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五十八章 势如破竹

三国之谋伐 第五十八章 势如破竹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五十八章 势如破竹

陈暮在青州大刀阔斧地做一些事情,远在函谷关外,刘备大军已经攻下了弘农县。

之前说过,弘农县其实是黄河南岸很小的一块的平原地带。

再往西,就是连绵不绝的群山以及山坳。

像后面的湖县、华阴县,都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间只有一块地方是平地,位于湖县与华阴县的阌乡以西,后来曹魏在这里修建了潼关。

这意味着如果关中早就做好了准备,这连绵起伏的山坳当中,任何一处都有可能会是埋伏,随便一处都有可能是一座函谷关。

而且刘备其实最担心的是太华山这一段,也就是后来的华山,千难万险,绝不是简单的地方,很有可能设伏。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他会选择一路莽过去的缘故。

兵贵神速,就是要趁着现在对方还没反应过来,快速地通过这些险要地带。

要是步步为营,等敌人缓过神来,四处设伏,反而更加难打。

“大家看,过了弘农县,就是湖县,这一路过去地势还算平坦,等到了湖县之后,沿河岸就被山岭阻隔,再也不能继续顺着大河往上走,只能绕道太华山以东,走潼河。湖县我不担心,我怕的就是这个潼河。”

曹操在舆图上将大概的地形跟大家说一说,他自然不知道自己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曾经于潼河修建了一座著名的关隘,此时将自己所知和盘托出。

“这潼河有何奇妙之处吗?”

鲍信好奇问道。

曹操思索道:“此地背靠南山,西面是太华山,东面是一片高原与山沟,唯有中间潼河流通之处,有一小道,地形极为狭窄,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很难强攻过去。””

这里孙坚其实就去过关中,当年跟着张温讨伐韩遂,他就在场,勉强算是知道点地形,但还是比不得曹操这样有大家族出生资料齐全。

所以听到曹操的话,孙坚也是说道:“不错,玄德,如果要说哪里最难打,我也觉得这潼河不好走,确有可能埋伏。”

刘备看着舆图上,潼河是黄河支流,处于两座大山之间,与黄河呈现一个T字形。

形象一点概括的话,联军是从东往西打,遇到了大山阻隔,而这个T字的上面那一杠,就是黄河,下面那一竖,就是潼河,而潼河左右两边,都是连绵山脉。

由于从东往西打,道路被潼河右侧的山脉隔断了,所以联军就必须从下方绕过去,来到潼河正下方,顺着潼河向黄河的方向往北走。

董军要是聪明的话,就在潼河中间设伏,也就是后来曹操设立潼关的地方打埋伏,保证一打一个准,让联军寸步难行。

事实上董卓确实是这样做的,历史上他就派段煨屯兵于华阴山,位于潼河西侧,眼下段煨就伏兵于此。

看着这艰难险阻的模样,刘备沉吟道:“我觉得应当做两手准备,一者令探子探路,看看是否设伏。二者若真的难以打过去,就像绕过函谷关一样,看能不能从大河边上绕过去。”

“冬季大河很多地方结冰,确实是有绕过去的可能。”

曹操点点头,若是以往,这个地方亦是极为险要之地,不比函谷关差多少。但冬季黄河河面很多地方结冰,说不准真的会有地方绕过去呢。

“孙子言,兵之主速,事不宜迟,我们明日就继续前进,拿下湖县之后,便先在湖县等几日,一来等待后方补给辎重,二来先探明潼河两岸情况,确定没有敌军,再开始继续往前。”

刘备毕竟打了那么多年仗,跟着陈暮学了不少东西,也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莽夫,哪怕确定要强行突袭,但该怎么打,如何打,还是知道一点。

孙坚说道:“既然如此,我便率领五千人为前军先行一步,若事有不对,你们或接应,或撤离,皆可。”

刘备心中感激,握着孙坚的手道:“文台兄真乃大汉庭柱也!”

当下,第二日,孙坚的部队休整一夜,开始往湖县方向急行军,五千人一路狂奔一日,几乎是到天黑的时候才抵达湖县。

湖县守军是胡珍部,这个时候他甚至还没有得到关中联军已经攻下了函谷关与弘农县的消息。

因为联军是从黄河绕到了函谷关背面,也就是从西面往东面打,并不是正面击溃了函谷关,所以溃兵只能往东跑,没法往西跑。

而弘农县就更惨,是在小平原上,被联军四面包围起来,连逃跑的余地都没有,城破之后守军立即投降。

因此当孙坚摸到湖县城下的时候,胡珍此时还在县府邸之中与部下饮酒作乐。

“将军,祸事了,城外打进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传令兵十万火急地闯进来,向胡珍禀报。

“什么?”

