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9 > 第679章 真功夫的问题

我的1999 第679章 真功夫的问题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2:18

第679章 真功夫的问题

第679章 真功夫的问题

为了改善马勒别墅的缺点,徐良又买下了周围的两栋老楼,全部拆毁后重建。

把马勒别墅的面积扩张到了1.1万平米,增加了1100平米的水域和2300平米的园林,主建筑面积增加了3300平米,而且还增加了300个车位,地下两百,地上一百。

几乎是超五星级酒店餐厅加宴会厅的格局。

因为是英式的建筑风格,再叫四喜楼就不合适了。

所以,这里虽然是四喜楼的分公司,但对外的称呼是‘马勒餐厅’。

“徐总,已经跟张先生约好了。

明天上午10点,他来丁香别墅拜访您。”吕慧道。

“让下面准备一下,别怠慢了。”

“好的。”

“徐总,唐万新也希望能拜访您。”

“他怎么知道我在魔都?”

话刚说完,徐良便明白过来。

在这个私人飞机都很少的年代,他的鲲鹏号就跟个大火炬似的,往魔都机场一停,谁都知道他来了。

“唉,私人飞机也不全是好处。”

摇了摇头。

“他说具体什么事了吗?”

“没有。”

“把他的见面安排到后天下午吧。”

“好的。”

吕慧离开后,徐良拿起了桌上的文件。

这是魔都3号基金04年中报。

自从徐新年初离职后,张颖接手。

从项目上,可以看出明显不同的投资风格。

徐新偏好餐饮行业和互联网,喜欢发觉那些处于微末中的企业,从天使轮、A轮一直投下去。

但张颖明显不同。

她只投资魔都孵化器的天使轮和A轮,外面的项目,基本都是B轮开始。

而且她的投资选择也更宽泛。

餐饮、互联网,以及地产都有投资。

5亿美元的总额度,在接盘3号基金原有资产的情况下,还是够用的。

看完报表后,徐良对3号基金上半年的成绩总体还是很满意。

张颖主导投资的龙湖地产、雷士照明都发展的不错。

前者投资2000万美元,拿到了10%的股份。

后者投资1800万美元,拿到了40%的股份。

龙湖地产的大名他不陌生,雷士照明的闹剧,上辈子也是圈子里经常提到的,不过那是多年以后了。

现在的雷士照明可是昂扬向上的华夏照明龙头,巅峰时市值突破250亿华夏币。

不过报表后面几条附录,需要询问一下。

拿起手机拨了过去。

“徐总。”

“张颖,你们3号基金的中报我看了,总体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我看后面你写着想卖掉‘真功夫’快餐?”

“是的,徐总。”

“说说你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今年年初,双种子总经理蔡达标花费400万元找到营销大师叶茂中,请他为双种子策划品牌形象。

后者引用了李晓龙先生的形象为商标,并由双种子更名为‘真功夫’。

在这一过程中,真功夫并没有取得李晓龙后人的授权。

这暴露了企业领导人的短视,也为企业发展埋下了隐患。

第二,也是我想放弃真功夫的最主要原因:家族化浓重,权责不清。”

1994年,蔡达标和妻子潘敏峰经营五金店不利,转身投奔开小餐馆的妻弟潘宇海。

他们拿出压箱底的4万元加盟了当时小舅子开的“168甜品屋”,名字随之也改成了“168蒸品店”。

生意越做越红火,蔡达标萌生了借鉴麦当劳“中央厨房 标准菜品”的模式开中餐连锁店的想法。

1997年,“电脑程控蒸汽柜”研制成功。

技术的进步为他的想法的实现提供了助力,以此为契机,同年“168”快餐店全部更名为“双种子”快餐店。

“双种子”的含义显而易见,大厨潘宇海加“智多星”蔡达标,生意自然蒸蒸日上。

当时,两家人亲得如同一家人,他们约定由潘宇海担任双种子公司董事长和总裁,股权则是潘宇海占50%,蔡达标和妻子潘敏峰占另外的50%。

2003年,蔡达标与潘宇海由于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不同的想法,因而产生了争执,最后在潘敏峰和徐新的调解下,俩人口头约定董事长的位置每5年一换,轮流坐。

“徐总,您是商业天才,相信您一定很清楚,这种分猪肉,和稀泥的做法,对企业未来的危害有多大。

我现在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蔡达标与潘宇海的权力之争一定会爆发。

而且真功夫发展的越好,这一天就越早到来。”

徐良微微颔首,他当然知道真功夫未来的结局。

从长远看,这个标的能赚钱,但成长性有限。

“我原则上同意伱的意见,不过‘真功夫’目前并没有上市,想要转手只能给其它私募。”

“徐总,徐新从汉华离开后,已经成立了风投机构‘今日资本’,我们可以把‘真功夫’15%的股份卖给她。

相信她一定会非常感兴趣。”

徐良略作考虑后,“可以,我同意了。不过今年先不要卖,等到06年再出手。”

“06年?徐总,会不会太晚了?”

