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6章 入学考试

红楼:我是贾琏 第6章 入学考试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6章 入学考试

第6章 入学考试

青云书院的规模不小,长期在校生的人数约五百,分甲乙丙三个等级。丙级最低,每学期淘汰成绩最差的五十人。

每年春秋两季的招生考试,五六百考生争的就是这五十个入学名额。

京师加上直隶范围内,年龄十五岁以下,方可参加。

要不怎么青云书院难考呢,不单单是一个省,还有京城的百万人口,其中官宦子弟很多,这些人在受教育方面,明显是比其他人资源更多。

公平,不存在的。高考时你一个外地户口跟帝都户口比较,分数上就吃亏了。

书院侧门处,等待入内的人排了一个长龙,贾琏拎着书箱,安静的排队。

穿戴上贾琏就比较特殊,锦袍玉带,狐裘大氅,其他人穿的也不能说都差的很,就是没人像贾琏这样,一眼就能看出富贵的出身。

这样的贾琏不免遭到很多人的注目,好在都在等待排队,没人敢离队围观。

以貌取人固然不妥,但是贾琏穿成这样,倒也没人来找他的麻烦,前后都保持三尺距离。

贾琏见状也是暗暗好笑,这还没进书院呢,就被人孤立了。勋贵子弟,在这地方是多么的不受待见呢?贾雨村那种读书人,为了重新做官才投靠的贾府,可见贾府为首的四大家,在官场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贾家的第二代,贾赦贾政这哥俩本事可不怎么地,至少是在皇帝那边,没有被重用的意思。

大周朝的官场格局,现在也就是雾里看花,贾琏还接触不到,只能从细节上窥见一些端倪,勋贵的官场影响力这个事情,在文臣的眼里可谓深恶痛绝了。

队伍慢慢往前,轮到贾琏时,两个青年检查的特别仔细,大氅脱下来仔细看,书箱里的东西被翻的乱糟糟的,也没有给他收拾一下的意思,其中一人语气不善的直接道:“快进去,别挡着门口。”贾琏没着急,盖上书箱后淡淡的问:“不搜身?”

这话的语气可不那么好,事情嘛自然是因为这两位的态度,其他人都是简单的查看就放过,唯独到了贾琏这搞特殊。年轻人嘛,没点脾气还行?

一位青年脸色一沉,正要发作,另一位赶紧拉着他,笑着对贾琏道:“不搜身,进去吧。”

贾琏这才不紧不慢的披上大氅,拎着书箱入内,找到自己的考场后,入内找到座位,打开书箱先把东西收拾整齐了,这才坐下等候。

这个没有空调的早春清晨,一些考生不停的在跺脚搓手,贾琏倒是不用担心这个,手缩在袖筒里,脚下穿的鹿皮靴,倒也不觉得冷。

观察了一下周围情况,一个考场摆了五十张桌子,分五排,行距在两米左右,间距在一米五前后。考场很大,坐久了还真的会觉得冷。

所有人都很安静,贾琏也只能沉默的等待。

天渐渐的亮了,门口进来三位先生,手里都拿着袋子,为首者站在正前方,看着所有考生道:“宣布一下考场纪律,……。”

贾琏听的很仔细,除了方便之外,这两天都不得离开座位的范围。吃饭有两种选择,一个是书院提供的饭菜,这个要花钱的,贾琏身上带了十两银子,应该够用了。

短暂的等待后,老师开始发卷子,上午考经意,三张试卷,午时初刻交卷,下午考制文,三道题,戌时末刻结束。中午有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

