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421章 燕王的雄心壮志!!

第421章 燕王的雄心壮志!!

第421章 燕王的雄心壮志!!

在蓝玉他们在南阳那一块地方,已经弄得是非常的风生水起之际。

朝廷这一边其实也做了一些个事情,就比如在开封府的周王,此时已经运送了五十船粮草,大概有几十万斤到达了北平。

说实话燕王在见到了自己的弟弟周王的时候还有点震惊。

因为老爷子曾经下过非常严厉的旨意,不允许藩王离开自己的封地,如果离开了的话,那就相当于违法。

当初的周王就是因为到凤阳去看望了一下自己的岳父,然后就被罚到云南去坐牢。

这件事情对周王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所以当然周王接到了旨意的时候,吃了一惊,他还以为这又是一次试探。

经过了反复的确认之后,才发现这是老爷子亲自给他下的旨意,这才敢起程运送粮草。

周王到达北平之后,见到了久违的兄长,参观了一下燕王做的那些防御之后,这才知道自己的兄长在北平这个地方,虽然权重,但是压力应该是非常大的。

难道皇帝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会任用藩王来做事了?

周王说道,“兄长你有没有发现,父皇与之前有非常大的不同。”

只是这个牢房没有人来看守,这个牢房大一点而已。

如今周王能够从开封来到北平,这释放了一个巨大的信号。

兄弟二人议论了这些事之后,下定决心要好好地利用如今的大争之势,完成对大明的贡献,完成自己身为藩王的责任。

你要问我能否在这一战之内就将所有蒙古草原部落的鞑子给清除掉,我没有办法回答你,我只能说我没有这样的能力,但只要他们敢踏入到我汉人疆域,他们就要付出血的代价,这是我能保证的。”

朱棣是知道他想说什么,不外乎,就是说现在居然能够启用藩王来运送粮草,让藩王来参与到朝廷的事务当中来。

但因皇帝的猜疑,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

现在好不容易兄弟两个能团聚,两个人都很珍惜这段时光。

周王看到燕王的这些壮举,两个人先是聊了一些家常,主要是聊年少在京城的生活,在皇宫的生活,在父皇身边的那些生活,与各皇子读书之间的乐趣。

虽说这有点伤害咱们饭碗的利益,但对于大明来讲无可厚非,现在又让蕃王可以出来做事,就这一点来讲,我是非常认同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即便朝廷已经削减了咱们的待遇,但至少又给了咱们一个希望,以后咱们的子弟可就不能任由他们的性子来,而是让他们多学多看,唯有如此,才能令他们今后有更多的好日子过。”

两个人闲聊了许久之后,终于是进入了正题。

燕王道:“虽说去京城之时老听陈先生讲,咱们大明已经要开始不一样了,就像现在开始的那些改革,看上去好像仅仅只是政令改革,但对咱们这些藩王来讲影响还挺大。首先他提出来的五代之后不再享有封爵这一点,就比之前老爷子提出来的,让咱们所有子嗣都享有无穷无尽的供奉不一样。这也就让咱们的子弟们只能乖乖地好好培养,要不然的话以后可能没有资格继承爵位。

周王此时再次问道,“兄长,那你对如今这些个蒙古草原部落南侵有何看法?如今有五十船的粮草已经送达,在后边我可是看到有不少运粮队伍已经向着北边而来,基本上可以确定,在陈先生以及咱们大哥的调度之下,全天下都在动员起来,粮草军械方面,你是一点都不用愁,你有信心一次性就击垮他们?”

所有的藩王最大的困境就在于,一辈子只能在自己的封地之内待着,就好像是坐牢一般。

这对于他们来讲是里程碑式的意义。

虽说两個人都已经四十了,可是相聚在一块的时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多少日子。

自己在中原地带当一个悠闲的藩王,有的时候还是挺自在的,至少不用操心那么多东西。

这不是他一直都忌惮的吗?

但身为藩王他们吃喝不愁,有时候也会觉得无聊,也想着去饱览一下大好河山。

燕王背着左手,看向北边方向,右手指着前方:“二弟,你敢确定北边那些一个蒙古草原部落所有人都汇集在一块了吗?你可知道外边的草原之上有多么的广阔?一万个人撒在那草原上,就好像是一把沙子撒在了湖面一样,不能引起任何波澜。

这话说得非常霸气。

就算是周王听到兄长的这番话,也感觉热血沸腾。

燕王其实非常的冷静,他不好意思说,他没有办法去把所有的蒙古草原部落上面的鞑子都给清除掉,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杀完一批又一批,这些异族就像是春风吹又生一般的永远不可能被杀光。

只要伱没有占领那块地方,你没办法防御他们,那么那些优美的水草就能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异族。

而燕王在听完了陈寒关于气候影响朝代更迭,朝代国运的课程之后他明白,草原部落一旦出现了气候变化,他们势必南下。

在小冰河来临之前,能够给予他们最大的一次打击,已经是大明能做到的极限。

虽然不能够彻底去除北边草原之上的游牧部落,但至少能保证有十几年的空窗期。

这个空窗期就可以让陈寒他们实现屯垦的国策,虽说不能完全将牧草变成优良的田地,不能种粮食,但是把城池一步步往前推,把路一点一点地串联起来,方便交通,方便粮草运输,方便兵员调动,那么广阔的草原就不再是任由蒙古草原部落驰骋的地方,就有可能成为大明的牧场。

燕王跟周王这么一说之后,周王十分的感慨,“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年轻人怎么能够有如此胆大的想法。往北边推进,那得浪费多少金钱,那得浪费多少人力,只怕到时候建设的将会是一座又一座的空城。就算有人驻守,万里长的后勤补给,也会消耗光大明国力。如今我大明兵强马壮自然能够供应起,但是一旦我大明出现了波动,像前几朝那样,那就只能无奈地撤兵。

当年的大唐一直深入西域内部建立了安息都护府,可是又能怎样呢?大唐鼎盛之时能供应那边的粮草,能遏制得住西域各国发展,然而大唐一波动,没有了粮草供应,唐军就只能活活饿死在西域。这种事情已经在历史上发生了多次,即便利用城池一步一步地往前推,那不过又是范仲淹式的理想化而已,我们大明的国力难道要一直消耗在这茫茫的草原上,回报在哪里?”

