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930章 有肉有汤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930章 有肉有汤

作者:刀9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4

第930章 有肉有汤

第930章 有肉有汤

对于徐庆有提前出狱的消息。

李建昆内心中毫无波澜。

早有预料的事。

毕竟徐家有那样的、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袒护儿子的母亲,同时徐父又位高权重。

当初钟灵回国,谈及徐庆有时,李建昆便说过“尽管判了七年,但徐庆有很可能提前出狱”的话。

后面钟灵去探过监,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是如此。

人情社会,习惯就好。

李建昆哦了一声,然后问:“有整幺蛾子吗?”

林新甲摇头:“似乎没脸回家,在南方捣腾进口商品,说来好笑,订单都下到你在港城的那家冰箱厂了。”

李建昆没再说什么。

只要徐庆有不搞事,他现在连看一眼徐庆有的兴趣都没有。

正经人是不会理会蚱蜢的,只要别跳到身上。

同时,也是对这家伙寒了心。

再不相见,也罢。

……

……

隔日,标准科技公司和田中研究所,顺利签订了合同。

田中隼人获得一颗残缺的头骨,以及一张八亿日元的现金支票。

标准科技公司得到了ArF光刻胶的技术。

技术资料厚厚两沓。

在李建昆昨天的要求之下,日本版和英文版各一份,理由没解释,犯不着。

咱既给钱,又给头的,提点要求很正常。

至于他提这个要求的缘由,自然是有的:

这种专业文件,很难翻译。

不懂专业知识,顶级的翻译人才都未必顶用。

他很清楚华电研究院的化工部里,不缺懂英文的技术员,懂日文的一个没有。

假如弄一份日文资料回去,翻译不出来,只能干瞪眼。

当天稍晚,在信托银行驻日分行内、李建昆的临时办公室里,冉姿开始以凌乱的顺序,向港城发送英文资料的传真。

接收人是艾菲。

两日后,林新甲回到港城,携带这份资料,经罗湖口岸入关,来到特区华电产业园。

华电研究院大楼内,三楼,化工部。

负责人侯健勇的办公室。

房门紧闭。

侯健勇和副手汪剑平望着风尘仆仆的林新甲,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这位港城华电总公司的老总,过来茶都不喝一杯,火急火燎把他俩召集过来做什么。

林新甲扫视二人问:“光刻胶的研发仍然没有进展对吧?”

侯健勇苦笑颔首:“这种材料在国内完全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经验,从零开始并不容易。

“我们目前仅仅通过样品,分析出了G线和I线光刻胶所用到的原材料,算不上有什么成果。

“知道它使用了什么原材料不算难,但是想搞清楚配比,却难如登天。

“这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实验、试错,或许一千次,或许一万次,或许十万次……”

汪剑平接过话茬:

“我们也知道光刻胶的重要性,也知道公司上上下下都很急,没有它,从首都运过来的光刻机,等于是废铁,连开机的意义都没有。

“但是,科研攻关,急也没有用,还请上面能理解,给我们充足的时间。

“我们的研究员现在平均每天只睡五个小时,闷头扎在实验室,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把它弄出来。”

“不用这么辛苦了。”林新甲说。

嗯?

侯健勇和汪剑平齐齐一怔。

林新甲从黑色真皮公文包里,取出一只鼓囊囊的黄色档案袋:

“这是ArF光刻胶的技术资料。”

侯健勇:“!!!”

汪建平:“???”

两人吓一大跳,又满脸不敢置信。

ArF光刻胶的技术资料?

哪来的?

不是……世界上有这种玩意儿吗?

四代光刻机才问世多久?

他们现在连技术层级最简单的G线光刻机,尚且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捯饬出来。

嘭一下,从天上突然掉下来ArF光刻机的技术资料……

今天是愚人节吗?

但凡坐在对面的不是华电总公司的老总,他俩高低要质问几句。

现在,侯健勇接过档案袋后,忙不迭拆开线圈,取出厚厚的文件。

汪建平凑过脑瓜,同他一起查看。

两人都是化工领域的顶级专家,这一看,眼神顿时挪不开了。

“真是!”汪建平惊喜。

侯健勇眸子里精光四溢,抬头盯着林新甲问:“林总,这是……哪儿搞来的?”

