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85章 老三没这骂街的水平

红楼:我是贾琏 第85章 老三没这骂街的水平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85章 老三没这骂街的水平

第85章 老三没这骂街的水平

PS:最近两张都遭遇了审核待遇,我也没写啥过分的,嗟乎,如之奈何。

夏同学气喘吁吁的追上来,这身子有点虚啊。

“夏同学,有事?”贾琏眼神不善的看过去,夏同学一脸尴尬的笑了笑,等气顺了才缓缓的开口,这让贾琏下意识的高看他一眼。

“戴权和张阁老闹了一场,前几日内阁里头,李阁老与张阁老互相丢了茶杯。三天前,市面上有手抄揭帖流传,先是在南锣鼓巷一代,眼下怕是能传到城东了。”不紧不慢,调理清晰的说完之后,这位上课最喜欢睡觉的夏同学,从袖口里摸出一份揭帖塞给贾琏。

贾琏接过之后,抬手冲夏同学一个抱手:“多谢!”

夏同学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真诚的喜悦,匆匆抱手回礼:“客气,先回去了。”

别看贾琏在国子监里头不受其他同学待见,但是没人会看轻贾琏。疏远贾琏不是因为这个人的人品和学识有问题,而是为了现实的利益,疏远是一种自我保护。

国子监里大概没人能理解贾琏的处事行为,按理说贾琏应该主动与勋贵子弟多来往,以他的出身,加上一点个人的努力,很容易在勋贵二代的人群里拉一个自己的山头。

不敢说呼风唤雨,怎么也能落一个前呼后拥。

怎奈贾琏选择了主动疏远勋贵二代们,走上了读书科举这条认谁看了都异常艰苦的道路。随后又拜师张廷恩这个孤臣,孤臣又那么好当的么?

人品佳,学识高,对谁都是一般的态度,国子监里或许有人是讨厌贾琏的,唯独没人会觉得贾琏是个靠祖荫的废物二代。你可以不喜欢贾琏,但不会不尊重他。

能从贾琏的口中说出真诚的“谢谢”二字,夏同学觉得很赚。

这个人情落下了!

别看平时夏同学同样疏远贾琏,私底下他叔叔没少教育夏同学,在国子监读书,千万不要得罪人,尤其是不能得罪贾琏。多次感慨,此子非凡,已入陛下眼矣。

夏太监的见识高低不谈,消息绝对是最灵通的。

夏同学是侄子,也是过继给夏太监的儿子,将来夏太监死了,夏同学要继承香火的。这在古人心里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无根之人对于过继而养的儿子,跟亲生的没两样。

还有一点让夏同学尊敬贾琏的原因,那就是任何时候,面对贾琏的时候,夏同学都能感受到一种“我们是一样的人,人格上是平等的。”

这就很神奇,知道他是夏太监养子的人,可能脸上很热情,稍微注意一下,还是会从隐藏的神态和眼神中,体会到一种居高临下的蔑视。如果没遭遇贾琏,夏同学也就算了,反正天下乌鸦一般黑,他就是太监的样子,别人无论面子上如何奉承,骨子里就是看不上。

偏偏贾琏还是个日常生活学习中,夏同学必须要疏远的,谁让他是夏守忠的样子呢?

这个就很干了!

贾琏没着急上马车了,走到路边的树下,打开揭帖看了起来。

一目十行的看罢,人不住嘴角冷笑连连。

这东西越看越眼熟,互联网时代比这类说辞更高明的多了去了。无非就是偷换概念,混淆是非,忽略事实不谈,站在道德高地上喷人。

内容针对的不是某个具体事件,而是直接冲着恩师张廷恩去的。起因是张廷恩在内阁的一次御前会议上,提出摊丁入亩,减轻百姓负担的建议。

揭帖以此事为开头,然后一点证据都没有,直接给张廷恩扣帽子,贪污**都是最轻的帽子,欺君罔上,霸凌百官,任用私人,这类都是温和的,最夸张的直接扣了一定“谋逆”的帽子。谋逆的理由也很扯淡,张廷恩提出【摊丁入亩】是为了养望,此【田氏代齐】故技。

怎么说呢,举个通俗点的例子,那个蹲在地铁车厢里玩手机的农民工,被诬陷为偷拍者。

回到这份揭帖上,原理和逻辑是一样的。搞出揭帖的人不知道张廷恩为何要建议摊丁入亩么?当然是知道的,这些人哪个不是饱读诗书?

