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925章 七擒七纵,世界首富的崩溃

第925章 七擒七纵,世界首富的崩溃

第925章 七擒七纵,世界首富的崩溃

李建昆慵懒地靠坐在沙发上,漫不经心地翻看着一份商业企划书。

孙震义哈着腰戳在旁边,心里高低有点忐忑,不是对他的创业计划缺乏信心,而是担心对方找由头,不给钱……

谁知道他那天说的是不是气话?

甭管自己的预算对他来说,算不算回事,但放在社会上购买力还是相当不俗的。

事实上正常来讲,越有钱的人越不会乱花钱,他们目的明确,习惯使然,钱花出去一定要创造价值。

砸钱让一个人去创业,并且笃定他肯定会失败,等着看戏这种事儿,本来就有点不可理喻。

这个年纪的孙震义,对于自身价值,可没有一个清晰认知,顶多是自命不凡。

李建昆想笑不好笑,心想历史诚不欺我:

“办杂志?”

孙震义认真点头,正色道:

“我之前做的是软件批发生意,这个创业计划的构想,是来自失利中吸取到的经验。”

他顿了顿,盯着李建昆:

“相信您也不会质疑,一种比人脑更聪明的东西,一定会有未来对吧。”

李建昆耸了耸肩:“所以?”

孙震义继续说道:“我的软件批发生意失败,归根结底在于用户群体太少,计算机远远没有普及。

“但在经营的过程中,我发现人们对于计算机这种新鲜事物,其实是很感兴趣的。

“所以我认为,创办一份向人们普及、并且能带来新鲜感的计算机杂志,肯定会非常畅销。

“同时这也会为我今后的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在孙震义看来,这是一個很好的创业计划。

连北原苍介和吉野英士也说过,通过尝试看来,目前搞软件事业为时过早,劝他往后退退。

孙震义还有一句话没说:此举对于信息时代的发展,和整个社会,都大有裨益。

算得上一个伟大的企划。

他信心百倍,且充满热情。

啪!

李建昆把企划书撂在玻璃茶几上,撇撇嘴说:“你会失败。”

孙震义虽然没有怼回去,但表情中明显写着不服气。他想,开始找由头了?

“预算五十万美金是吧?”

孙震义颔首。

“我给你一百万,一个要求:快!我没那么多时间陪你玩。”

孙震义睁大眼睛,有句话他是绝不敢说出来的,他想,这人怕不是有病?

震惊之余,他激动万分:“您放心,资金这么充足的情况下,速度会非常快!”

办份电脑杂志,不难,这一块在市场上几乎是空白,素材他有的是。

无非是找刊印公司进行排版、印刷、包装……弄出产品。

然后营销、推向市场。

其实他预算的五十万美金,已经十分宽裕。

一百万美金……保管像坐火箭一样。

……

……

前世,思科业务部负责人彼得·克拉克,曾如此评价孙震义:

“他不像慢条斯理的日苯人,倒像剑及履及的行动派。”

半个月后。

孙震义创办的专业电脑杂志《Oh!PC》问世。

在刊印公司制作产品的过程中,他已经向市场上投放了数十万美元的广告——

他一向认为,任何涉及产品销售的项目,营销都是重中之重。

另外,尽管早前的软件批发业务没干成,但终究没有白干,他和日苯四十二家专卖店,和九十四位软件从业者,有过业务往来。

这是一个现成的销售网络。

《Oh!PC》发布当天,孙震义在租赁的软件银行公司的办公地,精心筹备了一场订货会。

生意伙伴们非常赏脸,几乎全部到齐。

这与他虽然生意失利,但独自揽下所有债务,没让任何合作伙伴亏钱,脱不开关系。替他积攒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订货会气氛热烈。

经销商们拿货踊跃。

孙震义准备的第一批五万本杂志,短短两个小时不到,被订购一空。

这使得孙震义意气风发,当晚带着为数不多的公司职员,举行了团建,贪多了两杯,酒桌上,他带着几分不服气,说了些令职员们云里雾里的话:

“我承认他是个罕见的奇才。”

“可没有人能够一直是对的。”

“他做大生意的,瞧不起小买卖很正常,但他未必懂小买卖。”

“经销商们订货这么积极,说明什么?大家都看好《Oh!PC》。这么多业内人士的眼光,还不及他这个外行?”

