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315章 雾草这孩子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315章 雾草这孩子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315章 雾草这孩子

第315章 雾草~这孩子……

为啥懂这么多?

我TM都豁出去了,你管我懂得多不多。

李建昆笑了笑,搞得有点羞涩的样子,什么意思老爷子您自个体会吧。

几位老爷子议论纷纷,不愧都是泰斗级人物,对港城供楼式房地产经济的底层逻辑,有了一个清晰认知后,他们也没完全听李建昆的,立马分析出这种模式的利与弊。

该说不说,李建昆的一席话,高低带点主观因素。

正如孙志芳老爷子最后点评道:

“这种房地产发展模式,在短期内,还是能取到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和人们居住环境的作用的,只是长远来看,必然走入死胡同,到时不但起不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反而会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绊脚石。”

一语中的。

而李建昆之所以带点偏见,有两个原因,其一,他也曾深受其害,当年第一次买房时,兜里没几个米,全部掏空,背上二十年房贷,结果房子到手,83个平方,扣除20个公摊……

尼玛,一家三口都打不开转。

其二,他有更优解。至少,也能提供一些解题思路。

办公室里讨论声不断,利与弊已经分析出来,那么问题来了:

咱们的住房是严重不足的,房改势在必行,如果近水楼台的港城经验不能学习,那么又该往哪个方向走呢?

“咳!”

李建昆的一声咳嗽,把众大佬的目光再次吸引到他身上。

没有笨人,个个露出惊讶之色。这次反而是陈岱荪最先坐不住,诧异道:“建昆,莫非你还有对症良策?”

“老师言重了,良策谈不上,坦白讲,我确实研究过这方面的东西……老师是知道的。”

陈岱荪当然知道,房改当初能进行得这么顺利,这小子可谓功不可没,是他从摩尔导师的语录中找出了理论依据。

师生二人搁这打哑谜,旁人也听不懂,陈岱荪神情振奋,示意他继续。

李建昆抱着干就干了的心态,道:“我可以说说我对于国际上几种主流房地产模式的了解,不过每个国家的国情毕竟不同,肯定不好生搬硬套,我认为应该取其精华,祛其糟粕,最终如何抉择,还得各位老先生和上面来合计。”

此言一出,几位老爷子惊诧连连。

“你对国际上主流的房地产模式都有了解?”

“伱…怎么了解的?”

要知道,80年代,这是某些大佬有幸出国考察一次,恍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年代。

类似的新闻报道、历史旧事,哪怕搁后世都广为流传,比如某位大佬去一趟国外后,饱受震惊,回来立马学习经验,投身于某个领域或行业。

一言以蔽之,这年头咱们自上而下,对于国际社会的了解,都非常有限。

李建昆故技重施,笑了笑,没应茬,直入主题。

“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房地产发展模式,主要有五种。”

他刻意省略了“目前”二字。反正老爷子们不了解。他要说的这些模式,有些未必这个年代就有,但无疑它们更成熟,更有益。

大佬们全竖起耳朵,当真有点听课的意思。

“第一个叫美国模式,也被他们称之为自由市场模式,特点是市场化资本运作为主,注重专业化划分和协作。港城的模式便是借鉴于此,只是由于监管不利,又被开发商搞出了些损人利己的东西。

“第二个叫弱干预模式,即政府不直接干预房地产市场,但是会通过一个力度非常大的金融支持的方式,来改变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达到影响市场的结果。以日苯为代表。

“第三个叫强干预模式,顾名思义,属于弱干预模式的进阶版,政府会及时调控政策,来干预房地产市场,方式包括不仅限于限价、限购、限贷和限面积等等。以含国为代表。”

孙志芳老爷子出声道:“小李你等等,慢点。”

他们得捋捋。

老爷们一边捋的同时,数双眼睛死死盯着李建昆,那模样似乎在说:雾草~这孩子……

搁哪学的这些东西?

他们也不教啊!

说是研究的,搁哪研究的?

他们也想研究,找不到渠道啊!

李建昆被他们盯得心头发毛,昂头望向天花板。

“小李你看啥呢?”

“上面有只蛐蛐。”

孙志芳:“……”

还好还好,有点少年习性。某一瞬间,他感觉这小子像个老妖怪似的。

薛暮乔老爷子道:“行吧,你继续。”

“第四种,全世界只有一个,叫作新家坡模式,也称配给制。新家坡是全球唯一一个公开向社会承诺,政府会给居民提供住房,并且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的国家。

“新家坡人居住的房子,无论买还是租,都从政府获取。他们的商品房占比只有百分之十几,其余的房子都由政府提供。”

诶!

这种模式……有几个老爷子眼前一亮。

“没用。”孙志芳老爷子摇头,“不符合我们的国情,小国人少,咱们哪有这么多钱建房?”

许涤星老爷子附和道:“不谈其他,广大农村住房问题,肯定就不适合这种模式。”

陈岱荪沉吟道:“其实我们现在在工人阶级这一块,施行的也是配给制。”

李建昆迫不及待开讲下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第五种,叫作社会合作模式。”

这个名头一出来,老爷子们又把耳朵竖直一些,皆打起十二分精神。

听着就很靠谱啊!

“这种模式之下,房地产既不是开发商建房,也不是政府建房。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私人建房,就是自个建自己的房子;另一种是合作建房,民间在政府的管控和指导下,自发组建住房合作社,统筹资金来建房。”

唰!

犹如一颗苹果掉下来,砸中脑壳,几位老爷子一个个眼神亮得吓人。

李建昆本不想打搅他们的思考,但还是忍不住补充一嘴。

“这种模式有一个特性,资本很难裹挟。当然了,政府在税收管控上还得下点功夫,比如对拥有第二套房,苛以重税,限制投机炒房,那么……即能相对地实现:住有所居、优先公平和共同富裕。”

好吧,他承认,他最倾向第五个房地产发展模式——社会合作模式。

“这个模式不错啊!”

“赞同,非常符合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愿景。”

“我看行!饶是生搬硬套,感觉都不违和。”

办公室里已经炸开锅。

孙志芳老爷子精神抖擞,眸子里精光四溢,“小李,这肯定是哪个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吧,恕我孤陋寡闻,竟然不知道。”

李建昆眨巴眨巴眼,“东德那边。”

实际上日后整个德意志都是这种房地产模式,他们可能是全球唯一没有被地产金融所裹挟的发达经济体。

现在柏林墙还没倒,东德跟着苏联,走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西德是资本主义社会。

“我就说吧!这一看就是咱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

薛暮乔老爷子又开始“找茬”了,激动的表情中,透露着无法遮掩的惊奇。

“小李同学,你从哪里学到的这些知识?”

我说做梦做的,你信不?

李建昆自个都不信。这事没法解释,只能装傻、含糊。他眼神四处乱瞟,还是扛把子懂他。

“暖水瓶有水,自个倒。”

“噢,就是在港城待过一阵,那边这方面的资料多。”回应一句,李建昆嗖嗖冲去倒水,确实有点口干舌燥。

所幸老爷们这会,思路主要集中在社会合作的房地产发展模式上,七嘴八舌的,带着股兴奋劲探讨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