“日苯。”

“啊?!”

侯健勇和汪建平面面相觑,日苯不是对我们在相关技术上,施行禁运了吗?

再说,这是最先进的光刻胶技术,科学机密啊!

“买来的。”

林新甲看出二人所想,解释说:“但购买方不是华电,你们也知道,华电上了黑名单,不可能买到这种技术。你们是产业园化工部的负责人,李总的意思是,不用瞒着你们。

“他用了些手段。

“理论上来讲,把资料拿到华电,是不合规矩的,但是我们不会出售这种光刻胶,只用于往后生产芯片成品,没有人会知道。”

林新甲深深看了眼二人:

“李总为此在日苯,待了几乎一整年,他还有句话让我带给你们。”

侯健勇和汪建平感慨万千,简直是无所不能的李总啊!

两人纷纷端坐好,竖起耳朵,表情中带着抹对于李建昆隔空的敬意。

“李总说:

“这是条捷径,但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实现核心技术自有化。

“科技在发展,现在的先进,在未来也会被淘汰。

“基础给到你们,不要固步自封,更不能形成依赖,永不停歇地探索和前进,才是公司的发展理念,也是研究人员该秉承的心态。

“他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听到化工部在光刻胶技术上取得突破,领先世界。

“到那时,他会为诸位庆功。”

侯健勇和汪建平听得热泪盈眶。

“请林总转告李总,我们牢记着他的话,绝不让他失望!”

“对!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领先世界的光刻胶!”

林新甲笑笑道:

“我就不转告了,你们自己跟他说吧,他应该快回了。”

……

……

时间如梭。

今早,东京飘下了一层层薄薄的雪花。

一九八六年就这样悄然而至。

李建昆站在房间的落地窗前,俯瞰着银座的街景,蓦地意识到,一九八五年他的大部分时间,竟在日苯度过。

霎时间有些浪费人生的感觉。

不过在脑子里,他又十分清明,单从利益的角度讲,这一年的收获,要比重生后过往几年加起来,都要大。

他凝视着粘黏在透明窗玻璃上的、一片尚未融化的雪花。

雪,象征着冬天到来。

也总能唤起人归家的思绪。

随后几天,李建昆分别和银行老孙、鹤田中村、孙震义,单独进行了会晤。

早前因为要配合行动,李建昆给老孙弄了个粒子银团副总裁的头衔。

这回,李建昆彻底让老孙的位子坐实了。

从今往后,他就是名副其实的粒子银团副总裁,享受该职位的待遇,拥有该职位的权利,主管集团公司在日苯的一切投资。

有井房屋株式会社和标准科技公司,私下里都要受到他的监管。

对于这份新年大礼,老孙感激涕零,从未想过年过半百,在事业上还会有这样的越级晋升,拍着胸脯向李建昆表忠心,他的原话是:

“老板,我这人没什么大本事,管了半辈子钱袋子,也只会干这件事。

“您在日苯的钱袋子交给我,如果掉了一分钱,您唯我是问!”

对鹤田中村,李建昆主要交代了两件事:

1、继续拿地,拿好地。

2、持好现在所有的地皮。

比如京都那边,京都都舍厅催促过多次,让有井房屋株式会社赶紧投入开发,能拖就拖,发动一切关系,利用各种手段;实在拖不了,选几块地皮,让施工队进场,做做样子,继续拖。

鹤田中村问:“要拖到什么时候?”

李建昆说:“拖到我认为达到地价的最高点,想出手的时候。”

和孙震义单独会面的时间,比老孙和鹤田中村加起来还长。

一来,标准科技公司刚创建,李建昆绘好的蓝图,要一帧一帧传输给孙震义。

二来,通过这家公司想达成的目的,李建昆最为重视。

ArF光刻胶是個很好的开始。

但是还不够。

远远不够。

薅日苯科技的羊毛,李建昆绝不手软,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当然,在他的假戏真做下,孙震义对于他的真实意图,现在并不知情。

