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八十章 陈暮之计

三国之谋伐 第八十章 陈暮之计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八十章 陈暮之计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一次徐荣的部署安排,与当初黄巾兵的兵力驻防情况还挺相似。

只是当时黄巾兵是兵多,于是各地县城都有驻防,而徐荣则是特意在这一代沿线扎了一个口袋阵,不管是形势还是意义,与当初都不相同。

至于当初黄巾十分看重的巨鹿广平等地,徐荣反而不在意。

事实上要是陈暮带着重骑兵跑到巨鹿广平一代,徐荣做梦都会笑醒。

因为冀州中部地区虽然有广袤平原,可水系实在太多。

大陆泽就不用多说了,漳水洺水滏水湡水四条河流或是发源自太行山,或是发源自并州山西,过冀州南部地区,在中部地区一路往东北方向,最终从渤海郡注入渤海。

这意味着陈暮张飞的重骑兵如果走冀州中部地区,光大型河流他们就得淌过十几条,小型河流与支流不计其数,夏季汛水季节,没桥怕是要连人带马冲走。

反观走赵国西部,也就是沿着太行山一代,走赵国进入中山国这条路线的话,不仅沿途人口稀少,而且只要跨过滹沱河水系,就能抵达中山国。

虽然沿途山势地形可能不太好走,没有城镇就难以补给。但有意思的是,太行山脚有张燕的黑山军开设的乡镇集市,补给不是问题。

因此徐荣的部署情况,实际上就是各地郡兵防守东面,防止陈暮走赵国腹地去,而徐荣则打算以自己的兵力加上华雄的骑兵,尝试在武安南北,也就是太行山南段附近,截击陈暮,形成包围圈,让他们无法北进或者东逃。

这个策略可谓天衣无缝,如果陈暮真的一心向北的话。

当然。

为了逼陈暮一心向北,徐荣还下了另外一条命令。

那就是给中山相下令,派兵前往蒲阴,抓捕陈暮在蒲阴的宗族家人,近亲全部掳走。

如今的中山相叫利乾,是张纯的继任者,张纯被调走后,利乾买通宦官,当了中山相,现在董卓上位,自然巴结董卓,甘于听命。

做完这一切部署,派出各路轻骑八百里加急飞奔出去,前往各郡传令,徐荣就觉得应该无碍,放心大胆在邺城休整。

结果不到半日,就被打了脸。

华雄的轻骑其实并没有到邯郸,而是从临漳前往邯郸的路上,中途往西,去了武安方向。

结果在半路上,武安附近的响堂山山区被陈暮打了个埋伏,损兵折将百余人,不仅自己的副将没了,甚至连华雄本人都差点被俘虏。

华雄打了败仗,马不停蹄派人回头给徐荣报信,由于邺城离邯郸总共不过百里,轻骑纵马狂奔,两个时辰就能抵达。

所以徐荣下午到的时候,晚上他就得到了这条信息。

在发现自己虽然判断没问题,但华雄并没有完成拖延纠缠任务,使得易阳方向的口袋阵还没有扎好,军队没有布防,有让陈暮张飞逃离易阳北上襄国的风险后。徐荣当机立断,下令队伍连夜出发,赶往邯郸。

半夜抵达邯郸,华雄羞愧地来见徐荣道:“将军,我中了埋伏。”

“无妨,说说之前遇到的情形。”

徐荣快步进了华雄的军营中,二人来到营帐中商量。

“陈暮行军速度不快,我一路追击,沿途询问百姓,得知他们的踪迹,知道他们往西去了武安方向,就快步追赶,哪料到进了山区,看见张飞,张飞身后尘土飞扬,有奔马声音,我怀疑是埋伏,于是撤退。”

华雄叹息了一声,继续道:“谁知前方的伏兵不过是虚兵,只有二十余人拖拽树枝奔马,溅起尘土。真正的伏兵已经到了我们身后,自易阳方向的乡间小道奔来,杀我们个措手不及。”

徐荣沉思道:“你已经做得很好,现在我们可以确定,陈暮应该只是虚晃一招,往武安方向是死路一条,他最终的目的,还是前往易阳,从那里渡河往北而去。”

华雄忙道:“不是,将军不知地形,我听说在武安以北有个苏人亭的地方,那里虽无桥梁,却有渡口,可以乘船过河。”

“什么?”

徐荣大惊失色,连忙翻来舆图,经过华雄指认,发现从武安可以渡过洺水,从苏人亭可以过湡水,这样就能绕开襄国县,也就是后世的邢台市,北上抵达常山国。

邢台市的人应该都知道,邢台西面就是莽莽太行山区,这片区域在汉朝人迹罕至,当初陈暮带着刘备南下投奔卢植,就是走的这条路线。

如此就绕开了冀州中部地区人口稠密、水系发达的区域,穿过常山国,迅速就能抵达蒲阴,接走陈氏宗亲。

想到这里,徐荣马上命令道:“连夜进军,兵分两路。”

“如何行军?”

华雄问。

徐荣指挥道:“我带人去武安,你带一千骑兵往易阳方向去,尽量拖延,我已经各地郡兵过来驻守,必然能逮到陈暮。”

“唯!”

