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九十六章 开战!

三国之谋伐 第九十六章 开战!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九十六章 开战!

兴武二年,也就是公元194年的新年,刘备是在平恩过的。

当陈暮抵达平恩的时候,去年隆冬十二月的风雪已经逐渐融化,早春的朝阳初升,万物生长,城外的泥地里,也长满了嫩芽。

平恩县其实已经算是刘备公孙瓒联军的大后方,他们的主力部队,则是在斥丘北面的葛亭。

葛亭位于后世的肥乡以南,广平以西,成安以东,临近此时的漳水,在它的身后,就是漳水与滏水的汇流处,地理位置相当不错,此时由沮授田丰统领大军。

进入平恩府邸,陈暮在厅堂内,看到的是一个仿佛苍老十岁的刘备,神情无比沮丧,像是有什么心事。

“大哥,怎么了?”

陈暮四处看看,就连常年侍奉于刘备左右的典韦都不在身边,确实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包括这次来平恩,陈暮也被刘备叫过来。

因为削弱冀州的战略已经达成,清河国与渤海郡落入了青州与幽州手里,所以原本他是想趁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

结果没想到刘备忽然召唤,让陈暮有些费解。

刘备长叹一口气:“师君病故了。”

师君病故?

卢植?

陈暮脸色稍微变化,片刻后,反而长舒了一口气:“看来得去一趟涿县了。”

“是啊,你陪我去一趟吧。”

刘备的表情有些失落和哀伤,早年虽然在师君门下,不过是名旁听生,并不算入室弟子,师徒情谊也并不深厚。

但自从讨黄巾以来,师君对他照拂有加,在洛阳为官时,也时常叫到府上教导,感情日益增长。

如今初闻噩耗,刘备自然情绪落幕,现在恨不得立即跑到涿县去奔丧。

“嗯。”

陈暮点点头:“伯圭兄也去吗?”

刘备说道:“此事我才给他发了书信,尚未得到他的回信。”

陈暮说道:“既然如此,那还是得去问问伯圭兄的意见,最好是顺势退回清河,以此据守。”

“不攻打冀州了吗?”

刘备纳闷。

“之前攻略渤海与清河的战略已经达成,现在整个冀州的兵力收缩在了魏郡,短时间内肯定难以攻破魏郡这个乌龟壳。”

陈暮解释道:“而且袁本初已经安定了内部,决定亲自领军与我们决一死战,此战必是旷日持久,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难分高下,所以我们不能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必须先占据有利地形固守。”

“原来如此。”

刘备点点头,说道:“好,不过还是要先去找公孙伯圭商议之后再做定论吧。”

兄弟二人又聊了一些事情,确定了退兵事宜。

一月初,刘备与陈暮就回到了葛亭大营,与公孙瓒商量了退兵的事情。

“不行,眼看就要将冀州拿下,怎么能轻易退兵?”

葛亭联军大营,公孙瓒坚决不同意。

刘备苦苦劝说道:“伯圭,如今你取渤海,我得清河,此战收获颇丰,冀州元气大伤,它日再战便是。”

公孙瓒说道:“此时正是趁他病要他命,玄德怎么能够因为一些小事而动摇呢?”

“小事?”

刘备当时就不高兴了,皱眉说道:“师君病故,岂是小事,师若父也,我等学生怎么能当作枉顾未闻?”

公孙瓒却说:“卢师虽然曾经教授过我等,却也不过是启蒙之师尔,算不得登堂入室的亲传弟子,我的亲传师君乃文绕公也,即便不去为卢师奔丧,亦无可指摘。”

这倒是实话。

幼年公孙瓒和刘备在卢植门下读书一年,实际上只能算大课弟子,不能算亲传弟子。

公孙瓒的亲传老师是太尉刘宽,当初刘宽去世的时候,他就去吊唁过。

这一点在蔡邕为刘宽写的墓碑上,就有详细说明,所以公孙瓒不去给卢植吊唁,还真说得过去。

但不管怎么样,师徒一场,也不该态度这样冷漠。

听到他的话,刘备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这一瞬间有些不认识眼前这位幼年同窗好友了。

唯有陈暮皱起眉头,思索片刻说道:“伯圭兄之言,也不无有理。既然如此,那就由伯圭兄先镇守此地,我与兄长先回涿县吊唁卢公,在我们离开这些时日,千万不能挑起事端。”

“行了,你们去吧。”

公孙瓒大大咧咧地道:“那袁绍小儿不过是一仰仗任子门荫之徒尔,能奈我何?此战我必定要将其生擒,你们等我好消息便是。”

“伯圭......”

