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56章 年难过

红楼:我是贾琏 第56章 年难过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56章 年难过

第56章 年难过

眼前这群勋贵,个个顶着一个将军肚,却又细皮嫩肉。

不是这些勋贵不注意身材管理,而是这个时代的人,有肚子才是好身材。

这就跟中世纪的欧洲,贵族们以得痛风这种富贵病为荣一个鸟样。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在君权时代的权贵们,脸面比天大。

你不能说这些权贵死要面子,而是一旦权贵们有所露怯,一群饿狼便开始试探,确定目标虚弱后,这群饿狼便会扑上来,凶残的撕咬。

这就是时代的生存法则,表面的平静下面暗流涌动,不存在什么以和为贵。

陆陆续续的又进来一些勋贵,北静王却再无起身相迎的意思,一直安坐等候宾客陆续进来拜见,北静王最多是站起拱手,更多的时候则是微微欠身,拱手应对。

辰时过半(八点),北静王掏出一块怀表看一眼道:“人来的差不多了!”

众人纷纷站起,北静王却笑着对贾琏道:“琏哥儿,可愿意与我同乘。”

贾琏是真不知道他的意思,明显一愣,下意识回绝:“多谢王爷,我要去给老师拜年。”

眼前这位北静王如何,贾琏是不知道的,原著里的北静王没到二十岁,可见现在还是小王爷。不过怎么说呢,原著里的北静王对贾宝玉格外看重,担心有遗传的因素,再想到贾宝玉与秦钟之间的勾搭,贾琏本能的对同性的亲近表现出抵触。

贾赦当即怒道:“小畜生,不识抬举,你可知王爷领我等去哪?”

贾琏低头不语,用沉默来表达反抗。北静王见状赶紧拦着暴怒的贾赦道:“恩侯不必如此,琏哥儿看重师道,并无不妥。”接着笑问:“琏哥儿,可用孤安排车马?”

贾琏果断的拒绝:“多谢王爷,路不远,年轻人走几步累不着。”

这一下北静王有点皱眉了,再怎么粗心也能感受到贾琏的心思,更别说北静王心思缜密。

“如此,也好,来人,送小公爷。”

众人表情惊讶,贾赦却发作不得,只是低声骂:“不知轻重好歹的小畜生。”

贾琏跟着下人一路往外走,出了王府整个人轻松了很多。之所以拒绝北静王,无非就是接下来的行程肯定是去给太上皇拜年。年初一没有朝会不假,三品以上的文武肯定是要去给皇帝拜年的。这帮人却先到北静王这里集合,联想到这帮人纠集起来,逼迫皇帝停了清欠。

权贵们的依仗是谁呢?结论很明显。

等贾琏消失了,北静王没生气,反而笑着对贾赦道:“恩侯莫恼,琏哥儿是聪明人。”

此言另有所指,然而贾赦却听不懂,北静王算是白说了。

太上皇身体养好之后,很明显不甘寂寞。六十多岁算什么?在位六十年的皇帝都有。只要身体好活的长,皇帝能让太子绝望。历史上不缺太子等不及的案例。

北静王领着一群勋贵去给太上皇拜年,谁也说不出毛病了,但这是一个态度。

说贾琏聪明是在暗示贾家两面下注,贾赦没听明白就是了。反而认为贾琏不懂事,不给北静王面子,所谓的聪明是反话。

“回头赦一定好好管教孽子!”贾赦赶紧以自己的理解来保证,这个场合刚才实在不好发作。北静王见贾赦如此,也没说什么,这话都说明白了,听不懂就没法子了。

贾琏还真的没想这么多,从原著的进程看,承辉帝是最终的胜利者。贾府则败落了,下一代北静王水溶明面上还替荣国府说了话,真心还是假意,不得而知。反正北静王不是被抄家的一方,至少小说结束前顶多是被皇帝剪出羽翼。

知道答案还踩坑,那不是脑子有坑么?

