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小财主招上门女婿 > 第1397章 地位不稳,朝不保夕?

眼看文武百官吵得差不多了,列举的证据不再有新意,变成车轱辘,皇帝终于做出决定,威严地宣布,派长子宁王为钦差,带尚方宝剑和护卫,去甲县彻查此事。

另外,在私下里,皇帝又吩咐锦衣卫指挥使陆路,让他派一些锦衣卫去秘密调查。

皇宫里的皇帝,如同鸟笼子里的金丝雀。但他为了掌管幅员辽阔的天下,为了不被蒙蔽眼睛耳朵,可谓煞费苦心,既明着调查,也来暗的。

陆路恭敬地答应,立马去安排。

— —

随着钦差和锦衣卫的奔波,京城朝廷的暗流涌动已经涌到了巴蜀之地。

锦衣卫先到。

宁王不仅是钦差,而且身份尊贵,一路上为了少吃赶路的苦头,便慢了些。

他还有兴致欣赏沿途的风景,吟几句名人的诗词歌赋,感叹这大好河山,山清水秀,鬼斧神工,造物主太神奇。

甚至,马车里还有美丽的女子为他弹奏琵琶。

琵琶声悦耳动听,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

女子一边弹奏,一边冲宁王抛媚眼,眉来眼去,如同蜜里调油,眼神能拉出丝来。

马车里的每一声轻笑,要么娇媚无比,要么轻浮浪荡。

马车外,骑马的护卫听见那种笑声,耳朵变得通红,十分不自在。

— —

因为肖白快马加鞭带回石师爷的亲笔信,唐风年已经提前准备应对朝廷的调查。

不过,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心事沉甸甸,即使看见天上的太阳,也觉得太阳的脸色是阴沉的,不悦的,甚至在嘲讽讥笑人间的某些人。

一家老小的命运,都与他的官位息息相关,如同一根绳上的蚂蚱。寝食难安,不可避免。

小学徒乖宝也没有闲着,安安静静地抄写东西,小脸认真、严肃。

当初,唐风年给洪县令写回信时,留了备份。

另外,当初募捐的告示也有备份,捐赠名单也保留完好。

而且,关于那些从甲县逃难到成都府的灾民,官府也做了登记。因为通过登记,那些灾民能得到官府的救助,免费领取一些东西,所以几乎没有灾民逃避登记。

姓名、年纪、来历、逃难原因、家庭成员……登记册记录得清清楚楚。

为了应对朝廷的调查,唐风年吩咐乖宝,再多抄两份副本。

免得乱中出错,造成重要证据丢失的窘迫境况。

到时候,其中一份证据肯定要送往京城,一份放在本地官府存档,自己也必须私藏一份证据,有备无患。

唐风年不敢过于乐观,甚至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

— —

另一边,李夫人派仆人来送请帖,邀请赵宣宣去青城山散散心。

赵宣宣亲自给她写一封简短的信,婉拒此事。

赵宣宣的心思也沉甸甸,有时候盯着庭院里舞剑的巧宝发呆,颇有一种地位不稳,朝不保夕的悲凉感。

吸取李家老夫人被吓死的教训,所以她和唐风年刻意瞒着王玉娥、赵东阳和唐母。

唐母依然忙着喂蚕,忙着织布,忙着做针线活,并且吃完午饭就强迫自己午睡,祈祷长命百岁。

王玉娥找别人“打麻雀”,乐此不疲。

赵东阳喜欢带着赵大贵、赵大旺和肖画戟去街上闲逛,不缺钱花,也不缺新热闹看,快活似神仙。

— —

李夫人收到赵宣宣的回信之后,一目十行,看完后大吃一惊,连忙跑去找李修。

李修正在祖坟那边,亲自拔草,唉声叹气。

亲娘突然死亡,导致他失去官位,他并不埋怨,反而特别愧疚。

因为他当时为了营救诏狱中的长子居逸,四处奔走,四处求人,劳心劳力,顾此失彼,没照顾好体弱多病的亲娘。

如今,人已死,遗憾就像山中的风一样,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却看不见,抓不着。

心中的遗憾即使再多,也无法凝聚成后悔药,更无法起死回生。

马车急急地跑来,停在山脚下。

李夫人扶着丫鬟的手,下马车之后,急急忙忙往山上跑,与平时的优雅模样大相径庭。

爬一个陡坡时,甚至不小心摔一跤。

膝盖处的泥巴拍不掉,显得脏污。

她暂时顾不上那泥印,一看见李修拔草的背影,就慌慌张张地喊:“夫君,出大事了。”

李修转头看她,反而表情淡定,心如止水,问:“啥大事?”

他很快就注意到,妻子手里拿着一封信。

李夫人当即把信递给他。

其实,赵宣宣并未在信上诉苦,她只是轻描淡写,说那个洪县令因为洪灾而弹劾周边的地方官,唐风年甚至被重点点名,此事在京城闹得很大,甚至有国子监学子联名上书。所以,她最近不能游玩,必须照顾好家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