这个考试,比起古代科举里的考试要轻松很多,从贾琏掌握的情况看,太祖对于科举考试的流程进行了调整,并表示科举考试环境要做好,要让考生以最佳姿态考试,这才公平。

所以呢,现在青云书院的考试,应该是在模拟科举考试的环境。

拿到试卷,不着急做题目,而是先把试卷看一遍,然后才动手磨墨,提笔写考号、名字,就是那个牌子上的号码。

考试范围全在四书内,所以,前面两张卷子都是默写,最后一张卷子才是经意。

默写这个很考验考生对四书的掌握程度,四书里随意抽一句,让你默写下面的文字。

这个对于贾琏而言没难度,四书都能默写的贾琏,做这个太轻松了。

唯一有难度的是长时间的写毛笔字,还要用馆阁体,要注意卷面干净。

贾琏脱了大氅,挂在椅背上,话了两个小时,前两张卷子做完了。看看前方讲台边的座钟,时间是上午八点半,也就是还有两个半小时。嗯,上午考试的难度,只能说一般吧。

经意解释,也是有范围的,主要是二程、王安石,朱熹的注解。理学这个东西怎么讲呢?能被重视并做大成为官学显学,根本原因在皇帝那里。太祖皇帝没有选择王阳明的心学,可见出于对皇权的利益。

座钟时间停在上午十点半的时候,贾琏停下了手里的笔。还有半个小时交卷,拿起卷子仔细检查一番,没有发现问题之后,看看时间距离交卷还有十分钟,这时候有考生站起交卷。贾琏见状不着急,等着有五个人交卷后,这才举手交卷。

这年月上厕所真是个麻烦事,主要是味道太感人了。据说青云书院的旱厕,由书院学生轮流清理打扫,这个不跟成绩挂钩,也不跟奖惩制度挂钩。书院还有自己的菜地,也由三个等级的学生打理。这大概才是勋贵子弟不愿意来青云书院读书的缘故。

出来的早,等待拍多方便的人还不多,排了一分钟贾琏就到了,对着一排便桶,屏住呼吸,解决了生理问题,小心别尿衣服上,整理好衣衫,边上有水缸,可打水洗手。

午休期间,不得在书院内乱串,所以得回考场,这时候考试结束了,外面空地上搭的棚子里,有人在卖饭菜。还是要排队,等待买饭菜。

饭都是一样的,一个大海碗,面条和米饭二选一。

午饭的价格也非常感人,一两银子一位,想吃点热的,也只能在这里吃了。

很多考生没有来买饭,直接就回考场内,吃点带来的干粮,好在书院提供免费凉白开。想喝点茶,对不起,你得花钱买开水。家里有经验的人不会选择喝茶,接下来的考试时间很长,太考验膀胱了。

下午的考试是八股,这是贾琏的弱项,三篇八股文,也叫制文。一种有固定格式的文体。怎么说呢,这是一种戴着脚镣跳舞的文体,能给八股文写的花团锦簇,那都是神人。

贾琏的水平很一般,无亮点,无错误,无出格,妥妥的三无作品。

这水平去考科举肯定是拿不到好名词的,即便在青云书院,同样如此。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贾琏把心思都花在了破题上,这是有讲究的。毕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知道文章这种东西一旦需要竞争,在开头上一定要下足工夫。考试的时候,老师改的卷子很多,基本都是先看一个开头,没吸引力的话,基本就丢一边了。

最近半个月,贾琏一直在研究破题,揣摩了上千个开头,所以三篇制文的破题,还是能算的是中上水准。

因为是弱项,晚饭都没顾得上吃,就吃了几块点心,喝了一小口的水。这才动笔将草稿上的文字撰写到正式的考卷上。穿越一来一直在强化的馆阁体,这一刻发挥了作用。

抄了近三个小时,终于在交卷前几分钟完成了,简单的检查一遍后,老师来收卷子了。

贾琏尽管不是很满意,也只能交卷子了。

这一天的考试,贾琏算是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师一直在盯着他。三个老师轮番盯着他,反正想作弊的话,肯定是被抓现行的。幸好贾琏是凭真本事靠的,盯了一天没收获的老师很是意外,特意看看他的卷面,内容不说,这字真是难以形容。

怎么说呢,伱说好吧,根本谈不上,好字是有灵气的,贾琏的字不像人写的,像是印的。就这字,你还不能说他写的差了,大小一样,中规中矩,这是下过苦功夫的字。

再看贾琏的签名时,老师差点破防了,你写个名字怎么也是这种字体啊?

