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420章 栖霞文会

第420章 栖霞文会

第420章 栖霞文会

与祥登所担忧的不同,朱肃召集来几个王爷、世子之后,并没有带着一行人四处玩乐、走马溜鹰,反而是在碧峰皇庄的一处山坳内整出了一块空地,又将护士营的女兵们召集了过去帮忙。

随后直接窝了起来,闭门不出了。

没人知道朱肃要做什么,就连朱棣、朱樉几个也是懵懵懂懂。倒是徐允恭、李景隆这几个学过科学的,隐约猜到了些什么。

“老五,火浣布拿出来了。”秦王朱樉风风火火的回来了,身后的卫士们手中还拿着数个箱笼。他让卫士将箱笼轻轻放在地上,抱怨道:“这东西连宫里都没多少,据说还是昔年常遇春国公灭了一个元庭的色目人将军,从他家私库里搜罗出来的好玩意儿,呈送给咱爹的!”

“你是不知道,我把这些东西从内库抢出来的时候,守库的太监跟死了爹妈似的……”

“你确定我不会挨揍?爹真的不会抽我吧?”提及老朱的龙腰带,朱樉有些畏缩。

“放心吧,不会不会。”朱肃随口回答。打开箱子看了看那火浣布的成色,点了点头。自己动用内库的火浣布折腾文人,是绝对不能走正经渠道向老朱讨要的。自己想搞的大新闻惊世骇俗,不能让身为帝王的老朱有半点沾染。否则文官们以为是老朱授意,那事情就要复杂了。

让朱樉去从宫里抢来,这就很好。反正这位二哥平素也荒唐惯了,老朱知道他是抢来送到皇庄这儿的,想来也不会当真怪罪于他。

顺带一提,朱肃之所以叫来朱樉,就是要他在缺少某些珍稀材料的时候,顶雷去宫里“进货”的。朱棣则是因为提领了锦衣卫,正好物尽其用,让锦衣卫们在周边做做保密工作。李景隆、徐允恭、朱守谦则是帮忙的,毕竟现在就他们三个学科学学的较早,做实验的时候统计点数据用得上。

本来该让三哥朱?帮忙的。他虽晚学,但在自己离开应天的时候,水平已经与徐允恭相差仿佛了。只是不知为何,在自己回应天之前,这位三哥自请出京,现在还没能回来。

“《列子》有云: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之布。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凝乎雪。”

“据说此布是纺自火鼠之毛。如此宝布,必然价值不菲。五殿下,这世上当真有能冒火的鼠么?”徐允恭问道。

“什么火鼠,不过是故弄玄虚。”朱肃不屑一顾。“这玩意儿是用石棉纺成的。石棉与矿物类似,自然不会着火。只是若是吸入肺中,危害甚大。”

“得亏这玩意儿产量不多,若是有人拿他来做衣衫穿,怕不是要得痨病。”

听说这玩意儿会引起肺痨,朱樉和李景隆等赶紧不动声色的退后了几步。听说这布能用火来洗,这两货还真生出过弄一些来做一身衣衫穿穿的想法。徐允恭也赶紧将箱子合上,对火浣布的那份好奇也烟消了。

自从学了科学之后,世间各种传说及秘闻就变得越来越无趣。不过他很享受这种渐渐洞彻世间的感觉。

“殿下若是有暇,望过府一叙。家母甚是挂念殿下,先前得闻殿下驻跸蓟镇与纳哈出相争,家母与家姐也是日夜担忧。”徐允恭明显是受了家人的吩咐,语气有些别扭生硬。

“……呃,本王知晓了。”朱肃老脸一红。“徐大将军尚领大军未归,我一个外男,终究不好贸然登门打搅。等大将军归来之时,必定要前往叨扰的。”

徐允恭点点头,不再言语。

有了火浣布,朱肃又让沈家采买来上好的绸布。市面上的丝绸发展至今,已经足够轻便稠密了,倒也不用再劳烦朱樉去抢老朱内库里的皇家供物。让护士营的女子们将大片丝绸缝合在一起,里头衬上火浣布,再调来雕金和铸炮的匠人们弄出大号的火油喷灯,一个跨时代的庞然大物就这样,在这个僻静的山坳里横空出世了。

