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9 > 第680章 中芯国际的谈判

我的1999 第680章 中芯国际的谈判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2:18

第680章 中芯国际的谈判

第680章 中芯国际的谈判

如果能收购这些海力士的专利,以及制造工艺,能为中芯国际节省至少3年时间,并赶上主流芯片厂商的发展,意义非凡。

微微吸了口气,冷静下来后。

“徐先生,想要绕过《瓦森纳协定》,把这些技术出口到华夏,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个需要我们双方的努力。”徐良笑道。

现在华夏跟美国正处于一个蜜月期,再加上他在美国的人脉,通过的希望很大。

而且中芯国际的股东中还有高盛、华橙国际、恩颐投资、芯成半导体、摩托罗拉等美国资本,以及伟创力、德意志管理基金、祥丰投资等国际资本。

张如京点了点头,中芯国际有十六个具备影响力的大股东。

如果公司能更进一步,创造更高的营收,也符合他们的利益。

最关键的是90纳米虽然是全球主流CPU生产工艺,但已经算不上最新了。

没有威胁到西方的科技霸权。

“徐先生,为什么海力士会卖出这些资产?”

“很简单,海力士债台高筑,为了还债,想卖掉他们所有的非存储芯片业务。CPU业务是重中之重。

另外,请张先生放心,只要能让美国方面通过,海力士的CPU业务就会卖给中芯国际。”

海力士跟汉华联手在无锡投资芯片厂的事他也听说了。

所以他倒不怀疑徐良的话。

“徐先生打算把CPU业务卖多少钱?”

“15亿美元。”

张如京眉头一皱,摇了摇头。

“太高了,我们最多能接受6亿美元。”

徐良笑了笑,老张看着面善,但看起价来却毫不手软。

“张先生,6亿是不可能的。这样吧,我再退一步,14亿美元,我们不需要现金,可以全部变为中芯国际的可转换债券。”

张如京心中一动。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用动用中芯国际宝贵的现金流。

只需要每年支付一定的利息,将来公司壮大了,收入多了,再偿还的话,远比现在更轻松。

“我方可以接受可转换债,但14亿美元还是太多了。”

“张先生,我已经让步了。贵方应该表现出一定的诚意。”

双方唇枪舌剑。

最后草签了一份协议。

红岩基金旗下壳公司‘红河基金’把持有的海力士CPU业务所有专利和工艺卖给中芯国际,作价13亿美元。

中芯国际不支付现金,而是以5年期可转换债代替,五年内只需要支付每年7.86%利息,到期后支付本金。

谈完了正事,徐良带着张如京在丁香花园转了一圈,中午一起吃过午饭后,便送他离开了。

看着车子远去。

“徐总,我们为什么不要股份?”

“还记得看过的中芯国际资料吗?”

点头后,吕慧恍然。

“您不看好中芯国际跟台积电的官司?”

徐良缓缓点了点头。

张汝京创办中芯国际之初带走了一批原属于台积电的弯弯班底,且沿用了台积电的工厂运营模式,为诉讼的争端埋下了隐患。

台积电多次借此起诉中芯国际侵犯其专利权及商业秘密。

首次诉讼和解后,中芯国际与台积电达成互相授出对方专利权协议,中芯国际需分6年支付1.75亿美元。

自2005年起,前5年每年支付的3000万美元赔偿支出均占中芯国际研发支出的30%以上,削弱了公司的研发投入能力,降低了经营收入和净利润。

而2009年第二次诉讼和解所引起的经济损失达到2亿美元及相当于8%的股权流出,占当年经营收入和利润的大约30%,是当年研发支出投入的约2倍。

同时,和解条款限制了中芯国际对于先进技术资料的使用,拖慢了公司发展的进程。

雪上加霜的是。

半导体行业的景气度在2005年开始下降,使中芯国际亏损扩大。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在2004年同比增速最高达到40%,但随后受库存修正和产能消化的影响出现颓势。

2005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速仅为个位数,2008下半年全球经济衰退时,更进入负增长区间,最高跌幅超过-30%。

直到2010年才又获得盈利。

徐良虽然不记得芯片行业的大趋势,但他记得中芯国际和台积电之前的恩怨纠缠。

官司输了,还要赔一大笔钱,肯定会影响中芯国际的股价。

现在拿股份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亏损。

智者不为。

等中芯国际的股价跌下来,挤干水分后再把债务转换成股份也不迟。

徐良看了看时间。

“走,陪我出去一趟。”

为了尽可能不引人瞩目,除了吕慧,徐良没带其他人。

毕竟这里是华夏,足够安全,也用不到那么多保镖;以他的武力值,只要不动枪,十几个人都别想近身。

“徐总,我们去哪?”

