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542章 奉天龙头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542章 奉天龙头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542章 奉天龙头

第542章 奉天龙头

响箭当空,应者云集!

且说粮台大嫂胡小妍稳坐江宅,临危不乱,一边开仓准备钱粮,一边火速调集人手,运筹帷幄,江湖告帮。

不到两天时间,奉天线上的熟脉,便已陆续派人赶来江家驰援。

无论绿林悍匪,还是市井黑帮,亦或是行会名流,总是黑白两道,各方人脉,或因人情世故,或因利益勾连,各自量力而行,哪怕只是些许小忙,也鲜少有胆敢坦然而置身于事外之人。

有些线上的合字,明明没收到告帮,听闻了风声,竟也主动登门拜访,献策出力。

不过,大嫂点卯,讲究贵精不贵多,不是硬茬子的,一律婉言谢绝,只将好意记在心里。

如此一来,胡小妍调集的人手,便一半是江家的响子,一半尽是山头的胡匪。

虽说满打满算不过二十几人,但却个个都是刀头上舔血、底子潮、杀人不眨眼的凶暴恶徒。

每股匪帮,最多只求两人助阵,否则人多心乱,等到了沪上,容易变成脱缰野马,不利于赵国砚领头掌控。

近道先来的,省城下榻休整一夜;远道后来的,马不停蹄辛苦一趟;装聋作哑不来的,只管等着江家秋后算账。

总而言之,待到第三天下午,众弟兄各自领命,云集奉天城北,听候江家差遣。

……

正当两点钟光景,奉天城响晴白日,万里无云。

江家院落内,赵国砚端坐在大宅门前,双手搭着膝盖,颇有虎踞龙蟠的气势,端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十二名江家“响子”身穿黑色西装革履,分列左右,严阵以待。

不多时,王正南便领着十几号山头胡匪赶来点卯。

别看匪众人数不多,却各自代表一方势力,彼此间碰码盘道儿,其情形无异于绿林中的典鞭大会。

相比于江家的“响子”,这些胡匪都是从山间地头赶来的,昼夜温差大,因此都早早地穿上了二面夹袄。

大伙儿互相亮纲报号,并未显出丝毫焦躁不安的气氛,仿佛这趟差事对他们而言,就跟下地收庄稼似的稀松平常。

这边拱手抱拳,乐呵呵地问:“并肩子,跟哪股绺子做买卖呢,甩个蔓儿?”

那边朗声大笑,浑不在意道:“虎头蔓儿,八达岭‘穿山号子’手底下跑,兄弟你是?”

“东北风,调兵山‘老盒子’吃溜达的,你那边儿咋样,绺子局红不红?”

“完蛋操了,这两年风紧,买卖不好干呐,踢俩土坷垃算好的了。”

“嗐,张老疙瘩坐奉天,还得是北边儿管得松快。”

“也不一定,你没听‘阎王李’那俩兄弟说么,北边儿闹毛子,都他妈不容易。”

说话间,众胡匪陆续走进江家宅院,一见领头的赵国砚,想起山头上大当家的嘱咐,便立时纷纷静默下来。

王正南快步穿过院心,来到大宅门口,说:“老赵,人都到齐了,道远的实在赶不上,那就拉倒吧!”

赵国砚点了点头,低声道:“南风,你先去屋里准备准备。”

王正南应下一声,立马转身走进大宅。

旋即,赵国砚从椅子上站起来,朝着匪众拱手抱拳,朗声喝道:“各位兄弟,江湖不易,哪怕有天大的能耐,只要是常在线上溜达的,那就免不了磕磕绊绊。实话实说,最近江家在外地,碰上了茬口儿,本想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可对方仗着人多势众,蹬鼻子上脸,耍阴招——”

话还没说完,台下便有一个胡匪接过话茬儿,扯开嗓门儿,大声嚷道:

“哥们儿,你别说了,老弟没别的意思噢,我就想说一句话——退他妈了个逼!”

此话一出,匪众顿时狰狞狂笑。

只见那胡匪仰着脑袋,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地说:“退一步?凭啥咱就得退一步,就凭那帮瘪犊子是地头蛇?他妈了个巴子的,就他妈不退,爱咋咋地,不服就干,咱哥几个就是奔这事儿来的,不用扯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他这番说辞,瞬间得到了其他胡匪的认可。

众人七嘴八舌,争强斗狠,一时间纷纷争相表态。

“说的好!江老板这几年对咱够意思了,谁也挑不出毛病,什么狗屁江湖规矩不规矩的,老子这趟过来,就他妈的一个原则——帮人不帮理,爱他妈谁谁谁!”

