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688章 首负和首富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688章 首负和首富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688章 首负和首富

第688章 首负和首富

南巡队伍已离开特区,空气中弥漫着喜悦而躁动的因子,特区的发展得到明确的肯定,那幅重若万钧的墨宝注定会被好好珍藏,它不仅仅是对过往的总结,更是对未来道路的指引,给予人们无限信心。

在这样的氛围里,特区的每个人似乎都在摩拳擦掌,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晌午时分,在华电工厂行政楼三楼的会议室,李建昆把身在附近的一些“老伙计”全召集过来,弄了个茶话会,既是回家过年前和大伙儿聚聚、唠唠,也是值此春潮涌动之际,听听大伙儿的意见,给他们更多的选择。

功臣老将不可亏待。

在羊城高第街的小龙小虎,在茶花大队翻版磁带厂的林海,在中英街的阿昌,以及在走石头王的老路、从东北捣腾农作物搞得如火如荼的哼哈二将,围坐在椭圆形的红漆会议桌旁,桌面居中摆放着茶水和一排果盘。

“阿海先说吧,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心里怎么想的怎么说。”

之所以让林海先发表意见,是因为他现在已是无业游民,茶花大队的翻版磁带厂正式关闭,在南巡队伍来到特区的半个月前。

李建昆对南巡这种历史大事前世看过相关资料,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知道南巡队伍来特区后,考察了一些当地村落,可不好让大佬们发现翻版磁带厂,最后要是一打听还跟他有关……

事是没多大事,厂子毕竟挂靠在大队,而且这年头国内也没什么知识产权的概念,主要丢人。

林海挠挠脑壳说:“我、没啥计划,大佬你再想个门路,我跟着干就是。”

“你不想着怎么讨媳妇儿?”李建昆瞥向他说,“你不是去过港城么,艾菲现在是什么身份伱是知道的,甭管跟着谁干,你终究是个打工的,自己真的没点想法?”

谈及艾菲,林海黝黑的脸微微一红,像小媳妇儿般扭捏着说:“我俩处对象,是看中各自的人,她又不图我什么,我也不图她什么,打工怎么了?她不一样是给你打工的?”

“胸无大志!”李建昆懒得再理他,眼神望向阿昌。

阿昌苦笑道:“我又不会干其他的,现在经营中英街的铺子挺好。”

他和林海一卦的,私下里林海明显还是他“大哥”,林海都没想法,更不能指望他。

“小龙和小虎呢?”

小虎讪讪一笑道:“我还是想跟着您干。”

小龙看一眼李建昆后,迟疑一下说道:“昆哥您要是不好安排我们,那、我自己南北倒货好了,这些年也攒下不少钱。”

他刚才想了想,昆哥如今干的买卖都太高端,且不提港城那边的业务,即使是内地,无论是中关村的华夏硅谷公司,还是特区的华人电子厂,弄的全是高科技,他这种小学文化水平的半文盲,又能帮上什么忙呢?

他想:还是不要让昆哥为难了。

“小龙你这话说错了。”李建昆放下手中剥到一半的柑橘,很认真地说,“我从没有把你们当成累赘,只是现在形势明朗,大把的机会摆在眼前,经历这么多年的磨炼,你们也都能独当一面,如果你们愿意,我很支持你们自己去闯一闯,打拼出一份自己的事业。”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补充一句:“给你们安排个事儿做,又有什么难的呢。”

小龙一副‘原来是这样’的表情,憨笑着说:“那还是跟着您干吧。”

李建昆:“……”

他最后将目光投向哼哈二将。

金彪摆手笑道:“别看我们,我们不是在干了?”

陈亚军嘿嘿一笑:“今天下半年,我和彪子可没少赚,容我说句托大的话,现在全中国也没几个人比我们有钱。不过呢,就像昆哥你说的,这事儿不是长远之计,既累,又要看天吃饭。

“昆哥你脑子好使,如果能整个既赚钱又稳定、还轻松也适合我们的买卖,那自然是最好不过。我和彪子你就别‘赶’了,真要想脱离你,这两年一直很清闲也不会等到现在。没办法,依赖感已经养成了。”

李建昆哭笑不得,眼神逐一扫过他们,笑骂道:“老子给你们每人计划了一百万资金支持,这么说还送不出去?”

当然,心头更多的是感动。

这些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在这个草莽年代,文化水平其实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胆识和经验,他们都不缺。

他们如果从现在开始打拼自己的事业,日后成就亿万富翁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一百万资金支持?啧啧!”

“所以你们要想好,机会只有这一次。”

面对李建昆警告的眼神,大伙儿相视而望,齐齐笑出声,一百万事实上也就那么回事,他们现在谁不是十万元户?可能阿昌还差那么一点,但有限。

他们一个个的是什么出身?

