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719章 小妹转学记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719章 小妹转学记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719章 小妹转学记

第719章 小妹转学记

其实李建昆很清楚小妹不是块读书的料,至少吃不了知识文化这碗饭,但老母亲特地从老家过来陪着她念书,自己包括家人也总希望她能多学些文化,关于小妹念高中这件事,还是不能马虎。

再者说,学风比较好,管理比较严格的那种高中,肯定也是一流学校。

首都的教育资源扎堆在海淀,海淀当下也拥有一批全首都、乃至全国最好的高中,譬如: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一十学校,一零一中学等。

李建昆的目标,便在这些第一梯队的高中里面,无论哪所都不错,不过出于个人情感因素考量,他无疑更倾向于北大附中。

要说此事如果能请动他的导师出面,问题应该不大,不过他思虑再三还是放弃了,倒不是没把握请动扛把子,主要考虑到扛把子的性情,当年为壮壮上学的事,他已经破天荒动用了关系,李建昆不想再让他老人家去干不喜的事。

这日晌午,李建昆只身来到北大附中。

打着“有重要事要找学校领导”的说辞,又出示了北大研究生毕业证,在教务楼里结识到一位姓陈的主任,不过这位陈主任是管后勤的,感觉不太对路,李建昆又委婉地表示想见见更上面的领导。

“李同志,到底是什么重要事啊?”陈主任十分客气,虽然还没聊开,但用屁股想都知道七七届北大研究生,毕业后岂能没个好前程?

职务和级别应该要比他这种高中主任高得多。

“看。”谭副校长向下首的陈主任抬抬手,后者赶忙附和几句,只差没有把李建昆夸上天。

“站在我这边来讲,是件私事,不过对于贵校而言,又是件公事。我是受家中一位华侨身份的长辈所托。”李建昆回话道。

陈主任倒来一杯绿茶后,并没有走,凑在旁边坐下,对李建昆的来意也挺感兴趣。

“是这样的谭副校长,我属于港资这一方,本身没有行政级别。”

“谭副校长,来了位客人,北大七七级经济系的研究生……”

“我、没接受分配。”

“咚咚咚!”

“进!”

陈主任:“???”

“七七级的研究生了不得啊,记得那年研究生录取计划还没有正式实施,你们这一批都属于特录,人才中的人才,李同志是哪个省的状元?”谭副校长含笑搭话。

谭副校长:“!!!”

“不对呀!你这样的人才怎么会没有行政级别呢?我听闻当年的研究生毕业分配后,至少也是正科起步,往事不堪回首啊,恰逢人才断代,各机关单位抢着要。”谭副校长惊讶,旁边的陈主任也瞪大眼睛。

“来来,李同志,沙发上坐。小陈,倒茶。”他五旬左右,喊四十上下的陈主任“小陈”,没有毛病。

李建昆心头叫苦不迭,但要让他为这个事去骗人,他又有些办不到。

“哟,去这么远。”谭副校长应该是個求知欲很强的人,又对合资企业这种新鲜事物不甚了解,紧接着连连发问。

李建昆正欲开口谈正事,哪知谭副校长寒暄之意未尽,率先问道:“不知李同志现在在哪里高就?”

随着陈主任的一番介绍,朴素简洁的办公室里,红漆五屉桌后站起一位国字脸的中年男人,显然也不敢不拿七七级的研究生当根葱,同时听闻对方出自北大,谭副校长的脸上明显多出一股亲近。

如果说陈主任只是疑惑的话,那么谭副校长得知这个情况后,表情瞬间有了变化,那股亲近感消失不见,脸上还多出几分愤懑。

陈主任细细品味着这番话,嗅到一股好事临门的意味,热络领着他来到教务楼三楼,副校长办公室。

李建昆暗道不妙,斟酌着回话:“在特区一家合资企业。”

“浙江,文科。”其实李建昆并不想多谈这个话题,拿出北大研究生毕业证,纯粹只是为了好进门。

他想:国家培养你,上大学不仅免学费,还发生活费,你学有所成不接受分配,不在亟需人才的那些岗位上发光发热,跑去给港商做事……这是什么行为?