“对,老赵,你不用跟咱扯那些没用的,来前我都在大当家的面前起过誓了,江老板咋说,我咋干就完了!”

“谁说不是呢,老子跟官兵、鬼子都响过,几个臭流氓,我还怕他们?”

如果说江家的“响子”是一群刺客,那么,眼前的这帮绿林悍匪就是玩儿命的莽夫。

他们是敢揭竿造反的亡命徒,跟寄生于权贵的市井地痞有本质区别。

赵国砚振振有词的演说被人打断,脸上却毫无不快的神色,反而是放心地笑了笑,说:“好好好,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跟各位兄弟絮叨了,咱们到时候事儿上见,不过头走之前,还请哥几个再等等,我家大嫂还有几句话要交代。”

说罢,却见江家大宅的房门缓缓推开。

花姐身穿黑底冬梅旗袍,双手相叠,举止端庄,款步来到赵国砚身边,深吸一口丹田气,尽力稳住紧张的情绪,面朝一众胡匪,如同鹦鹉一般,按照胡小妍的吩咐,点头致意道:

“多谢各位兄弟出手相助,我也不多废话,只希望大伙儿记住我这句话:江家有恩必偿。你们这份人情,我都记下了,以后但凡有能用着江家的地方,大家只管开口。”

说着,她微微侧过身,轻唤一声“南风”,随后又转过头来,接着说:“各位兄弟远道而来,现在又要远道而去,江南湿寒,我特意给大伙儿备了几件行头,来不及量身定做,大家千万别嫌弃。”

言罢,王正南便领着几个家丁佣人,捧着几套得体的衣装,从宅子里走出来,挨个儿分给庭院中的胡匪。

众人怔怔地接过包裹,低头一看,立时讶然发现,江家给的不只是行装,浮头上另有两三百块的包银奉上。

“哎呀,嫂子你说你……这、这是干啥呀!”

江家势大,早已今非昔比,即便是贪财如命的胡匪,眼下也知道装模作样地推辞几句。

“不是,江夫人,衣裳咱留着,钱可不能要,我来前大当家的特意嘱咐过,不能要钱,要钱,那不成生意了么!”

“对对对,我那大当家的也说了,去年省府剿匪,幸亏江老板提前报信,咱才能及时扯呼,要不然,咱早就被一锅端了,这钱不能要,真不能要。”

“大嫂,你这就有点儿寒碜人了,前年咱‘穿山号子’眼拙,不小心把第七旅黄团长的家眷当肉票绑了,要不是有江老板当时帮忙说情,咱山上的弟兄,全都得被摘瓢儿。”

“可不是么,咱‘老盒子’当年起局,连局底都是江老板赊给咱的,这要收钱,那不得让人戳后脊梁啊!”

甭管是真心推辞,亦或是假意客套,总有一点真实不虚,那便是——

在场的各个山头胡匪,或多或少,全都受过江家的恩惠。

旁人误以为这些山头胡匪仗义出手,殊不知,这些年来,江家帮他们平过多少麻烦事儿。

由此可见,江连横的龙头地位,也绝不是傍着靠山白给的,而是胡小妍多年苦心经营所得出的结果。

门廊下,花姐佯装淡然,代替胡小妍发声笑道:

“各位兄弟不用客气,人情是人情,一码归一码,山高路远,大伙儿替江家跑差事,横竖不能亏待了你们,要是执意不肯收下,想必是我给少了。我是个妇道人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总是难免见识短浅,先给大伙儿赔个不是。”这话一说,众胡匪就更不好意思了。

“啧,大嫂,你看看你,这话说的,反倒给咱几个糟老爷们儿整不会了,咱还咋说呀!”

“那就别说了,就当是卖我个面子,收下吧!”

众胡匪闻言,自是恭敬不如从命,便不再推辞,赶忙乐呵呵地收下银两。

这笔钱,胡小妍早已决定要给,不给心里不踏实。

想那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乱花渐欲迷人眼。

莫说是剪径砸窑的胡匪,就算是富家阔少去了沪上,保不齐也要被那方繁华迷了眼,丢了阳刚气血。

人情,利益,缺一不可。

这帮胡匪本身就欠江家的人情,如今又得了钱财,而且还在大当家面前赌咒起誓,再加上或有高堂亲眷留在奉天,凡此种种,便如一道无形的枷锁,勒紧意马心猿,轻易不敢变节,更难以被人收买。

胡小妍劳心戮力,万般考量,已经竭尽所能,掌控一切可以掌控的事宜。

粮台大嫂,尽职尽责,余下的事情,便只能交给江连横了。

众胡匪收下银钱,备好衣装,赵国砚随即喝令家中仆从,朗声道:“来人,给弟兄们来碗浆子润润嗓子!”

