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七十九章 徐荣的部署

三国之谋伐 第七十九章 徐荣的部署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七十九章 徐荣的部署

徐荣这个时候在哪里?

他并不在邯郸。

毕竟他率领的步卒哪有轻骑快。

徐荣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自洛阳出发,也不过刚刚到邺城。

这个速度属于正常的步兵行军速度,洛阳到邺城的距离大概是300公里,每日走40公里,要七八日才能到。

所以当华雄轻骑追上陈暮的时候,此时徐荣还在百里外的邺城,甚至还没来得及入城去。

徐荣抵达邺城之后,魏郡太守庞勃和冀州刺史王芬装模作样地出来迎接。

现在朝廷已经换了新天,随着少帝被废,陈留王登基为帝,董太后彻底掌控权势之后,西凉军亦变成了中央正规军。

徐荣现在所代表的就是新的朝廷,历史上董卓刚刚掌权的时候,天下是表面服从,背地里反抗。

一直到初平元年正月,也就是明年一月份曹操乔瑁等人掀起讨董大旗,才正式开启地方反抗中央朝廷的情况。

但这一次不同,因为董卓头上还有个代表汉室正统的董太后。

以太皇太后名义摄政,在汉朝历史上层出不穷,如吕后、窦后、王后、邓后等等,可谓汉朝常态。

因此如今地方对于中央的抗拒自然没有历史上那么厉害。

再加上这段时间,在周毖伍琼何颙等卧底的忽悠下,董卓跟董太后都觉得他们应该拉拢党人,让党人帮忙宣传造势,以宣示陈留王的正统。

于是董太后就下令征辟荀爽、陈纪、韩融等数十位有名望的党人,让他们入驻中央,暂时维持住了朝政局面。

这些党人在历史上,都是被董卓强令而来。

而这一次不同,经过抗争之后,党人发现废帝在所难免。

于是一部分党人已经开始转变态度,决定迎合董太后,希望能够说服董太后,来完成他们的施政纲领,如之前贤明的邓太后一样,挽救大汉江山。

所以眼下中央与地方之间,还没有到剑拔弩张,一言不合就要开打的地步。

董卓废帝之举虽在很多人心中颇有微词,但总归有个董太后帮忙给他背书,哪怕天下人再反对,大义名分加上先帝遗诏下,勉强算是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

而陈暮作为原本就有名望的尚书令,现在的罪名是抗拒太皇太后与先帝诏令,是为犯上之罪,被全国通缉要抓回洛阳受审。

在党人为官的地方官员里,很多正直的党人还会帮衬一二。

一来陈暮在党人里的名声不差,甚至因为多次帮助他们,荀和等人也算是不遗余力帮他扬名,导致陈暮现在成了被天下敬佩的“楷模”。

二来由于还有大部分党人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少帝作为先帝嫡长子,理应继承皇位,不该废除。

陈暮的观念算是迎合了这部分人,使得大部分党人对他很有好感,不会对下死手。

但哪怕自黄巾之乱后,党锢接触,党人大量开始为官,可论起数量,跟那些世家或者非党人的官员比起来还是差得远。

冀州虽然是党人大本营,然而除了两个郡守以及王芬这个刺史以外,其他郡守县令等官职,大部分都是世家豪强为主,党人数量很少。

比如这次冀州叛乱出兵,都是这些世家豪强的兵马,党人只是做幕后筹划,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兵力。

正如同曹操刺董逃跑之后,哪怕很多官员都知道董卓有问题,可还是不会违背董卓的命令,依旧追捕曹操是一个道理。

党人会对陈暮网开一面,但其他官员则还是会听命于中央朝廷。

这就是汉室中央权威已经根深蒂固,在没有讨董打破这个权威之前,至少眼下来说,现在的政局其实已经恢复了稳定,朝廷对地方依旧有掌控的权力。

像朝廷现在大肆派出官员去各地任职,希望这些官员维持地方稳定,如袁绍为渤海太守、刘岱为兖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等等,除此之外,韩馥的命运也被改变,被任命为巨鹿太守。

韩馥是上一任御史中丞,与陈暮的尚书令,刘备的司隶校尉,都为三独坐之一。

三独坐在洛阳的地位仅次于三公九卿,官职不高,只是千石,后来会被任命为冀州牧,然后被袁绍夺权,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但眼下党人的政治诉求与历史上又不同。