古往今来的读书人,哪个不知道百姓过的苦,但是又有哪个人把百姓的苦放在心上呢?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区别就在于身居高位者,心中有没有人民。

张廷恩自然不算伟人,他的出发点也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皇权的稳定。

老百姓活不下去,那是会揭竿而起的。

李逵可是说过,杀进东京城,夺了皇帝的鸟位。

这说明,一旦爆发起义,成败不论,起义规模一旦到达某个程度,目标一定是改朝换代。

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不存在任何侥幸,失败者一定会被死全家的,不对,是九族。

看完这份揭帖,贾琏之所以冷笑,完全就是看明白了,搞这个事情的人,未必是惦记着置张廷恩于死地,这不现实。但是鼓动一下人群,煽动情绪,把张廷恩从现在的位子上顶下去的意思,倒是非常的确定。

原因也很简单,以阁臣第四的身份,兼任户部尚书,兼领铸币局,一眼看过去,兼任的哪个位子不是肥的流油。都不说让张廷恩去阁臣了,单单一个铸币局,就多少人眼红的眼泪从嘴角流下来。巨大的利益面前,道德一点用都没有,法律都可以完全无视。

这个揭帖麻烦了,贾琏非常的确定。

原因也很简单,摊丁入亩这个政策,得罪的人太多了,可以说全天下的地主都给得罪了。贾琏是真没想到,张廷恩这老师为了皇帝能做到这一步,这哪是在做官啊,这是在作死啊。

摊丁入亩,首先要解决一个清查田亩的问题,然后才能具体实施。

就清查田亩这一条,在这个时代,能让张廷恩死一万次。

雍正搞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民间野史就能编一个吕四娘出来,早年间的武侠小说里头,没少写雍正如何残暴。有人在乎过百姓骨头里的油都被士绅么被榨出来么?

换成以前,贾琏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甚至想恶心回去都不行。

现在嘛,看完这份揭帖之后,贾琏沉思片刻,起身回到马车上:“去报社。”

李亨正好在报社,得知贾琏来了,亲自出迎,很是尊敬。

贾琏看着李亨一脸的不悦,掏出揭帖就差没甩他脸上了:“看看这个,看完再说。”

李亨任凭揭帖落在地上,一脸的尴尬:“此事,亨无能为力。琏哥儿有法子应对么?”

贾琏冷笑两声:“去书房,笔墨伺候。”

书房内,李亨喝退准备研墨的内侍,亲自动手研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才诚恳的看着贾琏道:“琏哥儿,请!”

固有印象很重要,所以,李亨尽管一直在用亲热的称呼“琏哥儿”,贾琏却没有给他好脸色。毕竟像李亨这样的人,不遭受一点沉重的打击,是很难改变固有观念的。

提笔,沉吟,落笔,最普通的馆阁体,标题《论揭帖》。

【今日京师有揭帖肆意传递,民间物议沸腾,余一介书生,不知所谓。揭帖非古而有之,其兴于前朝,盛于前朝危亡衰败之际,……。君子坦荡的,小人长戚戚。此等欺世盗名之鼠辈,行阴私之事,名为百姓,实则为私利也。嗟乎,揭帖之害,亡国之兆也!】

贾琏洋洋洒洒的两千余字,一气呵成,完了把笔一丢,不客气的对李亨道:“此等趴在朝廷身上吸血的跳梁小丑,就该从根子上揭他们的老底,把他们的底裤,让他们的丑东西昭然于示人。不就是扣帽子么?好像谁不会一样。况且,我们还不用扣帽子,把他们做过的丑事拿出来,在报纸上公诸于众就是了。从这一期开始,开一个专栏,专门写这些乡绅是怎么鱼肉百姓的,没有黑料就去找龙禁尉,盯着那些弹劾张阁老的大臣的家族去曝光。”

李亨站在一旁,垂手肃立,瑟瑟发抖,满头冷汗。以前觉得这厮不是人,现在觉得,这厮是恶鬼,是从十八层地狱里钻出来的恶鬼。

两千字,利用前朝末年的事情,给揭帖这种现象泼了无数的脏水。关键这些文字,看着就不是脏水,是事实。因为眼线这个时间点上,那些人还是这么干的。两下里结合起来,整篇文字就想刮骨的钢刀,把这些搞揭帖的人骨髓里的黑颜色刻画的如此清晰。

最后给揭帖定了一个亡国前兆的罪名!

