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687章 陕北求助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687章 陕北求助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687章 陕北求助

第687章 陕北求助

“饺子来喽!”

“建昆呐,上回看你没吃饱,这回阿姨特地多包了些,你放开肚皮吃,管够!”

胡家两口子操着苦学一年,仍旧算不上标准的徽普,热络招待李建昆。

胡家大儿媳趁着饺子上桌的时机,默不作声地把李建昆带来的礼品,拎回他们一家三口的房间。

与强哥性格完全不同,老实巴交的胡家大儿子戳在一旁尬笑着。

小不点胡豆豆蹦蹦跳跳跟着他妈进屋,母子俩关上房门,里面的场景外人不得而知,但大抵上能够想象。

不过李建昆并未生出任何反感的心态。拎来一瓶五粮液正在倒酒的胡自强,也权当没有看见。

斗大个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女人,家庭穷困到出嫁之前拢共没吃过十回肉,你能奢望她见到进口的吃的和用的时,表现出多高的素养?

但胡自强从未忘记,那年背着破行囊,进京上学的那个清晨,在三间土胚房前,向来抠门的嫂子犹豫很久,还是把和大哥跟她大吵一架都未拿出来的五块钱,带着歉意上前塞给了他。

这便够了。

去年这间三居室装修好后,他将在老家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的父母接了过来,今年嫂子托人来信,说也想过来,他没有二话,亲自回老家把大哥家一家三口一并接来。

倒是父母对此有些想法,担心他往后不好讨媳妇儿。

这件事上回在饭桌上,胡家两口子也隐晦地向李建昆倒过苦水,李建昆这顿饭不白蹭,带着解决办法来的。

手工擀的皮儿,裹上五花肉拌着粉条的馅儿,这种北方式的饺子是真香,饭桌上还有几道下酒菜,胡家的凉拌菜堪称一绝,里面掺入了从老家带来的麻油,喷香。

李建昆一边大快朵颐,一边从大衣兜里摸出一串钥匙,扔到强哥怀中。

胡自强用两根手指捻起来瞧了瞧,饭桌旁胡家其他人的目光同样被吸引,尤其是胡家大儿媳两眼泛着光。

这很明显是房子的钥匙,五把!一套房子的钥匙!

强哥望向李建昆,“怎么个意思?我跟伱讲,你可别害我犯错误……”

很多时候李建昆真忍不住想打他,明明心花怒放,非得装一波。

提起犯错误,胡家两口子倒是一怔,表情上有股担忧。

李建昆向二老解释道:“这房子没事,是套二手房,也不是我的,一个港城姑娘的,胡自强也见过,她以后不会再过来住了,放在我手里纯属浪费积灰。”

胡自强大惊,“那个港城的黄姑娘在东湖丽苑的那套房?”

“怎么?不要的话可以还给我。”李建昆伸出巴掌。

“美得你。”胡自强咧嘴一笑,美滋滋将钥匙塞进裤兜,打算明天就过去看看,被单他都不准备换。

那姑娘,他确实见过,贼漂亮!

胡母大喜:“这好这好,可以给强子将来当婚房。”

胡父憨厚,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提起白瓷酒盅和李建昆碰了一下,手起杯翻,一饮而尽。

“还婚房,他媳妇儿在哪家养着都不知道。”李建昆瞥一眼旁边,嘲讽道。

“艹!你有?”

“我起码知道在哪家。”

强哥:“……”

胡家大哥语重心长道:“强子啊,你也老大不小,别太挑。”

李建昆补上一刀:“他不挑?再过几天尾巴都该翘上天了。”

强哥骂骂咧咧道:“娘的,你TM消息怎么这么灵通?又被你知道了。”说罢,提起酒盅敬过去,嘴角咧开,一切尽在不言中。

首都来人的事,他当然也知道,并且内部消息刚传来:上面很满意特区的发展。

而他胡自强作为特区开发公司的几个管事儿的人之一,则是在犹豫不决、饱含争论的环境中,坚定不移大力搞发展的典型。

在他的主持下,特区新建了两座大商场,三幢高层写字楼,还有厂房若干。

所以如果特区的发展最后被肯定,这些都将成为他的政绩。更上一层楼不是梦。

他再上,就是特区开发公司的扛把子了。

当然,胡自强也没忘记,是谁当初给他献的策,是谁给他吃的定心丸。

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确实牛批,那种超远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世间罕有。但他不会说出来。

“嗝!”

李建昆吃了整整三十个大饺子,外加三两猫尿,小菜若干。摸摸肚皮,腹肌都给撑没了。

吃饱喝足,胡自强把他拽进自己的房间,掏出他的华子,递给他一根,然后自己叼上一根,再把烟盒揣进自己的裤兜。

一套动作熟练得不带丝毫迟滞,可见这种事儿已经干过多少回。

“老高来信了。”

“拜年?”

