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262章 攻心为上

蜀汉之庄稼汉 第1262章 攻心为上

作者:甲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2:50

第1262章 攻心为上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本恶,各有说辞。

也许是本善,也许是本恶,也许是无善无恶。

但不管如何,只要进入朝堂这个世间最大的染缸,就很难说自己是大善人。

而酒色财气,又最是腐蚀人心。

如果再加上朝堂上的权势,对酒色财气可以予取予夺,想要保住本心的话,那就更难了。

这就正如某只土鳖,就算是两世为人,前世更是接受了新时代价值观的熏陶。

但来到这个时代,照样是心安理得地享受起权贵的**生活来。

比如说,光明正大地妻妾成群?

土鳖都扛不住腐蚀,曹爽这种从出生以来,就没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二代,骤掌大权,身边又是一堆势利小人的情况下,哪里还能把持得住本心?

当然啦,大权在握的人,难免有时会做点什么出格的事,人性使然。

更别说在这个时代。

毕竟人家有这个资本。

但曹爽坏就坏在,他太过得意忘形,不懂得低调,甚至还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做过什么事,于是把自己做的那些事,闹得人尽皆知。

邺城城头的桓范,听到城下的司马懿说出“五十七位先帝才人”这个数字,在秋高气爽的天气里,硬是被惊出一身冷汗。

除了被曹爽的愚蠢惊到,他更是想到一种可怕的可能:

司马懿连邺台内有多少个先帝才人都知道,那城里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更可怕的可能是,许昌那边,又有多少人在给司马懿通消息?

“司马懿,若是我不开城门,你待如何?莫不成,你还要举兵攻城不成?”

心里怎么骂曹爽是一回事,但嘴里怎么骂司马懿,又是另外一回事。

“大将军所为如何,自有天子作定论,何时轮到你来定罪?”

“你别忘了,邺城乃我大魏开国之都,你以定罪大将军之名,举兵围大魏国都,此与起兵造反,又有何异?”

司马懿自然是不会吃桓范这一套:

“天子年幼,受控于曹爽,就连太后,亦被禁于别宫,朝政又皆操于曹爽之手。”

“太后天子不能言心志,某受先帝所托,辅左天子,岂敢坐视曹爽乱政而不顾?”

“吾这一次,就拼着日后天子怪罪,也要揭曹爽之罪于世人面前。”

“桓使君,吾有耐心等你开门,但我这手底下的将士转战数月,饿着肚子,可没有什么耐心!”

看着城外的重兵,围了一层又一层。

桓范一时间,竟不知道司马懿这是在恐吓自己,还是在说实话。

若是恐吓自己还好说。

但如果说的是实话,待城池被攻破,城内士吏,说不得要遭大难。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大魏的大军,从武皇帝那时起就有的某些传统,桓范自然是清清楚楚。

除非自己真的能守住邺城不失。

但可能吗?

自大魏开国以来,冀州一直都算是大后方,为南线和西线提供兵源粮草。

关中一战时,先帝又抽调了河北大部兵力去支援关中。

谁料到终究还是没能挡住西贼。

而被抽调的河北兵力,大部都落到了司马懿手中。

失去并州以后,冀州这几年不断增设兵力,以期能守住太行山的各个隘口,以防西贼东进。

可以说,冀州的兵力,大半是守在太行山的隘口。

可是,可是,井陉这么重要的通道,司马懿居然能领着大军通行无阻。

直至大军临于邺城城下,自己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因为井陉的守军太过不堪,还是……还是司马懿利用麾下的河北将士,做了某些事?

桓范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

如果说,井陉的守军已经不可信,那么邺城内,又有多少人可以相信?

桓范的目光,不由地转看向周围的将士。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有人似乎在刻意避开他的目光?

邺城旧城本在漳水南边,成为大魏的开国都城后,武皇帝和文皇帝都曾大力扩建。

如今已是横跨漳水的大城。

以漳水为界,漳水南边的旧城被称为南城,北边则是扩建后的北城。

司马懿所说的邺台,指的便是坐落北城的铜雀台为代表的皇家建筑群。

所以说,邺城现在是城大而跨漳水,兵少又不足信,想要守住,谈何容易?