有些事,李建昆打算让他慢慢接受。

做好这些布置后,李建昆派人去京都,接回了美都子。

美都子的伤势已无大碍,在京都进行了三个月的康复治疗,现在从表面上看,完全看不出曾有过重伤濒死的经历。

在银座大平层里见到美都子那一刻。

后者甜美一笑,乖巧地喊了声“主人”。

李建昆知道她的记忆找回来了。

不过,美都子身上有种很明显的变化。

难以表述,大体上来说,多了股坚强、独立的气质。

这是好事。

李建昆让她继续休养一阵儿,美都子拒绝了,第二天就去新势力公关公司开工了。

李建昆派银行老孙去会了会她,告知她日苯事务的变化。

往后她和新势力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协助鹤田中村和孙震义,去公关一些人和事,以期尽快达成目的。

李建昆把自己的这套银座大平层,转到了美都子名下。

这套价值已超过百万美金的房产,从此便是美都子的私宅。

……

……

“现在走?”

对于李建昆提出一起回国的事,吴英雄头摆起花:“你要有事,伱带着冉小姐他们先回去,我和小婉守在这儿。”

他身边的办公桌旁,封晓婉嗯嗯附和。

两人仍然一天到晚盯着李建昆的股仓,以及对应的各种股票的走势。

仿佛那是他们的身家性命。

天气愈发寒冷,李建昆的心却暖洋洋的,他柔声说:

“不都和你们讲过吗,盯也盯了几个月,从当前形势看,美元贬值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日元升值也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一时半会儿我不打算平仓。

“咋地,我三年不平仓,你们搁这儿守三年啊?”

道理吴英雄两口子都懂,也相信他的判断。

“可是、这是五十亿美元本金的股仓啊!”

“昆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让我们盯着吧。”

李建昆颇有些无奈:“你俩不是还有事吗,我认为那件事,比我这件事更重要。”

像小英雄和封晓婉这种人才,当下放眼全世界,也是有数的。

放在当今的中国来说,更可谓凤角鳞毛。

几乎他们前脚刚回国,后脚就有机关单位的人登门拜访。

小英雄是魔都人。

后世的玩股票老油子们,大多都清楚,新中国的第一家证券交易部,一九八六年成立于魔都JA区。

叫作静安证券营业部。

前世李建昆有所耳闻,据说很轰动,排队的人格外多,从静安寺开始,一直排到BJ西路,蔓延数百米。

尽管可售的股票只有两种,一种是“小飞乐”,一种是“延中实业”。

每人限购两张,一张是五十元,纸质的。

小英雄两口子正好赶上了。

尽管让二人去参与这份工作,颇有点大材小用的意思,但是意义非凡。

没有这家证券营业部,大概率也不会有一九九零年诞生的魔都证券交易所。

这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事。

对于小英雄两口子来说,会是一个很好的事业起点。

李建昆不想他们错过。

其实两人也不愿错过。

见他们面露犹豫,李建昆抬起两只手,分别轻拍在他们肩膀上:

“好啦,就这样定了。

“你俩固然技术过瘾,我又不是没人,只是盯着这种事,交给老孙和银行证券部这边就可以了。”

两人总算应下。

这时,戳在沙发旁的张贵,用试探性地口吻说:“都要走了,咱们是不是应该做个总结、算笔账,看看老大这次在日苯,截至目前拢共挣了多少?”

李建昆和吴英雄两口子侧头望向他。

以前没看出来,这家伙还有守财奴的潜质……

好像数钱上瘾,隔三差五提出来要算账。

张贵挠头傻笑:“咋了,你们难道不想知道,哥?冉秘书?”

张富和冉姿相视而望,想当然想……

李建昆笑笑说:“行吧,那算一个。”

他以往每年年终,也有盘账的习惯,看看一年收获,只是现在摊子太大,算不过来。

你问他具体有多少钱,他是真不晓得。

吴英雄指指计算机:“算啥算啊,这不一目了然。”

张贵怼道:“你是一目了然,咱又看不懂。”

吴英雄举手投降:“行行,给你算。”

啪啪啪啪!