华雄领命而去。

当下,二人部队连夜赶路,分头行动,各自都想在陈暮的前面将他截住。

而这个时候陈暮现在在哪里?

他进入河北以后,其实要北上的路线跟徐荣分析的一样,只有这两条,一条从武安,走当初他与刘备绕开黄巾主力时的路线,反向北上。

二是走易阳广年附近渡河,再走襄国。

古代要想渡过一条大河不容易,因为很多河都没有桥梁,要想过河基本靠渡口乘船。

这一点即便是二十世纪,新中国成立也是如此。

到**十年代的时候,很多地方的河流都没有修建桥梁,过河还是得靠轮船摆渡。

广年如今有唯一的一条过洺水的桥梁,当初卢植进军,就是趁着黄巾军没有反应过来,一夜连下六城,抢在黄巾毁桥之前渡河。

除此之外,广平曲周一代,张角逃跑的地方,倒也有一座桥。

张角跑过桥后就被毁坏,导致刘备没有抓住张角,所以至少目前来说,只有广年有桥梁渡河,不然洺水横跨河北,除非陈暮会飞,不然不可能北上。

武安在洺水以南,倒没有桥梁过去,可武安作为县城,自然是有渡口的,毕竟武安以北的平原地带很多乡镇归属于武安县。

因此自武安乘船过了之后,就可以再从苏人亭渡过湡水,绕开徐荣布置的东面易阳方向防线,轻松进入常山。

不过徐荣也怕这是陈暮又一次虚晃一枪,因此干脆兵分两路,一路去武安,一路去易阳。

这样两边道路都堵死,前面又有一条夏季水势猛涨的大河拦住去路。

除非陈暮往南去。

然而徐荣做梦都想不到,陈暮确实往南去了。

当他从邺城北上到邯郸,再从邯郸兵分两路,一方往西北,一方往东北的时候。

陈暮已经带着部队,避开人来人往的白日,黑夜行军,到了肥乡。

这是什么?

这是避之以实,就之以虚。

正面打不过你,咱就迂回绕远路。

而且还是晚上走,等到了肥乡之后,陈暮看着瑟瑟发抖的肥乡县城,一边命令士兵休息,一边心里估算着肥乡派人去传信的时间,心中暗暗算计。

古代信息不发达,等肥乡派人通信告诉徐荣的时候,恐怕自己早就都快跑到清河郡了。

虽然沿途县城已经收到命令,不欢迎自己,一路上四千人的部队补给,是个老大的难题,但有些地方肯定没问题。

比如魏郡的陶馆县,那里的县令对自己老大哥可是很佩服的,暗中相助肯定可以。还有清河郡的豪强崔氏,那是自己的门徒,也没问题。

更重要的是,清河旁边过去就是平原郡,那边还有老大哥帮忙,要人有人,要物资有物资。

陈暮要想真的跑,这个虚晃一枪,足够他从清河北上到安平国,进入中山国,到时候徐荣在自己屁股后面吃灰。

不过陈暮却并不想走。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因为他的计划不是要甩掉徐荣这股追兵,而是拖延徐荣的时间,让自己蒲阴陈氏宗族尽快撤离。

陈暮很清楚,现在董太后当政,天下不会出现反董情绪。

所以地方肯定还是会听从中央。

董卓假借董太后名义,要追捕陈暮问罪,陈暮可没有悍然抨击何进,拯救董太后的举动,所以董太后不会维护他。

中山国的国相,说不准就会提前控制自己的宗族威胁自己。

因此早在他出发之前,就已经暗中给公孙瓒传信,让他帮忙撤离自己的宗族。

徐荣带了朝廷诏令,公孙瓒可能不敢明面违抗。

但如果把徐荣拖在魏郡赵国巨鹿这一代,公孙瓒就能以没有诏令为由,迁移走自己几个亲朋好友,到时候即便中山国相,也无法与他抗衡。

所以陈暮的任务,就是把徐荣拖在这里,不能让他本人到蒲阴去宣读诏书。

等自己的宗族迁移到青州去,徐荣就拿自己没办法。

因为刘备已经是青州牧,州牧在自己的地盘一手遮天,当地官员只会奉州牧的命令而不会奉朝廷的命令。

再加上刘备对董太后有救命之恩,先是在何进威逼的时候悍然第一个发言阻止,后是在宫廷乱的时候,救助永安宫。

所以董太后短时间内不会对刘备下手,这个计划稳得很。

至于将来会怎么样?

陈暮同样有算计。

朝廷那帮党人还在想着继续维持中央统治,觉得董太后不过是又一个邓太后,董卓不过是又一个邓骘,大不了大家政治斗争。

但在这之前,维护中央朝廷,中央官员责无旁贷,所以现在党人开始针对起刘备跟刘焉。

刘备暂时有董太后维护,不会出事,可并不意味着他的地位一定会无比稳固。过了一年半载,救命之恩消散后,董太后说不准会听从党人的建议,对他这个青州牧下手,比如调任中央。

然而陈暮的计划,却一定能在中央真正对刘焉刘备动手之前,也就是将他们重新召回中央担任三公九卿这个幌子的时候,让天下再次陷入一片乱象。

到那个时候,这一计,也许将名垂千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