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717章 搞个副业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717章 搞个副业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717章 搞个副业

第717章 搞个副业

王秉权挠挠头,看出李建昆的表情有几分古怪,他想:我好歹也是在老家搞电器厂的人,现在想搞电冰箱,很奇怪吗?

“建昆,我跟你讲,电冰箱没有那么难,一个柜子加个制冷系统罢了,柜子不提,制冷系统这一块,除了压缩机我实在搞不出来外,其他的零部件要不然花点钱我有把握弄出来,要不然我自己就有把握造出来。”

“不不不王叔,别误会,我没觉得你异想天开,我只是认为……你很有眼光。”

李建昆说完,默默在心里补充一句:运气也足够好。

从眼下许多未来的著名企业家都瞄中冰箱事业上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综合诸多因素——市场需求、技术条件、政策等等,搞电冰箱是一个绝佳的生意点子。

由此可见,老王这位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企业家,视野之宽广和毒辣。

前世老王便成就了亿万身家,这一世有自己这个变数,日后老王和李吉利、张海尔齐名也犹未可知,毕竟后两者目前也只是在冰箱事业上刚起步,而他们现在的运气,远没有老王好。

李建昆把王秉权拉到一旁,咬着耳根子说:“王叔伱如果想要搞冰箱,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为啥?”王秉权诧异,心说:建昆你难道这么牛,真能搞到压缩机的资源吗?

“我在港城有一家电冰箱厂,拥有这方面的全套技术,包括压缩机。”

“嘶——”王秉权倒吸一口凉气后,双眼瞪大如铜铃,因为过于激动,声音变调到极为尖锐,“当真?!”

这一嗓子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视线。

王山河没好气道:“你俩说什么悄悄话嘛,这又没有外人。”

李建昆纯属养成习惯,受限于这年头内地的环境,习惯了当幕后大佬,讪讪一笑:“我说王叔想搞电冰箱的话,我这边可以提供技术支持,恰好有这条件。”

“这么巧?”小王瞪眼。

“是你爸运气好。”

王秉权此时还没回过神儿,他也觉得自己运气简直逆天了,他想搞电冰箱,建昆在国外就正好有家电冰箱厂,包括压缩机的技术都有,不敢想象……

那么还有谁能阻止他搞电冰箱?!

“哈哈哈哈——”老王仰天大笑,欣喜若狂。

李兰见丈夫心心念念的大事解决,也跟着笑起来,她总归希望丈夫能开心些,不提其他,这样至少能多和她说些话。

“建昆你来你来,咱爷俩好好谈谈。”王秉权激动不已,拉着李建昆便往屋里冲,打算找个安静地方详聊。

“老王你搞什么呀,建昆刚回来。”李兰笑骂。

“嗨,一时半会又不走。”

李兰拍拍旁边胡玉英的手,表达歉意,后者示意无碍。

王山河顿绝无爱,吐槽道:“感觉你俩才是一家的。”也跟了进去。

李云梦挽着姐姐的胳膊,看到大家都开心,跟着傻乐呵,她顶喜欢这样的热闹氛围,至于说同龄人早开学了,她还待在家里,这不重要……巴不得多玩一阵儿,二哥既然回来,总会安排的不是?

正北房的堂屋里,王秉权拉着李建昆坐在檀木四方桌旁,王山河充当跑堂小弟,从小龙妈手上接过两杯茶水送过来。

“建昆,那家冰箱厂是你自己的?”

“嗯。”

“乖乖!你也太能混了,都在国外有厂子?”

李建昆谦虚摆摆手,自己在港城的那些产业,暂时还是不好摊明,老王仅仅知道一家冰箱公司尚且震惊成这样,那百亿产业如果全抖出来,像老母亲还不得吓瘫掉?

王秉权震惊之余,兴奋到拍手:“这样可太美了,厂子是你的,你可以完全指挥,有国外的先进技术的支持,咱们搞个品牌冰箱出来,做大做强不是梦。建昆你有经验,你说说看,真搞个冰箱厂需要哪些投入,大概要花多少钱?”

“王叔你要想做大的话,那么必须科学规范化生产,引进生产线是重点。”

“一条冰箱生产线要多少钱?”

“看质量和产量,像我港城那家冰箱厂,最先进的一条生产线是从德国进口的,可年产十万台冰箱,不合格率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几年前的采购价是八百万美金。”

“八百万……美金?!”王秉权吓得一哆嗦,还是几年前,现在只怕更高。

别说他,小王也是一样。

要说他们家已经算有钱的,举家搬到首都,家底自然也带过来,老王办厂多年,累积的家底有几十万。小王搞古董,前些年是只出不进,花小钱大量买买买,近年来古董市场兴起,小王也开始做交易,以前买入的古董都升值不少,如今抛开建昆那一半外,他个人小金库里也有几十万。

然而这加起来近百万巨款,竟然只能买到一小截冰箱生产线。

王秉权猛地意识到另一个问题:“建昆你到底有多少身家了?”

