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702章 隐情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702章 隐情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702章 隐情

第702章 隐情

夜。

冷冽的西北风刮在山崖上,发出阵阵呜咽。

山崖下方,村长高大才家去年掏的,准备给当兵的儿子回来结婚用的窑洞内,大砖炕上,炕桌仍然摆放着,上面有只昏黄的散发出刺鼻气味的煤油灯、一瓶本地产的高粱酒、三只白瓷酒盅,中间还有盘花生米。

与对的人一起喝酒,有没有菜其实无伤大雅。

绝大多数年轻男人喜欢喝酒,也并非贪那杯中之欲,纯粹只为气氛。

不过今晚倒不止花生米一个菜,李建昆把提前准备好的一个牛屎纸包,扔到炕桌上。

胡自强且不提,高进喜满脑子问号,这里面装的就是可能让他们全县脱贫致富的宝贝?

他在睡梦中、醒来之后,一直在幻想建昆说的行业是什么,想过大兴农业,大建工业,大搞商业,归根结底在于一个“大”字,毕竟是一个县城脱贫的工程,并猜想建昆应该有什么法子同时解决他们的资金问题,要说他的脑洞已经足够大。

但也属实没料到,张良计会包在一张透出油印子的牛屎纸里,竟然是一种小吃。

高进喜不禁苦笑起来,四两拨千斤也不是这么个拨法吧?

现在心头的感受,大抵上可以用一句话形容: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他无法想象动用一个县城的资源去做某种小吃,同时全县靠着这种小吃生存,甚至是富裕,像一个童话。

“打开看看。”李建昆示意。

“不是……建昆,做小吃这种法子放在小村庄,像我们塔沟村,实现全村致富倒是有可能,但放在一个县城的层面上……”

“又有何不可?”李建昆接过话茬。

高进喜沉默,他想:建昆终究没在体制内工作过,没有管理数十万人口的经验。好吧,可以理解。

李建昆似乎看出他的心思,戳戳牛屎包后,正色说道:“老高,重点不在于它是什么属性,小吃还是金矿,或大或小,而在于市场对它的需求有多大,如果足够,别说富裕一座小县城,使一个小国家经济变好,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历史上有过这种先例吗?”

“哪需要从历史中找?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靠一种东西支持着经济命脉,比如东欧和中东诸国的能源,我知道你想反驳说能源和小吃无法相提并论,但本质上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这种小吃被市场广泛需求的话。”

有些话李建昆没办法说,实际上辣条在后世就是湖南某地的支柱型产业。

高进喜并不赞同他的话,却又无法反驳,抬起手来,慢慢把牛屎纸剥开,一捧火红的条状物映入眼帘。

诶?

这玩意儿他认识,不是面筋吗?

似乎被辣子浸泡过,使得通体火红,又用干辣子揉搓过,让面筋条上挂着些许辣椒面。

虽然是种很新鲜的吃法,甚至造就出了一种全新的小吃,但仍然改变不了它难登大雅之堂的本质。

坦率讲,想靠这玩意儿让一个县城致富,他认为不太现实。

“尝尝。”

无须李建昆说,高进喜正想这么做。

只见他用手指捻起一根辣条放进嘴里,细细咀嚼……

嗯?

高进喜眉梢微动,一种包含着辛辣、微甜、香料等,难以描述的复合型滋味,在味蕾中绽放,霎时间引出许多涎夜。面筋的劲道,又使它很耐嚼,滋味可以更长时间在口腔内保留。

不得不承认,确实很好吃,高进喜黄褐色的瞳孔内泛起微微亮光。

一根吃完后,他下意识望向牛屎纸,有种很想继续吃的冲动。

“感觉如何?”李建昆问。

“味道不错,可是……”

“没有可是,在果丹皮、水果糖、无花果,这些个口味很单调的小零食都能称霸街头的市场环境下,这玩意儿引入市场就是王炸,绝对会风靡。”

李建昆用笃定口吻说:“而且这并非最终的成品,它叫辣条,不是我发明的,我也是在国外尝过,然后根据口味尽量做的还原,还有很大的优化提升空间,这可以请专业人士根据国人甚至是地区的口味来调配,不断提升品质,这个行业可以长远发展,做到很大。”

“辣条?它在国外卖得很好?”高进喜眼神又亮了一些。

“我打听过,几乎没有小孩子和姑娘不喜欢,小伙子次之。”这倒不是打听,而是实打实的后世辣条在江湖上的地位。

后世的孩子谁没吃过辣条?

多少人逛超市时,会习惯性地拿两包辣条扔进购物车?

