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154章 庲降都督高颐

三国:季汉刘璋 第154章 庲降都督高颐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154章 庲降都督高颐

第154章 庲降都督高颐

安排完吕昌担任永昌太守一事,刘璋继续点名:“爨卿。”

“在。”建伶令爨习立即应了一声,他按捺下胸膛中涌起的雀跃和激动,从他所在的席位走到了明堂中间,一板一眼的向刘璋拜下,双耳竖起,准备聆听刘璋对他的恩赏。

在爨习出列的这片刻,刘璋轻轻的将右手中的玉如意向左手心拍去,这柄玉如意来自孟氏族长孟仪的上供,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体态呈流线形,柄微曲,整体造型优美华丽,甚得他的喜爱。

感受着丝滑冰凉的玉如意,刘璋不由瞥了一眼在下方南中一众大族族长列次后排的孟仪,只见孟仪规规矩矩的跪坐着,没有任何的举动。

刚才刘璋任命吕昌担任永昌太守时,孟仪似乎都是不为所动,只是面上露出讶异的神色,没有如同其他大族族长一般左顾右盼,交流起眼神。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刘璋感慨了一句孟仪的举止,这位孟族长现下真真切切、安分的不得了。

容不得刘璋多打量孟仪,他从将目光从坐席后方的孟仪身上收回,看向了正前方跪拜下的爨习,建伶令爨习。

“爨卿于雍氏造逆之时,没有俯逆,且施展策画,与雍氏虚与委蛇,在南中大乱,处处有乱兵为祸时,保全建伶,使建伶未曾遭受兵灾,可谓是有勇有谋,堪当大任。”

拜跪在下方的爨习,静静的听着刘璋叙述他的功劳,他在南中大乱的时候,保全了建伶,虽然于平叛没有什么大功,功劳不够高,但面前的这位明公出手很阔绰,他想必能得到大大的嘉赏。

待‘堪当大任’一词传入爨习的耳中,这让他心脏不由一紧,几近停滞跳动了片刻,表现在他的体态上,是他的身形不由颤栗了一下。

爨习将双手握紧,死命的定住身形,尽量不让自己出现大的失态,在场的都是南中大族的族长,南中的郡守高官,容不得他露出轻飘不定的状态。

“今新立兴古郡,当以卿为郡守,望卿能安抚黎庶,和睦百越之众,使兴古郡兴盛于南中。”刘璋给出了对爨习忠诚于他的嘉赏,兴古郡的太守,两千石的高官。

“拜谢明公,习必竭心尽力,使兴古郡应明公之言,兴盛旺达。”爨习声音微微颤抖,诚挚的向刘璋拜谢道。

领完嘉赏的爨习,如坠云雾一般的回到了他的坐席上,他很是庆幸,在雍氏谋逆于南中,一番烈火烹油景象的时候,没有去依附雍氏,不然他何至于有今日,得高居两千石。

‘幸甚至哉,幸甚至哉。’安座后的爨习心情雀跃万分,想着手足舞蹈,高歌一曲,以发泄胸中的快意。

“景卿。”刘璋唤出了牂牁郡太守景毅,景毅身为太守,为郡丞朱褒所趁,囚于樊笼之中,后面在一众牂牁郡大族的拥护下得以脱身,并反手一击,击杀了朱褒。

若是死板的论起景毅的所作所为,景毅顶多算是个功过相抵,断然是没有什么功劳,不过刘璋方欲施恩于南中,对于景毅这位忠诚的小老头,他自然是要嘉赏的。

刘璋向着出席的景毅道:“景卿抚集牂牁,为牂牁士民拥戴,擒获牂牁贼首朱褒,有功,今迁卿为朱提郡太守,镇抚朱提。”

他将景毅从牂牁郡太守迁为了朱提郡太守,看上是景毅的官职还是太守,只是平迁而已。

但太守和太守是不一样的,牂牁郡作为南中最贫穷的一个郡,没有什么牲畜,也没有蚕桑用来织布,人口也少,不如朱提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出产白银、铜铁等物,郡中大族更是潜心向学,号为‘南中冠冕’。

将一把老骨头的景毅提拔为朱提郡太守,离开叟夷时不时叛乱的牂牁,自然是对景毅的一种优待。

“谢明公。”景毅恭声谢道,一把年纪的他对仕途没有大的期望,也不想折腾什么,从牂牁调到朱提,想来能平静的渡过退仕前的时日,他的心情甚是怡悦。

料理完了有功的吕昌、爨习、景毅,眼下轮到在南中乱局沸沸扬扬之时,坚定守在滇池县,面对雍氏的劝说不为所动的太守高颐了。

“高卿。”刘璋唤出了功居首位的高颐,并细数高颐的功劳:“高卿坚守滇池,忠贞不二,庇佑一方,为建宁郡士民所仰。今建宁郡初定,非有民望者不能安集,我意复以卿为建宁郡太守,兼庲降都督一职。”

“拜谢明公,只是‘庲降都督’一职,颐有所不明。”高颐先是拜谢了刘璋的嘉赏,但对庲降都督一职的职责他有些不太清楚,因此他发言问道。

‘都督’一职高颐是知道的,乃是光武皇帝在建武初年,因为天下战乱频繁,征伐四方所需,于是在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官。