“求助。”

李建昆诧异,从强哥手里接过一只鼓囊囊的黄信封,遂坐到窗边五屉桌旁边的靠背椅上,抽出厚厚的信纸,认真打量。

老高是那种典型的憨厚淳朴的陕北农村人性格,并且因为年纪比他们大不少,很少让他们帮过什么忙。

如果他有事求助,显然是被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

李建昆一字不漏看完,从字里行间中看出一抹深深的无奈,和一种难以启齿之感。

陕北那边有这么个事儿:

革命老根据地有些山洼洼地区实在太穷,改开催动的经济发展仿佛和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且越来越穷。

而在那片黄土高坡之下其实并不缺金锭锭。

自从石油大包干后,相关政策活泛不少,上面为了支持革命老区的建设,破例允许在陕北延长油矿管理局集中开发高产区块的同时,将一些边远地区的旧井、低产井和未开发地块,承包给各县区经营,使地方受益。

为此,上面还给到“旧井垫底,贷款起步”的政策。

即意味着,你不管怎么开发,旧井总能冒出一些油,等于有个兜底的经济来源。另外,银行再批一笔贷款,用作新开发的资金支持。

要说这政策真的相当不错,方方面面都考虑到,理论上讲受惠于这项政策的县区,经济必然会有所好转。

偏偏,老高所在的绥县,干亏本了。

不仅没赚到钱,越干越穷。

缘由在于:县里的整体意见太过好高骛远,或许是穷怕了。他们对冒不出太多油的旧井和低产井并不重视,拿到政策和贷款后,疯狂地开钻新井。

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露骨。

开钻了不少新井,最终一口富油井都没钻出来。

现在不仅上面拨的贷款用得一干二净,连本就穷得叮当响的老底子还被狠狠刮去一层。老高的原话是:他们已有半年没发过工资。

老高始终不赞成这种过于冒进的计划,他认为首先应该尽量开发旧井和低产井,等细水长流般攒下一些钱后,再去考虑大规模投资开钻新井。

可惜没人听。

他的更多同仁的想法是:现在有好政策,谁知道过两年还有没有?当然要趁着好时机大力发展。

老高此次来信的目的很简单,他们县眼看要瘫掉了,而他又知道两位室友在特区混得很不错,希望他俩能帮忙给他们县引进一家港资企业,过去合伙办炼油厂——

直接开采石油,大概率没有可能,延长油矿管理局不会同意。

但在他们县合资办家炼油厂,他们县可以做主。

石油挖出来,说白了最终还是要卖掉,才能创造出经济效益,如果有港商在他们县投资炼油厂,他们开采出来的石油可以直接卖给炼油厂。而众所周知,石油中可以生产出柴油、汽油、煤油、润滑油、石油焦、沥青和乙烯等产品,大有用途。

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唯一的条件是,这家港企需要先借给他们县一些钱,解决目前的窘迫局面,并建设好旧井和低产井的开采工程,如果有富余的钱,他们再慎之又慎地开钻新井,以增加炼油厂的产量,为双方带来更大利益。

石油这一卦事的总负责人,现在是老高。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一个破烂摊子谁都不愿意再接手,同仁们推举他,他就揽过来了。

“我看他就是傻!”强哥吐出一口浓浓的白雾,没好气道。

“他不是傻,他只是对那片土地爱得深沉。”李建昆叹息一声说。

“作诗呢?”强哥斜睨他一眼,“搞什么炼油厂我是真没路子,特区也没港商干这个呀。你呢?”

“有几人有能耐搞过石油?港城那地方有油吗?”

“那咋办?老高没被逼到一定份上,不会向我俩开口。”

咋办?凉拌。

正像强哥说的,老高开口,这忙得帮。

所幸李建昆寻思着,搞炼油厂的技术和人员,石油老工业区肯定不缺,这事儿说白了,还是钱给闹的。投资一家炼油厂,以老高沉稳的性子主持大局,他还是很放心的,其实是一个赚钱的买卖。

“你在机关上班方便,给老高汇笔钱吧,这大冬天的,听说陕北冷的很,别冻着饿着孩子。再给他回封信,让他别急,这事儿我来解决,咱俩开年过去一趟,也该去看看了。”

“行吧。那要快点,最好初几动身,我不像你,后面不好请假。”

“小英雄有来信吗?”

“还是上回那封,他那边寄封信不得路上跑几个月?”

不管是高进喜还是吴英雄,寄信都是寄到胡自强这边,因为他稳定,不像李建昆神龙见首不见尾。

李建昆从靠背椅上起身,点燃香烟,望着窗外特区还算不上万家灯火的夜色,思绪跳回到在燕园,想起他们四人之间曾发生的一些往事。

“你啥时候回老家过年?”身后传来声音。

“这两天。”

不知为何,李建昆追忆的思绪里突然闯进一个扎马尾辫的清秀姑娘,一晃四年过去,她的东欧求学之旅还好吗?过得又是否好?

他心中始终有个遗憾,当初没去给她送行。虽然她也没告知。

可是,徐庆有不就去了?

李建昆想着:忙忙碌碌之中,他其实仍旧有很多事没做好,许多应该去做而没做的事,有时真的只是抬抬脚而已。

“有小英雄家里的地址吗?”

“没有。不过找导师应该能问到吧。”

李建昆点点头,打算回京后去扛把子那里打听下,现在在魔都倒也有几个熟人,自己新年是真抽不出时间,距离年三十没几天,至少让魔都的朋友代为去探望下,看看吴家有没有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小英雄在国外才能安心求学。

钟家,也一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