由此可见,沈学山式思想的人,在这年头真不少见。

“谭副校长,陈主任,希望你们不要误会,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我的性格并不适合在体制内发展。但我所在的合资企业,每年都在为国家创造巨额收入,我认为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不分形式。”李建昆正色说道。

陈主任下意识颔首。

谭副校长却不咸不淡道:“你的工资也不低吧。”

这话让李建昆无言以对。

他花了这么多年都没能改变老丈人的思维,又怎能希冀三言两语改变眼前这位?意识到这一点后,他岔开话题,或者说把话题拉回到正轨,准备按照原计划执行,用现实利益换个小妹的上学名额。

“两位,我此次过来是受家中一位华侨身份的长辈所托,这位长辈打小疼爱我妹妹,心心念念想让她接受最好的教育……”

李建昆说着,便将小妹在老家初中毕业,结业成绩还算不错,并且如今来到京城,户口已经解决,希望来北大附中求学的事,娓娓道来。

“呵。”谭副校长听罢冷笑一声,“我们学校有严格的招生标准,如果学生都以这样的方式进来,岂不是全乱套了?”

陈主任却听出弦外之音,对方一直在提及“华侨身份的长辈”几个字,望向李建昆摆出一副静待下文的模样。

“是有些不合规矩,所以我这位华侨长辈也希望能为贵校做点贡献,贵校如果在设施方面有什么欠缺的话,可以……”

“不用啦!”

不待李建昆的话说完,谭副校长喝一声打断,手拍茶几面,怒声道:“懂你意思了,说得好听点:华侨捐赠为我们学校做贡献,但如果真有心的话,又何必塞个学生进来?说白了不就是一场交易吗?龌龊!肮脏!我谭某人绝不苟合!”

陈主任嘴唇翕合,欲言又止。

得,遇到个这么正的人……李建昆不禁暗叹口气,他感觉再待下去,谭副校长的手就不止是落在茶几上。

索性不自讨没趣了。

李建昆站起身来,微微躬身,告辞离开。

“哼!”办公室里,谭副校长瞥一眼房门,火气还未消,“看到没有,原本一个大好的人才,非得去给资本家做事,什么乌烟瘴气的事都学过来!”

他如果不是对自己说话,陈主任现在真不敢贸然开口去触霉头,到嘴的话在脑子里斟酌一番后,才小意说出来:

“他刚说那姑娘成绩不错,其实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那些从外省对调过来的同志的子女,成绩真不错的那种,我们以往也收过的。

“再一个,他们那边还能赞助一笔。谭副校长,咱们学校的资金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每年的拨款都不够用,您看看,图书馆这么重要的基础设施,申请多少年都没有下文,为什么不……”

“他能捐赠我们一座图书馆?”谭副校长嗤之以鼻道,“你想啥呢伱?”

“我是想说,毕竟可以谈谈嘛,图书馆不指望,万一对方诚意还挺足,我们得到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又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学质量,何乐而不为呢?”

“你想多了,他们能提供的捐赠如果真的很大,哪会是这种求人的口气?”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是北大学子,我们毕竟也算北大的老师,只是出于尊重,而不是求人?”

“行啦,别谈这些有的没的。”谭副校长躺向沙发靠背,抬手揉搓着太阳穴,说起建图书馆的事,过两天有个关于新年度教育财政拨款的会议,他们学校今年的申请重点仍然是图书馆。

这个基础设施,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太重要了。

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这样讲:图书馆的大小、书籍内容的丰富程度,决定了一所学校的知识氛围和文化底蕴。

他内心祈祷,希望今年能有戏。

一个好现象是:国家经济陷入两年倒春寒,今年有明显回暖的迹象。——

海淀教委大院。

一年一次的区教育财政拨款会,高中部的会议,今天在此召开。

上午九点,在大院主楼二楼的一间大会议室里,区内各高中的相关负责人,悉数到场。

代表北大附中出席的正是副校长谭恩忠,他坐在主席台下的第一排居中位置,左侧是人大附中的负责人,右侧是清华附中的负责人。

轮到谭恩忠发言时,他下意识瞥向左右,国字脸上显露出一股锐意,图书馆任何学校都想建,但能够与他们学校竞争率先权的,也只有隔壁两人所代表的学校,今年的经济情况如他所料,要好一些,是个机会,他必须争取。

“尊敬的各位领导,我代表北大附中,作一九八四年度的教育财政申请汇报……

“第一,图书馆……”

主席台上坐成一排的众人苦笑连连,居中一人抬手打断他道:“谭副校长,图书馆的事能不能缓缓?这不是一点点经费可以解决的问题,你想要,他想要,他也想要……”

此人伸手分别指向谭恩忠和人大附中、清华附中的负责人,然而不等他继续往下说时,清华附中的负责人举手请求发言。

“戴副校长,你想说什么?”

