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58章 君臣交易

红楼:我是贾琏 第58章 君臣交易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58章 君臣交易

第58章 君臣交易

一个人,一个长随,大年初一的午后,阳光意外的好,就这么溜达着往回走,飘忽的步伐,身影才斜阳下拉长,如果来一段背景音乐,“摩擦摩擦,魔鬼的步伐”,动感拉满!

贾琏的心情其实不错,如果不是建议的效果绝佳,张廷恩不会如此失态,丢下自己就跑。

真的是跑,一溜小跑出了门的跑。

东跨院的门口,贾琏遭遇了被人从马车上抬下来,酩酊大醉的贾赦。

“唉!”贾琏叹息一声,心里默默的补充一句,“怎么不给老东西醉死。”

张廷恩的求见之旅非常顺利,承辉帝听说他有要紧事情汇报,立刻就让人给他领进来。

周皇后这边一点脾气都没有,也不敢有,还得给皇帝送出坤宁宫,目送他往乾清宫而去。

君臣见面,张廷恩行礼之后,上前奉上沾好的本子:“请陛下御览。”

接过本本的承辉帝明显的一愣,这都啥玩意这是?

“陛下,从左往右看!”张廷恩及时的提醒,听明白的承辉帝嗯了一声。

一共就三页纸,不到两千字,承辉帝看的非常仔细,这东西,配合铸币有搞头。

贾琏先说了怎么做,搞几个试点城市,总行设在京城,南直隶、苏州、扬州,五个市舶司所在地天津、宁波、上海、泉州、广州设分行。其他的地方,等以后根据试点效果再决定是否全面推广。

吸纳储户,发行货币(银元、铜钱),异地汇兑,目前只有这三大功能。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掌握大笔资金的流向,异地汇兑一旦推广全国,方便收商业税。

这里贾琏还重点提了一句,大周朝的商业税模式很不健康,应该采取增值税模式,并设立专门的税收部门,而不是为了节省一点俸禄,把税收的只能丢给各地的官府。这也是明明税收不高,两江之地依旧欠下了巨额税赋的原因。

贾琏的建议没提如何分配利益的一个字,这不是他能碰的。

承辉帝仔细的看完后,揉了揉眼睛道:“爱卿,如果按照此策执行,每年可增收多少?”

张廷恩犹豫了一下,脑子里飞快的转圈,最后给出了一个谨慎保守的数字:“陛下,如果执行得力,年入增加千万,应可做到。”

听到千万的时候,承辉帝眼睛都红了,呼吸也变的急促。

“贾恩侯走的什么狗屎运!”嫉妒使得承辉帝面目狰狞!爆粗口!

“是啊,天马行空的想法,还能落地,这世上真的有生而知之的天才么?”

张廷恩也是极为感慨,这学生的脑子是怎么长的?这种办法都能想的出来!

就离谱!

承辉帝恢复了正常,指着其中一句话道:“看这句,理财,国之根基也!任何皇朝一旦出现财政危机,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距离财政破产的危机也不远了。”

贾琏没有用“距离王朝覆灭不远”这种惊悚的句子,那是知道承辉帝一定看的到。

“陛下圣明,臣以为,中央银行大有可为,此事若成,必将大幅缓解朝廷的财政困局。贾琏虽年幼,却不能以常理论之。”张廷恩这个老师还是很称职的,不忘记给贾琏表功,当然了,他自己的好处也不会落下。

“嗯!”承辉帝略作沉吟后开口道:“朕给他安排个差事?”

张廷恩一听这话着急了,赶紧劝说:“陛下,臣以为荫萌为官不妥,此子志在科举,有继承其先祖遗愿之意,也有自身对科举自信心。再者,荣国府已经有了个贾政。”

劝说很含蓄,啥意思呢?当年人家贾家是出过读书种子的,贾敬是个进士,其父死后放飞自我,都不用太上皇出手,就给自己找了一堆罪名,最后去了玄真观。还有就是贾政,这可是个公认的读书种子,除了读书别的不爱那种。结果太上皇直接在贾代善病榻垂危之际,来了一招天外飞仙,给了贾政一个五品官。断了贾政走科举之路,登堂拜相的机会。

太上皇这么干,那是因为当年贾府势力太强大了,必须进行打压。

如今的贾府大不如前了,已经落到要靠送女儿进宫来找机会了。现在的具体情况是贾琏是个天才,一旦断了他科举之路,还怎么指望贾琏真心给皇帝干活?逼急了,人家称病不出,彻底摆烂,你总不会说他抗旨吧?