历史上他们是预见了未来格局会大变,所以才忽悠董卓到处封刺史州牧,形成割据局面。

而现在董太后在,就认为她可以维持住局面,依旧想要对大汉破烂的江山缝缝补补。

因此他们不仅反对各地分封州牧,甚至已经在忽悠董太后,希望将刘焉黄琬和刘备召回来。

目前对于黄琬的命令已经下达,在对待两个宗室上,董太后还举棋不定,至少眼下来说,党人们依旧在勉力维持着这江山。

这边上一代荀爽陈纪韩融等来一代党人入朝,中层党人也在慢慢分散天下,试图开始挽救大汉。

董卓这不按套路出牌的家伙,虽然也被党人忽悠着按他们的意图在做,可在另外一件事情上,却偏偏就是不松口。

那就是针对刘备集团。

一来刘备当初只是他手下部将,现在混得快跟自己平起平坐,让董卓很不爽。

二来董卓入京以后,刘备集团屡次跟他作对,让他心中忌惮。

于是就不顾一些人劝阻,执意要抓陈暮威胁刘备。

这一日徐荣抵达邺城之后,王芬和庞勃就前去迎接,在城外看到五千人部队正快速向着邺城而来。

这五千精锐步卒是南军兵马,现在隶属于董承麾下,被董卓借过来用用。

毕竟董卓的部队成分复杂,除了他自己的五千嫡系西凉军以外,其他部队都是河西关中豪强的部队,这些人战斗力一般,没法用来做追敌队伍。

徐荣到了之后,王芬与庞勃接他去了刺史府议事。

虽然论起官职,徐荣现在只是被新任命为五官中郎将,秩比两千石,王芬是六百石刺史不用多说,但庞勃是两千石郡守,比五官中郎将职位高。

但人家怎么说也是奉中央政令,因此徐荣坐在主坐之上,开口询问道:“如今冀州兵力部署如何?陈暮到了哪里?”

他早就派人给邺城传达了朝廷诏书,让王芬以冀州刺史部的命令,召集各地郡兵前来围剿。

王芬虽然拖拖拉拉,但朝廷的诏令还是不得不执行,回答道:“已经传递下去,只是各地兵马调动都需要时间,恐怕来不及赶上。”

徐荣摇摇头道:“赶得及,陈暮张飞的兵马都是重甲骑兵与辎重步兵组合,每日行军速度极慢,我已经派先锋军华雄轻骑追赶,他们这么大目标,隐藏不了,只要被华雄追上,纠缠住拖延时间,我们就能将他们合围住。”

“呵呵,既是徐将军所言,那定是相差不多的。赵国巨鹿清河等地郡兵已严防死守,将北去的主要道路全部截断,陈子归与张翼德已是插翅难飞,我等也毋须忧虑,今日为徐将军接风,不谈军事。”

庞勃呵呵一笑,不想跟徐荣谈这些事情,反正他们魏郡的兵马自从被朱儁带走之后,已经所剩不多,徐荣就算让他们魏郡出兵,他总归是能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抵触。

徐荣却雷厉风行道:“饮宴就不必了,王刺史,可有魏郡赵国一带的舆图?”

作为刺史,他手里不仅有二郡舆图,还有冀州全地舆图。

王芬诧异道:“徐将军要舆图做什么?若是想要行军问路的话,冀州交通发达,四面八方都是官道,各县城互通有无,顺着官道一路去便足矣。”

关东区域跟关中西北地区比起来,简直像是天堂,位于黄河中下游,坐拥数个大平原,一望无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早在上古时期,就是人类的主要发源地,不仅纵横阡陌,道路也非常整齐,各郡、县乃至乡之间,都有道路,十分方便。

如果徐荣不认识路,想要北上赶路的话,甚至都不需要什么舆图,只要沿着一个方向走,只要不无脑到进入西面的太行山区,其它地方到处都有官道给他行军,有没有舆图根本不重要。

然而徐荣坚持道:“我自有用处,请刺史帮我寻这两份舆图来。”

#送888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王芬见他态度坚决,便道:“那我去让人寻来。”

说罢让刺史别驾去取。

等拿来了舆图,徐荣展开舆图观察,心里默默思索。

按照他对陈暮的行军速度与路径推测,这段时间,陈暮的部队应该已经抵达邯郸以北,正常走的话,肯定是走易阳广年渡过洺水,然后北上南和襄国进入常山国与中山国。

这条路线主要是一条直路,直接北上就能到蒲阴,而且需要过的河流与城镇比较少,不用担心暴露痕迹和耽误时间。

要是走巨鹿那就是走冀州中部区域,那里水系较多,城镇较多,万一各地县兵与郡兵接受朝廷的命令,反而围攻骚扰他们,那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所以即便是徐荣自己来选的话,他也会选择这条路线北上。等接应了自己的宗族,则再通过渤海郡南下至平原郡,就进入青州地界,到那个时候,董卓就算想追捕陈暮,也得看刘备的脸色。

因此徐荣知道,自己要想完成董卓的命令,把陈暮张飞这伙人抓起来,威胁刘备,赵国这一代就是主战场,一定不能让他们继续往北。

“这里!”

徐荣看完舆图,指着易阳——广年——南和——襄国这一条线说道:“这一代是至关重要的区域,必须派兵驻守。传令,赵国兵马驻扎在襄国,巨鹿兵马驻扎在易阳与广年,清河兵马驻扎曲梁!”

“唯!”

左右士兵奔出去传令,因为有诏书在手,各地留守郡兵尽归徐荣统率,董卓又颁布赏赐,谁能抓住陈暮,升官赐爵赏金银珠宝。

因此冀州其它地方非党人的官员,乃至有贪婪的党人官员,估计很乐意配合董卓的这一次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