讲道理,贾琏的书法水准,确实非常的普通,这不是没来得及练么,一点心思都花在馆阁体上了,哪有时间去练什么正经的书法。

习惯了硬笔写字的人,写毛笔字的时候会很不适应的,贾琏的底子本来就一般,这不是只能中规中矩么?硬笔字的效率高,但要说玩出文化艺术来,那还得是毛笔字。

可惜,现代社会重视效率,越是科技发达,文化艺术这些东西,就越不具备普适性。嗯,简单的来讲,开开心心的当一个偶像就能挣钱,为何要去吃苦受罪的练演技呢?

但是在这个时代,你能挣钱还真不算什么,商人的社会地位一直不高。这个时代的商人,想要做大,就必须比同行更讲诚信,是个商家都把童叟无欺挂在嘴边,名声坏了,生意就做不成了。你想换个地方继续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三篇制文写完,贾琏的手腕好像都不属于自己的,晚饭什么的也没胃口了,倒是急需去蹲个大号。到了大号,贾琏才知道,真正的苦难是啥。这种旱厕的蹲坑,习惯了丫鬟伺候蹲马桶的贾琏,简直如同来到地狱。味道什么的就不提了,这一身锦袍稍微不注意,就拖地上的感受,各位看官仔细脑补吧。

上个厕所比潜伏都要小心翼翼,即便如此,离开的时候,贾琏还是不小心把衣角蹭了一下地面,有点洁癖的贾琏顿时浑身膈应。

回到考场内,贾琏累的不想动了,很快发现附近的人把椅子放下去躺着休息,这才发现这椅子下面有机关,扳开后可以放倒成一个靠椅,晚上就在这椅子上睡觉。

稍微读过一些历史小说的贾琏知道,这情况比真实历史上的科举考试要好多了。古代科举那种考棚,连油布也要自己订,不然赶上下雨,你就得再等三年。还有就是卫生,你的自己动手打扫考棚。乡试在秋天还好点,貢试在早春,春寒料峭了解一下。

自己穿越的红楼世界,科举考试进行了诸多人性化的改革,至今还有很多读书人念太祖的好,而不是像朱元璋那样,开了个科举考试时恶待折磨读书人的头。还说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老朱不待见读书人是可以理解的,贪官都是读书人。

本朝太祖不搞形式主义,他是从制度上下手,搞了个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开了个工匠、小吏做官机会的先河。太祖去世后,太上皇登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废除了摊丁入亩,同时还减少读书人税收。他倒是没全部免除,但是口子一开,下面的士绅有的是办法偷税漏税,或者转嫁给普通百姓。

太上皇的做法,被天下的读书人吹捧的快上天了。结果自然是快速坐稳了皇位,嗯,据说太上皇登基那会,很是有些类似烛光斧影、大郎喝药的说法。

靠在躺椅上的贾琏,想到这些事情,忍不住心里哀叹,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了。人啊,私欲很难克制的。著名躺平派老子就在道德经里说了,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太上皇是不是知道,贫富差距带来的危害,即便知道,恐怕当时他坐上皇位后,肯定不会选择为了底层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他要的是快速坐稳皇位,通过拉拢读书人的方式,很快就达到了目的。

这一夜贾琏睡的很不踏实,没有铺盖,只能裹着大氅穿着衣服睡觉。早晨起来时,骨头都是酸的,那滋味太难受了。打定主意,今天靠算经,速战速决。

上午七点正,开始考试,拿到卷子的贾琏飞快的写名字和考号,刷刷刷的笔就没停过,这是他的强项,青云书院出的算经卷子,除了最后一道函数体,前面的最多是初中水平。

仅用了三个小时,贾琏就做完了四张卷子,举手说话:“老师,我要交卷子。”

老师及诸位考生皆错愕不已,这是破罐子破摔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