连李建昆这个五九年生人,在前世还算年轻时,也有过类似的记忆:大约是在九十年代的样子吧,印象中那会儿市面上才有辣条,哦不,那还不是辣条,是辣皮子,很大一包,小店老板拆开散卖。

可能二毛钱一张吧,记不太清了,拿在手上撕啃着,让寡淡无味的嘴里霎时间充满极为丰富的滋味,作为江浙人的他,往往会辣得连连哈气,吐出舌头。

但仍然会继续吃,并直呼过瘾。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人们嘴里更加寡淡无味。

当下的小孩子和年轻人,无人可以抵抗辣条魅力,他敢这么说。

“这么说国外有公司专门做它?那些公司规模怎么样?”高进喜追问。

“十亿规模的也不是没有。”这对标的是卫龙,出于年代考量,说百亿有点吓人,所以除以十。

“嘶!”高进喜倒吸一口凉气,赶紧又从牛屎纸包中捻起一根辣条,拿到眼前细细打量,怔怔出神。

难以想象,这么个小玩意儿,竟然能创造出十亿级别的财富。

十亿,买下他们绥县都够了。

“当然,真想把它做大做强,产品的品质是根本,渠道、销售,宣传等等,这些方面都要花心思。反正老高,你要是相信我的话,这玩意儿绝对有搞头,你们县在国内先搞,后面又能应对好竞争的话,把它打造成伱们县的支柱型产业,并不是什么很梦幻的事情。”

胡自强插话说:“哎呀老高,行不行的,先弄个厂子试试呗,要真像建昆说的这么好卖,还怕规模干大吗?不行就拉倒。”

“对,是这个理儿,既然建昆这么说,既然国外有成功的案例,确实值得一试,”高进喜顿了顿,苦笑着说,“我不是在为这个发呆,我是在想:这个厂子该怎么办,什么时候能办起来。

“你们知道的,一个石油发开的项目,由于县里的失误,导致我们县现在财政状况非常糟糕,别说拿钱出来办家新厂子,欠的贷款都不知道该怎么还……”

绥县糟糕透顶的经济情况,李建昆和胡自强确实知道,毕竟许多行政人员的工资都几个月没发,如果我们有破产这个概念的话,这个县城从现实意义上讲已经破产了。

石油开采,可不是小打小闹,钻一口井的成本百万起步。

绥县这个苦寒之地的经济经得起几口井?

李建昆看出老高有些欲言又止,遂问道:“不光是钱的问题吧。”他想到另外一件事,现在老高酣睡大半个下午,精神头蛮不错,倒是可以了解一下。

他总觉得炼油厂项目搁浅,里头还藏着点事。

因为不合理。

李建昆继续问道:“你们县的经济都差成这样了,合资建炼油厂等于是续命的计划,县里搞什么幺蛾子,为什么一定要让石油管理局审批通过?”

高进喜脸上浮现起一抹痛苦之色,他叹息一声道:“我原来只是有点怀疑,但是不敢相信,通过炼油厂这件事,才算真正确认了——”

“什么?”强哥见他顿住,搭话问。

高进喜喉结滚动一下,艰难说道:“有人忌惮我,不想再让我搞出政绩,所以我提出的任何可行性计划,他都不会支持。”

果然有事!李建昆微微眯眼。这意味着,即使他把辣条这个大好的产业送给绥县,但由老高来主持,只怕同样无法成事。

可换别人他也不会送呀。

“卧槽!”强哥手拍桌面,跪坐而起,瞪大眼珠问,“哪个王八蛋?”

李建昆轻踹他一脚:“脑子呢,还能有谁?”

胡自强反应过来后,勃然大怒:“这是个垃圾啊!经济都成这个鸟样了,他还搞窝里斗?”

李建昆望向老高问:“如果我没猜错,之前你们大力开钻新井,就是他的计划吧?”

高进喜点点头。

那么这梁启峰是个什么货色,李建昆心里便大致有数了:

能力平平,在位多年没有拿得出手的建树,再想有大的晋升毫无希望,

偏偏这时,一个高学历人才学有所成,短短三两年时间,已经干出不少实事。

这让梁启峰嗅到危机,感觉地位受到挑战,所以他亟需取得一些成绩来稳固,这才有了冒进式的钻井计划。

结果却搞砸了,当他意识到自己真的折腾不出成绩的时候,那么保住自己地位的办法,似乎就只剩一个:打压能力者。

该说不说,这种事儿其实不罕见。

谁身边还没几个因能力很强,但情商不够,而遭上司打压的朋友?

所以说情商两倍重要于智商,这个社会从不缺人才,但多半人才都由于人的劣根性,被扼杀了……

“老高啊老高,你知不知道你已经落入圈套了?”

李建昆幽幽问:“石油开发的事被姓梁的搞砸后,又是他带头怂恿你接手的吧?大概率还说了些‘进喜你是有大学问的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类的话,是不是?”

高进喜愕然盯着他,好半晌后,讪讪一笑:“我根本没想那么多,我只是想竭尽所能让事情变好。”

李建昆深深看他一眼:“说句实在话老高,你不合适混职场,导师对你的评语是对的,你更适合做学问,你的思想太一根筋了,干不来勾心斗角的事,别人想坑你一坑一个准。”

“我又哪知道需要勾心斗角啊?”

高进喜低下头,手肘撑在桌面上,双手用力揪住头发:“这是我的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呀!”

能背后捅刀的,向来是亲近之人,因为陌生人没有机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