桓范思绪纷乱,矛盾不已,但他知道,此时不能露出一丝一毫的胆怯和退让。

否则的话,司马懿定会像恶狼一般扑上来。

“既如此,那便请太傅你来攻城吧!吾乃大魏冀州刺史,他日若是能死于大魏太傅所率的乱军之手,也算是一段饭余之闲话。”

言毕,桓范便不再言语。

倒是城下的司马懿,听到桓范的这番话,也不知是不是触动了他心底的哪根弦。

城上的守军发现,原本城下密密麻麻的大军,竟开始出现了一丝松动。

又过了半个时辰,只听得城下终于再次派人来喊话:

“城上的诸人听着,你我大伙,皆是大魏将士,本当同心对外!”

“憾惜大魏不幸,逢曹爽乱政,数易典令,太傅欲重振朝纲,不得已举义旗,以伐不义。”

“然则太傅心存仁义之心,不忍昔日同袍相残,故而特意下令退兵三十里,三日内不得攻城。”

“在这三日内,城内将士士吏,有欲离开者,一概放行,任何人不得阻拦,有欲附义者,一律有功。”

“三日后,大军将正式攻城,望诸位周知!”

这番喊话一出,城头的魏军就是一阵轻微地骚动。

有人下意识地看向正在走下城墙的桓范。

只是也不知桓使君是不是走得急了,还是离得有些远,似乎根本没有听到。

他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马道的拐角处。

为了尽可能地让城内的人知道,司马懿又派出十余队人,特意绕着邺城跑,连续喊话。

一时间,邺城内人心浮动,流言四起。

而回到刺史府内的桓范,终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狠狠地一砸在桉几上,又惊又怒地骂道:

“司马老匹夫欲瓦解城内军吏之心乎?诚为可恶!”

只是此时的邺城,已经是被司马懿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

就算是没有切断,各地守军还有多少人敢前来,也是一个问题。

至于许昌那边,桓范已经不抱有希望了。

估计襄阳的失守,已经让曹昭伯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更另说派出援军北上,解邺城之围。

许昌能稳定住南阳郡,就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想到这些,饶是桓范自认多智,亦是不得不对天长叹:

“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然而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头。

才过了一天,深夜里就有人急忙来报:

“桓使君,不好啦,有人逃出城去了!”

桓范似是早就料到夜里有事发生,一直不敢脱衣而睡。

听闻有军情,连忙出来接见来人:

“有多少人跑了?都是些什么人?可曾派人前去追赶?”

“回使君,夜里太黑,暂时还没有查清有多少人,大概有一二十余人,皆是夜里巡视的士卒。”

“没有派人去追赶吗?”

“发现有人逃跑时,已经追不上了……”

听到来人这么一说,桓范气得直跺脚:“湖涂!”

“此乃司马懿的攻心之计,定是利用他军中河北之士,提前暗中联络好了的。”

“若是不扼杀此苗头,后面消息传开来,只怕就再也压不住了!”

来人正是桓范的属下司蕃,此时听到桓范这么一说,脸色顿时就是苍白一片:

“使君,那,那当如何?”

“速去,约束好军中士卒,无令不得随意走动,不得交头接耳,不得私传流言,违者,斩!”

“喏!”

待司蕃匆匆离去,桓范已是睡意全无,瘫坐在地,喃喃道:

“司马懿,好狠!”

此贼子不动则已,一动就势如雷霆。

事到如今,桓范已经确定:

别看司马懿才围城不久,但实则不知提前多久就已经在暗中布置好了一切啊!

若不然,何以解释如今的这一切?

只是想想,邺城所在的魏郡,南边就是河内,正是司马懿的根基所在,这一切又似乎都解释得通了。

大意了,大意了啊!

不但许昌从上到下,就连自己,都是光想着利用司马懿挡住西贼。

却是没有想到,司马懿居然会穷尽心思反咬一口!

其狠辣恶毒之处,简直就和西贼的贼首之一冯贼有得一拼!

待到第二日天刚亮,桓范没有盥洗,就匆匆再次上了城头。

“如何?”

