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697章 再见老高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697章 再见老高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697章 再见老高

第697章 再见老高

“突突突——”

一辆手扶式拖拉机颠簸行驶在黄土路上,周围灰雾扬尘,后斗中铺着干燥的秸秆,其上撂着大包小包,蜷缩着两个身影。

“昆子,你冷不?”

“废话!”

冻得李建昆感觉脸都不是自己的。

在西安时,气温尚在南方人可以忍耐的范围之内,这个季节最低气温大约零下四五度的样子。但黄土高原这块地界是真他娘的大,关中和陕北也完全不在同一个区域,越往北越冷,现在周围气温不会低于零下十度。

在这种温度里,南方人即使站着不动,都会冻得直发抖,更别提当下还是在移动的拖拉机上。

李建昆来之前也没料到会使用上这种交通工具,他的理想状态是在西安打辆出租车,直奔老高所在的绥县。

你猜怎么着?

出租车虽然稀少,倒也有,外汇券司机们也挺喜欢,问题是不敢去。用司机师傅们的原话说:“这一趟颠下来,车轱辘都没了。”

前往目的地行进的过程中他们才发现,在这片山丘连绵、沟壑纵横的黄土大地上,有些地段甚至连公共汽车都没得坐。

老百姓常用的交通工具是驴车,拖拉机都算时髦玩意儿。

在雇上这辆手扶式拖拉机之前,他们已经各种换乘足足五次。此时望着周遭光秃秃起伏颇大的山地,李建昆和胡自强皆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如果不是为了几年未见的老高,两人早扭头返程了。

这真是一个苦寒之地。

两人现在才算真正意识到,老高当初放弃可以留在首都的机会,坚决要回老家,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

在这里,一抹绿色都是难能可贵的东西,眼帘中的色调除了黄,还是黄。干涸发裂的黄色山峦,空气中裹挟着漫天的黄尘。

此地的环境甚至不宜生存。

李建昆二人如果不是用纱巾裹着半张脸,现在只怕口鼻耳中全是黄土。

“昆子,抱、抱着我,人都僵了。”强哥的牙齿咯咯打颤。

“你他妈还是个北方人呢。”其实李建昆并不比他好多少。

一对难兄难弟就这样依偎着,蜷缩在拖拉机的后斗中,龟速接近目的地,令人肝胆欲裂的是,距离目的地还有将近二百公里的路程。——

绥县。

如果说陕北是苦寒之地,那么这个县城就是苦寒之地中的苦寒之地。

此地是典型的峁梁状黄土丘陵沟壑区,故而山沟纵横,道路崎岖。

万幸的是,得益于七十年代修建的国道,在进入县城这最后一段,李建昆和胡自强算是没遭罪,搭上了公共汽车。

一路走来,透过车窗玻璃,他们也将小县城的大致样貌收入眼底:

仍然是一片黄。

中巴的车轮卷起漫天黄尘。水在这里必然是宝贵的资源。

县城里,李建昆这种南方人眼中的房屋很少,几乎是清一色的窑洞,远处背山而建的土窑,街道两侧用石块垒砌的石窑、砖窑,即使是少有的楼房正面的一扇扇门前,也是带大圆拱的窑的造型。

这里的人们对窑洞似乎有种天然的喜爱。

进入县城腹地之后,因为地上变成水泥路或石板路,黄尘总算没那么大,眼前的世界又呈现出一副苍白的色彩,阴霾的天空,零星的光秃树干,灰褐色的临街商铺的石墙壁。

活动在街头的蓝袄子们,给这个苍白的世界增添了一抹色彩。

如同这年头全国各地一样,在这里自行车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不过道路上的汽车数量十分稀少,李建昆到现在为止,除了他们所乘坐的中巴车外,只看见一辆车顶架着大喇叭,车头上披着大红花的土黄色普吉212,车头前悬挂着一块大红牌匾,上书几个黑色大字——

电影宣传车。

在这之前,李建昆从未在哪个城市中见到,宣称电影会使用上这种规格。车辆龟速行驶,吸引了无数老百姓围观。

由此可见,娱乐活动在此地有多么匮乏。

胡自强小声对李建昆说:“咱们还指望老高三年内当上县长,这地方的县长有啥好当的?”

李建昆斜睨过去:“伱懂个屁。”

“我懂老高对家乡的感情,正是看这地界穷,才想回乡改变这里,但说真的,我觉得他完全够资格从市里起步。”

强哥的这句话,李建昆是赞同的。

老高的学历肯定不差,终究缺了点背景。

这个县城太穷太小,即使老高已是副县级,两人还是认为太委屈他。

中巴车正好路过县委大院,李建昆急忙喊停,车停下,司机师傅帮忙从车顶卸下他们的大包小包,里面行李不多,多是礼物,两人此时过来高低要拜个年不是?

说是大院,却完全谈不上气派。

里面没有一栋楼房,同样是清一色的窑洞式建筑,而且颇有些年月的样子。

在门岗处,李建昆报上了高进喜的大名,门岗小哥倒是挺热情,好奇地打量着他们,还喊来人帮忙拎包裹,领着他们去找高进喜。

越是穷苦的地方,反倒是越注重春节,周遭很安静,似乎还没有正式开展工作,李建昆二人被带到宿舍区的一排砖窑前面,在其中一间窑口门外停下。

“高副县长,有客人找!”