“我们今年不申请建图书馆了。”

嗯?

别说主席台上的众人小小惊讶一下,底下所有人都露出诧异目光,谭恩忠更是面露狂喜,侧头问:“老戴,你们不申请了?”

清华附中如果不申请建图书馆,等于一个强大对手退出,他们的希望自然大幅提升。

人大附中的负责人,表情和谭恩忠如出一辙。

“有了嘛,再申请做什么?”清华附中的戴副校长笑呵呵说,“有位华侨打算给我们学校捐一座图书馆。”

瞎!

满堂哗然。

戴副校长继续说道:“既然谈到这件事,我也要向领导们汇报一下,是这样的:这位华侨有个亲戚家的姑娘,以前在老家浙江念书,现在是父母工作对调到首都还是什么情况,她也跟着来到首都,户口已经落实,学习成绩蛮不错,全校第九,想来我们学校继续求学,这种情况是可以考虑的嘛。

“这位华侨又很支持教育事业,主动提出要为我们学校捐赠一座图书馆,恰好我们学校也缺,总不至于拒绝吧。领导们认为这件事有问题吗?不违反什么吧?”

主席台上的众人眼神交流一番后,居中一人喜笑颜开,轻拍一下桌面道:“好事啊!”

替他们解决了大问题。

虽然在高中建一座图书馆,与大学无法相提并论,但费用至少也是十万打底。那姑娘有京城户口,升学成绩也不错。这样一来,既能得到一个好学生,又能得到一座图书馆,何乐而不为?

此时底下已炸开锅,与会者们议论纷纷,皆对清华附中的好运气艳羡不止,他们怎么就没遇到这种好事呢?

唯有谭恩忠,一动不动,表情呆滞,心想:为什么这个故事听起来那么耳熟呢?!

前两天那个北大经济系研究生李同志,登门拜访他的画面,在脑海中如幻灯片样浮现。

等到清华附中的戴副校长话音落下后,谭恩忠碰了他一肘子,侧过头,压低声音问:“老戴,准备转到你们学校的那个姑娘姓什么?”

“这、和你有关系吗?”

“你说说嘛。”

“姓李。”

谭恩忠:“!!!”

姓氏都能对上,那绝对没跑了。

对方居然真的能捐赠一座图书馆?!

这是谭恩忠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

“老戴,你们已经谈妥了?对方捐赠完成了吗?那小姑娘已经进你们学校了?”

“我说老谭,你什么意思?怎么的,还想挖墙角啊?”

清华附中的戴副校长不愿说,但谭恩忠懂他啊,作为对头都十来年了,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信息:只是谈了,但事情还没有开始办。

“各位领导,”谭恩忠仗着现在是他发言的时间,高声问道,“今年清华附中不申请建图书馆了,那我们学校建图书馆的资金还不能落实吗?”

“领导们,还有我们学校呢!”人大附中的负责人忙不迭发言。

谭恩忠:“……”

主席台上的众人全都面露难色,今年的资金虽然活泛些,但批准一个学校建图书馆还行,两个学校就捉襟见肘了。

他们商议一番后,由居中一人回话说:“图书馆的事还是先放放吧。”

教育财政拨款下不来,谭恩忠的心思立马拐弯,下意识看向旁边的老魏——

不能清华附中建起图书馆,我们北大附中没有啊,而且明明对方还是先找的我们……

悔!

悔不该当初没与李同志多唠唠。

谭恩忠心头狂呼:能捐赠一座图书馆,你倒是早说啊你!

属实没料到这个李家居然这么有财力,这么舍得。

谭恩忠寻思:现在还有机会,得想办法挽回局面才行……

(今天只有一大章,过年事太多,望见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