“他过份骄傲了。不过也能理解,年轻嘛,呵……”

隔日,孙震义待在公司,除了安排工作,让职员们继续策划活动,或跑市场外,耐着性子等到黄昏时分。

一天没怎么好好吃饭、却没有丝毫饥饿感,神情亢奋的他,坐在简易办公室里的原木色桌台旁,开始挨个给经销商们致电:

“秋山君,您好,问一下,《Oh!PC》今天销售得怎么样?”

“哎,不太理想啊,翻的人多,买的少,只卖出两本。”

“啊?”

孙震义脸上的笑容僵住。

“星野君,准备下班了吧,辛苦了,我想问一下,《Oh!PC》今天销售情况如何?”

“您快别提了,只卖出一本……”

“什么?!”

孙震义嘴角抽搐。

“雪奈女士,您好您好,工作一天您受累了,我想问问,杂志在您那边今天销售得怎么样?”

“哎呀,震义君,这玩意儿一点都不好卖啊,根本无人问津,一整天连一本都没卖出去。我可拿了一千本货呢,摆满一个货架,看来得撤掉了……诶?掉线了吗,震义君,你在听我说话吗?”

孙震义额头见汗,脸色惨白。

……

……

李建昆打量着满脸倦容、眸子里布满血丝,好像一个月没睡觉的孙震义。

遂对老孙说:“给他来杯咖啡,提提神。”

很快,老孙喊来一名职员小姐姐,送来两杯咖啡。

孙震义接过后面的那杯后,说了声谢谢。

他没有喝咖啡,把套杯轻缓地放在玻璃茶几上,抬头望向李建昆:

“李先生,这笔钱算我欠您的,无论如何我都会还给您,请您给我一点时间。”

李建昆上下审视着他:“你好像很不甘心的样子。”

孙震义:“我犯了两个错误。”

“哦?”

“第一,我没有找准我的客户群体,杂志设计、尤其是封面,缺乏吸引力;

“第二,我忽略了普通民众对计算机、几乎为零的了解程度,杂志里面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过于深奥了。”

李建昆顺着他的话问:

“所以如果还有机会,你打算怎么做?”

孙震义诧异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继而,浑浊的眸子里掠起一抹精光,说话的音量明显提高几分,速度也加快了:

“我准备再创办一份杂志,定位好我的客户——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群体;把杂志的内容简单化,至少在初期,做到真正的科普。

“并且,我还有一个……很好的创想。”

孙震义越说越兴奋,他本来想用“无与伦比”来形容,丝毫不在意把创意泄露给李建昆。

人家不可能抢他的点子。

这种级别的大佬,根本不屑于做这种小生意。

李建昆随意抬抬手,示意他继续说。

孙震义两眼泛着光:

“我准备打造一种新时尚,不仅要让年轻人接纳我的杂志,还要让他们以看我的杂志、来标榜一种新兴人类的身份。

“对于个性张扬、特立独行的年轻群体来说,这种新时尚他们是不会错过的。

“这份杂志,必定畅销!”

李建昆又追问几句,了解清楚他的大致创意后,毫不留情的一盆冷水泼过去:

“你还是会失败。”

孙震义:“??”

他不信!