窑内传来呯咚一声,似乎某样东西被打翻,紧接着红漆房门迅速拉开,一个披着件洗得发白的蓝袄子的中年男人,夺门而出。望着门外风尘仆仆的俩人,高进喜一下红了眼。

他想过见到这俩小子该说点什么,但此时干裂的嘴唇翕合,有股酸楚将嗓子眼扼住,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了扑上去的两记熊抱。

李建昆的心情格外不好。

老高现在看上去,已完全不像他们一代人,虽说他年长几岁。更像他们父亲那一辈。皮肤粗糙,皱纹明显,身板单薄,黑瘦黑瘦的,头上还有些白霜。

他不过也才三十多岁啊。

胡自强这么没心没肺的人,都有些泪目,颤抖着手摸向老高瘦得皮包骨头的脸颊,和那刺眼的斑白头发,“老高,你这是怎么了?”

“嗨,年龄到了呗。来来,快进屋,外面冷,你们这趟没少遭罪吧?”高进喜毫不在意,或者说当看到这俩小子仍然风华正茂,他打心眼里高兴。

一口还算宽敞的窑洞,里面简洁的生活用具一应俱全,但如果考虑到一家四口居住,显然也算不上大,还很不方便。

放在南方来说,这属于一个单间房。

窑洞内陈设最密集的区域,当数那张红漆五屉桌周围,旁边有个小小的书架,上面塞满各种书籍和资料,此时五屉桌的桌面上,摊开着好几本书和一大堆资料,一只英雄牌钢笔帽盖未拧放在纸面上。

李建昆看着示意他们随便坐,兴高采烈给他们倒茶的老高,鼻尖发酸,为了这个他和强哥谁也没看上眼的小县城,老高却弹尽力竭、费尽心血。

他离开首都还不到三年,竟已苍老成这副模样。

“嫂子和孩子们呢?”

“在乡下老家,这不新年么,学校收假还早,玩得不想回了。”高进喜呵呵笑道。

“人家工作是赚钱享福,老高你这是玩命啊,你看看你都变成啥样了?”强哥没好气道。

高进喜讪讪一笑:“没那么夸张,我们这边气候不好,三十好几的人,哪有不显老的?但我身体好的很。”

说罢,还抡起拳头摆弄了几招“武术”。

“狗屁不通!”李建昆笑骂。

高进喜悻悻然收拳,“你们先喝口茶,等下带你们去吃好吃的。”

强哥撇撇嘴:“这地方能有什么好吃的?”

“嘿,那你可错了,你不也是北方人吗?做面食我们这边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保管合你胃口。建昆这边……”

“你还不知道我?我又不挑食。”

三兄弟小唠几句后,知道他们路上肯定没吃好,高进喜领着二人离开县委大院,去往附近的一家餐馆。

“高副县长。”

“高副县长好。”

一路上有认出高进喜的老百姓,都会含笑招呼一声,表情中都有种发自肺腑的敬意。

这是一家专做羊肉的馆子。

由于时间尚早,还不见其他客人,招呼李建昆和胡自强在远离门口寒气的一张半人高的餐桌旁坐下后,高进喜跑进后厨。

里面传出厨子惊诧的声音,不多会儿厨房门口出现个络腮胡中年人,远距离仔细打量着李建昆和胡自强,想看看到底是什么贵客,能让一向抠搜的高副县长这么舍得。

大约十分钟后,高进喜亲自端着木托盘从厨房走出来。

“好吃的来喽!”

托盘里放着两碗面,香气四溢的羊肉面。

“这是强子的,你不吃香菜。”

“这是建昆的,给你多加了醋。”

络腮胡厨子跟着端来一只托盘,上面有一碗素面,还有一钵子炖得酥烂的羊肉。

李建昆瞅瞅那碗素面:“老高你这……”

“我有肉啊,”高进喜从陶钵里抓起一坨羊肉,撕巴撕巴撒进自己的素面碗里,“这不就是肉?”

李建昆和胡自强一脸无语,那给他们搞羊肉面做什么?

“主要让你们尝尝,滋味不一样,我平常啥时候不能吃?”高进喜笑了笑,挥手示意道,“来来来,趁热吃。”

面是手擀面,格外劲道。羊肉瘦肉多肥肉少,一点不膻。

确实是美味。在其他地方很难吃到这么地道的羊肉面。

看见两人大快朵颐,高进喜十分开心,眼睛笑眯成一条缝,也使得脸上的皱纹愈发深刻,他似乎已经忘了两人为什么会过来,和那件令他一筹莫展的事。

李建昆从钵子里夹起一大块羊腿肉,放进他碗里:“吃!吃饱喝足再谈谈炼油厂的事。”

啪!

高进喜忽地猛大腿一拍,瞪眼问:“对啦,不是说能搞定吗?怎么只有你俩过来,港商呢?”

胡自强从面碗里抬起头,瞥他一眼说:“要个屁的港商呀。”

他虽然不是特别清楚昆子在港城的猫腻,但他知道华电百分之百是昆子的,他在港城早就有公司,手底下有的是给他打工的港商。

他愿意亲自跑过来一趟,这事儿还不是妥妥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