所以别管哪一代的北静王,躲着点就是了,躲开了就不会被利用。

至于贾赦和贾珍,那是一定要弄死的。尤其是贾珍,必须搞死。

太阳已经出来了,不紧不慢的走在大街上,脑子里胡思乱想,心情无法平静。

很多东西从小说里看不到,比如说北静王姓水,大周朝皇帝姓李。

刘邦定下的异姓不封王的规矩,在大周朝没有体现出来。

这是因为太祖心胸宽广么?这种把王爷们圈在京城里,临时派任务的做法,倒是跟满清比较接近。大周朝太祖肯定是懂清朝那一套做法的。这样做的好处,有斗争都在京城里,不会波及全国。

然而却依旧没有改变这个国家的性质,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不给底层百姓活路的朝代,皇帝再怎么英明神武,都无法改变朝代更迭的命运。

想到这里的贾琏笑了笑,这跟我有啥关系呢?

我也没打算向着权利高峰攀登,做好自己的事情,抱紧自己的大腿,有生之年安稳即可。

张廷恩一大早出门了,到了宫门口递牌子,等候皇帝的召唤。

承辉帝召见了这些来拜年的臣子,有没有都记住不知道,第一时间没来的肯定是记住了。

承辉帝在皇宫里设宴款待了这些臣子,午后才散的席,喝了点酒的承辉帝步履不是很稳,到了坤宁宫,周皇后出门相迎入内,笑问:“陛下脸色不是很好看,御医说了少喝点酒。”

“忠顺王和张廷恩等臣子来拜年,小一百号人呢。”承辉帝接过醒酒汤喝了,退散众人,只剩下夫妻二人时才开口解释。周皇后听了陡然皱眉道:“一干命妇来过,臣妾听说了,北静王等勋贵,一大早去了太上皇处。”

夫妻二人很有默契,看似在说点闲话,实则什么都说明白了。没即位前的承辉帝是齐王,太上皇时期属于没有个人势力,夹着尾巴做人的皇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那一挂的。

当年错综复杂的局面下,最后一块大饼从天而降,还是龙肉馅的。

太上皇为何选自己,承辉帝心里很清楚,既然坐上了这个位子,自然不肯做傀儡。太上皇身体好转之后,没有明着干预朝政,却也没闲着完全进入养老状态。

比如说清欠一事就出手了,为啥啊?当年太上皇的位子怎么来的,怎么坐稳的?尽管后续施展手段,与一干勋贵达成交易,比如贾府弃武从文。权贵们为了维持奢靡生活,有一个扛不住了,开口向国库借钱,太上皇默认的那一刻起,一个“贪”字头的幽灵放出来了。

勋贵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太上皇以前依靠勋贵坐稳江山,如今又依靠勋贵拿捏当今。

要不怎么承辉帝整顿内阁的时候,太上皇一言不发,加紧清欠,太上皇却发了话:暂缓!

只能说太上皇的手段足够老辣,抓住了承辉帝操之过急的心态,拿捏了一把。

现场只剩下夫妻二人的时候,承辉帝才不掩饰疲态,接过皇后递来的热毛巾擦了擦脸,悠悠的吐气后,在床上靠着软墩子低声道:“大过年的,你辛苦了。”

一同在苦难之中度过无数岁月的夫妻二人,相互之间足够了解,周皇后看似随意的提一句:“年后老三出宫开府,他在臣妾跟前提了一嘴,想要荣国府的贾琏为主簿。”

承辉帝眯着眼睛好像睡着了,听到这话陡然睁眼,凌厉的眼神一闪而过,随即又是一副浑身松弛的状态,有气无力的淡淡道:“他拿不住人家,贾琏也不稀罕从龙之功。”

周皇后浑身一震,脸色剧变,身体摇晃,扶了一下床才坐稳。

“臣妾会管好老三的。”周皇后的声音在颤抖,骨子里周皇后非常怕承辉帝。

“嗯!”承辉帝应了一声,转身被对着皇后,表示要睡一会。

天家无情从来不是一句夸大的话,在至高权利面前,父子兄弟之间算的什么?