“嗯,他还是个秀才,这倒是啊。”承辉帝迫切的想给贾琏弄个活干干,现在一看不现实,给人逼急了,兔子急了都咬人呢。尤其是荣国府现在是两个秀才在手,已经隐约看到了荣国府再次走文官道路复兴的希望,真给人断了,后果真不好说。

“陛下,此事不可操切,徐徐为之方为上策。”张廷恩再次劝说,承辉帝还是能听进去的。点点头道:“也好,朕不着急,先施恩也未尝不可。”

张廷恩一颗心落地了,妥了,交易达成了,贾琏乡试至少是个举人了。

“陛下圣明!”张廷恩再次一记真心实意的马屁!

“朕的本意,爱卿去江宁出任两江总督,整顿地方催促欠下的税赋,现在看来,只能借内阁调整的机会,爱卿只能留在京师,出任户部尚书,专注中央银行一事。”

张廷恩明白承辉帝的意思,老师有事,学生不能看着吧?给个举人,先看看你的工作态度,态度好的话,明年的进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好好做事,就算你有那个能力,皇帝非要罢黜贾琏的进士,那也是一句话的事情。

皇帝的权利在现行制度下可以无限大,也就是说,皇帝可以耍赖的!

即便主考官取了伱会试的会元,皇帝都能给你落榜。

古代皇帝都敢自称“圣人”,还有啥不敢做,还有啥不能做的?

两江总督的位子也很诱人,毕竟地面上就属总督最大了,大周不是明朝,没有南直隶那一套备用班子,也没有徐家那种南北通吃的勋贵。

从事业的角度看,无疑是户部尚书更为有利,暂时无法入阁,但这却是入阁必须的履历。

大周朝太祖吸取了前明的教训,摒弃了非翰林不能入阁的潜规则,制定了“宰相必起于州县”的明规则。没做过县令知府的官员,没资格入阁。通俗的讲,要有基层工作经验。还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阁臣需出任过一部尚书的履历。

道理很简单,在州县做过长官,统筹管理一方,在京城做过尚书,统筹管理一部。

一头一尾的长官经历,结合起来,入阁之后,知道地方部门和中央部门运作的规则。

“国事为重,臣受点风雨不算什么。”张廷恩赶紧接过承辉帝的话,留在京师出任户部尚书,艰难程度远远高于出任总督。原因很简单,因为清欠的事情已经得罪了很多,接下来成立央行,肯定又是张廷恩冲在前面,得罪人的事情还是他来做。

皇帝想做点什么事情,不是说在朝会上直接说,而是事先把亲信大臣叫来,私下里先商议好了,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然后想好对策,最后才是亲信大臣上奏折,拿到明面讨论。这个讨论就是通知一下,皇帝决定的事情,只要不伤及自身利益,大臣不会疯狂反对。

“爱卿,两江税赋重地,何人可为总督?”这就是私下征求意见了,正经的情况应该是在内阁里面小范围的先讨论几个人选,最后才是皇帝拍板。

现在内阁因为过年的缘故,还没完成调整,承辉帝先问起张廷恩,自然是因为人事调整造成的没有准备,先问问看看有没有合适推荐。

“此事,容臣想一想,初六大朝会的时候,臣再回禀陛下。”

“也好,我君臣二人,今日还是好好商议一番,如何完善中央银行的制度。”

……

回到家里的贾琏,看见了等在此处的李纨,对此表示了吃惊:“大嫂子,有事?”

“婆婆让我来请琏二叔。”李纨脸色不是很好看,带着肚子呢,被王夫人指使,派个丫鬟来不行么?非要让一个孕妇走一趟?

贾琏倒是能理解王夫人的意思,这不就是怕贾琏不给面子,借口不去么?