一声令下,张正东立马叫上袁新法等人,在院心支桌,两排码开二十五口海碗,倒满烈酒,一同盟誓。

“来,各位兄弟!”

赵国砚双手捧着白瓷海碗,环顾江家响子与连旗胡匪,大声喝道:“咱们今晚下辽南,明天一早,启程沪上,打从现在开始,哥几个上下一条心,只管把脊梁骨交给彼此,如有临阵反水者,不求老天爷五雷轰顶,但求弟兄们将其千刀万剐!”

“好!”众人齐声喝道。

旋即,赵国砚转过身来,双手将白瓷海碗举过头顶,当仁不让,带头喝道:

“大嫂稍安勿躁,国砚速去速回!”

“大嫂稍安勿躁,等弟兄们把东家接回奉天!”

“大嫂稍安勿躁,等哥几个替江老板报仇雪恨!”

一阵阵厉声暴喝,势同浊浪翻涌,响彻奉天城北。

山头胡匪,甚至于不少江家的“响子”,只管将目光看向立在门廊下的花姐,鲜少有人注意到,赵国砚却是看向大宅二楼的一扇窗口,表露忠心。

“哥几个,干了!”

“干了!”

赵国砚带头领命,众弟兄随即举起白瓷海碗,咕咚咕咚,仰首酒尽,豪气干云!

末了,众人大大咧咧地一抹嘴巴子,猛抬起手,却听“咔嚓”一声——同仇敌忾,摔碗明志,随即立马转过身,迈步离开院子。

“走,去火车站,先奔辽南!”

“往哪走,走反了,火车站在这边!”

众人豪迈地哈哈大笑。

赵国砚却趁机走到张正东和王正南面前,拍了拍哥俩儿的肩膀,沉声叮嘱道:“东风,南风,搁家照顾好生意!”

“放心放心,生意上的事儿,有我呐!”王正南忙说,“现在奉天稳如泰山,没人敢跟咱乍屁儿!”

张正东抱了抱拳,随行相送道:“老赵,沪上不是咱的地盘儿,你也别大意了。”

赵国砚应下一声,走到大门口时,又回身望了一眼大宅二楼的书房,正见当家大嫂娴静似水的面庞浮现在窗口,旋即重重地点了点头,辞别东风、南风,领着二十四号弟兄,风风火火地朝向火车站赶了过去。

……

于此同时,二楼书房内。

胡小妍正端坐在窗前,目送着众人渐次离开江家宅院。

她很欣慰。

这十几年以来,她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胡小妍从未给江连横拖过后退,哪怕一次也没有——尽管江连横从未这般要求过她。

女儿江雅则站在她身边,伏在窗前,两条胳膊互相交叠,垫着下巴,歪起脑袋,嘴里嗦着一块小糖球儿,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楼下的一片狼藉。

“妈,那不是咱家的碗么,他们为啥都给摔了?”江雅若有所思地问,“多浪费呀!”

胡小妍笑了笑,轻声回道:“没事儿,那些碗就是用来摔的,反正也不贵。”

“那也浪费,老师说要勤俭。”

“小雅,勤俭是好,但不是什么事儿都要抠账本的,有些事儿看起来没用,其实也有用,这要看你觉得值不值。”

江雅听不懂了。

小丫头摇了摇头上的辫子,用手扫了扫遮在眼前的碎发,思绪又飘到了别处。

“妈,他们都是谁呀?”

“给咱家里干活儿的呗。”

“可我也没看见他们干过活儿呀!”江雅皱着眉头说,“明明家里一直都是宋妈她们干活儿么!”

胡小妍抿了抿嘴,思忖了半晌儿,到底岔开了话题。

“小雅,你不是要给妈弹钢琴么,妈现在有空了,想听听你弹。”

若是放在平常,以江雅的性子,必定立马蹦蹦跶跶地跑去显摆起来。

可是今天没有。

有生以来,江雅第一次对自己的家世产生了莫大的好奇。

她转过头,眨了眨眼睛,睫毛轻轻扫过那对清朗、澄澈的双眸,目光中充满了困惑。

“妈,你和我爸,咱家到底是干啥的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