他自认,已经吸取到这一块儿的所有失败经验。

脑子里的这份杂志,他无论从哪个角度设想,都没有不受到市场追捧的可能。

李建昆露出玩味的笑容:“我期待你下次一副更惨的模样出现在我面前,区区百来万美金,这比赚到这些钱,更让我愉快。

“来,继续。”

甭管孙震义心里想怎么骂他,但是脸上振奋不已:“好!这回,我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他把失望二字,加了重音。

李建昆:“呵呵。”

……

……

同月,孙震义创办的另一本杂志,《Oh!MZ》问世。

“MZ”在这个年代,还是一种非常超前的概念。

在后世的日韩,会成为一个通俗用语。

他们通常把一九八一年至一九九四年出生的人群,称作“M世代”。

把一九九五年至二零零四年出生的人群,称作“Z世代”。

MZ人群的特点是,从小便生活在充斥数码产品的环境中,能娴熟地使用电子科技、信息技术、机动装置等。

这就是孙震义想要打造的新时尚。

于是,《Oh!MZ》这本杂志,从整体设计上都偏向年轻化,同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科普性的计算机知识,也包含一些电子数码相关的信息。

这份杂志除了产品不同,营销方面,孙震义采取了相同的操作。

《Oh!MZ》很快出现在日苯不少书刊商品,以及电子产品专卖店内。

销量……感人。

第一天,全东京共卖出一千一百一十二册。

第二天,八百七十四册。

第三天,五百二十二册。

第四天,两百……

月底,经销商们大量退货,两份杂志一起退,退货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

软银现在租赁的办公地,只是一个老破小写字楼的三楼、占地不超过两百平方的空间,根本没有地方再放下这么多杂志。

现在,站在一家废品回收站的操作间门口,望着一本本崭新的杂志投入巨大的机器,被锋利的刀刃组粉碎成纸片,孙震义滴血的不是心,而是他的灵魂。

他再次失败了。

做过充分思考的、自认为完美绝伦的创意,又一次惨败。

被李先生一语中的。

为什么?

……

……

李建昆看着眼前仿佛丢了魂儿样的孙震义。

知道只是随意一嘴“伱会失败”,还不足以让这个犟货心服口服。

孙震义今天过来,主要目的,肯定也是寻求一个答案。

李建昆跷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不紧不慢地说:

“第一本《Oh!PC》杂志的失利,我就不多说了,你自己也意识到问题。

“第二本《Oh!MZ》杂志……我只能说,你异想天开了。

“诚然,你的概念不错,想法很好,如果实现了的话。

“问题是,仅仅通过一本全新的杂志,试图去教化一个年轻群体,简直是痴人说梦。”

李建昆自顾自点上一根七星烟,慢悠悠地吐出一口白雾:

“纵观社会,无论什么时尚、风尚的形成,都离不开两种特性:

“1、偶然性。比如喇叭裤,这种脱胎于水手工作服的裤子,没有人曾想到,它会受到后世年轻人的热捧。

“2、强力造势。一种时尚,确实能被造就,但如果没有偶然性掺杂其中,就需要海量的投入,这或许包含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以及漫长的时间。”

李建昆顿了顿,望向孙震义问:

“所谓的奢侈品牌,是怎么来的?”

孙震义睁大眼睛,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

他嘴角露出惨笑,他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失败的原因,人家不假思索地张口便道出来了。

差距太大了。

尽管是同龄人,但是他和这位李先生,无论是从智慧还是商业眼光上讲,犹如萤火之于皓月。

是他太弱吗?

不,他还在大学期间,便挣到两百万美金,并创立了一家公司,回到日苯后兑给了合伙人,又入账两百万美金。

几乎人人都夸他是个商业天才。

只是,对方太强了!

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屡战屡胜,但是这位李先生,仿佛从不会失败。

不似人类……

孙震义红着脸说:“这两次创业失败的钱,加上那二十亿日元,都是我欠您的,我会——”

“哟哟,不信邪是吧?”

李建昆哈哈大笑,仿佛真的很享受这种事儿,抬手指向孙震义:

“来,老子陪你好好玩,继续!”

“您——”

“闭嘴!干就玩了,你现在这个鸟样,我看死你,创什么业都不会成功。”

蹭!