“泰华中心。”

现阶段,泰华集团在魔都有六大项目。

第一,总建筑面积40万平米的泰华广场【魔都国金中心】。

第二,10万建面的泰华东方中心【黄金置地大厦】,需要提一嘴的是,泰华东方中心是纯粹的写字楼,不是购物中心或商业综合体。

第三,泰华城【徐家汇中心】。

这是泰华在魔都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

13万占地面积,90万建面,总投资近90亿华夏币。

第四,泰华里【爱情海购物中心】。

泰华里原本是魔都虹桥商贸城,03年烂尾后被泰华接手。

55万平米的建面实在太大,预计06年才能开业。

第五,泰华半岛酒店【魔都半岛酒店】。

作为外滩六十年来第一栋新建建筑,徐良抢在了嘉道理家族前面拿到了这块地。

占地面积13898平米,由一栋15层的酒店塔楼,一栋14层的豪华公寓塔楼,3层附属裙楼,以及地下三层裙楼组成。

地上55999平米,地下36521平米,总计92520平米的建面。

只能说历史有着它的必然,当泰华兴建这个项目不久,半岛酒店就找上门合作。

双方商量一番后,彼此合作。

泰华酒店集团占股51%,半岛酒店占股49%,但管理权归半岛酒店。

当然股份不涉及物业,泰华半岛酒店的物业所有权仍然百分之百归泰华集团。

第六,‘泰华中心’。

曾经的烂尾楼‘魔都环球金融中心’,当初花了34亿华夏币,从东瀛森大厦株式会社在内的一众投资机构手里收购了全部权益后。

泰华前后花了74亿华夏币,花了2年多时间,终于完成了这栋拥有2100个停车位,11.8万平米商场,7.8万平米超豪华良木园酒店,19.4万办公面积,总计51.3平米的世界级地标建筑。

虽然完全建成后,泰华中心已经不算是世界第一高,但还在前三甲。

作为泰华在魔都的第一个项目,又有之前的基础,泰华中心竣工最早。

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整个泰华中心正式对外营业。

因为其内地第一高楼的知名度。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商场客流突破400万人次。

不同于泰华其它商业项目,为了引流,通常会给与入住的商户三个月到半年的免费优惠。

但魔都泰华中心一开始就收费,而且非常高。

即便如此,承租率仍然超过了9成。

成为泰华集团业绩的有力支撑。

开车来到地下车库,转了一圈后,几乎没看到几个车位。

“徐总,看来这里真的很受欢迎。”吕慧道。

徐良微微颔首后,去了负三层。

这里车明显少了很多,不过也停了一个半满。

找了个空的车位停下。

先按照指示来到负一层。

这里是超市、餐饮和精品百货。

跟泰华旗下其它商业地产一样,超市合作方都是‘客隆’。

餐饮区主要是火锅、川菜、面食等一些连锁餐厅,主要是中端居多。

精品百货店主要是曾经的1号店,现在的泰华百货。

徐良转了一圈,暗暗点头。

过年的时候,他带姜晓阳逛客隆超市,挑了不少毛病。

现在再看,基本上都按照他的要求解决了。

来到一楼,南北各有两个巨大的圆形镂空。

贯通了商场的六层楼。

站在边上可以看到每一个楼层,这种前后镂空的布置,很少出现在现在的商场。

因为这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如果全部封上,会多出上万平米商业面积,每年收取的租金都是一个巨大的数目。

事实上,如果不是徐良一再要求,泰华设计部门也不会这么做。

“徐总,还是您厉害,设计出来的效果比传统商场强的太多了。”吕慧惊叹。

作为徐良的行政秘书,她很清楚老板跟泰华设计部门的拉扯。

后者前前后后改了六七次,才满足了徐老板的要求。

当时她还觉得大老板吹毛求疵,但现在一看,对徐老板的佩服又多了一层。

徐良笑了笑,后世习惯了的东西,放到现在就是时尚前卫的设计。

从一楼、二楼一直转到六楼。

可以看出,定位高奢的泰华中心。

云集了类似迪奥、百达翡丽、爱马仕、范思哲等世界级的奢侈品牌。

从来往的客流量来看,销售应该还是不错的。

毕竟这里是魔都CBD,消费能力全国顶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