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165章 早安社祸事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65章 早安社祸事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165章 早安社祸事

第165章 早安社祸事

新生入学季这一整个月,李建昆都过得颇为煎熬。

沈姑娘又是参加各种迎新会,完了军训,期间还忙着结交同学,筹备自己的大学生活,甭管出现在哪里,身边总是一群一群的。

真的很难酝酿出不突兀的接近方式。

直接写情书这个点子,他也寻思过,且不提成功率约等于零,还怕给人姑娘搞吓到。

直到十月上旬,一个利好的消息传来,沈姑娘加入了早晨文学社。

那他可就坐不住了,这么光明正大接近的机会,万万没有错过的道理。

上午,32号楼,101室。

早晨文学社在这里有个办公室。

别小瞧这帮搞文学的人的能量,这年头,像燕园里的学生,十之七八都是文学信徒。他们想在自家的宿舍地盘,开辟一间办公室,一句话的事。

据说这栋楼里,还经常招待外校的文学社员、诗人、文学青年留宿。

没错,人家业务都遍布全国了,不仅仅局限于本校,每逢新一期的《早晨》杂志印出来,要向全国各地邮寄一大堆。

“咚咚!”

李建昆敲了敲并没有关上的房门。

“请进。”

宿舍改成的长条形办公室里,沿着右侧墙壁,从前到后摆了三张五屉桌;左侧墙壁旁有茶水台,报纸架和刊物架。

中间是过道。

此时三张五屉桌后面,只有一张有人,是个戴黑框眼镜的瘦削青年。

李建昆在他对面坐下,道明来意。

“你是老生吧?”对方上下打量着他。

“嗯。”

“不像我们文学系的。”

“经济学的。”

“大几?”

“研究生。”

对方怔了怔,重新审视他一番,诧异道:“同学,你经济学研究生,要参加我们文学社?”

“咋了,不行吗?”

“不是啊……你们研究生时间紧,课业重,好好研究伱们的经济不行吗?”

李建昆听出明显的拒绝之意,一打听才知道,早晨社现在已经不招人。

“不对吧,我听说你们前两天还在招。”他皱着眉头道。

他既然过来,自然有准备,早晨社这边的招人制度,门槛只有一个,作品。

拿作品说话。

这玩意他还能缺?

只有豁出脸皮不要,随随便便抄几首诗歌,能把这帮人震得魂儿都没有。

但他没料到竟然不招人了,那沈姑娘是怎么回事?

别问他情报哪来的,正如强哥说的,好歹在燕园混了一年半,他在文学系可不光认识一个徐庆有。

徐庆有也是文学社的,不过这货挺会爬,是校文学社的,也就是五四文学社。

“同学,真不招,大家太热情,我们一开放招新,名额瞬间招满。你说前两天对吧,你等等,我查查。”

眼镜翻出一个名录薄。

李建昆看着他的手指,一溜下滑,滑到沈红衣的大名上。

“哦,前两天是招了一个,看这名字,我记起来了,是个大一的学妹,她不同,她属于特事特办。”

“怎么个特事特办?”李建昆问。

眼镜解释说,沈红衣是武汉人,就读的是武汉最好的中学,前两年77届78届,武汉大学从这所中学招了不少人,这些人中又很出了些人物。

目前珞珈山文学社的主要负责人,就是她中学时期的学长,对于同样品学兼优的她,并不陌生。

而北大早晨社,当下正在策划一件大事,联合全国十三所大学的文学社:

中山大学“红豆社”、人大“大学生社”、北广“秋实社”、北师大“初航社”、西北大学“希望社”、吉大“红叶社”、武大“珞珈山社”、杭大“扬帆社”、杭师“我们社”、南开“南开园社”、南大“耕耘社”、贵大“春泥社”。

以及北大“早晨社”。

共同创办了一个新刊物,叫《这一代》。

《这一代》第一期,则由武大珞珈山文学社负责制刊,包括印刷、装订、打包、寄送等诸多事宜。

量大,特繁琐,需要人专事沟通。

珞珈山那边来信,推荐了沈红衣,熟人熟路,外加这姑娘文学造诣也不浅,早晨社便特事特办,邀请她入社了。

没错,邀请。

李建昆听完眉头紧锁,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那你们下一次招新是什么时候?”

“不好说。刚才跟你讲这么多,你应该也明白,创办《这一代》的重大意义,目前我们全社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

李建昆挠了挠头,这尼玛,等都没个盼头啊。

“那啥,同学,你们创办这么牛的刊物,缺资金吗?”

眼镜愣了愣,不明白啥意思,实话实说道:“之前是缺,各种找钱,现在好不容易凑齐了,武汉那边已经开印。”

说到这里,眼镜露出一抹难掩的自豪。

《这一代》凝聚了他们太多心血,总算盼来问世,十三所院校文学社的集体汇力,外加范围这么广的联合,不难想象,它必将在全国文学界,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这就不好搞了呀。

李建昆暗叹口气,这帮搞文学的,跟强哥他们舞蹈社可不同,要是赤果果地提“买社员”这种话。

你信不信眼镜哥能喷他一脸?

那个愤哟!

没辙了。

李建昆告辞离开,到楼梯口时顿脚,寻思要不要去找下徐孙子,这厮在校文学社还是个干事,其实这刊物那刊物的,领头的,参入编辑的,几乎是一拨人,都他们文学系的。

不过这个想法刚生出来,就被他甩出脑子。

他有把握拿捏徐孙子,但他不想欠徐孙子人情。

还是,另找机会吧。——

一周后,暂安小院。

“叮铃铃~”

虽然忙着泡妞,各种找机会,但生意上的事情,李建昆也没落下,上午如果没课的话,九点钟之前,他肯定要过来晃一圈。

院门一侧,几辆黄包车沿着院墙,排成一队。

车夫正凑一块聊天打屁。

“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李建昆笑着打招呼,现在说来,这些车夫也是自家人,都跟院里的商户有长期合作。

“哟,昆哥,吃了吗您?”

“早啊昆哥。”

车夫们热络回应,甭管年纪大小,都得喊声哥,出于尊敬的意思,跟京城的老一辈喊爷,是一个道理。

“没事唠唠呗,还真有点新闻呢。”

一名车夫也是闲聊道:“我刚送了趟客去清华站,好家伙,站口几个人围着一堆书,嚎啕大哭,可真没见过哭书的,听说还是几个北大学生。”

听闻这话,正准备进院的李建昆,顿住脚。

“噢?咋回事啊?”

“他们应该是去火车站接货,有列武汉开来的火车刚进站,捎来的八成就是那些书,肯定书不对嘛,有问题。”

武汉捎来的书,北大学生去接货?

李建昆蹙了蹙眉,不自觉想起,前几天在早晨社办公室,眼镜说的那些话。

按眼镜所说,跟武汉那边沟通制刊事宜,可是沈红衣专人负责的。

他下意识问:“那些学生里面,有没有女的?”

“有一个。”

“长啥样?”

“嘿,昆哥你要问这个,我印象贼深,那女大学生真叫一个漂亮,画里走出的人似的,大眼睛,小嘴巴,翘鼻尖,白白净净,齐肩发……哎,就是哭得有点惨,眼泪汪汪的。”

唰!

李建昆猛一摆自行车,调头。

遂大长腿一甩,沿着黄土马路,直奔清华园站。

弄得车夫们面面相觑,怎么的,还能认识呗?

(章节名笔误了,改不了,应该是早晨社……)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