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421章 左司郎中吕本

第421章 左司郎中吕本

第421章 左司郎中吕本

文官们自然不敢大张旗鼓,明火执仗的反对老朱的意见。洪武皇帝威势盛隆,杀伐果决,岂是前宋那些窝囊皇帝能比的?

君不见奉天殿上杨训文乎?不惧声威,仗义执言,却落得个丢官去职的下场。

当然,杨训文罗织罪名,打压皇子,这做派手段,怎么也算不上一个“义”字。只是文人们素来讲究一个春秋笔法,同气连枝。杨公挺身而出,些许不妥之处,他们自然就为其隐晦了。

今上不信任文官,对此这些文官们也不是全无察觉,自胡惟庸出事后,陛下就任用毫无跟脚的寒门官员充入内阁,且日渐有大用内阁,替代原先中书省之势。这本来就让剩下的那些以为能够吞噬中书省留下的权力真空的“清流”们深为怨恨。

这一次陛下又借着赏功的机会,想要不动声色让五皇子入主国子监。国子监是什么地方?大明未来官僚的培育之所,天下文教之重地!

陛下所为者何,不就是希望日后朝廷的官员,尽出朱门吗?

文官们如何能忍受?他们知晓此事已经压之不住,所幸便思考出了曲线救国的办法。那就是开办文会,拉拢招揽士林学子,特别是国子监的监生。

不得不说,他们的想法还是高明的。毕竟论学术之精深,士林之名气,没有人能够敌得过他们这一群成名已久的大儒。等到国子监监生尽出门下的那一日,这国子监的祭酒是何人,又有何妨呢?

没有人会舍弃声名在外的宿儒,而去拜一个尚未弱冠的娃娃为师。

只可惜他们的格局还是低了一些,以为老朱想要的只是国子监而已。却不知道老朱的目的是整个士林,并且早就盘算着将他们中的大多数一网打尽……

朱肃也来到了栖霞山。并非仅他一人,方孝孺、徐允恭、李景隆、朱樉、朱棣都来了。几人的衣衫也十分有意思,清一色的白衣儒袍,里头束着袖口,干练之中,倒也有几分潇洒。

每人腰间还悬一口长剑,不是那些自号尚武的富贵子弟做做样子的仪剑,而是真正能用在战阵上杀人的家伙。剑脊宽厚,式样古朴。不必出鞘,都带着几分森冷的煞气。

这一身打扮文不像文,武不像武,在这个时代算是标准的奇装异服,沿途吸引了不少百姓诧异的目光。

栖霞寺,朱肃也是去过的。毕竟是应天名寺,昔日在皇庄静极思动之时,也曾走马游览过一番。今日发现这一路上往栖霞山去的民众,竟是比平日里进香的人都多,随手拉来路人询问,路人畏惧他们腰间宝剑,当然知无不言:“听说栖霞寺门口办的文会,竟然连平阳三老都一并请来了。那可是夫子一般的人物!咱们虽然只是愚笨乡民,可也想去听一听文曲星讲的道理。”

“平阳三老?”朱肃一头雾水。诸人之中交游最广的李景隆忙上前道:“好教五叔得知,这‘平阳三老’,说的是周如圭、史善德、郑伯璇三位大儒。”

“这三老因同出于大元时的温州路平阳州,世人遂合称之为‘平阳三老’,在文人里是泰山北斗一般的存在。昔年陛下亲自遣人征辟,他们都不愿出山的。这次居然被请到了此处来。”

“什么平阳三老,听上去和‘黑风双煞’‘黄河四鬼’也似。还是本王那‘以德服人’的诨号,听上去更遮奢些。”听说这三老曾经驳过自家老爹的面子,近日沉迷武侠的朱樉当即开口嘲讽,以示对三老的不屑。

朱棣朱肃两兄弟听的一笑。二哥说得对,这什么三老名头虽唬人,在经过两军战阵的他们眼里,也不过就是话本中那些拦路的小鬼杂鱼罢了。倒是李景隆、徐允恭几个,在蓟镇时未曾同行,也没听朱肃讲过射雕,此时一脸茫然,不知黑风双煞、以德服人都是些什么典故。

一行人继续向前,到得栖霞寺外,只见人潮熙熙攘攘,好一派盛事气象。许多大儒家丁们帮着维持住秩序,头戴儒冠的儒生们在场中就蒲团而坐,聆听台上讲学,一个个听的摇头晃脑、如痴如醉。而平头百姓们,就只能远远的在外围席地而坐了,听得也不甚真切。

不过出于对学问的敬畏,以及对诸多家丁的畏惧,百姓们倒也不敢太过靠近,亦不敢高声喧哗。

“等等。”见朱肃一行大摇大摆就要进场,几个不知是谁家的家丁赶紧将他们拦了下来。“里头是大儒讲学的地方,非儒生者不得妄入!”

“我们不像儒生吗?”朱肃看了看自己的打扮。那家丁上下一看,晒笑道:“我说这位公子,您乔装倒也装的像一些。”

“儒生老爷们那可都是天上的文曲星,贵不可言,有哪个会佩着这样粗蠢的剑?且好生在外围听着,多少沾染些文气。日后说不定也能当真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呢?”

朱肃大笑,不愧是文人家丁,说起话来那也是一套一套的。推开那家丁抬脚就走,那家丁大惊之下正想要继续阻拦,却见本该在高台上的吕大人急匆匆的赶了过来,擦着汗对这位少年郎行礼道:“臣左司郎中吕本,见过三位殿下及诸位世子!”

“吕大人。”朱肃微微一笑。“听说汝等兴办文会,此乃有益于国朝文教的好事。如此盛会,本祭酒不请自来,你们不会怪罪吧?”

“不敢,不敢!”吕本满头大汗。“臣斗胆,还请殿下随臣移步,臣自会为殿下及诸位安排上座。”

朱肃点点头,并未过多为难此人。别看这吕大人唯唯诺诺,一派窝囊。在历史上,他的外孙,就是那位“尔诚纯孝”的好太孙朱允炆,他的女儿,正是太子朱标的侧妃,那个让朱肃万分警惕的吕氏,朱肃心中朱雄英之死的第一嫌疑人。

能生出这样的好女儿,吕本又岂能是等闲之辈?

本来在此时此刻,他该已爬上户部尚书的高位的。正是因为老朱因为朱允炆的事恨屋及乌,对此人多番打压,所以才会至今依旧只是个区区左司郎中而已。

朱肃对此人忌惮的很,可不会轻易小觑此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