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641章第四步:釜底抽薪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641章第四步:釜底抽薪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641章第四步:釜底抽薪

第641章 第四步:釜底抽薪

“嘭啪!”

“啤哒!”

太古银行七楼,靠东南向采光最好的一间办公室里,传出刺耳的怒骂和拍案声,生人勿近。

这间并不常启用的办公室,是太古洋行的首席执行官诺亚·施怀雅在银行的办公地点——

太古银行毕竟是整个洋行的中枢、资金池。

此时房间里只有俩人。

希伯来·施怀雅戳在雕工精美的欧式红木桌台前,刚被一本厚厚的《资治通鉴》砸中脑门,斑白的头发略显凌乱,额头上还有一块红印子。

诺亚·施怀雅蓝色衬衫的领口解开到第三颗扣子,露出棕黄胸毛,蓝白相间的条纹式领带松散地挂在脖子上,在他手边的红木桌面上,散乱着一堆报纸。

这些报纸有两个相同点:

第一,全是华资报。

第二,其上都有一篇不利于他们家族的新闻。

而且那些新闻只看标题,便让人火冒三丈、遍体生寒:

《一部太古的发家史,亦是一部中华儿女的血泪史!》

《勿忘历史,铭记仇恨:太古的罪孽不容洗刷!》

《记太古贩卖“猪猡”往事!》

《大批民众提款,太古银行还能撑多久?》

反了,这些华资报纸杂志全反了!

桌上这一堆甚至不是全部。

诺亚·施怀雅从未有过那一刻,如此憎恨从鹰国本土传过来的所谓的言论自由,在这种政策之下,导致港城的报纸、杂志和媒体出奇的多,小小一个弹丸之地上,竟有骇人听闻的五百多家。

而这其中华资占据过半。

“看看你干的好事,这就是你说的没有大碍?!”

面对诺亚的喝问,希伯来辩解道:“卡蜜拉办事不利啊。还有,这绝对是董家的手笔,没人撑腰的话,这些媒体断然不敢对我们这样攻击。”

“攻击”二字还是种委婉说法。

这简直是场讨伐!

问题是他们还无法向这些媒体追责,一来数量太多了;二来,人家说的都是事实,真要闹起来只会越描越黑。

“我难道不知道背后有人指使?我现在要的是解决办法!”诺亚咆哮。

面对这该死的家伙之前可没有说过,昆兰背后的那个姓李的,与董家的关系好成这样。董船王家族这是摆明的要替对方找场子,甚至不惜与他们家族为敌。

“我认为……”希伯来望向对面小意说道,“你或许该去总督府走一趟。”

“我?”诺亚差点没气笑,伸出手指隔空戳过去,“伱!马上去拜见董船王,想尽一切办法平息此事。滚!”

希伯来还未走到门口,背后又传来声音。“让卡蜜拉过来见我!”

不多时,卡蜜拉来到办公室,诺亚从桌台后起身,像一头猛虎般扑过去,将后者扑倒在窗边的欧式沙发上,一手掐住她脖子,一手撩起她的裙摆。

啪!

毛茸茸的大手拍打在雪白的皮肤上。

诺亚一边粗暴地喘息,一边咬牙切齿说:“拿我的话当耳边风?可恶!别以为你有任何权利在我面前骄傲。”

卡蜜拉跪趴在欧式沙发上,化着精致妆容的侧脸被一只皮鞋踩踏着,眸子里有抹兴奋。

“啊……噢……我没有办法,那姓徐的……啊……他把铺盖搬到了报社大楼……噢……”——

傍晚时分,接到董浩芸的电话时,李建昆正在享齐人之福。

天气是一天比一天热了,庄园主楼的客厅里,黄茵竹、艾菲和丁兆玲,皆是一身清凉打扮。

艾菲穿着沙滩裤、宽松的白衬衫,盘腿坐在沙发上。

黄茵竹穿一件浅灰色纯棉小短裤,配白色小背心,独自趴在双人位沙发上,两只白如凝脂的小腿曲起,粉嫩的小脚丫荡啊荡的。

丁兆玲穿一套不过膝的白色束腰连衣裙,侧卧于沙发一角,裙下大片白腻。

三女目不转睛盯着墙边红木电视柜上的一部22吋索尼彩电,里面播的是年度大剧——《射雕英雄传之铁血丹心》。

李建昆至少看过十遍。但也看得兴致勃勃——还有什么比夏日的美女更有看头?

当然,他只是为了心情愉悦。不像被黄姑娘恶狠狠赶上楼的哼哈二将。赶走后,三女便浑不拿他当外人了。

“董老,你暴露没关系,你谈不上暴露不暴露,他们本来就知道咱们交好。我说的不暴露是别让他们知道你和包船王联手。”

有些话不好对董老爷子讲,包船王的攻击性无论在谁眼中,绝对要比他高一个档次,尤其是在对方拿下九龙仓之后。

倘若李建昆交好的是包船王,施怀雅家族现在的紧张氛围,肯定不止是派个希伯来上门求和,股市那边一准死死盯牢。

李建昆用脖子勾着红色话筒,一边和董浩芸搭话,一边将削好的苹果作势向某女大爷的方向抛去——

敢指使他削苹果的,整个庄园里数她独一份。

黄茵竹赶忙屁股一撅,从沙发上跪坐起来,抬起两只白皙小手,做好空接姿势。

咻!