为什么呢?心里有鬼呗!

有什么事情早上拜年的时候不能说呢?无非就是明日的王家之行呗!

贾琏和王熙凤的婚事是王夫人撮合的,最初的想法很现实,那就是王熙凤进门后,接替王夫人管家的同时,还不耽误王夫人发号司令。这一点王夫人还是很有自信的,小说里王夫人也是这么玩的,让王熙凤顶在前面,王夫人的实际权利一点都不受影响。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贾琏不再是之前那个浪荡无形,不爱读书的琏二爷。

最坏的结果,贾珠在科举说再无寸进,贾琏则有所斩获,王熙凤进门后,有贾琏这么个做官的丈夫在背后,王夫人还能拿捏的住?

不管怎么说,面子上的事情得维持住,年初二去丈母娘家的规矩,贾政和贾琏目的地是一致的,之前就必须商量一下,奈何贾政是个什么都不管的书呆子,贾琏暂时也只能一个人过去,王夫人也只好与贾琏商议了。

女人和男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在王夫人看来,很多事情都必须考虑进去。

比如两边的礼品,真要分出个高低来,贾琏闹起来如何是好?到时候大家都不好看,闹出笑话来就是全京师过年的乐子。以前的贾琏闹不闹没人在乎,如今的贾琏闹起来很吓人的,传说中贾琏闹腾了一下,首辅退下,几位同学一起从青云书院退学了。

看不到问题真相的人,会觉得贾琏的杀伤力太大了,必须正视。

别回头贾琏闹腾起来,脸面不说,贾政的官位受到影响,王家人的官位也受到牵连。

怕么?真的怕,尤其是王夫人这种心里有鬼的人,更怕!

“我才回来,珠大嫂先回去,容我梳洗一番,立刻去见二婶。”

贾琏非常给面子,李纨的身份不提,她是个孕妇就能让贾琏一点脾气都没有。

要不怎么说,王夫人歹毒呢?

提到王夫人的歹毒,就不能不提贾母的老辣残酷,这点在袭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就因为袭人私下里投靠了王夫人,回家时事先没禀报贾母,被贾母抓了个不守规矩的错处,直接给撵出了贾府。王夫人全力周旋,在婆婆这座大山面前,毫无反抗之力。

李纨也挺担心贾琏不给面子的,得到这么体谅的一句话,立刻笑着道福:“那我先回去了,琏二叔不送。”贾琏这次没有侧身,而是拱手相送:“慢走!”

等到李纨走远了,桂香才过来说话,咬牙切齿的低声在贾琏的耳边低声极其不屑道:“大过年的指使一个孕妇来传话,她也就能欺负一下家里的媳妇了。”

“少说这种话,也不怕传出去,回头让人寻个借口趁我不在家给你打死。到时候你让我怎么办?找她拼命么?”贾琏平淡的极其护短的一句话,在桂香心里吹起的却是暖心的春风。

桂香在心里默默发誓,以后再有人背后说二爷的闲话,看我不抓烂她的脸。

有个事情贾琏心里非常的清楚,身边的人必须护着。如果身边的人心都不齐,还指望今后出去能拢的住人心,跟自己一起做事情。

说是贾琏没啥远大理想,但架不住你真的走上仕途之后,想要过点舒心日子,还不想受气,就得拢人心,走强势的路线。

王夫人这边得了李纨的回话,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随着青云书院事件的发酵,私下里传什么话的人都有,王夫人在深宅大院都听到了,还是多种版本的。

贾琏在外面如此凶残,就问王夫人怕不怕!

从贾琏开始正经的读书到现在,这么些事情,一点一点的积累起来,从最初的警惕,到后来的敬畏,再到现在的害怕。王夫人这些日子的心路历程不可谓不复杂。

“你回去歇着吧,大过年的,别累着了。”王夫人一句话把李纨打发了,回去的路上,李纨心情可谓五味杂陈,多年媳妇熬成婆,这才是个开头,且有的熬呢。

人到内宅,隐约听到男女之间发出的声音,李纨看看门口低头如鹌鹑的小厮,心生悲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