清欠一事看似是一次试探,如果顺利的话,承辉帝必然大力推进。奈何放了个哑炮。

说起来要感谢贾琏在青云书院闹腾了一下,给了承辉帝推波助澜的机会,顺势拿下了调整了内阁,也算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打开了局面。然而,按下葫芦浮起瓢,勋贵的问题却不是可以急切的,只能徐徐图之了。

老三的做法在承辉帝看来还是太嫩了,根据贾府内线的消息,贾琏那小子非常不简单。以前在贾府内装纨绔,不爱读书就爱斗鸡走狗,受人暗算之后,借着这么一个敏感的事迹,一个急转弯,给贾府上下闪了腰。

现如今的贾府上下,那些真看贾琏不顺眼的人,才是最担心贾琏出事的人。

中了秀才之后的贾琏,在贾府里的关注度拉满,只要保持关注度,谁敢轻易使坏?

张廷恩回到府里,看见贾琏一个人在吃饭,连个陪坐的人都没有。

偏偏这厮显得非常的自在,一点不适应的状态都没有。

很神奇!

“小公爷这是来多久了?大过年的在我这一个人吃饭?”张廷恩的称呼越发的随意了。

贾琏非常勉强的起身回礼,然后又坐下了,拿起筷子继续吃,边吃边回话:“伱家的厨子盐放的太重,油放的也多,长期吃重盐重油的菜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面对学生假装没听懂自己的阴阳怪气,张廷恩也没有继续讽刺的意思,在一旁坐下,接过管家端来的茶杯,对贾琏的“胡言乱语”表示认可:“回头交代下去,少放盐!”

贾琏惊愕的抬头,我明明是不想回答你的问题才东拉西扯的,你居然听进去了?

张廷恩读懂了他的眼神,淡淡道:“贾府累世簪缨,自然是懂养生的。我还有大事未了,能多活几年也是好的。”听着语气,越发的随意了。

“呵呵,累世簪缨之家,狗屁,一群尸位素餐的蠢货罢了。”贾琏很不客气的吐槽,必须把心里那点不满发泄出来,否则贾琏怕自己要疯掉。

张廷恩挥挥手,示意左右退下,这才问:“怎么了?”

发泄之后的贾琏表示情绪稳定,不紧不慢的边吃边说,把今天的事情说了,主要还是针对贾赦和贾珍俩蠢货,很不客气的给出了评价“炮灰”。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太上皇不甘寂寞,他们为了点蝇头小利,冲锋在前给人当炮灰。暂时看来是得利了,长远看只要大周朝不变天,迟早要被清算。”

张廷恩听了这番话很是震惊,尽管已经被贾琏不符合年龄的表现震惊过多次了,但都没有这次来的严重。这种道理,没有个几十年社会毒打,万万体会不到的。

“也许没你想的那么严重呢?”张廷恩不是想安抚贾琏,而是想洗一下承辉帝。

贾琏抬头看看自己的老师,眼神里流露出非常明显的意味:说这话你自己信么?

即便是个官场老贼,面对这种“真挚”的眼神,张廷恩也忍不住老脸一红。

皇帝也是人,绝大多数皇帝心眼都不大。熟读史书的张廷恩很清楚这一点,即便是以心胸著称的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也有把魏征的墓碑推倒的操作。

承辉帝还是齐王的时候,境遇远远不如其他几位皇子,他能继承大统,完全是其他竞争者足够作死。太上皇也不是没有年幼的皇子,但怎么说呢,汉武帝立了刘弗陵之后,后来的历朝历代,如果没有必要,绝对不会立年幼的皇子为君主。

霍光个人的忠心是没问题的,他的家人呢?

“对了,你帮我参详一下,年后是外放为督抚,还是留在京师为尚书。”张廷恩强行转移话题,顺便炫耀一下。在外面不好炫耀,在贾琏面前是不需要掩饰的。

嗯,怎么有一种越发不拿这娃当小孩子的心态呢?

“这不是陛下才能决断的事情么?即便是陛下问起老师,也该回答请陛下决断。”

官场老油条一句话就把问题的本质说清楚了,张廷恩其实也很清楚,他的去向要看皇帝的需要。这不是强行转移话题的后果么?

最终张廷恩想想贾琏之前的话,忍不住叹息道:“这年难过啊!”

“等着吧,如果陛下把老师留在京城,年后的日子更难过。”

贾琏一句话,有把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张廷恩心态已经调整好了,毫不客气的反击道:“李清要做礼部右侍郎了,礼部尚书是方白衣兼任的,首辅退下后,尚书的位置就空下来了。”

一句话就把贾琏变得人间清醒,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老师,仔细说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