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596章 改变历史进程的合作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596章 改变历史进程的合作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596章 改变历史进程的合作

第596章 改变历史进程的合作

隔日正午,中关村南大街,丰泽园饭庄。

这里是海淀少有的带包厢的国营饭店。

“高山流水”间,其内陈设古色古香,一排博古架和一扇“梅菊竹兰”屏风,呈L形,半围着一张雕工精湛的红木色圆形餐桌。

丁伦和三名同学颇为拘谨地坐在旁边,主位空出来,桌面上只有一壶不要钱的高碎茶,并且没有动。

盘正条顺的服务员姑娘,第三次敲门走进,询问是否可以点菜。

丁伦不敢有任何不满,略显慌张说:“不好意思同志,再等会儿,今天是别人请客,约好的12点,是我们来早了些。”

他们真要点了菜,对方放鸽子没来,要闹出大洋相。

以丰泽园的消费水平,将他们四个穷学生的口袋掏光,都未必吃得起一顿。

“所以你们吃不吃还一定喽?”

丁伦一阵尴尬,不知怎么回话,确实如此。约好时间,提前一刻钟到,是给予对方尊重;对方如果到时间还没来,他也不打算等,他向来守时,同时也讨厌不守时的人。

况且,对方开出的那些条件,属实让人难以置信。

服务员姑娘明显有些不快,重手重脚离开,只差没说出那句“占着茅坑不拉屎”。

丁伦四人仍然生不出脾气,甚至觉得的确是他们理亏,正值午餐黄金时段,丰泽园的生意蛮不错,他们占着一间好包厢,自然有其他食客进不来。

可是,地点是对方定的。

“咱们搞的那项目,真有这么金贵?毕竟国外60年代就开始商业化了。”

说话的是四人中唯一的女性,一个叫车文琳的延边姑娘,有张圆圆的脸蛋,皮肤水嫩,是这支小团队的团宠。

“要按伦哥说的,真跟讲故事似的,又安排咱们出国,又提供好工作,什么想回就回,我如果每月回一次,那要多少差旅费?还不管着咱……”

川渝人程劲夫对此行最不抱希望。

西部来的涂日辉说:“他开出的条件先不谈,咱们的项目怎么不金贵?管他国外什么情况,国内不是还没有吗?你们想想如果这项目在全国推广开的价值。”

“推广不开的。”半掩的房门外传来声音。

伴随话语,皮夹克配灯芯绒裤的李建昆,推门走进来,戴黑色皮手套的右手上,拿着一只黄色档案袋。

丁伦率先起身打招呼。

另三人一见所谓的来历神秘的大人物,竟然如此年轻,嘴上无毛……心凉半截。

“不必客气,坐吧。”

服务员姑娘几乎与李建昆前后脚进门,眼神带着审视,在他身上游走着。

李建昆向来对女性很友善,除非对方给到人的感觉不舒坦,他斜睨过去,“看什么?把你们的特色菜赶紧上一桌!”

姑娘不乐意了,“嘿!伱什么口气啊你?”

搁这年头属实正常,别看只是一名服务员,那也是公务员,铁饭碗。

但李建昆自然有法子治她,从兜里摸出一张“黑色长城”。像是一盆冰水浇在服务员姑娘头上,那股火气连丝火星子都不剩,赶忙浮现一抹笑脸,“诶!好的,您稍等。”

这年头一切服务性质的国营单位,有一个共同的最高使命——赚外汇。

这一幕使得丁伦四人相视而望:对方似乎有些来头啊。

百元大钞的外汇券,随手甩出,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丰泽园这里并没有强行规定要使用外汇券。

李建昆也不推让,坐到他们特意空出来的主座上,接着刚才的话题说:“你们弄出的BP机工程,只能算一个基础,商业价值其实很低。”

他顿了顿,眼神在四人脸上逐一扫视而过,到车文琳时,多停留了两秒——有脑壳有颜值的姑娘,就很稀罕了不是?

