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166章 别哭,有我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66章 别哭,有我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166章 别哭,有我

第166章 别哭,有我

清华园站,当地人习惯称呼为五道口站。

一个很小的火车站,京张线自西直门始的第二个车站,一层的站所,门脸宽不过十米,加了层站牌墙后,算是拔高到三米五的样子。

李建昆蹬着自行车气喘吁吁赶过来,还未临近,便看到站所外面一侧,堆着几只正常大小的麻布袋,旁边停着一辆板车。

按理说接到货了,应该装车走人。

这会三男一女,一行四人,却围着几只麻布袋,悲痛不已,泣不成声,引来进站出站的人纷纷侧目。

那个女孩,眼泡已经哭肿,肩头不断耸动,不是沈红衣又是谁?

李建昆心痛不止,深吸一口气,推着自行车走上前,佯装一脸诧异地打招呼道:“诶?你不是那个新生学妹吗,咋了这是?”

闻声,四人齐刷刷扭头,沈红衣看清来人后,不由怔了怔,没想到对方还记得自己。

她当然记得对方,这个不能比较,入校的那天他们这么多新生,带她们女生去宿舍的,只有这位学长一人。

“李李学长。”沈红衣哽咽着打招呼。

李建昆小小高兴了一下,沈姑娘显然记下了他的名字。

面对旁边三人疑惑的目光,沈红衣道明原委,三人恍然,纷纷向李建昆点头示意,但仍是满脸悲怆的模样。

李建昆停好自行车,走到跟前,有一只麻袋口已经拆开,露出码放整齐的书本,他随手抽出一本。

搭眼望去后,满头黑线,这是个啥啊这?

小学生也不至于弄出这种刊物吧?

里面他还没看,知道书的封面是啥不?

啥都没有!

就前后两页白纸,前面这页上,孤零零写着“第一代1979年1期”几个大红字。

饶是倍受后世简约美熏陶的李建昆,也属实欣赏不来这样的美感。或许它根本没有,后世崇尚的简约美,核心理念是简约而不简单。

细节很重要。

“本,本来不是这样的。”

沈红衣似乎终于找到一个倾诉的对象,这位学长在她入学的第一天,给她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而好印象又催生出些许的信任。

她不知从何处快速取过一本书,递到李建昆眼前。

后者搭眼一瞅,诶!这才像点样嘛。

这本封面完全不同,白纸上印有一排黑色的栅栏,还有两行弯弯曲曲的足迹,这足迹很抽象,仿佛是用拳头蘸墨一个个摁出来的。

整体画面带给人一种深沉的思考,可以联系上许多事件,做出成千上万种解释。

一言以蔽之,挺有内涵。

李建昆取过两本书,放在一起比对,望着双眼红肿的沈红衣,多想伸手替她拭去眼泪啊,不解道:“《第一代》我知道,现在学校里不少人都在期待,为什么不按同一个版本印呢?”

“就是因为很多人在期待啊。”

沈红衣的眼泪像断了线往下掉,旁边三人也一样,焦急和不安跃然于脸上。

李建昆越发心痛,真想把她搂进怀里,告诉她:别哭,有我。

“不是我们不按,是出事了。”旁边一个男生,给出解释。

客观讲,这位同学也有可能是期待者之一,那么人家问起,出于责任,他必须告知原委。

他自我介绍叫李春,77届中文系学生。

李春娓娓道来,“书是在武汉那边印的,印好的,没印好的,在印刷厂直接被封存,说是其中有些诗过于愤怒。

“可我们已经投入7200块啊,这么多人满心期盼。最后珞珈山社那边众同学一咬牙,抢也得给它抢出来!

“弄是弄出来了,整整三吨,没有装订的散页,但还不全,原本应该有108页,他们只弄出其中的64页,封面仅仅印了一千本。

“随后珞珈山社那边,找到一家街道装订社装订,连夜分成三百包,寄送到各院校。

“喏。”

李春伸手指向地上的麻布袋,泪水再次溢出眼眶,哀嚎道:“可是,这是残本啊,还是这个样子,哪里像本刊物?那么多人期待,我们怎么拿回去交差,我们怎么让同学们满意?