“大哥。”

刘备还想说什么,被陈暮强行拉着出了公孙瓒大营。

等他们出来之后,刘备生气道:“子归,这像什么话,哪有老师去世,学生不去吊唁之理?”

“特殊时期嘛,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陈暮摇摇头。

刘备皱眉道:“此战连四弟都说旷日持久,公与元皓也说过,要想击败袁绍,只能一直耗下去,这个时间可能要数年之久,抽出十几日功夫去一趟涿县,能耽误什么事情?”

其实也不是刘备死脑筋非要去吊唁卢植,而是目前的策略就是耗死冀州,所以这半年来,占据平恩之后,联军都是坚守不出,一直在避战。

就好像长平之战,只要廉颇死守不出,秦军也奈何不了赵军。

所以刘备觉得,反正已经避战大半年,即便袁绍亲至,只要他们不想打,怎么样也不可能打起来。

趁着对峙的功夫,抽出十多天时间去一趟涿县也不无不可,既不耽误战事,也不会耽误为卢植送行,两全其美,为什么不愿意去做呢?

“伯圭兄......也许是有他的苦衷吧。”

陈暮目光闪烁。

看来,随着实力日益庞大,公孙瓒的心思,恐怕也变得越发深沉起来。

现在张郃四万大军已经被陈暮吞掉,西南面又有大量兵马被关羽牵制,导致冀州的兵马开始严重不足,再加上陈暮领五万大军前来,此消彼长,青州与幽州联军在兵力上已经不再处于劣势。

袁绍依仗王芬的遗产,如今在斥丘、魏县、梁期、邯郸等地驻扎了十多万兵马,而刘备公孙瓒联军的兵马,也随着陈暮加入,达到了十四万之众,可谓是一场大战。

如果这一仗袁绍输了,那么整个冀州,都会被刘备公孙瓒吞并。到那个时候,二人势力开始接壤,公孙瓒要想南下继续发展,恐怕.......

想到这里,陈暮的眼神中露出一抹诡异的光。

也许,趁着这个机会,可以......

......

......

初春时节,万物生根发芽。

刘备命令张飞典韦为大将,沮授田丰为军师,掌管青州八万大军,让他们固守葛亭,然后自己与陈暮率领玄甲重骑北上前往涿县吊唁卢植。

卢植其实是在去年十二月底去世的,因为信息不畅通,一直过了十多天才到刘备手里,刘备又耽搁了数天,等到涿县的时候,卢植已经下葬,所以他就只能在卢植子女的陪同下,前往卢植的坟墓祭拜。

而在这段时间内,袁绍已经率领三万大军,亲至斥丘。

此时此刻,已经到了冀州危急存亡的关头,袁绍也不敢再留什么底牌,除了两万家底驻守邺都以外,所有兵马,全都到了前线。

早春温度尚寒,山林开始变得郁郁葱葱。今日是个晴朗的天气,袁绍登高远望,就看到远处漳水河畔,帐篷连绵数十里,数不清的兵马在外围进进出出,有巡逻的有站岗的有外出公干的,初略看去,光营盘就有数十座。

这样的场面,上一次见到还是十八路讨董的时候。历史上,哪怕是袁绍和公孙瓒在发生界桥之战、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的时期,也没有这么大的阵仗,二人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是十多万人。

现在随着青州发展起来,也随着冀州这些年一直没有遭受过兵灾,再加上公孙瓒靠着经商发达,三方实力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有的兵力、粮草和财力,都今非昔比。

“明公,我听闻子干公去世,那刘玄德与陈子归已经往北去吊唁去了。”

荀谌对着袁绍说道:“那公孙瓒性格素来刚烈,之前皆因为刘备与陈暮劝阻,才没有与我军展开决战,现在刘玄德和陈子归不在,若是出兵挑衅,公孙瓒必然出兵,明公可假装不敌,诱敌深入,一战将公孙瓒击溃。”

逢纪纳闷道:“友若是如何得知此消息的?消息来源可靠否?陈子归素来狡诈多变,若是此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趁机埋伏我军,这可如何是好?”