这话说的,孙震义挺斯文的一个人,也弄得邪火直冲天灵盖。

继续就继续,出钱的都不怕,他光脚的怕个毛啊。

……

……

这一回,孙震义格外慎重,没有贸然行动。

一个人把自己关在租住的公寓里,苦思冥想了好几天。

他认为,以往失败的经验,一样很宝贵,先不提金钱和时间,那都是心血换来的惨痛教训,可以避免他重蹈覆辙。

所以,稳妥起见,他不得打算冒险涉足一个新行业。

软件是决计不能搞了,时间点不对。

他仍然打算创办杂志。

这次,他干脆抛开了计算机领域,乃至于电子领域,瞄中了只要是个人、都会干的事——购物。

“出关”后,孙震义又做了几天的市场调研。

民众们在日元逐渐增值的过程中,购物的**愈发强烈,几乎每家商场内都人满为患。

他还特地跑到西友百货一号店里,泡了一整天,观察人们的购物行为。

他发现,在这个商品更新日益加快的年代,人们往往对某种新商品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想找商超的服务人员咨询吧,往往服务人员太少,很难顾及到每一位顾客。

这和孙震义设想到的情形,如出一辙。

他打算创办一本购物指南杂志。

和各大商超合作,把他们近期要上新的主要产品,整合到一本周刊杂志上,包含这些商品的价格、功能、材质、构造、特点等等。

让消费者看过他的杂志后,便心中有数,想卖某件商品,直奔商品所属的商场即可。

这样一来,除了售卖杂志的收益外,他还会多出一项营收——

等日后杂志做起来,向各大商场收取广告费。

一个生意,赚两份钱。

商业企划做出来后,孙震义又试着从各个角度去挑刺,想要找出失败的可能。

没有。

完全找不出。

这份杂志及人们所需,面对的客户是每一个会购物的人,客户群体涵盖了日苯所有家庭,和所有识字的人。

怎么可能不大卖?

万事俱备后,孙震义拿着几经易稿的商业企划书,来到银行,找到了李建昆。

还是前几次的那间办公室里,李建昆从他手上接过企划书,上下瞅瞅他:

“你又有信心了?”

“……”

孙震义坚定点头。

李建昆翻开企划书,一目三行看过去,半晌后,笑着摇头:“你会败得更惨。”

孙震义:“???”

该说不说,他心弦猛地一跳。

接着嘴角翕合,欲言又止。

李建昆表情玩味:“至于为什么会失败,我现在是不会告诉你的,不然我去哪儿找乐子?干吧,一点小钱而已,值当。”

孙震义:“……”

有天下第一怪人榜吗?

他举二十根指头投这家伙上榜。

不过说来奇怪,这位李先生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可孙震义并不怨恨他,只是不服气被他看轻。

干!

干出成绩,啪啪打他脸!

孙震义心里恶狠狠想着。

……

……

经过一段日子的悉心筹备,每个环节孙震义都亲力亲为,他的购物指南杂志——《TAG》,问世。

这次的营销模式有所不同。

除了打广告,向各大书刊店铺货外,孙震义聘请了一大批勤工俭学的学生,组成一支支小队,跑到合作的商场外面搞地推,见人发传单。

如果客户有意向,当场便可以买到《TAG》。

晌午,阳光正好。

西友百货一号店门外,穿上绿色小马甲的孙震义,和几名雇佣的学生站在一起,尽管年纪相差不大,但还是显得格格不入,毕竟有点秃……

是的,连这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

“您好阿姨,这是一份购物指南杂志,上面有各大商场的上新信息,方便您购物,买到心仪的商品,还节省时间……”

一名女学生十分投入,积极向路人推销,礼仪得体,笑容甜美。

孙震义决定到傍晚日结时,多给她一份奖金。

被女学生推销的阿姨停下脚步,接过宣传单,取过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观看。

孙震义心想,她肯定会购买杂志。

这时,阿姨把宣传单递回给女学生,略带抱歉说:“不好意思,这个我不需要。”

孙震义:“?”

你怎么能不需要呢?这话他差点没脱口而出。

站不住了。

他嗖嗖跑上前,先鞠了一躬:

“阿姨——”

“等下,你多大年纪啊,叫我阿姨?”

孙震义感觉自己犯了个错:“二十八。”

“我看你像四十八。”阿姨轻哼一声,拔腿便走。

“姐姐,姐姐!”