胡珍一蹦三尺高,大惊失色道:“怎么回事。”

“城外,城外忽然来了一标人马,弟兄们没有防备,已经杀入城上了。”

传令兵气喘吁吁地回报。

孙坚因为是轻装简行急行军,带的云梯不多。但架不住湖县是个小城池,城墙不到二丈高,不像虎牢关与函谷关那么险要。

所以二三十架云梯架上去,孙坚身先士卒,勇猛无匹,士兵如蚁附,很快就杀到了城墙上。

“杀!”

“给我冲!”

“活捉了守将!”

还没等胡珍下令如何应对,城内就喊杀声遍地。

显然孙坚杀入城墙后,城墙上的守军猝不及防,几乎没有任何抵挡,就被孙坚的人马杀进了城。

“走走走!”

胡珍毫不犹豫地往门外冲,在数名副将与十多名侍卫的保护下,骑上马往城西跑去。

此时孙坚已经杀入城内,城内守军没有任何反抗,望风而降。

远远的众人见到城内有奔马,部将程普道:“将军快看,那边有人骑马逃跑,必是守将!”

孙坚大喜,挥舞着古锭刀说道:“追!”

当下撒腿狂奔。

只是孙坚是通过云梯爬上来的,胯下没有马。

而胡珍是董卓麾下的重要将领,坐下是西凉好马,跑得飞快。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出了城后,一路向西疯跑,很快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孙坚没有追上,恼怒道:“可恶。”

部将黄盖道:“将军,贼去了,追不上,还是先处理城中贼军再说。”

“好。”

孙坚也明白两脚追不上四脚,当下又引兵回城处理城内没有跑掉的董军。

一夜杀伐,湖县被攻破。

到第二日晚上,刘备的中军才姗姗来迟。

也许有人奇怪,既然弘农县是大军围攻,没有放跑一人,那为什么这次却不是大军一起围攻,放跑了胡珍呢?

这是因为弘农县,就在函谷关背面,几乎过了函谷关,就到了弘农县城。

所以打函谷关和弘农县,是顺带一起的,不存在军阵问题。

函谷关北面是一片平原,地形开阔,大军抵达之后,就立即把弘农县城团团围住。

而打湖县就不一样。

湖县离弘农县有六十多里,道路狭窄,地形不好走。

古代行军打仗,当然不是一声令下,十多万人马就一窝蜂往前冲那么简单。

在传话基本靠喊的年代,一名优秀的将领可以指挥的人马,顶多也就是几千人到几万人之间。

像韩信那样能够一次性指挥数十万人马的兵仙,几千年才出一个,属于个别例外。

因此正常的行军打仗,都会分得特别细。

各部门将领各校尉以及中低层军官,还有前军中军后军,某个部分由谁负责,谁管多少人,上下等级分明,规矩森严。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军令层层下达,方便管理。

所以在行军打仗的过程当中,特别是那种地形较为狭窄的道路,战线会拉得很长,就需要一个统率能力比较高的将领来指挥。

在函谷关可以围攻,是因为地形开阔,适合大军一起行动。

到了湖县地形狭窄,如果还是大军乱糟糟地一起行动,那军阵就成了问题,因此必须要按照正常的行军秩序进行规划。

如先锋军孙坚在最前面,那么在他的后面,就是谁谁谁的部队,由谁统领。

接着后面再是哪个部分,与前面的部队相距多远。

这些都会分得很仔细。

简单来说,那就是当军队在某地停留的时候,是可以大军聚集在一起,因为大军都已经按照各自的规划,井然有序地进行。

而在进军过程当中,因为个体的走路速度快慢不一,很容易导致军阵不整齐,显得乱糟糟的。

这个时候敌人要是突然袭击,阵型大乱,一下子就会演变为大规模溃败。

所以部队都要前后分开,不能全部拥挤在一起。

关东联军的部署很简单,孙坚作为前锋军,率领五千人马在队伍最前面。

刘备的五万人为中军,其中又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分由关羽率领,总计一万五千人,麾下有管亥高顺等各级校尉,每部校尉有三五千人不等,同样是分散前进,相互之间隔了一定距离。

中部分由刘备亲领,总计两万人,麾下有典韦臧霸王朗黄忠等人,各领自己一部分人马,按照队列行进。

后部分由张飞统领,同样一万五千人,麾下有张辽武安国等。

而刘备的后方,就是曹操鲍信他们的后军,跟刘备一样,也都由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分散领军,并不是统一集中在一起。

所以当他们行军的时候,从天上看,就会看到官道之上,密密麻麻,一条条长龙蜿蜒蛇行,井然有序。

这些长龙首尾是不相接的,基本最少都要隔一里左右,形成无数支队伍,缓缓前行。

孙坚攻下了湖县,当天夜里,休息一夜之后,他就选择继续进军。

因此当刘备进入湖县的时候,孙坚早就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