周王一直生活在中原,所以他没有接触过草原,他也不知道草原这些游牧部落到底怎么生活,但是他知道一点,大家都要吃饭,一旦朝廷国力无法支撑,如此长距离的运输,粮食无法补齐,那这一切都是空谈。

甚至那建设好的城池可能就会成为异族的避风港,这不是在浪费吗?

燕王听完后哈哈大笑,“我大明现在可是与前朝不一样,前朝有水泥路面吗?前朝有红砖钢筋房屋?前朝有那橡胶轮胎?你所说谁不会知道,可你可知现在科技方便了多少运输?你一直都在中原封地之内待着,没有看到陈先生现在的改革推动了我们大明往前迈进了多少步。

你可能不知道,运输线现在只要有了水泥便可以保障,便可一日千里。

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大明从小日本那边搞来了多少黄金白银,已经堆积得无法花完,而之所以要建设城市连接起来形成巨大的城堡无非是限制那些游牧部落的机动性。

至于你说的粮草问题,看完陈先生跟我们所展示的粮仓建设以及粮食制度之后,本王觉得这完全不是问题。

只要你认真去研究一下陈先生现在的改革措施,你就会发现这一切的一切,在科技进步之后都不再是一个难题。

只要咱们按照陈先生所说的去做,北边不需要囤积多少兵力,便能够利用咱们的高科技武器,对那些骑兵进行遏制,火枪你可见识过?”

周王摇摇头,中原大地现在哪里能够见识到这么多先进的武器,现在的中原大地太过平静了,没有战争,就接触不到那些改革的新科技。

燕王一伸手:“拿枪来。”

边上有护卫立刻将自己手中的火枪递给了燕王。

燕王拿着火枪递到周王面前,“你可知这是什么?”

周王虽然没有接触过火器,但是他可是知道从宋朝开始就有火器的雏形,到了元朝突火枪已经很常见。

虽然现在燕王拿的这支火枪与突火枪有很大的不同,但大同小异。

“这不就是火器吗?”周王的话语里边并没有对这种东西有多么大的期待。

火器这种东西早就出现了,只是火器一直取代不了冷兵器,是因为填装的速度太慢,而且精准度不够,所以只能用于小规模的阻击,对敌军进行震慑,并不能够真正的武器来使用。

朱棣哈哈哈一笑,“既然你知道,那就让你来看一看,现在我们的遂发枪有多么的厉害,走,到靶场上去。”

燕王还是非常遵守规矩的,不能够随意地开枪。

毕竟这种东西打到人身上,那就是一个血窟窿,是会要人命的,非常危险,作为王爷他必须得以身作则。

带着周王来到了靶场之后,燕王指着靶场远处一百步左右的一个画着红圈的铜锣靶子,“你猜我能不能一枪打中?”

周王看了看:“这里至少得有个一百米左右,太远了,这根本不可能打中,铁珠打出去是一个弧线,这我还是知道的,风一吹它就改变方向,如此远的距离根本不可能。我听说火器只能打中四十到五十步之内的物体,而且杀伤力都不大。”

砰的一声!!

周王还在卖弄自己的那些学问,燕王已经开了枪。

只见得远处那靶子砰的一声,发出清脆的响声。

那铜锣被打中之后,发出非常清脆的声音。

虽说没有直接命中靶心,但这一枪,直接是把那脸盆大的铜锣,打得在原地哗啦啦乱转。

周王看到之后十分的诧异。

“这这这……怎么如此大的威力?”

燕王笑道:“这就是你一直待在封地,不知道现在的科技有多么的发达的原因。你可知道这些东西已经开始投入大量使用,按照陈先生的说法,只要咱们每一个将士能熟练使用燧发枪,就能够做到一千人追着几万人跑。

以前不行是因为填装慢、威力小、精度差,可现在不同,现在有了定装纸壳弹之后,填装迅速,操作熟练的将士在一刻钟之内能够连续发射至少五十发。

这种密度,你觉得有多少血肉之躯敢于上来抵挡?”

这话一出来吓得周王差点眼珠子都掉下来了,“如此厉害吗?”

“那是!你是不知道啊,现在咱们大明的科技有多厉害,所以说你一直窝在你的封地之内,很多事情你都不了解,只有你走出来,你才知道现在的大明变成了什么样。

弟,我现在就要告诉你,我大明已经翻天覆地了,我们手中的火枪,对那些骑兵来讲就是最大的噩梦。

隔着一百多米便能够一枪把他给撂倒,你说有多少骑兵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跟咱们大明拼?

这便是我说的只需要用区区三万人马便敢与他们数十万人拼杀的底气。

原本在草原之上,空旷的草原是他们的主阵仗,是他们施展骑兵的优势,然而现在,我们用两万人的火枪方阵,用五千人的骑兵方阵便能与他们拼杀。

并且我敢打保票能够获得极大的战果。”

这话出来之后,周王看着十分自信的兄长一时之间也是有点懵。

他还真就停留在几十年前。

那时候大明王朝哪次北伐不是耗尽国力?

那些草原上面的异族,骑在马上来去如风,大明的将士根本捕捉他们的身形,有时候损失惨重。

而就算是赢了,也是惨胜,很难做到压倒性的优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