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595章 原来是个团伙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595章 原来是个团伙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595章 原来是个团伙

第595章 原来是个团伙

李建昆不是第一次过来清华,毕竟这么近,与北大俩隔壁。

单从环境上来讲,80年代的清华与北大相比,实在乏善可陈,标志性的能体现出“中西文化,荟萃一堂”特点的建筑,仅有寥寥几处。

二者在历史底蕴上,终究相去甚远。

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既是中华文脉和教育传统的传承者,也标志着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选址以皇家园林为根基,颇为讲究。

而清华的建立,可以说是无奈之举。

许多人或许并不知道,清华的前身为清政府的游美学务处,也就是说,是一个专业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的机构。

这个机构的由来,要从庚子赔款之后说起,彼时清政府赔偿了骇人听闻的4.5亿两白银,漂亮国突然表示赔偿的太多,可以退一点,用于办学。

您要是以为他们良心发现,那可大错特错了。

首先,是他们自己将“应赔金额”虚高了两倍多,被驻美公使梁诚发现。

梁诚深知被列强吃进去的利益,再想要回来根本不可能。于是提出一个“退款办学”的折中之计。他算准漂亮国当时亟需竖立自己的正义形象的软肋,同时也会让漂亮国政府认为:可以趁机潜移默化地改善我国知识分子对漂亮国的印象。

事实证明,梁诚的计策凑效了。

1906年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给漂亮国总统的《备忘录》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这个国家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这个国家领导层的方式。”

是的,漂亮国同意把虚高的“应赔金额”退回,用于办学。

随后各种插手,弄出了一个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1911年4月,游美肄业馆改名清华学堂,同年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

说来好笑,后世有一种“清华是漂亮国捐建”的说法,甚嚣尘上,也不知是哪些人在散播。

时值晌午,阳光明媚。

近春园的水岸畔,李建昆和一个戴铁框眼镜的青年人,并肩而行。京城的早春或许还有一阵儿,这里的草木仍然呈一副凋败之相,与朱先生《荷兰月色》中的记载大相径庭。

不过也好,游人稀疏。

有些话说起来不必遮遮掩掩。

这个二十七八岁的瘦削青年,正是中关村科技大楼那边BP机项目的研发人,丁伦。年前李建昆就想会会他,当时不赶趟,正值寒假,老家中原的他回家过年了。

“陈教授说,你搞那个项目,是为了攒钱自费留学。你们清华的留学名额这么难搞吗?信息通讯是重点科学,这领域的研究生还捞不到一个?”

李建昆不动声色问。

他想了解的并非表面答案,而是对方更深层次的出国**。

丁伦苦笑一声,“太正常了。重点什么呀,国外那边更喜欢基础科学的学生。”

那倒是。

近年来,类似CUSPEA项目和CUSBEA项目搞得十分火热,前者叫“中美物理学联合招生”项目,后者叫“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

究其原因,是1979年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教授李政道,应邀来华授课,在中科大讲学期间,招考了4名研究生去哥大攻读博士学位,同年期末考试中,全班32人,4人在“电动力学”考试中考得第一、二、四、五名;在“量子力学”中都得到最高的A 成绩;在“统计力学”中都得到A或A 。震动了全美大学。

此后我国基础科学的高材生,格外受漂亮国的大学青睐。

这些学生过去,漂亮国会主动提供奖学金。

而我们的公派留学,虽然说每年都有几千人,但平摊到全国的大学,包括一些机关单位,说实话名额还是太少。

无他,国家太穷,外汇奇缺。

1978年首批飞往漂亮国的52名留学生,这么多人拢共居然只带了50美元,被领队揣在兜里。

更多人想出国留学,只能像李建昆曾在燕园的一名系友海闻一样,他由于没拿到公费留学的名额,只能考虑自费。单是能筹到钱还不行,他去图书馆翻找了许多资料,挨个摘抄下漂亮国大学的地址,一封封信寄过去,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最后他被加州州立大学接收录取,成为改开后北大自费出国第一人。

多年后,海闻会归国,与他的下铺兄弟易纲,还有个传奇人物林毅夫,共同创办“国家发展研究院”。

李建昆循序渐进说:“在我看来,你已经是无线电通讯领域的顶级专家,能搞成这个项目的人,全球应该都不多,一定要去留学?”

丁伦连连摆手,“别这么说,没那么夸张,能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再说这项目不是我一个人弄的,其实…本来是导师布置的一道课题,给我们普及了BP机这项国外的发明,让我们分析一下它的工作原理。

“我当时立马意识到,这项发明意义重大,可能改变人们的交互方式,我国又还没有。于是和小组的另三位同学一起讨论,决定把这个课题放大。大家都极有兴趣,我们从工作原理,延展到运行原理。

“后面得知陈教授那边在引进科技项目,刚好我们也没资源搞研究,我就报名参加了,在陈教授的资助下,才和三位同学一起搞出小型系统进行了验证。”

原来有个团队。

李建昆早前还在想,要是一个人把BP机的整套系统工程捯饬出来,未免也太变态了。

要知道,BP机的第一个商业寻呼系统,可是大名鼎鼎的贝尔公司推出的。而丁伦他们拿出的项目方案,已经可以实现商业化。

“那假如我给伱一笔钱……”

“我们四个平分。”丁伦接茬说,“他们和我情况一样,一直听说国外如何发达,通讯技术领先我们多少年,都想走出去看看。”

“全是通讯领域的研究生?”李建昆追问。

丁伦点点头,“我们一个导师。”

好家伙!

该说不说,李建昆心眼变大了些,招揽一个,哪抵得上招一个团队?

想走出去看看?

如果只是这种诉求,那还不简单。

“丁伦,我不打算给你钱了。”

丁伦:“???”

这哥们如果不是修养极好,估计当场就发飙了,逗老子玩呢!

他顿住脚,瞪大眼珠盯着李建昆。

“我给你走出去的机会,你想去看看的发达社会,想去便去,想回便回。另外,我再给你一份待遇不菲的弹性制工作,我只要结果,不问过程,你有丰富的时间自由支配,包括去实现你的留学梦。”

望着李建昆和颜悦色的脸,丁伦目瞪口呆。

你在讲故事吗?

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再说,这几样事怎么同时实现?

“你先别怀疑,首先我肯定不是骗子,你不信我,总该信陈春仙。另外的话,我会和你解释清楚。”

李建昆顿了顿,含笑说:“把你团队的另外三名同学约一起,咱们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谈谈如何?”

丁伦重新审视他一番,表情阴晴不定,“你到底是谁啊?”

“看。”李建昆笑着摊摊手,“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