苹果在空中划出抛物线。没落到黄茵竹手中,她狗刨几下仍旧没刨着。

咚!

苹果砸在沙发扶手上,摔起几块碎渣,骨碌碌地又滚到波斯地毯上。

“你轻点行吗,看,都砸出汁了!”黄姑娘大怒,指着沙发扶手上的一块湿迹说。

“小年轻真会玩,行吧行吧,你玩,按你说的,我过几天也出去玩一趟。话说砸是个什么玩法?”电话那头传来董浩芸的声音。

李建昆:“……”

董浩芸自然没同意希伯来的求和,甚至没怎么搭理,无论是从实力的角度还是从地位出发,他都够资格。不过也没让希伯来白跑一趟,让他清晰明白了:是的,没错,我就是要和你们死磕。

又能怎样?

谁在“日不过帝国”那边还没个权贵身份?

勋章他不要太多。

英伦佬多次游说他加入英籍,要授予他爵位和“太平绅士”的称号,他都没要。

不稀罕。——

几日后,董浩芸出游东南亚,具体行踪未知,倒不是躲着施怀雅家族,而是避着总督府。与他在电话里和李建昆分析的一样,不到一个礼拜,港督府果然出面了。

可是董船王不在,暗中的交代仍在执行。不仅是他,还有包船王和李超人的悄然发力。

港督府那边只是个给不给面子的问题,他三人同时出手,几家华资媒体敢不听号令?

施怀雅家族倒也使出不少手段想要平息此事,不外乎威逼利诱那一套,有些作用,但不大。

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时间来到六月中旬,进入真正的暑季,关于施怀雅家族的舆论讨伐从未停歇。

奇怪的是,太古洋行的股票不跌反涨,一路从每股三十四港元,涨到六十五港元,涨幅将近一倍。

即使不乏投机者看好太古洋行的发展趋势,大肆抄底,但在这种形势下出现这样的涨幅,仍旧算不上正常。

狗也该嗅出点不寻常的意味了。

到这份火候,李建昆选择……摊牌。不过在这之前,他们还要做最后一件事。

这天晌午,阳光毒辣,射向大地上的光芒近乎白炽。

中环,皇后大道1号,汇丰银行总行。

两辆劳斯莱斯银刺,一辆香槟色,一辆银白色,一前一后在大厦门前停稳。

保镖拉开车门,前后车辆上各走下两名男人——两老,一壮,一少。

四人结伴走进大厦,引来工作人员和办理业务的客户们纷纷侧目,见到这两老一壮走在一起,饶是他们什么都不干,已是一桩大新闻。

至于那一少,倒无人能认出,使得不少人交头接耳揣测起他的身份——能与这三位并肩而行,他们甚至想不出港城有这样的年轻人。

汇丰大厦十三楼。

银行大堂经理将四人领到一间奢华的办公室。

里面有个身材微胖、黑眉,稀薄的银发根根向后倒梳的白人小老头。此人便是汇丰银行的董事会主席,沈弼。

港城人称其为“大班王”。

所谓大班,是粤语中的口头语,泛指富豪、商贾和买办等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市井民众口中的“老板”一词便是通过它演化而来的。

在大班后面冠以一个“王”字,主要是沈弼此人很有两把刷子,在他的主理下汇丰的实力达到巅峰。

沈弼虽然是个英伦佬,发表过一些利于本国的言论,但并不排华,比如他曾协助包玉刚买进九龙仓的控股权,又帮助李佳成入主和记黄埔,后面还招纳了李佳成和邓莲茹等人进入汇丰董事局。

李建昆对他的感官保持在中段位置,不带感**彩。

不过今天过来是有求于人,倒不介意露个笑脸。他在打量沈弼时,后者也在审视他。

“这位想必是昆兰投资背后的老板吧。”

四人过来前,包玉钢有挂过一通电话。

李建昆客套搭话,适时将手中的一只黑色锦盒递过去。

“呵呵,没想到还有礼物收。”沈弼含笑接过,随手打开,眼神猛一定,有些挪不开了。

沈弼此人有个爱好:收藏名表。

退休后还将藏品著成《沈弼藏表》一书。用最好的纸,最精良的印刷,版面设计仿照摩根财团的藏表专著,限量制作了一百本。

锦盒里静静躺着的是一只二战时期的“百年灵”腕表,限量发行99只。

原主人是一名贵族出身的鹰国飞行员,后面家道中落,这只飞行员专用腕表流落到董浩芸的藏品间。

所谓投其所好。

沈弼邀请四人在奢华的欧式沙发上落座后,拿着“百年灵”把玩,啧啧道:“如此大礼,四位又组团过来,所图之事不小啊,不如先说说,我再看这块表我敢不敢拿。”

“沈大班说笑了,成与不成,这块表都是你的。”

李建昆与旁边三位眼神交流一番,他们和沈弼都是熟人,一副给新来的同志机会的模样,把发言权交给了他。

李建昆略显无语,咱是买,又不是讨,有啥不好意思的?遂笑笑说:“一件小事。贵行手中持有的1000万股太古洋行的股票。”

唰!

不到两秒,沈弼将“百年灵”装进锦盒并塞回来。

李建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