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718章 老母亲和小妹都有问题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718章 老母亲和小妹都有问题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718章 老母亲和小妹都有问题

第718章 老母亲和小妹都有问题

夜已深。

李云梦还在姐姐房间里闹腾,寒假作业做完并上交给二哥检查过的她,放肆得心安理得,李建昆伺候老母亲睡到床上,替她裹好被子,坐在床边搭起话。

“妈,在这边住得不太习惯吧?”

“除了天冷外,都好着呢,你姐说再有个十天半月也该暖和了。”

“吃的方面呢?京城菜浓油赤酱怕是不合你胃口。”

“顿顿都是好菜,还有人做熟了端上桌,这么享受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你看看我最近都胖了。”

李建昆笑笑道:“胖点好,伱本来太瘦了。你普通话也不会说,只能跟兰姨聊聊天,是不是太无聊了?”

“这不是还有你姐和你妹嘛,普通话她们也在教我,云裳都计划好了,等天气暖和些带我四处玩玩,你别担心我,我没事的,都挺好。”

胡玉英从牡丹花被面的被子里伸出手,在小儿子手背上拍了拍。

李建昆见她似乎真的适应得不错,暗松口气。他今天刚回来,舟车劳顿,晚上和王家父子又喝了不少,胡玉英赶他早点去休息。

“小梦,你赶紧地,睡觉!几点了?”李建昆喊回小妹给老母亲暖脚。

一夜无话,隔日早上起来,胡玉英好好拾掇出一身外出的行头,因为今天是礼拜天。

让这位农村妇女心情更美的是,小儿子的对象沈姑娘,早饭前也过来了。这姑娘她不是第一回见,她来首都的第二天姑娘就登门拜访了,知书达理,乖巧听话,长得也俊,她是打心眼里喜欢。

“红衣,早饭吃了吗?”她用蹩脚的普通话问。

“姨,吃过啦,在家吃的稀饭。”

“那不顶饿,再来添个包子。”胡玉英伸手招呼。

沈红衣正准备走过去时,被李建昆拉住,“我刚问你,你说吃了俩馒头。”

“是呀,馒头和粥。”

“还吃得下?”

“你不懂。”沈红衣撂下三个字,小跑过去挽住胡玉英的手臂,搀扶着她向西厢房走去。

早饭时沈红衣挨着胡玉英坐,后者吃了满满一碗红薯粥,外加两个大肉包子。李建昆暗暗给沈姑娘竖了根大拇哥。

李云梦也挺喜欢这个小嫂嫂——她私下里已经这样叫了,一行人出发前往海淀小镇的路上,一直蹦蹦跳跳围在沈红衣身边,缠着她问东问西。

“红衣姐,这巷子为什么叫军机处胡同?好奇怪哟。”

“因为这里曾是清朝传递军情的要道,北口以前可以直通圆明园,军机大臣在此地办公,有重要军情马上送给在圆明园的皇帝。”

“京城为什么这么多胡同呢?”

“这事儿说来话长,向上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的‘闾里制’,用现在的话说叫城市规划,不然大家都乱盖房子要乱套了。战国时,京城已经是燕国的都城,热闹繁华,更要管控,当时在棋盘式的道路网格内,划分出大小方正的闾里,宋代为了在发生火情时便于救援,宋高宗又规定了巷和衖的防火间距,大大小小的胡同因此慢慢形成,延续至今。”

“前面为啥叫老虎洞?”

李云裳插话笑骂:“你哪来的这么多问题?”

“攒的,问你你又不懂。”李云梦探头望去。

李云裳:“……”

“小梦,别这样和你姐说话,人各有所长,我只是运气好,多读了几年书。但比起经营生意,我是远远不如你姐的。”沈红衣说。

李云裳心里的那点小郁闷消散,撇撇嘴说:“她就是个小没良心的。”

李云梦嬉皮笑脸凑过去:“好啦好啦姐,我错了,错了还不行嘛。”

她知道姐姐很能赚钱,她来京城后已经给她买了不少好东西,红衣姐虽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据说月工资才几十块,从这方面比较,姐姐似乎确实很牛。

李建昆和老母亲相视而望,齐齐笑起来。

“几点了建昆?”

