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313章 这是哪位业界大拿的理论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313章 这是哪位业界大拿的理论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313章 这是哪位业界大拿的理论

第313章 这是哪位业界大拿的理论

朗润园。

李建昆找到扛把子交论文时,后者正准备出门,说是要去参加一个经济座谈会。

正值举国大力发展经济的时期,他们这些经济学大佬想不忙都难。

陈岱荪对他的毕业论文抱有很大期待,迟疑一下,没放在家,塞进公文包里。

说是趁着会议空闲时,拿出来看看。

显然迫不及待。

京西宾馆。

一场经济座谈会开到傍晚才结束,有些事情依然没捋顺,明天还得继续。

吃罢工作餐,陈岱荪感觉有些疲乏,准备回房休息,却被几位老友喊住。

说是许久未见,搁一块叙叙旧。

陈岱荪恭敬不如从命。

几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爷子,还皆是经济学领域的权威,目前的经济发展大势非常仰仗,宾馆不敢怠慢,特地安排了一间招待外宾的茶室。

茶室里檀香袅袅,香茗四溢。

老爷子们叙旧长聊,欢声笑语。

陈岱荪饮完几杯茶后,精神头好一些,忽然想起那个特殊学生的毕业论文,遂告了个罪,说自己有个东西要看一眼。

实在挠得心头痒痒。

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学生,其对经济和社会的洞察力,实乃陈岱荪平生仅见。

从第一次布置给他们论文,让他当面阐述论文观点,陈岱荪狠狠被震惊一把后,这两年来,这个学生不时总会带给他惊喜。

平心而论,这孩子没有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志向,让陈岱荪深表遗憾。

他认为,这孩子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将来绝对是经济学领域数一数二的权威,比肩那些国际经济学大师,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幸,他选择了一条搞实业的路。

实业兴邦嘛。

成长于国民时期的陈岱荪,凭借还算殷实的家庭背景,有幸见过一些实业大亨,也都是风采灿烂的人物。

他们为民族工业,包括后来的战争胜利,是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的。

所以陈岱荪尊重他的选择,也希望他能成为先辈那样的人物——

多种经济对于国家的贡献有目共睹,比如个体户,比如农村养殖户。民营经济的兴起,不会太远。

“嗯?”

眼神落在论文开头,当看到标题后,陈岱荪全身疲乏一扫而空。

这孩子果然不会让他失望。

他带过这么多研究生,从未有人选择的方向。

当然了,也不赖孩子们。坦白讲,对于西方经济,对于国际局势,他们这一两代人又了解多少呢?

好像他,不过也是年轻时有机会,去国外留学过一遭,待了几年,仅此而已。

咱们的国门毕竟才刚刚打开一条缝隙。

对于外面的事物,自上而下,普通都是懵懂的。

不过他知道这孩子常往南方跑,去过港城。且看看如此宏大、刁钻的课题方向,这孩子能阐述出什么吧。

‘美元……霸权?’

如果说西方经济的蝇营狗苟、圈套陷阱,陈岱荪高低了解一些。那么“美元”和“霸权”这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饶是他都第一次见。

当前世界格局,苏联和美国两个军事大国,军备竞赛,局势尚不明朗。

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在军事方面都不好给谁冠以“霸权”二字啊。

带着一抹“是否言过其实”的怀疑,陈岱荪认真往下看去。

看着看着,这位现年正好八十岁的老者,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原本有些浑浊的双眼,变得犀利、冷峻、担忧……

“岱荪,你看什么呢,我怎么感觉你马上要拍桌而起?”

有老友打趣道。

陈岱荪缓缓抬起头,捏着纸张的双手,由于太过用力,指关节发白,“说来惭愧,我被震撼到了!”

“噢?”

“难得还有能惊到你老陈的东西,何事啊,说来听听?”

老友们齐刷刷探来,饶有兴致。

陈岱荪脸上却毫无笑意,沉声道:“原来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竟如此狭隘!”

嚯!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只要知道他身份的人,就会感觉匪夷所思。

有人道:“岱荪伱何至于发出这样的感慨,你对世界的认知狭隘,那我们呢?”

“同样狭隘。”

一众老友:“……”

“不信?”

陈岱荪扫视众人道:“那我问你们,学习港城经验,发展房地产经济,是好是坏?”

“这……当然是好事啊!”

要不然他们搁这干嘛?

本次经济座谈会的核心议题,正是学习港城经验,发展房地产经济。

港城距离我们最近,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现在上面想发展房地产,港城无疑是最合适的学习对象。

这一点,在今天的会议上,几乎已经达成共识。

“岱荪,如果我没记错,你当时也是持支持立场的吧。”

陈岱荪苦笑,“所以我才说,我的认知太狭隘。片面了。”

“那你现在的观点?”

“房地产可以发展,但港城的模式,绝不能学!”

“为何?”

老爷子们全蹙起眉头。

陈岱荪扫视在场众人,问道:“你们认为,楼花制度,或者说供楼模式,在经济学上的含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倒一下把大伙给问住。

倒不是说他们没研究过港城的供楼模式,只是从未去想过,要给它下个定义。

陈岱荪自嘲一笑,他又何曾去深思过?想当然地以为,人家做得很成功的经验,便值得学习。

现在的问题是,有人通过文字告诉他,那并不是什么香饽饽东西。

甚至可以说是……糟粕!

眼见的成功背后,实际上埋藏着巨大隐患!

陈岱荪略作分析,便知道此话是危言耸听,还是确实如此。

坦白讲,刚看完这段文字,他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陈岱荪见没人吭声,自问自答道:“供楼在经济学上的含义,有人做出了定义,叫作……预征税赋。”

满堂大佬,皆是一怔。

陈岱荪继续说道:“就拿港城来讲,楼花对于富豪的含义是,提前套现。它不需要建楼销售,它实际上是一种造富机器。”

大佬们全呆住,有些人额头见汗。

咱们讲究人人平等,集体大家庭,造富可还行?

陈岱荪喟然长叹,“这个人的最后一句总结,让我如坐针毡,不寒而栗啊!”

“什么?”有人接茬。

“他把港城这种房地产制度,命名为楼花陷阱!他说:供楼,这种商业模式,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残酷掠夺。因为预征税赋,是对未来、对子孙的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满堂大佬:“!!!”

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全被吓出一身冷汗。

虽然他们还没有仔细推敲,不确定对方的观点是否成立。但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们今天搁这里在商量个啥?

商量如何造富?

商量如何掠夺国家和人民?

商量如何透支子孙后代吗?

“不是啊岱荪,你刚才一直说有人有人,这人谁啊?”

“哪位业界大拿?”

“你手上看的什么资料?”

众人七嘴八舌发问。

陈岱荪环顾四周,从几位多年老友脸上,逐一看过去,迟疑一下,举起手中纸沓。

“这是一份我的研究生写的毕业论文,楼花陷阱的观点,是他提出的,仅仅是论文中的短短几行……”

哗!

满堂哗然。

“啥?你的一个学生?”

“竟然是个学生?”

“怎会有如此见识?”

“岱荪,论文拿给我看看!”

在座诸位经济学大佬,皆被震惊到,争抢着要看论文。

陈岱荪自个都没看完。

然而只是观阅点滴,便已经震撼到无以复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