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642章 明牌:“战斗”白热化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642章 明牌:“战斗”白热化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642章 明牌:“战斗”白热化

第642章 明牌:“战斗”白热化

“最近针对太古的舆论背后明显有人在操控,我倒是没想到是你们四家联手,难怪如此凶猛。”

沈弼扫视过四人,脸上的笑容尽数收敛,神色冷峻道:“恶意收购太古,我不同意!”

包玉钢是汇丰董事,与他关系最熟稔,见他眼神刺来,有意缓和气氛,抬手压压说:“事出有因。”

李超人和他也是多有接触,既遭受过他的打压,也得到过他的帮助,微微一笑道:“恶意二字,有些不妥。”

董浩芸虽然与他相识,但关系很一般,也无大宗业务来往,没有开口。

沈弼望向包船王和李超人,沉吟说道:“我帮助你们得到‘九龙仓’和‘和记黄埔’,那是因为二者的经营每况愈下,和黄和怡和也没有在港城的发展之心,大好的资源闲置不用看着可惜。但你们要是以为我会助伱们收购任何英资企业,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终究是鹰国人。

还供职于一家英资银行,坊间人们通常将汇丰称之为“第五大洋行”。汇丰还有个称号叫作“英资企业的靠山”。

太古与怡和、和记黄埔不同,其始终看好港城的发展,集团的业务重心一直在港城,并且经营良好。于情于理他都没有帮助华资去收购这样一家优质英企的理由。

沈弼的反应其实不出四人的意外,如若不然他们也不会结伴前来。李建昆作为发言代表,也是此次收购的发起人,接过话茬说:

“首先回应沈大班开始的那句话,‘恶意’这说法,实在无从谈起。我们采取的是很正常的商业手段,哪怕是舆论引导,说的也全是事实,没有凭空捏造或抹黑。真要说到恶意,是他们在先。”

李建昆顿了顿,用锐利的眼神望向沈弼,沉声说:

“绑架挟持投资人,用枪逼迫签下交割协议,这够不够恶意?被他们这样玩,资本市场还哪有秩序可言?你认为我难道不能反绑他们的人出口恶气?我做了吗?所以别说我们有恶意,我们已经很遵守秩序了。”

沈弼唇角翕合,无言以对。

这件腌臜事他当然知道,否则仅凭李建昆大肆做空优质英资企业这一点,照面时他就不会有好脸色,正是因为从道德层面上讲,心头的那口气有些站不住脚。

“其次,即使汇丰这1000万股拿不到,我们的计划也不会终止,但汇丰会失去昆兰投资和东方外海的战略合作意向。”

董浩芸和熙一笑:“老夫是带着诚意来的。”

沈弼看看他,表情阴晴不定,东方外海无疑是一个超级大客户,做银行业的没有人愿意错失这样的客户。昆兰投资也不小,旗下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时太古银行前不久的交割,支付给了他们几十亿的现金流。

相比起这两方的战略合作意向,太古洋行的那1000万股股份,真的不算什么。

“你们拿不下太古。”沈弼的目光落在李建昆身上,他看出来,包玉钢和李佳成今天只是来撑场子的,董浩芸不明何故似乎以对方马首是瞻。

这年轻还真不是个简单角色。

太古招惹他,不知道现在后悔没有。

“我们已经快拿下了。”

沈弼大吃一惊,眼珠子骨碌碌一转,仿佛想通什么恐怖的事,惊愕道:“你们用舆论引发的股价下跌,使市场形成对冲,暗中大肆收购太古的股份?”

太古洋行的股价在一片不利的喧嚣中,还上扬近一倍,假如没有市场的对冲,天知道会暴涨多少倍?

这份手段……沈弼悄悄吞咽了一口唾沫,简直防不胜防,同时将需要支付的代价降至到了最低。

既然决定摊牌,也无需隐瞒什么,李建昆微微颔首。

“你们现在有多少股份?”

“在我们过来之前,无限接近30%。”这正是李建昆要摊牌的主要原因,也容不得他,按照证券规则,暗中吸纳一家公司的股份达到30%,必须要公示。

沈弼:“!!!”

施怀雅家族不过占太古洋行百分之三十几的股份,不到40%。

对方已是铁板钉钉的太古洋行第二大股东。

更要命的是,太古洋行没现金流了,前不久还找到他,从汇丰“借”走十亿港币周转。

然而,沈弼仍不想看到太古易主成为华资的企业。他咬咬牙说:“如果我助力太古呢。”

包玉钢叹息一声后,开口道:“我提前签过协议。”

李佳成接话说:“一样。”

言下之意,包家和李家必须履行协议。不是要和汇丰,要和你沈弼对着干,只是因为提前已入局。

李建昆看向多少有点咬牙切齿之意的沈弼,淡淡说道:“恕我直言,没用。”

沈弼:“……”

