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701章 坏事和好事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701章 坏事和好事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701章 坏事和好事

第701章 坏事和好事

午后,一辆土黄色的吉普212一路颠簸,扬起漫天尘灰,行驶到塔沟村的村口停下。

再往前实在无法通行。

驾驶舱两侧的车门同时打开。

高进喜从副驾驶座上跳下,一个没站稳,险些栽倒在地,幸好司机小张速度够快,奔过来搀扶一把。

“高副县长,你真要好好休息了。”小张眼里满是心疼,同时带着抹深沉的敬意。

为了县里的事,这位真是操碎了心,过去这三天,他拢共都没睡过半天觉。

满脸倦容的高进喜闭了闭眼,试图驱赶走那股头昏目眩,半晌后,睁开眼睛冲小张笑笑道:“我没事,走吧。”

只是笑容实在牵强,现在的他又如何笑得出来呢?

他脑子里从来不缺改变县里经济面貌的想法,事实上早前燕园求学时,每每生出好点子,他都会记在笔记本上,只等着回乡大展拳脚。

但他万万没想到,计划不缺,然而真正实施起来,困难一重接一重。他像一个深陷泥潭的人,每走一步都要用尽所有力气,并且即便使出浑身解数,快三年了,仍然没有走太远,这令他身心疲惫、心力交瘁。

两人结伴进村,小张落后他一些,但不敢离太远,生怕路不好他不小心摔一跤。他觉得眼前的男人现在就像一个玻璃人,一旦摔倒,很可能就碎了……

“高副县长回了!”有村民发现二人,兴高采烈打招呼。

越来越多的村民留意到,纷纷放下手头事,凑上来嘘寒问暖。

虽说他们嘴里喊着职务,那是出于尊重,但大伙儿谁都没拿他当外人,态度很亲近,浑没有普通老百姓见到大官时的胆怯。

“四婶儿,吃了吗?”

“五叔,旱烟少抽点,你看你胡子都熏黄喽。”

“哟,汉林叔,家里要办喜事吗,扛这么一大包白面?”

回到这片养育自己的故土,高进喜从不把那些头衔带进来,他其实更乐意长辈们喊他“狗娃”,那是他的小名。

被他称呼为汉林叔的黝黑汉子,肩头扛着一包白面,乐呵呵回话道:“我哪舍得吃白面?伱还不知道呢,咱们村出大事了,有了个顶赚钱的门路,得多亏你那姓李的同学。”

“建昆?”高进喜既诧异,又不是特别意外。

在燕园读书的时候,强子给建昆取了个外号叫“财神”,用以夸张的形容他所过之地,财富自生。

不过仅在这边待三天,给村里找到一个“顶赚钱的门路”,也着实令人咂舌。

高进喜顿住脚,忙打听具体情况。当弄清楚事情原委后,他心头不禁感慨:论搞活经济,还得是建昆呐。

他就从未想到过让村民们做小吃赚钱。

当然,政策放开前也不太行得通,容易搞出问题。

“那今天试水卖了多少钱呢?”

“三十多块。”

好家伙!高进喜脸上终于浮现出一抹热烈笑容。

三十多元在许多大城市都相当于一名工人的月薪,在他们这种穷地方,多半家庭一整年都未必能攒下三十元。

这还只是试水卖卖,没有备太多货,倘若敞开卖,一天进账大几十甚至百来块,也不是没有可能。

塔沟村很小,拢共才四十几户人家。虽说只是个小买卖,但一个月后,一年之后……村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呀!

‘我远不及建昆呐!’

扶贫致富的计划未必要多么宏大,太过宏大的计划,往往因资金捉襟见肘,广泛铺开后,而显得杯水车薪。为什么不多想想一些类似的小点子,把全县细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地域,在不同的地方推广不同的扶贫计划,以量变引发质变呢?

高进喜陷入反思,并获得深刻的启迪。

半晌后,他想到一个问题,他望向周边围拢过来的乡亲们问:“大伙儿都要干这买卖吗?都准备去祈水镇上卖?会不会同质化……就是货太多了,别咱们村自己人和自己人搞起竞争,老话不是说了嘛: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汉林叔作为代表回话道:

“没有,你那同学跟我们说,其实只要敢想敢干,这年头稍微卖点俏皮东西都能赚钱,我们不打算每家每户都卖油条和麻花,有些人家准备卖咱们逢年过节才会做的费功夫的小吃。

“还有呢,你那同学在和村长合计,想在村里办个什么合作社,把大家凑在一起干这事儿,就是说有人专门在家里做,有人拿出去卖,有人负责采买,把大伙儿按能耐做分工,有多大能耐出多大力,拿多少赚头,他说这叫……叫……”

“人尽其用,按劳分配,集体致富!”有村民记得词儿,帮忙说道。

高进喜双目圆睁,大脑嗡鸣,内心受到剧烈冲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昆在改变乡亲们的思维观念,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合作社虽然不是很新颖的概念,在以前的大锅饭时代就诞生了,但建昆的使用方法可以说截然相反,他不追求集体利益,而是使用合作社模式促成一个集体,利用集体的力量为村民们创造个人财富。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用自利绑定大家,会使得这个集体更加凝结,从而实现长远发展……

‘我这个同学啊,有大智慧!他对经济模式的创新和运用,已臻化境!’

