?”贾琏很直接的问。

“这事我还真知道,我叔叔讲过以前安排了盯梢,小年夜之后,裘世安要求撤掉盯梢的,说他的人早混进去了,没必要惊着甄家。”

贾琏听懂了,下意识的挑拨一句:“督公与裘大伴之间,地位不平等啊。”

如此没有技术含量的挑拨,夏刚当他开玩笑,还是很耐心的解释:“我叔叔掌握了北衙和御马监,适当的向裘大伴低头怎么了?”

“了解,吃独食会撑死!”贾琏深以为然,裘世安和夏守忠之间也是有默契的。

“你了解个屁,裘大伴做事极有分寸,两人合作愉快,互不侵犯,何必要斗出个结果,换一个人来接着斗?有意思么?”

贾琏点点头:“今天的事情,要不要向督公说,你看着办。总之,一切要保密。”“多谢了,今后有重大消息,记得互通有无。”夏刚隐隐觉得事情不小,也不多留,抱手告辞。

柱子回来已经是半个时辰后了,门外通报:“二爷,我爹来了。”

规矩这个东西,就是要给人遵守的。别看这里不是贾府,张三父子一直守着规矩。

贾琏表示张三进来说话,见面后张三见礼完毕,立刻汇报:“二爷,老公爷在的时候,有几十号人摆弄消息来往,当时都算是归赖大管。后来赦大爷不成器,政二爷又是个读书的苗子,老公爷年迈不能理事,便把他们安置在了辽东。政二爷当家这些年,也没怎么管过他们。”

我就说贾府怎么可能没有搞情报的人,贾代善看清楚了贾赦贾政不能扛起贾府继续荣耀的大旗,采取了保守的策略。至于贾敬,在贾代善看来不过是侄子,也不是个争气的东西,所以干脆就把相关人员安置在偏远之地。

“你能联系上他们么?”贾琏还是很想知道,这些人的情况如何,能不能继续用。别的不说,他们的经验很有用。

张三听了沉默良久才道:“当年是我护送他们去的辽东,我可以去一趟辽东叙叙旧。”

贾琏沉思一番,点点头道:“好,你走天津借水师的船去辽东,辽东地面不靖,多带人手,安全第一。”

张三问:“二爷,见了他们怎么说?”

贾琏很干脆的回答:“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回京城,愿意的话就跟着你回来,我负责安置他们。”

说着话,贾琏让如烟去取来三千两银票,递给张三道:“一千两路上花销,剩下的是给他们的安家费。”

张三接过银票,非常干脆的告辞离开,贾琏在炕上往后一倒,身边的如烟赶紧扶着,枕在腿上。嗯,别问为何知道贾琏喜欢腿枕,就是知道。

手掌天下权的事情,贾琏是没想过的,因为太过作死了。

现阶段,必须推动大周尽可能的多接触西方,掌握西方的动向。大周的使团派出去了,法国的使团主动上门了,这些都是好事。

但,远远不够,还要加快速度。

大周高层对于西方的了解,还处在一个片面的阶段。

西方能在近代胜出中华,很大的原因就是那个养蛊的环境,不停的战争打出来的。

战争催生了武器的进步,战术的进步,通过殖民战争掠夺的财富,成为了资本主义诞生的基础。

最近忙的脚不沾地的夏守忠得知夏刚来求见,多少有点意外。

见面之后很不耐烦的问:“不知道我最近很忙么?没给我惹事吧?”

夏守忠无根之人,夏刚虽是侄子,比亲儿子都受重视。

夏刚把贾琏相邀密会的事情说了,夏守忠听罢忍不住紧皱眉头道:“这小子滑头的很,一定知道什么,却不肯明说。”说着语气放缓,慢慢道:“裘世安的事少管,免得吃力不讨好。没见南衙那边,我路过都绕着走。贾琏那边,以后保持关系,这小混蛋做人还算仗义!”

晚上回家的时候,看见门口等着的贾蓉,贾琏露出笑容,不动声色的打招呼:“蓉哥儿,等着有事?”

“有个事情,拿不定主意,特来请示二叔。”贾蓉道明来意,贾琏猜测贾芸没告诉他两人之间的谈话内容。

也不知道是不是想彰显一下贾府后院的权威属谁,最近王熙凤一直没留在贾母那边很晚,晚饭都没啥机会一起吃。

闺女被王熙凤带在身边,屋里就一个桂香出迎,贾琏示意贾蓉等一会,入内更衣后出来招呼一声,两人去了书房。

西厢的书房属于半个禁区,能进来的人屈指可数。

袭人被安排进来后,倒是省了听许多聒噪。香菱性子软没大醋性,两人接触一番还算处的不错。

见贾琏来到,香菱赶紧出迎,袭人落后半步,心里不免有点懊恼。从贾母跟前到这边,袭人内心一直惴惴不安,要找个靠山才安心。

“去泡茶,我有事情要谈。”贾琏习惯性的摸了摸香菱的脑袋,眯着眼睛的香菱露出舒服的表情,勤快的去干活了,袭人赶紧跟上。

入内贾琏坐下,示意贾蓉也坐,他却选择站着道:“二叔,辽东那边的商行原本买卖很不错,突然找上门来要委托代销,我寻思,天上掉馅饼,容易砸到人惹出事端。可又想,辽东的货品都是紧俏货,拿到就能挣大钱,心里有点不舍得。对了,还有个事情,三殿下让侄儿告知二叔,崇文门税监的差事,他的人拿到手里了。两下一结合,内城辽东货品的买卖跟捡钱一样。”

贾琏平静的看着贾蓉问:“当初你爹断了腿都没能做成辽东的买卖,你觉得你行么?”

贾蓉很干脆的摇头:“我自然是不行的,人家冲着二叔来的。如今贾家的买卖能做起来,也是因为二叔护着,不然做不大。”

“嗯,南货的买卖,薛家有王家护着还觉得不够,非要拉上贾家才安心。这一点,薛蟠比你强。”贾琏不客气的点一句。

贾蓉顿时明白,贾琏不愿意碰辽东的买卖,但还是有点不甘心的欲言又止。

贾琏进一步解释:“祖父统制京营的时候,在辽东也只是置办了几千倾地的农庄,没有尽得辽东之利。祖父走后,辽东商路直接就断了。为什么?人走茶凉,没那个情分了。东平王经营多年的局面,那么好心让贾家分一杯羹?小年夜他但凡走慢点,神机营就杀过去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贾蓉再不明白就是纯傻子了,不甘心归不甘心,还是点头道:“如此,侄儿回了就是?”

贾蓉说话便告辞回去,香菱很快进来,手里空着,袭人手上端着茶水,轻轻的放下。

“二爷,快来看看俾子写的字。”香菱丝毫不避讳袭人在场,把贾琏安在椅子上,接着坐腿上靠着人肉垫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