又是怎么走到今天这种程度的?

有些话他们不说出来,但心里都亮堂。

“笑你妹啊笑!”李建昆破口大骂,怎么他手下的这帮人,不按正常套路出牌呢?

他却没有想过,老话讲“跟着燕子学飞行”,他对手底下这些人带来的影响和改变,绝不止是渐渐鼓涨的荷包。

既然大家都没有自己奔事业的意思,李建昆只能给他们安排了,某个很早之前掠过脑子里的想法,摆上桌面——

黄金饰品。

八四之后,随着开放扩大,经济活泛,中英街会逐渐演变成黄金一条街,产值每年以亿为单位递增,大有搞头。

在那边搞销售厅,再在特区办个饰品加工厂,形成一条简单的产业链,料想还是非常来菜的。

李建昆把计划一说出来,得到满堂附和:

“好好好,搞黄金首饰好,我都想搞条大金链子和金扳指戴着,不知道哪儿有得卖。”

“将来的人会越来越有钱。”

“那些港城老板好多都戴大金链子,往后肯定会是一股风气。”

“黄金可是硬通货,想想都有钱途!”

李建昆扫视他们说:“真要想搞,那就认真搞,你们一帮外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我认为你们要组个团,去港城学习黄金销售包括饰品制造这方面的经验,记住:人没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好主意!”金彪和陈亚军对视一眼,嘴角勾起邪笑。

众人又商讨一番,将事情定下来,李建昆会让港城那边安排,开年后眼前这些个货把出国手续办好,一起去港城学习黄金行业的经验,学成为止。

下午,李建昆猫在自己的办公室,把早前颇费功夫快盘好的账目,拿出来收个尾。

这是他每年年关时必干的事。

不过一九八三年的账目,真的不太好盘。靠他这样盘,其实也盘不准,无他,现在摊子太大了。

想想看,一个“华强太古”旗下就有大大小小数十家公司。

总体来讲,一九八三年他一分钱现金没赚到,还巨亏几十亿!

当初收购“太古洋行”,拢共花费了将近百亿港币的资金,绝大部分都便宜了股民,而彼时他手上只有被太古洋行整幺蛾子强行交割到手的三十五亿港币,最后他的昆兰投资公司,又占有百分之六十五的华强太古的股份。

所以他还欠了港城董家、包家和李家,将近三十亿港币的外债。

与这笔债务相比,其他方面的收入实在不值一提。

从这个角度讲,他现在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全国首负。

当然,以上讲的只是现金——他是真没现金了,不过倒也不是很缺钱花,毕竟咱有银行啊。

如果从资产的角度讲,一九八三年他无疑又是大赚的。

收获一家“昆竹集团”,收获一家“华强太古集团”。这两家企业的资产值,妥妥超过一百亿港币。

这也是包船王和李佳成一点不怕他欠钱不还的原因。

因此大概率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一九八三年他的总收入结论:花了三十五亿港币,得到过一百亿港币的资产,但还欠了三十亿港币。

“娘的,回去要是跟我妈说,我在外面欠了这么多钱,怕不是要打断我的狗腿,再急出个好歹。”李建昆撂下钢笔和账本,躺靠向老板椅的靠背,用自嘲的口吻说。

虽然说包家、李家和董家根本不急,但他很不喜欢欠人钱的感觉,而手下的这些企业短时间内也赚不出三十个亿。

“还是得想办法卖力搞钱啊,欠账要尽快还上,另外想大干一场,又要投资不少。”

李建昆拍拍自己的大腿,仍然觉得自己穷得叮当响。即便从资产的角度讲,他现在肯定是铁板钉钉的全国首富。

至于说他的阶段性目标——成为华人首富,显然是没能达到的。包船王和董船王的资产都不输他,李佳成纵然差一筹,但有限。

而且这只是港城,华人可遍布世界,漂亮国有个姓王的电脑大王,犹记得似乎是在一九八六年的时候成为了漂亮国第五大富豪,个人净资产二三十亿美刀的样子。

“两年……”

李建昆沉吟少许,扭头望向窗外特区已乍现的春光。

其实钱赚到一定程度,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为什么他还要这么努力挣钱呢?

丢不起人!

既然决定走商业这条路,作为重生人士,还不能登临世界之巅,简直羞耻。

人一辈子至少要努力去做一件事,至少要有一个目标。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

等他达成目标后,瞧好喽,他保管下一秒就躺平,开始认真地享受生活。

为了不丢人。

为了毫无心理障碍地尽享人生。

为了没人可以对他指手画脚,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生活。

为了某些应该照顾的人。

为了企业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同志。”李建昆望着玻璃窗上自己的倒影说,“继续加油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