经过数次试验、最后终于确定了性能可堪使用之后,一行人才钻出了那处山坳。他们刚刚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亲眼见证了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故而人人面上皆带着兴奋之色。而此时距离栖霞寺文会的初七之期,已经仅剩区区三日了。

三日之后,栖霞寺。

栖霞寺坐落于栖霞山,为南朝古刹。其依据山势层层上建,格局严整古朴。其香火素来鼎盛,在宋元之时,就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乃至商贾百姓所青睐的游览胜地。

今日的栖霞寺前,更是搭建起了一座巍峨高台,台下设有许多蒲团,一如当年孔夫子杏坛讲学之状。虽然还未到时辰,却已有许多身着儒衫者端坐于蒲团之上,面露兴奋之色。这一次的文会乃是士林盛世,据说会延请许多后进登台,再由大儒们一一评讲,点评当今儒生。大儒们还会亲自讲学,弘扬名教。在经历了元初夷狄入寇的祸乱之后,这般规模的儒门盛事,那可算近百年来的头一遭。

这般盛景,自然让无数儒门学子们趋之若鹜。在这样的大场面里,若是能有幸得到大儒们的点评首肯,那可谓是一步登天,顷刻间就要名满士林的。

就算无缘登台,能亲耳听大儒们弘道,必然也会受益匪浅。

台下众儒生之中,亦有许多是国子监的监生。他们比寻常儒生所知更多一些,此刻不免三三两两,坐在一起窃窃私语。

“据说此次文会,乃是吏部詹尚书、吕郎中,户部夏尚书等人所发起。那可都是当朝的诸位大人,甚至还延请来‘平阳三老’!这般大的手笔,只是为了与我国子监别苗头……你们可听说了吗?”一名监生神秘兮兮的对邻座的同窗道。

“何须听说?猜都猜出来了!今上强令五皇子执掌国子监,朝堂上杨大人舍身力阻,却被削职去官。五皇子年未弱冠,能懂得什么名教大道?这不得误了我等监生么?诸位大人高贤,正是担忧我等国子监生为其所误,这才办了这场文会,意在正本清源,不使我等日后的国家材梁为小儿带入歧途……只怕往后国子监内的课是无甚好听的了,此番文会我们可要认真听讲,莫要误了诸位大人的一片用心啊。”

众皆点头称是。只有一位老实监生若有所思。他思索一番,突然开口道:“当真如此吗?今上乃是驱逐鞑虏的雄主,闻说五皇子也是隐世名家之后,其才通神。此番赴北,更是以尚未弱冠之龄,立下了战功。”

“真就会那般不堪吗?”

“荒谬。”立马有人出言驳斥。“岂不闻韩稚圭有言:东华门外唱名的,方为好男儿?”

“五殿下即便通些兵事,那也是难登大雅。难道在国子监教我等领兵不成?当今天下以后乃是治世,区区军功,何足道哉?”

“他的弟子方希直口出胡言,正本清源,清的就是他的那些妖言。又如何能让这些腌臜之物侵染国子监神圣之地?”

“我辈读书人,当不畏艰险。今上一时糊涂,出此误断。诸位大人挺身而出,开此文会以明己心志,这才叫忠臣呢!”

他说的义正严辞,冠冕堂皇,不少监生听得摇头晃脑,大声叫起好来。那老实监生思考一番,道:“既然如此,诸位大人又何不直谏?却非要用这般遮遮掩掩之法?岂不是南辕北辙么?”

“这……”那义正严辞、得意洋洋的文生顿时被噎住了。正巧此时诸位文人大儒开始入场,他忙咳嗽一声:“且先噤声!诸位高贤们来了。我等不可失礼。”

台上,一众文人们身穿儒袍,互相谦让着上了座次。其一派君子之风,直叫台下诸生心向往之。

诸儒上下高座,静候开幕。随着左司郎中吕本洋洋洒洒的一篇颂词,这一次的士林盛会,总算是正式开场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