“妈,早着呢。”

“还是快点,商量好的时间电话没打过去,待会儿会不到人了,你爸现在也忙。”

一路上,胡玉英催促不下十遍,等来到邮电局,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等吧,她丝毫不嫌烦。

李建昆算是看出来,老妈虽然嘴上说着到京城来这好那好的,但心里未必比兰姨畅快,兰姨至少一家三口都在京城,而他们家还有好几个留在老家。

关于这件事,他也挺无奈。

二姐显然已经习惯了京城的生活,小妹也心心念念想待在首都。

李贵飞还好说些,只要给他想要的,比如在京城弄个更大的厂子让他管,他应该会嗖嗖奔过来。

难点在于大哥一家。

大哥的事业正值春风得意时,大嫂的家人又都在望海县城,想让他俩带着小平安来京城生活,促成一家团圆的局面,目前看来没有什么可能。

干等约一小时,提前十分钟李建昆开始挂电话,因为一下子未必能挂通。

电话接通后,他把话筒先递给望眼欲穿的老妈。

“老李啊,在家都好呗……晓得你待在厂子里,总要回去看看的,晚上也在厂里住……哦平安呢?来平安,喊奶奶……”

玉英婆娘抱着话筒,实在没绷住,哭得稀里哗啦。

两个闺女和未过门的小儿媳在旁边安慰,李建昆暗叹一口气,心情很烦躁,后面有人催促时,没忍住大吼一声。

等老妈、姐姐和妹妹相继接完电话,李建昆最后抓过话筒,示意沈红衣把老母亲扶出去,带上电话亭的玻璃门。

同李贵飞小聊几句,又逗弄一会儿小平安后,李建昆找来大哥接电话。

“哥,妈这人你知道,还是放心不下家里,要是回到家吧,肯定又放心不下小妹,一辈子为我们操碎了心……”

“哎!”电话那头传来李建勋的叹息。

“有没有可能你们一家三口也来首都生活?你和嫂子商量,为小平安以后的前途着想,我可以给他安排最好的学校,你和嫂子这边,我看能不能找到‘对调’的人,工作和级别尽量保住……”

“愿意从首都往我们这边调的人,怕是很难找吧?而且不光是这个问题,还有你嫂子的家人,我们一家人想团圆待在一起,人家也是这样想的。”

“嫂子的父母都退休了吧,你和他们商量商量,让他们来首都养老,生活方面我来安排,你觉得他们能愿意吗?”

“这……不好说。”

兄弟二人合计半天,能不能办成不知道,得试试看,也需要时间。

李建昆走出电话亭时,胡玉英已经恢复情绪,劝儿子别为她担心,说她没事。

然而有没有事,李建昆现在心里门清,又苦于无法一下子解决,他见今天日头不错,也不急于回去,打算带老妈在镇上逛逛,见见新奇,兴许能好受些。

海淀小镇比以往更热闹了。

街边新开了不少店铺,沿街摆地摊的小贩也增加不少。私营经济放开的效果立竿见影。

“妈,妈,你看!好多小人书啊,满间铺子里全是!”

“姐,姐,那气球怎么能自己飞起来?”

“红衣姐,这放的是什么歌啊,真好听!”

玉英婆娘心头有没有好受些不知道,李云梦感受着满大街的新奇,完全颠了。于是街上出现这样一幕:

一个穿着羽绒衣、灯芯绒裤、运动鞋,扎着高马尾,亭亭玉立,漂亮异常的半大姑娘,一会儿蹿到这间铺子,一会儿蹿到那个地摊,瞪着眼睛瞧稀奇,忍不住各种买买买,很快怀里便抱了一大堆。

李建昆蹙眉望向二姐:“你干嘛给她这么多钱?”

李云裳吐吐舌尖,小声回话:“不是我给的,她本来就有钱。”

李云梦在老家念初中时,李贵飞每礼拜给她十块钱零花,一个小姑娘哪里花得了这么多钱?再说石头矶镇那小旮旯,又能有多少小姑娘钟意的俏皮玩意儿卖?

她虽然没想过攒钱,仍然有个塞满钞票的小金库。

现在这些存款终于找到用武之地。

“你爸给的,总怕她不够花,还说什么女儿要富养,”玉英婆娘看看大女儿,略带歉意说,“这不家里日子好过了么。”

“你们在商量啥呢?来来,吃糖炒板栗,我请客!”

李云梦旋风样刮回来,塞给老母亲一大包牛屎纸装着的糖炒板栗,又把怀里的其他东西塞给姐姐,让她代为保管,然后拉起沈红衣的手说,“红衣姐,带我去买磁带吧,我想听刚才问你的那歌。”

说罢,也不顾沈红衣情不情愿,拉着便跑。

“妈,话是这样说,我们也希望小妹衣食无忧,快快乐乐的,但这有点过了。”李建昆望着两人跑开的背影说。

玉英婆娘下意识望向大女儿怀里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叹了一声:“说的是,就怕孩子学坏了。我回去把她的钱拿来,要管控下,另外她这个性格……”

街上的半大姑娘不是没有,但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含羞答答的模样,人家还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

她家这小闺女吧,完全不怕生,性格像男孩子,也就是长得俊别人不能辨错。

李云裳插话说:“建昆你要给她找个好学校,真要好好管管,这年纪最容易学坏。”

“对对对,”玉英婆娘连声附和,“管得严的那种学校,建昆你要上个心。”

“妈,放心吧。”只要老妈意识到问题就好,从这个角度讲,让小妹暂时离开李贵飞的溺爱,倒是件好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