“我们社里,有些人为了它,生活费一分不剩全拿出来,还有不少热心同学慷慨解囊先行垫付。

“就这种……东西,我们怎么拿去学校发售?”

李建昆默默听完,总算搞明白什么状况。

说来说去,是一种责任把他们焊死在这里,没脸回学校。

他看了眼沈红衣,真怕她急出个好歹,迟疑一下,扫视过四人道:“你们,愿不愿意相信我,这件事交给我处理怎么样?”

四人齐齐望向他,皆是一脸惊讶。

李建昆含笑道:“忘了自我介绍,我也是77届的,经济学系,研究生。”

嚯!

李春三人吓了一跳,只有像他这种77届的,才真正明白,他们那一年的研究生,是多么稀缺的宝贝,同学们私下里管这些人叫“熊猫”。

正儿八经的屈指可数。

平时满燕园找,都不见得能找到,想不到今儿遇见一个。

饶是沈红衣都有些咂舌,上次她已经知道李学长是研究生,但并不知道他是77届的,只觉得好厉害啊,正常研究生工作是去年才启动的,77届的研究生,只有一种可能——

特招。

因为比普通大学生优秀太多,不得不拔高档次来培养。

李建昆并不在乎他们的反应,自报家门的目的,仅仅是想告知他们,自己有能力解决这件事。

他问道:“这本书你们本来打算卖多少钱?”

“五毛。”

“行,就按五毛,我会给伱们销出去。”

“不是啊……”

李春瞪大眼睛,先不提信不信他有这个能力,属实没脸啊,“我叫你建昆吧,建昆,这不好吧,咱们是残本,还不成模样,再卖这个价格,太不做人了。”

李建昆反问:“那不卖这个价格,你们能回本吗?”

李春苦笑摇头,显然是不能的,他们做这件事,本就不为盈利。而如果不能回本,将会有很多同学,因此吃不上饭。

李建昆宽慰道:“放心吧,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不会让你们难堪,更不会让你们背负骂名。”

李春眼里迸发出一抹希冀,问:“你真有办法?”

“这么大的事,我难道跟你开玩笑?”

旁边另两名男生见他口气如此确定,同样露出笑脸,有种绝处逢生之感。

救星啊!

就连沈红衣都呆呆打量着这位李学生,十分好奇他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将这些注定无法满足同学们期待的书刊,换来一个双赢结局——

要想早晨社不被骂,就必须让那些满怀期待的同学们满意,且满意了他们才会花钱买。

这时,李建昆恰好望过来,四目相对,沈红衣总觉得他眼睛里,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但没有让她感觉不舒服,相反很温暖,很踏实。

“李春,这事还要布置一番,你们社得派个人跟我搭手啊,就她吧。”

李建昆指向沈红衣。

李春连连应下,“没问题没问题。”

他还真怕这人跑了呢,可不得派个人看着吗。

李建昆立马进入角色,示意他们仨先把书运回去,至于沈红衣,自然跟着他。

光明正大。

他推来自己的自行车,拍了拍后座。

兹事体大,沈红衣也顾不得其他,抹干眼泪,侧坐上去。

这辆缝合怪二八大杠,从这一刻起,迎来了它的辉煌人生,特殊意义赋予的,它的主人是个很念旧的人,不可能再将它抛弃。

金秋的暖风,拂过面颊,五道口的黄土马路上,李建昆一脸享受,这样的场景,他盼了可算有些日子。

“学妹,你抓着我衣服吧,别摔到了。”

“噢。”

“对啦学妹,你叫啥来着?”

“沈红衣。”

“好名字。”

“谢谢。学长,能跟我说说你的主意吗?”

“沈学妹,记住一句话,有时残缺的才最有价值。”

李建昆没有想到的是,后座上的沈红衣猛地一怔,浑身像是电流涌过,这样一个价值观,跟她想要探索的、塑造的某个道理,竟完美契合。

她的父亲,是一个残疾人。

她多么想对父亲,对其他用异样眼光看父亲的人,理直气壮说出同样的话,但她找不到理由去奠定这种话的成立。

沈姑娘心头惊喜,越发期待李学长会怎样去诠释这种价值观。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