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723章 三代光刻机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723章 三代光刻机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723章 三代光刻机

第723章 三代光刻机

山河古玩城开业一周后,京城进入早春季节,暂安小院开始破土动工,准备建设三层高的百货大楼。

李建昆出席了奠基仪式。

王山河当然也在,敢不来吗?

作为未来百货大楼的总经理,鲁娜今日容光焕发,春风得意。这对小两口都找到了各自喜欢,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李建昆站在他们中间,有种被幸福包围的感觉。

象征性地铲过土后,工程队开始忙活,三人结伴走出工地,与赶来凑热闹的原暂安小院的商户们寒暄一番后,漫步返回娘娘庙胡同。

“你俩的婚期到底订了没?”李建昆看向左右问。

鲁娜小脸一红,垂下头去。

“反正今年吧。”小王回道。

“今年你们倒是赶紧订啊,还等啥?到时我好提前安排。”

这不是关系熟到一定份上么,索性直接问,主要李建昆左右一想,他俩似乎啥也不缺,真拿钱送礼才叫没诚意。

而这一世比前世来得更迅猛,现在只是一九八四年初,中关村已经出现不少私营公司。

“没这么夸张,不过确实有件大事……”

他俩不缺房不缺钱,倒真缺辆代步工具,现在政策也放开了。

“行吧,包我身上。”

“我是说车,可不是刚才那辆,忒小,没排面。”

“什么叫溜?一时半会儿不走了。”

“安不安排的,你还敢不来?”

诶?

李建昆眼前一亮,合适。

“你这人也忒没诚意了吧,送礼还要问我们?”小王笑骂。

视野中耸立着好几座占地不小的大楼,隐约还能看见楼外悬挂着的各色广告牌。

说实话,他也缺,他对“缝合怪”仍然有感情,但架不住在京城出趟远门真不方便,比如姐姐打算带老母亲周游首都的名胜古迹,如果有辆私家车无疑会方便得多。

“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小王大喜。

李建昆侧头眺望向中关村的方向,这一世一九八四年的中关村,与前世应该差别挺大。

“有排面的我怕你到时不敢开。”

中关村除了是日后的著名电子市场外,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第一批私营企业的孵化地之一。

恰好这时,一辆天蓝色上海牌小轿车从马路中央飞驰而过,小王伸手指过去道:“这这这,这个!”

“你又准备啥时候溜啊?”小王问。

李建昆笑了笑,要这么说,非得逼他去趟琼岛不可,那边的选择多。

那……不敢,李建昆讪讪一笑:“你俩还缺点啥?”

“你送!送辆全世界最豪的车来试试,看我敢不敢。”小王哼哼道。

对于这一切,李建昆高低有些自豪感。

更让他自豪的是,中关村科技大楼里,由陈春仙主导的光刻机研发项目,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三代光刻机。

这款光刻机耗费巨资打造了光学透镜,将一代和二代上使用的曝光式光刻技术,创新为光学投影式光刻,以扫描的方式实现曝光,光源也改进为248nm的krf激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将芯片的最小工艺推进至180nm。

要知道,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刻机,它的最小工艺不过是130nm。

这意味着,我国在光刻机技术上已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前两天被陈春仙喊到科技大楼,当被告知这个消息时,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李建昆激动的心情。

这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的科技突破和事件,目前还没传出去,不过陈春仙上报给了有关部门,这两天一直在相关单位做汇报演讲,接下来势必会带来一些影响。

李建昆要在京城等等看结果,另外无论后续如何发展,这样的光刻机已经算得上技术先进了,他要多制造几台,把特区华电产业园的芯片厂布局起来,弄好后马上能用,一旦汉显BB机和通讯基站用上自家制造的中国芯,成本肯定会降低一大截。

三人晃悠回娘娘庙胡同的四合院时,小院里传出噪杂的声响,很是热闹,推开院门走进去,发现院里有個魁梧青年,正撸起袖子收拾一张黑驴皮。

驴皮摊开在两张四方桌拼凑而成的大桌台上,泡过开水,蒸腾着热气,魁梧青年拿把龙牌菜刀,卖力刮毛。

“建昆回了。”唐国耀听到动静,抬起头笑着招呼,没忘记小王和鲁娜。

“这是、做阿胶?”李建昆不确定地问。

唐国耀点点头说:“阿姨身子欠佳,上次来看着脸色有点差,我寻老中医问过,说让买点阿胶补补,我一想买的那种估计里面也没多少驴皮,不如买张驴皮自己做,一准效果更好。”

“伱还会做这个?”