“禀使君,太傅……”

迎着桓范恶毒的目光,底下的人连忙改口:“那司,城下的大军,果然没有攻城……”

桓范闻言,直接就想一巴掌呼过去。

“我是问你这个吗?我问的是,昨夜究竟逃了多少人!”

“约有五十二人。”

“怎么这么多,不是说才一二十余人吗?”

怎么数目就翻了一倍?

“回使君,后半夜,后半夜又有人逃了……”

属下吞吞吐吐地回了一句。

“蠢货!”

桓范骂了一句,犹不解恨,又狠踢一脚,喝骂:“滚!”

被一脚踢翻属下,没有起身,趁势直接滚了。

至于城头的其他人,都是悄悄地挪动步子,不也靠近正处于怒中的桓范。

桓范脸色阴沉地看着远方。

城下虽已无大军围城,但站在高大的城头上,仍可以隐隐约约看到数十里外司马懿的大军安营扎寨之处。

邺城西边的滏口陉,是冀州的重要驻兵处,同时也离邺城最近,不过是数十里的路程。

这一天一夜,就算走路,也应该把消息送回来了。

但现在却是仍无音讯,这让桓范原本心里所存的一丝希望,开始破灭。

随着时间的推移,邺城的情况,变得越发恶劣。

非但援军没有一点消息,就连城内的百姓士吏,也不知是从哪里得到了消息,开始设法向城外逃去。

虽然桓范一再下令,奈何城内守军军心不稳,自己都顾不过来,又如何能严格执行桓范的命令?

三日过后,司马懿再次率领大军临于城下,派人大声询问道:

“敢问桓使君,考虑得如何了?”

桓范铁青着脸,闭嘴不语,只是直勾勾地盯着城下。

“桓使君,三日已过,若是你真要一意孤行,可就莫怪某不讲同僚之情了!”

桓范仍是不答不语。

城下的司马懿等了好一会,没有得到回应,于是转头吩咐旁边的一人:

“马博士,这一回,就看你的了。”

马钧闻言,连忙一脸兴奋地拱手行礼:

“请,请,请太傅且看小,小人的便是。”

司马懿挥一挥手,示意他不必多言,只管行事。

看着马钧的背景,司马懿忽然想起了一个人。

当年也有一个如同马钧般口吃,却是比马钧还要年轻,颇有才能。

可惜的是,关中一战,亡于乱军之中。

若不然,说不得自己如今又能多出一员大将。

洛阳那边,也好多一个帮手,何至于现在总是感觉人手不够用。

唉!

惜哉!

惜哉!

就在司马懿为邓艾惋惜的时候,马钧已是在阵前,开始指挥人手组装石砲。

城头的桓范一看城下有动静,不禁就是“嗯?”了一声。

待再细看了一番后,眉头就是皱起。

司马懿,这又是在搞什么古怪?

自从冯某人把石砲这个东西搞出来以后,其规模和形制,已经越发完善。

根据作用的不同,其大小和威力也各有不同。

攻城石砲乃是最大者。

就算是与这个时代常见的攻城器械比起来,也已经可谓是庞然大物。

再加上魏军又是第一次在阵前使用这种武器。

所以即便马钧乃是天下之名巧,而且仅仅是把准备好的组件组装起来,亦是要忙活大半日。

直至日头偏西,一直呆在城头看着的桓范,这才看出,这似乎是一座放大了的霹雳车?

脸色略微放松,故作轻松道:

“我道司马懿能有什么本事,原来也不过……”

话未说完,只听得城外突然响起了巨大雷鸣声!

同时半空中一块黑色的东西向着城头飞来。

未至已闻隐含风雷之色。

其势可谓雷霆万钧。

还没等桓范看清楚那是什么,他的身体,就本能地缩了一下。

“轰!”

脚下传来震动,让城头的所有人皆脸色大变。

石砲抛射过来的第一块石弹,就很是幸运地砸中了城墙。

邺城城墙不可谓不厚,但仍是被石弹砸出了一个深深的坑,土尘飞扬。

虽然城下只有一座石砲,也仅仅发射了一枚石弹,但城头已是有人肝胆欲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