孙震义立马改口,追上去,面对脸色稍霁的阿姨,卖力推销起杂志,然而,结果并没有比那名女学生更好。

他仍然不放弃:

“您看哈,拥有这本杂志,各大商场的上新一目了然,讲真的,现在商品五花八门,有些仅从外观上,咱们都未必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多方便不是?

“杂志也不贵,却能让您卖到想要的商品的同时,替您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

阿姨掏钱了。

孙震义大喜过望,尽管只是一张毛票子,但意义非凡。

阿姨买了一本《TAG》后,临时,不忘说道:“我买这本杂志,纯粹是被你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了,我刚才已经说过,我真不需要它,我的时间一点都不宝贵。”

阿姨说罢,款款离开。

孙震义:“……”

傻了,懵逼了。

好容易推销出去一本杂志,竟然是……来自于施舍!!

“您站住!”

在阿姨错愕的表情中,孙震义走上前,还给了她钱,取回了杂志。

阿姨:“……”

……

……

“失败了?

“又遭打击了?

“行吧,别这样直勾勾盯着我了,告诉你原因吧。”

李建昆一脸乐呵,这表情倒也不全是装的,你猜怎么着?他居然真体会到了乐趣。

尤其是瞅着孙震义,这副蓝瘦香菇的模样。

“首先,在企划书里,你写道你这本杂志的客户群体,几乎涵盖了所有日苯人,这是一个判断失误。你把你的杂志想得太神了。

“没有多少年轻人会要你的购物指南,以他们追逐新鲜事物的见识,以及理解能力,得多么抽象的商品,才能让他们搞不清楚是干什么用的?

“这本《TAG》真正的客户群体,是有些岁数的家庭主妇。

“你同意吗?”

孙震义呆呆戳在沙发旁,没有入座,实在……没脸。

他点了点头,现在想想确实如此。

不过他又很费解,比如说,早前在西友百货一号店门口遇到的那位阿姨,她不正是“有些岁数的家庭主妇”吗?

可是为什么那样推销,她仍然提不起丝毫兴趣呢?

“其次,你的理念主要是:通过这本《TAG》杂志,详细地向人们介绍新潮的商品,让他们不至于走进商场里,看到陌生商品一脸茫然。”

“还有一点,”孙震义补充道,“这样他们有需求,就会去目标商场购买,不用绕弯路。”

李建昆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说白了,其实这两个理念是一致的,都指向一个愿景:替人们节省时间。”

孙震义嗯嗯赞同。

他想,节省这么多宝贵时间,还不值五百日元吗?

《TAG》的售价为五百日元,约合两美金。

以日苯的消费水平来说,那么厚的一本杂志,真心不贵。

李建昆瞥他一眼道:“问题是,你确定这些‘有些年纪的家庭主妇’,她们的时间真宝贵吗?”

孙震义:“!!!”

蓦地,他想起西友百货一号店门外,那位阿姨的话——我的时间一点都不宝贵。

当时没细想……

李建昆接着说道:“这样年纪的家庭主妇,先不提他们的丈夫是否退休,儿女肯定不常在身边,她们的日常生活里有什么?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要紧事吗?”

孙震义的脸色变得愈发难看。

“她们有大把时间。”

李建昆缓缓说道:“逛商场,是她们难得的外出休闲时光,你却想把她们的这份美好时光剥夺走大半?”

孙震义的身形晃了晃。

“你就算不懂其他,总应该知道:爱好逛街,是女人的天性,她们永远不会嫌累。”

孙震义两眼发黑。

“再说什么新潮商品吧,你以为生产商和商场,为什么不搞个详细的产品介绍。

“你难道不知道,发现新鲜事物,并解密清楚,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吗?这是人们逛商场时的一个重要乐趣。

“你却要剥夺走人们的乐子——”

“别说了!”孙震义陡然大喝,矮小的身体沿着沙发一侧,滑向地面。

李建昆够头瞅了两眼,看模样是……崩溃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