小两口在计算机上一顿操作猛如虎。

李建昆抬手制止:“行啦,算个大概就好。”

很精准的,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要做统计。

再一个,如果要全盘计算他今年在日苯的收益,单算股市,也不完整。

只是粗略来算的话,却也简单:

在日苯金融市场,包含做空美元的投资,李建昆一共砸下五十亿美金。

在日苯不动产上,包括拿下西武不动产公司,大约也投入五十亿美金。

一百亿美金。

李建昆的所有现金流。

多多少少还从名下的两家银行中,融了一些。

《广场协议》出台之前暂且不算,当时两大市场尽管有波动,但总体来讲比较平稳。

《广场协议》出台截至现在,快有三个月。

美元对日元的比例,来到1:200左右。

跌幅约百分之二十。

反过来讲,日元对美元上涨了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说,李建昆躺赚了二十亿美金。

还有,受日元升值的利好因素影响,日股和不动产市场倍受追捧,在基本面以上,也在上涨。

李建昆和吴英雄合计了一下,这个涨幅面上,至少也有百分之五的收益。

因此,保守估计,李建昆今年在日苯的收益为二十五亿美金。

“咝!”

富贵兄弟和冉姿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听听都让人心悸的数目。

冉姿想,这能在维多利亚港畔,买下一排摩天大厦了。

富贵兄弟上次听吴英雄说过一件事:

目前,我国总外汇储备,约二十六亿美金。

昆哥一年,哦不,还没有一年,顶多算大半年,挣出了以举国之力、历时三十余载,才积攒下的外汇!

封晓婉抿嘴轻笑:“这就吓到了?

“事实上这个结论是不严谨的,昆哥今年的布局,无论是股市还是不动产,仍在持续盈利,且很难说持续多久。

“往后所产生的收益,也应该算作昆哥今年的盈利。

“毕竟几乎不用再投入什么。”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和英雄做过一个推算,日元如果再持续升值一年,即使考虑到升值率会逐渐降低,昆哥这次布局的收益,也能达到五十亿美金。

“日元如果再持续升值两年,这个数目会来到八十亿。

“日元如果持续升值三年,本金直接翻番,收益是一百亿,美金。”

富贵兄弟和冉姿的三只下巴,几乎快掉在脖子上。

“哦对啦。”

封晓婉补充道:“我说的只是股市。”

吴英雄接过话茬:“理论上讲,日元持续升值,相对而言地少人多的日苯,土地的增值速度会远超股市。”

张贵结结巴巴问:“那、加加上土地方面呢,就按三年算,老大最后一共能赚多少?”

“只能推测一下。”

吴英雄推推黑框眼镜说:“三年后,一九**年,昆哥这次的两手投资,如果真能持续增值到那个时候,收益可能达到一千亿……嗯,美金。”

瞎!

甭提富贵兄弟和冉姿,吴英雄说完这话后,自己都狠狠咽了口唾沫。

旁边的封晓婉不比他好多少。

现场最淡定的,还要数李建昆,因为这一波大概率会赚多少钱,他心里是有数的。

此刻只想说一句话:这是高手。

要知道,前世一九九零年,堤义明以一千六百亿美元身价,再度问鼎世界富豪榜榜首。

凭的主要就是手头的那些土地。

而现在,西武不动产公司属于他,他也不打算放弃继续购入日苯土地,在他决定脱手上岸之前。

什么时候脱手呢?

当是日苯经济泡沫破碎前夕。

“好啦好啦。”

李建昆拍拍手说:“这些只是你们的美好猜测,日元持续升值三年,我都不敢想。”

他话锋一转:

“不过,总归收益不错。

“你们都是功臣,陪我在这边待这么久。

“都想想要什么吧,咱也弄点奖励。

“当然了,张贵如果想讨个媳妇儿,这种事就甭找我了。

“不然我只能俗一点,给你们钱了。”

张贵笑嘿嘿道:“不俗不俗,钱挺好,要是美元就更好了。不是现在国际上也没人稀罕么?老大,我就要美钞吧,咱回去也充个大爷。”

吴英雄哈哈大笑:“狗贵儿挺会算计的。”

大家朝夕相伴这么久,关系已熟稔到一定程度。

空气里弥漫着快乐的因子。

有肉有汤,自然愉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