荀谌瞥了他一眼说道:“此消息来源千真万确,绝非假消息。”

“呵呵。”

许攸笑了笑道:“既然是真事,那不如友若说说消息来源,我等也好做个判断。”

荀谌毫不犹豫地回绝道:“事关机密,恕不相告。”

“你!”

逢纪顿时不高兴了,正欲和他争吵。

许攸却阴阳怪气地道:“莫非是友若在青州出仕的弟弟荀文若?荀文若早年曾跟随陈子归在尚书台任佐吏,早已经对青州死心塌地。此消息,恐怕是假的。友若可切莫上了那陈子归的当,反而害了袁公呀。”

“胡说八道!”

郭图怒斥道:“子远莫非是言友若为内应?”

“不敢不敢,只是说句实话而已。”

许攸淡淡地说道。

“岂有此理,若袁公觉得我为青州军内应,我这便辞官回颍川。”

荀谌怒气冲冲,转身欲走。

袁绍连忙拉住他:“友若莫气,你之忠烈,我怎么会不明白,我绝无疑汝之心。”

旁边的许攸和逢纪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而刘惠和审配也默不作声。

唯有郭图辛评等人怒视着许攸逢纪。

这就是派系之争,许攸和逢纪是南阳一派,刘惠和审配则是冀州本土派,而荀谌郭图辛评则是颍川派。

三派之间明争暗斗,在历史上,造成的结果就是许攸投靠曹操,造成了官渡之败。审配逢纪联合起来,拥立袁尚。郭图辛评拥立袁谭,造成了官渡之战后冀州内斗,被曹操各个击破。

而现在,虽然沮授田丰已经不在。可他们之间的斗争,依旧留存,各不相让。

“明公,此千载难逢之机,不能错过呀。”

荀谌苦苦哀求。

袁绍迟疑良久,点点头道:“友若说得不无有理,不管怎么样,也得试一试。至于伏兵,他们若真有伏兵,难道我们就不能设置伏兵吗?”

荀谌大喜道:“正是如此。”

“传令,命颜良随我出征,文丑领军三万,以友若为军师,兵进列人。淳于琼、子远各领一军为左右策应,让高览北上防备馆陶之敌。”

袁绍布置了任务,虽然采纳了荀谌的建议,但也给了许攸面子,让他独领一军,至少平衡了一下派系斗争。

像这样大规模的军事战争,当然不是几十万人聚集在一起就完事,而是分散驻扎。

别看官渡之战曹操三万人马和袁绍十多万人马对峙,但实际上三万人马只是曹操主力营,在附近还有大量的预备役,比如臧霸袭击青州,于禁驻守延津,刘延驻守白马,总兵力投入实际是七万。

而同样袁绍也不是十多万人全堆积在官渡,而是命令麾下各将领领军四面出击,让郭图淳于琼颜良攻打白马,让文丑攻打延津,让袁谭从青州进攻,兵力完全没有集中在一起。

所以实际上在斥丘、葛亭的敌我对峙情况,也并非是兵力集中在一起。

双方的战略部署是青州军从东面进攻,主要驻扎在平恩、清渊、馆陶一线。幽州军则从北面进攻,主要驻扎在曲梁、列人、斥章一带,而三方的交汇点,就在葛亭与斥丘。

数日之后,根据袁绍的部署,驻扎在邯郸一带的文丑开始东进,牵制曲梁列人一带的公孙瓒兵马,魏县元城的兵马开始北上,牵制馆陶清渊的兵马。

这样从地图上看的话,就会发现,双方已经在魏郡的东北方向,位于清水与漳水两条河流之间的广袤平原上,展开了犬牙交错的对峙。

做完这一切部署之后,袁绍本人则亲领驻扎于斥丘的主力大军,总计八万人,北上向着葛亭的联军主力大军进发。

此时,葛亭拥有公孙瓒的一万步兵,两万骑兵,以及刘备的三万步兵,总计六万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