“你们自己想想看,接收器挂在身上,有人呼你,警示灯闪几下,压根不知道谁找,一定要找部电话打到寻呼台,才能知道呼叫你的电话号码,还需再打一通实现信息交流。麻烦吗?一次交流的费用为多少?以我国现在电话的普及率,不是身在市中心,找部电话容易吗?”

丁伦四人被他的三连问,给问呆住。

好像真的不实用。

车文琳先回过神儿说:“那你为什么还对这项目感兴趣?又给我们提出如此优渥的条件?”

李建昆微微一笑,“我刚说过,它虽然商业价值不高,却是个基础。喏,你们看看这个,在你们的基础之上,设想的一个升级方案。”

他说着,绕开档案袋上的线圈,从里面取出几张16开的白纸。

丁伦抬手接过,另三人起身围到他身旁,脑瓜凑在一起认真打量。渐渐地,四人眼神越来越亮。

白纸上不仅有详尽的升级方案说明,还有堪称专业的素描图,画的是一款造型圆润别致的BP机接收器,重点在于,它的警示灯被替换成一块长条形的屏幕。

丁伦的理解能力最强,猛抬头,眸子里透露着兴奋说:“您的意思是,将我们弄出的系统数字化处理,使用一块像电子计算器上面的液晶屏,作为显示区,实时显示必要信息!”

李建昆补充说:“我想要的是汉显信息,比如我找你,你的BP机接收器上,会收到这样一行文字‘明日中午,丰泽园见,某某’。这样一次信息交互就已经完成,凸显出‘便捷高效’四个字。一件产品唯有真正让消费者感受到它的实用性,它的价值,它的不可替代性,才会被市场广泛接受,从而畅销。”

丁伦神色激动,“太妙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创想!”

车文琳苦着脸,泼下一盆冷水说:“可是很难。”

程劲夫附和,“是啊,系统数字化谈何容易。”

涂日辉思忖说:“这需要专业的硬件做支撑,先不提寻呼台和基站的搭建,您想使接收器实现汉显功能,首先需要内置一块专业汉显芯片,据我所知,市面上还没有。”

“那就造。”

李建昆看向四人说:“我可以找到国外专业芯片设计公司,基于数字BP机工程,开发出一套芯片,满足硬件上的需求。现在的问题是,你们有没有兴趣和信心?作为条件,我昨天向丁伦承诺的那些,都会兑现。”

这番话信息量太大。

找国际芯片设计公司,开发一整套专用芯片……好像在听一个传说。

四人的表情都有些呆滞。

半晌后,车文琳眨巴眨巴眼问:“你怎么兑现承诺?”

李建昆从兜里摸出几张名片,每人递上一张,解释说:“我们在特区有一家工厂,可以提供给你们食宿和科研环境,并给到你们满意的薪水。

“另外,我可以帮你们拿到港城大学的录取书。你们应该知道,特区和港城一步之遥,办理好证件后,随时来回,你们完全能实现上午在特区,下午在港城,不用长久离国,又能随时去到资本发达社会,一边搞科研,一边读博,两不耽误。”

合资企业总经理!

四人捧着名片,总算搞清对方的来头。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所承诺的这些事,似乎真的能够同时实现!

丁伦问:“港城任何大学的录取书?”

李建昆点点头,“是的,任何大学。”

能有什么难度?四个清华研究生,再加上点关系疏通,还会有学校不收?

程劲夫问:“什么叫满意的薪水?”

李建昆回话:“足够保障你们衣食无忧,没有任何压力往返两地,安心科研,安心求学。具体的,我们后面可以详谈。”

唯一的女生车文琳,倒是最为果决,“我没意见!”

涂日辉沉思少许后,说道:“有份合同来履行契约的话,我同意。”

李建昆望向丁伦和程劲夫。

程劲夫笑笑说:“我想不出拒绝的理由。”

丁伦沉吟问:“如果硬件不成问题,我倒是有把握弄出数字化BP机系统。您有时间限制吗?”

“我当然希望越快越好,不过有些事急不来,弄芯片也需要时间。这样吧,咱们确实应该定个期限。在我将所需硬件提供给你们后,一年之内。如何?”

丁伦看向左右,四人眼神交流后,达成一致。

“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