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444章 秉持孔子遗志,拓土开疆!

第444章 秉持孔子遗志,拓土开疆!

第444章 秉持孔子遗志,拓土开疆!

“为国立言?”宋濂与刘伯温对视一眼,刘伯温道:“殿下此前语出惊世,大靖理学闭门造车之风,算是已成立言二字……”

朱肃摇了摇头,“还差得远。”

“理学虽死气沉沉,固化天下人之思想。但真论起来,他也有他所存在的作用。”

“那就是为人们指出一条治国之路。只需‘存天理,灭人欲’,便能到达大同之世。虽然本王认为天理之说可以休矣,但是既然把这条路给填了,那就有必要为天下人指名一条新路。”

“否则理学既去,人心惶惶,若不多加引导,又有妖言惑众之人拿着圣人经典断章取义、牵强附会,万一又给它成了气候,那岂不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

宋濂闻言,面色亦严肃了起来。“此言的意思老夫知晓了。殿下是想在国子监宣扬真理大道,以防又有人以妖言惑众,使我儒门再入歧途。”

“实不相瞒,自为殿下点拨之后,老夫亦在寻找真正的‘儒道’,与老夫一般想法的大儒,只怕天下为数亦是不少。”

“真理大道何其难寻?纵使是殿下您,贸然著书立说,未经天下人辩驳,恐也难以服众。”

朱肃点点头表示理解,其实宋濂说的已经是轻了,虽然他朱肃驳斥了理学的“天理”根基,将理学彻底打入了“歪曲圣贤”“断章取义”的垃圾堆里,但什么才是真正附和孔夫子原意的儒学,现在的学术界仍在展开激烈的辩论。

说白了还是因为朱肃太年轻,学术界毕竟还是看资历的。虽然他可以用一力降十会的手段彻底爆破了理学根基,但是为儒学重塑方向,要比单纯的破坏旧有学说要更加艰难。若是此时朱肃站出来宣称自己有一个想法是儒学正统,也一定会受到千夫所指。

“此事本王自然知晓。不过其实本王并非是想自己树立起一个全新的儒家学说,而是想重申孔夫子之志,让众多儒生们想起儒生真正所要做的应该是什么……”朱肃道。

“孔夫子毕生之志?”宋濂微微怔了怔,之后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殿下所指的,莫非是‘克己复礼’?”

“不错。”朱肃抚掌而笑。“正是‘克己复礼’!”

其实,理学的所谓“存天理,灭人欲”,正是从“克己复礼”的“克己”二字出发,将其夸张化,妖魔化了数十万倍之后,再作为其核心思想隆重推出。理学的兴盛经验珠玉在前不学白不学,但朱肃并非是想再次过分诠释“克己”部分,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复礼”这二字之上。

要复什么礼?自然不是指单纯的礼仪、礼节。

而是指由周公所著,协助西周成为强盛大国、奠定华夏根基的制度,周礼!

“殿下想恢复周礼?”刘伯温的眉头深深皱起,要不是看这位五殿下实在不像是读坏了脑子的呆书生,他都忍不住要用看傻子的眼光来看朱肃了。不过他还是劝阻朱肃道:“周时距今已逾千年,纵使周礼曾铸就周之强盛,但时过境迁,如若强自复古,则必然招引乱象。”

“殿下身具大才,又得陛下信重,万万不可盲目推崇复古,以使我大明凭白陷入内耗之境地。”

“刘先生所言极是。”朱肃对刘伯温报以一笑。身为穿越者,他自然知道强自复古不会有好下场。朱允炆那大聪明“前车”之鉴,自己怎么可能和那个好侄子掉进同一个大坑里去?

“我所说的,并非是恢复周礼之形,而是恢复周礼之制。两位先生可曾想过,孔夫子为何想要‘复礼’,只是因为觉得周礼乃是万世不易之法,对其盲目崇拜推崇吗?”

不等两人回答,朱肃便继续说道:“非也,所谓明儒见性,我等看夫子之行为,不能只看表面。”

“孔夫子所在之世为春秋,当时诸侯割据,礼崩乐坏,各国国君与士大夫或怠于享乐,或内斗不止。”

“夫子心怀大志,悲天悯人,自然不愿见此诸夏自甘堕落之态。所谓‘复礼’,复的并非是周礼本身,复的是周礼背后的那个诸夏和睦、蒸蒸日上的周之盛世!”

“那时,周公以周礼分封诸夏,诸侯们皆筚路蓝缕,争相为华夏子民拓土开疆。华夏子民并不专注于享乐与内斗,而是心往一处看,劲往一处使,这才是隐藏在周礼背后、孔夫子所真正推崇的,想要通过‘克己复礼’来实现的盛世之景!”

宋濂整个人都呆住了,诸夏和谐,拓土开疆……孔子所想要的是这样的华夏吗?

这个说法又是闻所未闻,甚至都无人想过,但细细思之,无论是周礼还是论语,甚至孔夫子所说的方方面面,又确实都可以往这个方向解释。

劝人心存仁义、修己道德、反对内乱、推崇周礼与三代之治,乃至于四处求官,收拢弟子……一切都是为了唤醒诸夏之人想起先祖之壮举,是为了终结春秋乱世,让诸夏再一次携手,实现华夏的伟大复兴啊!

“可惜秦汉之后,儒学日渐偏离。强悍盛唐倒是有一二开疆拓土之举,但纵观三代以及西周之后,却尽在内斗享乐,守着祖宗筚路蓝缕所开创下的丰厚基业,自认天朝上国,鄙薄中原之外为化外之地。”

“可千百年以前,即便是我等脚下的这金陵胜景,又何尝不是属于蛮夷化外?”

“正是因为我等先祖不畏艰险,万众一心,方一代一代的将此地开辟为了膏腴之地!”

“纵观历朝,纵使华夏归一,也少有有识之士意识到夫子之遗志,周礼之宗旨,反而将所有的聪明才智,用在了如何攥取权力、如何排除异己、如何为己扬名……此乃孔子之悲痛,也是我华夏之悲痛啊!”

“如今我大明重开天地,一统九州,不该如先前诸朝一般短视,只因为夺回了先祖祖产便怠于享乐、沾沾自喜……只知道争抢祖宗留下来的那些产业,有什么意思?”

“有能耐的,当学习祖宗,为后人开辟出一番天地来!本王认为,我等理当点醒大明之士人,让他们将眼光重新看向天下!让他们不再一心想着扬名与内耗,而是要秉承孔子之志,学习三代与周朝之举……”

“将志向放在重启诸夏,为后人开疆拓土,拓宽华夏版图上!”

“直到将我华夏之荣光,彻底撒遍天下间的每一个角落为止!”

说到此时,宋濂已经被震惊的无以复加。这位殿下,心中竟然存着如此的雄心壮志!

他想起了先前对这位殿下的期望……那时候,他希望这位颇有才学的五殿下,能够如周公辅佐文王一般辅佐太子朱标,成为大明的一代贤王。

可如今看来,这位殿下非但能成为贤王,甚至能够更进一步,成为真正引领华夏进一步走向繁荣昌盛的周公第二!

“臣虽老迈,但殿下若有所需,臣必当效死!”宋濂似乎是看到了华夏再次变得无比强大的那一日,整个人震撼不已,老泪纵横。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