高进喜心头感慨万千。建昆是在用非常先进而高深的方式,去做一件极小的事,或许他自己都没有多想,只是出于本能——顺手拈来。

现在,站在这片黄土地上,高进喜的脚底板和脑壳,仿佛前接大地,后连苍穹,整个人透开了,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建昆的这种新型合作社模式,完全可以、也值得大力推广!

能一次性解决许多他在扶贫工作中遇到的棘手、尚未能解决的问题。

高进喜满脸激动,精神亢奋,犹如得到《圣经》的教徒。

他突然又生出些许埋怨:建昆啊建昆,你这么厉害,为什么不从政呢?

不过转念,他明悟了:因为建昆太聪明,他的才华在无拘束的前提下才能尽情施展,而体制内,束缚太多……

“高副县长,你这同学太厉害了,你把他带到咱们村,简直是送来一尊财神。”

高进喜难得露出一丝张扬,咧嘴笑道:“那是。”

示意乡亲们各自忙后,高进喜告辞离开,继续前行。司机小张发现,高副县长像是吃了颗神丹妙药样,精神抖擞,健步如飞。

可惜并未持续太久。

当来到高副县长家所在的两口土窑前,看见坐在外面小坪上晒太阳的他的两位同学后,高副县长那股突如其来的精神气又泄掉,疲惫重新爬上他瘦削的身体,脚步再次虚浮。

李建昆和胡自强此时正在同高父、嫂子唠嗑,妞妞和蛋蛋一人趴在他怀里,一人在强哥腿上骑马,挺和谐美好的画面,被老高的颓然沉闷给戳破。

“怎么了这是?”强哥问。

李建昆打量老高一番,皱眉问:“你多久没休息了?”

司机小张在高进喜背后挤眉弄眼做手势。

“嫂子,给他弄点吃的,让他好好睡一觉。”不用李建昆说,孟巧兰看着丈夫既心疼也忧心,点点头后向窑内走去。

蛋蛋和妞妞一起迎向他们的父亲,高进喜分别伸手摸摸他们的小脑瓜,脸上多出一抹慈爱,对媳妇儿说道:“别忙了,我不饿。”

孟巧兰没听。

高进喜暗叹口气,又望向李建昆和胡自强:“我有事要跟你们说……”

“不管什么事,等你休息好了再说。”李建昆打断他。

“炼油厂办不成了。”

“啥?”胡自强蹭地从马扎上站起,诧异问,“为什么办不成?”

“石油管理局不批。”

“这事儿还需要他们批吗?你之前不是在信里说,你们县可以自己做主?”

“是,可是……哎!”

“大,坐。”妞妞贴心地摆来马扎,拉着她父亲洗得发白的蓝袄子的袖管,将他拉扯着坐下。

高进喜再次揉揉她的小脑瓜,示意她带着弟弟去玩,完了双臂撑在膝盖上,头埋得很低,望着脚下踩踏得发硬的黄褐色土地,表情极为痛苦,不知从何说起。

小张忍不住插嘴,气恼说道:“本来不关石油管理局的事,县里生怕后面搞出问题,非要拿手续给石油管理局审批!”

强哥恍然,那不等于找人背书吗?不关人家的事,人家凭什么给你背书?

“这不是戴帽子打伞,多此一举吗?”

高进喜仍低垂着脑瓜,幽幽长叹一声。

强哥还想开口时,被李建昆抬手制止。他对老高说:“暂时不谈了,船到桥头自然直,你先好好睡一觉,等起来我也跟你说件事,好事。”

高进喜终于抬起头,嘴角向上扯扯问:“啥好事?”

“我刚说了一堆废话吗?”李建昆没好气道。

“我根本不困嘛。”高进喜苦笑。

“我给你们县找到一个可以大力发展的行业,只要干好,你们全县只做这一件事就够了,整体脱贫致富不是梦。”李建昆点到即止,问道,“还去睡不?”

高进喜震惊,嘴唇翕合:“那我更不困了!”

李建昆两眼朝天看,一副“不听话,老子就不告诉你”的模样。

高进喜一阵无语,最后投降道:“好好好,我睡我睡。”

这话如果是旁人说出来,他会权当一个玩笑,他们县什么穷苦境地啊?使全县脱贫致富何其艰难?但如果是建昆,他必须上个心思。

司机小张直接懵住,心想:有没有这么夸张,你来我们县才几天?知道你牛也不至于牛成这样吧,神仙吗?

孟巧兰给丈夫做了一碗羊汤面糊疙瘩,高进喜呼哧呼哧吃完后,回窑躺在炕上,刚还嚷嚷着完全没有睡意的他,竟真的沉沉睡去,睡梦中嘴角不时弯起,似乎梦到什么美好的事。

孟巧兰进窑打量时,正好注意到这一幕,心头欢喜,她甚至生出了“如果建昆能留在他们这儿该多好”的想法。

她的男人工作起来废寝忘食,眼见着身体每况愈下,她是完全没有办法,也没有其他人能够劝动,但建昆可以办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