“嘿嘿,学嘛,其实不难。”

李建昆啧啧两声后,看向坐在院里晒太阳的老母亲,以及戳在旁边脸颊微红的二姐,都能从她们的眼睛里看出一抹感动。

小王别有意味地笑着,鲁娜小跑到未来公婆和胡母身前打招呼,然后凑到李云裳身旁,不知说了些什么,被李云裳拧了一把,身姿丰腴的大姑娘脸颊愈发红艳。

今天或许真是个好日子,反正老黄历上是这么写的,所以百货大楼才在今天奠基。

李建昆三人回来不久,院外有人喊门,林云过来了。

林老师拎着一只红蓝编织袋,走进院里看见正在忙活的唐国耀后,四目相对,火星四溅,李建昆等人则难免有些尴尬。

自从胡玉英来京后,两人隔三差五来探望,但碰个正着,这还是第一次。

“阿姨,知道你不适应首都的气候,畏冷,现在不到十度的气温,在咱们南方等于冬天,我托人搞来个泡脚的玩意儿,你晚上睡觉前泡泡,驱寒。”

林云隔空和大伙儿打过招呼后,来到胡玉英身前,蹲身扯开红蓝编织袋,从里面抱出一只内地绝对没有的、带足底按摩的洗脚盆。

“我又找老中医开了些草药,配合着一起泡脚,对身体很有好处。”林云说着,又抱出一只黑布兜,浓郁的中药味挥散开来,布兜里装的是配好的一副副药草,用废报纸包裹着,足够用到首都进入夏季。

“有心了,有心了……”胡玉英连连表示感谢,“你俩孩子都太有心了。”

所以很麻烦。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大闺女不缺人追求,却始终解决不了婚姻问题,云裳一直犯难,建昆也犯难,去年丈夫来京一趟同样犯难了,现在她也犯难……

两个小伙子都很不错。

一般人家能得一个这样的准女婿就该偷着乐了,偏偏她家有俩……

“瞎忙个屁!正事不干。”李建昆左右看看,破口大骂。

调补身体的东西,难道他没给老母亲准备吗?

玉英婆娘等人自然一脸懵,只有唐国耀和林云明白他的意思。确实,这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重点还要看……谁先把云裳推倒。

可是,好难啊!

云裳骨子里是那种很传统的姑娘。

他俩不是没有努力过,但至今连小手都没牵到。

李建昆大步走向屋里,都不稀得说他们,她姐对二人都有好感,事情到这个份上,谁能不能蛮横点?给她姐来个壁咚啥的?她姐还能溜掉?那不就到手了?

非要去期待那种情况:

“云裳,我能牵你手吗?”

“好哒!”

她姐的性子能说出这种话吗?

换成小猴子还差不多。

八十年代有多少人是因胆怯而错过了爱情?——

中关村科技大楼。

属于李建昆的那间总经理办公室,终于光明正大敞开房门。

现在,他四平八稳地坐在红漆桌台后面的一张同色软包椅上。

陈春仙叼着一根他散的华子,戳在窗台边,左手插着腰,撩起灰色西装的同侧下摆,神情激动说:

“消息明天会见报,我预计不仅国内的科技界会震动,在国外也会引发轩然大波,在光刻机这种尖端科技领域,我们终于站到了世界领先的位置!

“建昆你好歹笑笑,上面说了,会大力支持,让我们再接再厉,争取把它干到世界第一!”

陈春仙兴奋地挥舞一下拳头。

如今他是正儿八经的干劲满满,即使不为别的,只为这个“世界第一”的荣誉。

“说会大力支持?”李建昆问。

“怎么?这样的高新科技的突破,大力支持不对吗?是个有脑子的人都该知道这样做。”

李建昆手叩桌面,脑子里在想什么,旁人不得而知,半晌后问:“有什么具体举措吗?”

“有!”

“哦?”

陈春仙大步迈近,一手撑在红漆桌台上,道:“科协打算组织一场光刻机亮相和订货会,发动全国需要光刻机的单位派人过来观摩、采购。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们从研发投资阶段,转到销售获益阶段。”

“对!”陈春仙手拍桌面道,“会有大笔资金涌进来,我们往后再也不缺研发经费,我们研发的光刻机将走进全国的相关单位,他们都需要我们的技术支持,我们的公司会越来越壮大!”

这确实是件极为有利的事,但李建昆心中总有股忧虑:是不是太顺利了些?

“科协的活动什么时候召开?”他问。

“日期目前还没定,预计一个月内。”

“不能更快?”

“这咱们说得没用,人家搞的还是支持咱们的活动,不好催,我们听从安排就行。”

李建昆心说:怕只怕这一个月内出现变数啊。

没有的话自然最好。

他也希望事情能这样发展下去,这一世许多事毕竟改变了,一旦全国的相关单位采购了他们的光刻机,那么可以说以后就离不开他们,像光刻机这种产品,技术支持是重头,如此一来,华夏硅谷公司发展壮大已成定局。

后续肯定会有更多的科研单位参入进来。

那么我国的光刻机事业,也将迎来蓬勃发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