“呵呵,不要着急。所有的矛盾都需要一个爆点。

董事长5年一轮换,这个轮换的年限就是最后的矛盾爆发点,因为没有人会在掌控了权力后,甘心放弃。

所以,在08年之前,真功夫的发展会比较平稳。

不过矛盾都是渐进的,大概率07年就会变得日益激烈。

其它风投机构也不是傻瓜,他们也能看到真功夫的内部矛盾。

所以,我们不能等到07年局面开始逐渐失控的时候转手。

综合来看,06年是最合适的机会,既能享受真功夫发展的红利,又能及时下车。”

张颖沉吟片刻,她也觉得徐良的话很有道理。

“徐总,要是万一真功夫品牌问题爆发,或者他们的矛盾提前爆发呢?”

“咱们是做风投的,都是高风险高收益,既然选择了06年卖出,就要承担中间的风险。”

“好的,我明白了。”

聊了几句后,徐良挂断了电话。

起来伸了个懒腰后,看着有些空荡的书房。

“虽然来得少,但也该填充一下了。”

丁香香花园三栋楼。

一号楼使用面积近300平,下层三间卧房,外加餐厅、客厅、厨房、贮藏室和佣人房间;二层有主房三间,中间是凸出的大阳台,内为卧室,旁有小书房、会客室等;是他居住的地方。

三号楼为藏书楼‘望云草堂’。

房子传给了李经迈后,他将清代很多皇家赏赐的中外物品都放在这里。

墙上既有祖宗画像,也有西洋画。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进门的地毯竟是一张巨大的白虎皮。

李经迈去世后,他的儿子李国超在出国前,将全部藏书一万多册捐给了震旦大学图书馆,有兵书、地方志、年谱、抄本《远柔全书》等,以及《李文忠公全集》。

震旦大学十分重视,特辟了一个专室,专门定制了很多带雕花的高大书橱,而且辟出专室陈列,名之为“李氏文库”。

徐良接手后,三号楼啥都没剩下,甚至因为缺乏维护,屋顶都有些漏水。

全面重修后,这里成了他的书房、会客室和画室。

二号楼是解放后新建而成,红白相间的英式花园别墅小洋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花木中,娴静淡雅,透着出尘之气。

徐良接手后,把这里改成了客房,身边的保镖,以及负责庄园安全的保镖、佣人、花匠都住在这里。

紧闭的铁门缓缓向两侧打开,黑色的奔驰轿车沿着平整的园路开了进去。

巨大的香樟迎面而来。

绕过去后,一座巨大的庄园出现在面前。

“没想到魔都还有这样的地方?”

秘书的惊叹也代表着此刻张如京的心思。

不过想到徐良的身份,这幽静而奢华的庄园,反倒稀松平常了。

车子停稳。

等在3号楼前的徐良笑着迎了上来。

“张先生,热烈欢迎啊。”

“徐先生客气了,能接到您的邀请,顺便瞻仰一下大名鼎鼎的丁香别墅,也是我的荣幸。”

“请。”

“请。”

两人来到3号楼会客室,分宾主落座后。

佣人奉上茶水后便离开了。

“张先生创立中芯国际的拳拳爱国之心,我本人非常敬佩。没有您的开拓,华夏的芯片产业也没有现在的规模。”

“徐先生过奖了,中芯国际能有现在,不仅是我的功劳,更是全体中芯国际员工的功劳,最重要是上面的支持。”

徐良微微一笑,“我本人也想为华夏的芯片行业发展尽一份力,但我没有做芯片的经验,思来想去,还是打算跟张先生合作。”

挥了挥手。

吕慧拿出一份资料放在了张如京面前。

“这是国际芯片巨头海力士在90纳米CPU芯片上的专利和工艺的资料。”

张如京心中一震,连忙看了起来。

看他如此,早有预料的徐良也没打扰,端起茶杯自斟自饮。

良久后,张如京放下资料,心情有些复杂。

华夏的芯片行业发展很慢,从2000年到现在,他们也只是刚刚吃透130纳米的全部工艺,目前刚刚开始量产。

90纳米是目前全球主流芯片工厂已经发展成熟的技术,而顶尖的芯片工厂,类似台积电、英特尔,下一代65纳米制程工艺都快成熟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