多少年没见过有人敢不拿汇丰当回事。

“我们四家筹集的现金超过百亿,另外还与几家银行签署了协议,是的,你不用瞪着我,既然决定动手,我们准备很充足,汇丰仓促入局,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只会错失我们送来的诚意。”

这话还算委婉。

不委婉的说法是:现在都和你交过底了,你汇丰再要入局帮助太古,不是摆明的要和我们四家对着干?问题是你干又干不赢,还要得罪我们四家。

其中利弊,自个儿权衡吧。

李建昆这手可谓萝卜大棒一锅炖。

沈弼浑身力气像是一下被抽空,微胖的身形瘫软在沙发上,作为港城“第五大洋行”的扛把子,有太久太久他没有这样无力过了。

他现在已经明白,对方固然想要汇丰手上的1000万股,但并非主要目的,这点股份其实不算多,对方真正的目的是要让这件事发生——

当“英资企业的靠山”汇丰都将手上股份转让给了收购方,这会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连汇丰也不看好太古。

会导致一系列的后果。比如,太古融资自救将更难。

“包爵士。”沈弼侧头望向包玉钢,一眨不眨盯着他的双眼说,“他的话我不能全信,你告诉我,你们准备了多少资金应对这笔收购?”

包玉钢听着这略显疏离的称呼,很认真地回道:“他没有撒谎。”

沈弼无声笑了笑,有些颓然。

二十分钟后,李建昆四人结伴离开了这间办公室。沈弼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大厦林立的中环,以及附近的维多利亚港、对面的九龙半岛,继而又昂头看向炽烈到产生白晕的太阳,喃喃道:

“这片天,要变了呀。”——

这天午后,一记重磅炸弹砸落在港城证券界,掀起海啸巨震,刚刚休市的港交所上空,似乎腾起了一片遮天蔽日的蘑菇云——

昆兰投资发布公示:截至上午收盘,其公司持有的太古洋行股份达到30%,又于上午从汇丰银行手中转购太古洋行股份1000万股,其对太古洋行的股份持比达到35.2%。

同时,昆兰投资将以每股七十五港元的高价,面向市场,要约收购3000万股太古洋行股份,满额即止。

整个港城证券界都被震惊了。

“昆兰”这头凶兽再次露出獠牙,而这次下手的目标,竟然是四大洋行中发展最好的太古。

一切来得悄无声息,证券市场上此前没有听闻一丝动静。“昆兰”的恐怖令上市公司老板们感到无比胆寒。

而唯一刚察觉到些许不对的太古洋行,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直接打蒙圈。

作为太古洋行的中枢,太古银行里乱成一团。

哪里还顾得上吃饭和午休?工作人员们不敢离开岗位,皆感觉到一股寒意从脚底板侵入,直冲天灵感。施怀雅家族的高层们,从港城的四面八方赶过来,汇集于三楼行政会议室。

趁着下午股市开盘的这段时间,他们必须拿出一套妥善对策,否则真要让“昆兰”再吸收进3000万股,太古洋行就真的易主了。

会议室里阴霾笼罩。

当人愤怒到极点时,会漠无表情,唯有一双择人而噬的眼眸。如同此时待在首位,没有落座,双手撑在红木会议桌上的诺亚·施怀雅。

希伯来·施怀雅一改往常,没去坐那张应属于他,还比较靠前的软包椅,整个人缩在偌大会议桌的一处边角,只希望所有人当他不存在。

心惊胆战!

肝胆欲裂!

他万万没想到,“昆兰”的真正反扑在这里,原本以为引发出持续一个多月的舆论压力,已是姓李的那小子的极限。

“筹钱。想尽一切办法,给我立马筹钱!”诺亚扫视下方,嘶哑的声音犹如指甲刮在生锈的铁皮上。

现在甚至没有时间给他生气,也没有空去调查“昆兰”为什么能从他们眼皮子底下吸纳走这么多股份,问罪更不用提。当务之急是要展开自救,进行反收购。

要早于“昆兰”回购至少2000万股股份。

这样才能确保家族的大股东地位不变,公司不至于易主。

底下众人却面露难色。“昆兰”以每股七十五港元的高价提出要约收购,他们只有拿出更高价才有机会。而2000万股,每股七十五港元,这就需要十五亿港元啊!

更别提,“昆兰”还很可能竞价加码。

连月来受舆论影响,太古银行的现金流早被掏空,向其他金融机构周转了不少资金,能抵押的几乎全抵押了,现在汇丰将手中所持有的股份转售给“昆兰”,还真的有金融机构愿意借他们钱吗?

而且留给他们的只有不到两小时。

“二十亿!我现在下发任务,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两小时内,必须筹集出二十亿现金!谁没办到,后果自负!”

诺亚指向椭圆形会议桌一角,用仿佛来自于九幽的声音说:“你,五亿。”

希伯来·施怀雅石化当场,眼下什么情形啊,筹五亿现金?

想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