本来建昆说在国外有家冰箱厂,他惊讶归惊讶,但没敢朝很大规模上想,现在得知一条生产线要投入数千万,那可绝对不是一家小厂。

通过儿子王秉权知道,建昆在国内还有不少产业。

这孩子是真发达到没谱了!

资产只怕上亿!

念头至此,老王深吸一口凉气,同时心有戚戚,有种前浪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感觉。

王山河对于李建昆在国外的事业虽然同样知之不详,但接受能力要比他老爸高,毕竟某个家伙可是发誓要成为华人首富的人。“爸,我看这冰箱厂你也甭惦记着一个人搞了,搞也搞不起来,和建昆合伙,二一添作五,建昆投资、出技术,你来经营。”

老王嘿嘿一笑:“我是这意思啊,就算我能投资得起,建昆出全套技术,多大的贡献?不可能不占一半。”

王山河又望向李建昆:“你不会不想投吧?”

“滚!”李建昆笑骂。

王山河哈哈一笑,把他老爸的右手和建昆的右手拉到一起,两句话促成了这个合作。

对于李建昆而言,此事即使抛开感情因素不谈,也是一个很好的副业投资项目,毕竟他有一家海外冰箱厂,资源是现成的,不利用起来白不用。再者,他清楚老王的能耐,投资老王绝对一本万利。

心心念念的冰箱事业,一切问题忽然迎刃而解,王秉权心里有多畅快自不用提,尤其是中午刚被人骂“乡巴佬也敢惦记搞电冰箱”之后,彼时他虽然没什么反应,但气憋在肚子里,愈发想干成。

现在,王秉权已经规划起冰箱事业的蓝图:

“我明天开始物色地方,这几天也看过不少旧厂子,挂靠应该问题不大,毕竟是送钱的事……”

李建昆打断他,询问他具体看过什么地方,了解到也是在五道口周边后,建议道:“最好是挂靠在东升和中关村这两个街道办辖区范围内,因为都有熟人,合作起来更方便。”

他真正的顾忌没有说:这样一家厂子投资不小,往后的规模估计也会越来越大,再过几年顺应时代改革时,熟门熟路自然好办事,以免搞得乌烟瘴气。

老王很明白做买卖这种事上人脉关系的好处,自无不从,与李建昆相约好,等看好地方后,约相关街道办的人出来吃个饭,认识一下。

对工厂选址的事李建昆还有几点建议:

第一,场地要足够大。

第二,周边有利于腾退的富余空间。举个例子,万一厂址在某个名胜古迹旁边可不行。

同时他让老王拿下某个旧厂区,或准备建设新厂房时,先别动,他会从港城调派技术专家过来,按照适配冰箱厂的格局进行改建或新建。

这些都是未雨绸缪,为以后做打算。别说老王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既然决定干,李建昆也希望把这个副业干干好,想想千家万户都用上你的冰箱,难道不爽快吗?

王山河戳在一旁虽然听得认真,但他并不关心如何办厂,也不懂,笑盈盈问:“那你们的厂子准备叫啥?”

李建昆耸耸肩说:“八字还没一撇呢,急个什?”

王秉权看看李建昆后,脑子里灵光乍现,用询问的语气说:“建昆你说叫‘清溪’怎么样?清溪牌冰箱,听着还行,水跟冰箱也带点关系。”

“好!”李建昆抬手轻拍一下桌面。

“清溪”二字源自何处自不用提,清溪甸是他的故乡,也是王老家的祖地。

“哎呦爸,有点水平啊。”小王大笑,同样认为这名字不错,饱含着多重含义。

“那是,”王秉权昂昂脑瓜,“别看你爸只有小学文化,我们当年私塾教的东西,你们读书时初中高中都未必能学到。”

王山河和李建昆相视而望,这话没法反驳,他们读初中高中时正赶上哗啦哗啦,几乎什么都没学到。

“王叔,李贵飞在念书这事儿上一直看不起你,说当年甩你几条大马路,有这回事?”李建昆顺着话头问。

王秉权尴尬地挠挠头:“嗯,当年你爸的成绩全私塾第一,先生特别喜欢他,我跟他正好相反,石头矶已故的杨先生那时候上课时总会带根戒尺,怕是没人比我挨得更多,不过也多亏了他打……”

老王想起当年往事,颇为感慨。

李建昆心头一万头草泥马狂奔而过,奶奶个熊,这事儿居然是真的,他一直以为李贵飞吹牛皮……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