现代社会的资讯发达,罪恶被暴露在阳光之下的概率要大的多。

见的多了,体现在文字里的内容就更加的丰富详实。

李亨非常担心的问一句:“琏哥儿,此文一出,报纸还要不要继续办下去了?”

贾琏听到这话之后,一脸的无奈,如同看弱智一般的看着李亨:“先拿去给陛下审阅吧,笔名也请陛下定夺,就说是你写的,记得誊抄一遍。”

提到陛下二字,李亨的智商又重新占领高地了,眼神里闪烁着异彩,欢喜的连连搓手,言不由衷的客气:“这怎么好的,这怎么可以,实在是太……。”

贾琏没给他继续虚伪的机会,丢下一句话:“走了!”

李亨这次没有犯傻,而是殷勤的送到门口才停步,长揖相送:“琏哥儿,谢过了!”

贾琏看着家伙比上次有点进步,回了一个笑容道:“记住了,想陛下之所想,专心做好陛下喉舌,陛下在一日,殿下便无忧一日也。长期以往,终有所报。”

尽管是在借李亨的手做自己的事情,贾琏还是提前打了一个埋伏,毕竟皇子们大概率是要比烂的,万一在承辉帝心目中,李亨在比烂中脱颖而出呢?

无论如何,人情先落下了,一个明明手段足够,却不屑用手段求名利的人设先立起来。

李亨果断的誊抄一遍之后,立刻进宫求见。

跟内阁大臣们又吵了一个上午的架,承辉帝颇为疲惫,得知李亨求见,本不想见他,却又临时改变了主意,让夏守忠去接一下。

父子见面后,李亨双手奉上文章,夏守忠取了递上去,承辉帝面露错愕之色,还是很耐心的展开看。初不在意,待看了开头之后,便渐渐的深入其中。

读至【前朝为辽饷不足而开矿监,揭帖四出,攻讦此策与民争利,百官也以此为凭,攻击内臣。江南一地,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五人墓碑记》,以为民旗号,行私利之举。此辈饱读诗书,岂不知,山川矿藏乃皇家私有,此辈明夺皇家私利,犹嫌不足,污皇家之名并坐实。】

“好文,善,大善!”承辉帝拍案而起。站在下面等候的李恒,兴奋的浑身都在颤抖。

【母后圣明啊!果不其然,贾琏说啥,信就是了。】

畅快淋漓的一顿臭骂,把揭帖这么个现象归纳到阴私一类,小人之行。进而将其危害拔高至亡国之兆。对比《京师民生报》的光明磊落,高下立判。

为什么不敢明着说呢?朝廷有圣君当朝,衮衮诸公皆贤臣,有什么事情不能明着说呢?为何要搞这种藏头露尾,见不得光的事情呢?这些人造谣抹黑朝廷官员,攻击朝廷的政策,目的何在?谁认为这些人是在为民请命,就是一丘之貉。

谁拿这些揭帖为弹药攻击同僚,朝廷只要派人去查,没有一个屁股是干净的。

真当这些人家里的良田美宅是天上掉下来的么?

所谓的祖辈经营积累,都是哄骗世人鬼话吧?这些人吃着朝廷的俸禄,却要砸朝廷的锅。

承辉帝爽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如同先蒸桑拿后来个泰式,爽到骨头里去了。

再看一遍,又看一遍,总算是依依不舍的放下手里的文章。

承辉帝看着下面站着的李亨,露出满意的微笑道:“老三,不错,很不错。”

李亨要上前谢恩,承辉帝抬手道:“免了,来人,取一块玉牌来。”

听到此言的李亨,噗通跪下,以头抢地:“谢父皇隆恩!”

至夜,半年以来首次夜宿坤宁宫的承辉帝与周皇后深入交流后,叹息一声:“老三没这骂街的水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