都督的权责甚重,但不是常驻的官员,就是平时有什么大事,才设置都督一职督,事情处理完后就罢免。但听刘璋所说让他兼领都督一职,似乎这个‘庲降都督’是常驻南中的官职。

不止是高颐有疑惑,下方的众人也面色狐疑,都督一职是为了征伐四方所设,而且是贼势喧嚣,一旅之师难以平定,才需要都督出手,监督多路人马征讨叛贼。

但眼下南中已经平定,没有什么大的波澜,顶破天就是一些小种叟夷不知死活的叛变,自是用不上都督出手,却不知上首的这位明公设置都督这一要职是做什么用。

“庲降者,取夷越来降之意也。”面对高颐的疑问,和一众面色狐疑不定的南中大族族长们,刘璋开口先是解释了庲降的意思,而后他阐述起了庲降都督的职责。

“庲降都督一职,统兵五营,常驻南中,以滇池为居所,凡南中有事,或是叟夷骚动,或是贼子造逆,庲降都督皆可先发兵讨定,而后上报成都。”

‘持节。’高颐脑中如同响起一道雷霆霹雳一般,震的他头晕目眩了起来,他根据刘璋所言明的庲降都督的职责,莫名的想起了‘持节’一词。

‘这一职位太过显眼了,也太过重要了。’高颐感觉心情有些难以言说,都督一职自不必说,可总督五营兵事,再加上刘璋所说的南中有乱,庲降都督可先荡平再后报,是持节才有的权利。

刘璋对他的这一任命,是对他何等的恩宠,是给了他何等的权柄,更是对他何等的信任。

爨习、吕昌,刚刚受封太守的二人,撇头看向高颐的身影,眼神中充斥着羡意。他们原以为高颐凭借坚守滇池的功劳,会被刘璋迁往蜀郡、广汉或者梓潼这些富庶的大郡做郡守,抑或是被纳入到州牧府任职治中、从事之类的职位,脱离南中这片蛮荒之地。

但没有想到,高颐从刘璋处拿到的回报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期望值,持节、加上常驻南中的都督职位,再加上高颐又领着建宁郡的太守一职,这是集军、民、财三政于一体,还要考虑到刘璋这位益州牧对高颐的青睐,日后高颐在南中的权柄将不可估量。

一众南中大族的族长亦是将目光纷纷投向了高颐的身影,只是他们中不少人的眼神不是如同爨习、吕昌二人一般的羡意,而是对高颐担任庲降都督一职,从眼神中迸发出了**裸的羡慕、嫉妒,羡妒如同一团火一般在他们的眼睛中燃烧了起来,直欲将映射入他们瞳孔中的高颐的身影焚烧成灰烬。

位于一众南中大族中后列的孟仪,对于高颐受命庲降都督一职,心中尽是苦涩的味道,比刚刚吕昌、爨习被任命为太守,心中感受到的苦涩味还要苦涩。

前面在刘璋的有心宽宥,外加彭羕提议的出钱货赎罪,他孟氏掏空家底,并凭借着这些年孟氏在叟夷中的恩惠,从叟夷处征收到了乌狗一百头,螨脑一斗,斫木构一丈者一千枚,上缴到了郡府的府库中,抵消了他孟氏的谋逆大罪,好不容易才活了下来。

本来因为逃过一劫,庆幸无比的孟仪,现在是痛心疾首,他在悔恨,要是当初没有俯逆雍氏,以刘璋的慷慨大方,他自然是可以得一郡守之位,可惜现在莫要说是郡守之位,眼下他能活着就很不错了。

‘诶,一失足,成千古恨。’孟仪心中长叹了一声,千般万般,都是他自己走错路的缘故,却也怨不得别人。

“明公,庲降都督一职太重,颐才具不足,恐难胜任,再者,如今南中已大抵安定,无设置都督一职的必要。其次若是常于南中设庲降都督一职,恐有他日之忧。”高颐斟酌了下语句,向刘璋请辞了庲降都督一职,并劝说刘璋不要常设庲降都督一职,以免后来的庲降都督掌权柄日久,万一碰到一个心术不良的庲降都督,怀揣异志,到时候会造成南中忧患。

刘璋伸出玉如意摇了摇,否定了高颐的看法。同时刘璋在心里叹息了一声,他任命高颐为庲降都督,拥有持节的权利,换做一般人,早就磕头如捣蒜,领下了庲降都督一职。但高颐却不一般,竟是谦虚的推辞,并意有所指的劝谏他放弃设置庲降都督一职,可见高颐实乃耿介良臣。

‘真乃良臣也。’吕昌、爨习自然听出了高颐话中的意思,面对高颐的话,二人皆是心中叹了一声,换做他们受封庲降都督一职,只怕是早就欣喜万分的应下了,哪里还会如高颐一般推辞,并替刘璋考虑设置庲降都督可能存在的问题。

‘你不要给我们啊!’南中一众大族的族长见到高颐推辞庲降都督一职,纷纷从心底跳出一个声音,并且暗自吐槽高颐不知好歹,竟是欲推辞掉有持节性质的庲降都督一职。

刘璋淡淡然向着高颐劝说道:“如高卿所言,现在南中的确已经平定,但人心还没定下来,若是南征大军在时,一众暗自藏匿的宵小自然是不敢有什么异动,但是等南征的大军北还后,这些宵小无人镇压,必是会跳出来作乱。”

“我所虑着,以郡国之兵,不足以镇乱,以太守之权柄,不足以统筹四方之士,平定祸乱,再者南中上报成都,成都再调集大军,南下平叛,亦不能应时也。”

说到这里的刘璋淡然一笑:“总不能到时候,我这位益州牧,又领着大军南下,征战南中,席不暇暖,寝不安枕。至于卿所虑者,庲降都督职责太重,恐有他日之忧,实乃良言,但论及利弊,还望卿领庲降都督一职,使我无复南中之忧也。”

刘璋自然知晓,将一个地方的财政、军事、民生的权利交到一个的手里,在汉为都督,在唐为节度使,都是对中央来说极其危险的行为,稍有不慎,就会爆发难以克定的祸乱。

但都督、节度使一类的职位,又有着极强的魅力,对于一块战事频发的区域,于此地设立都督一职,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当地解决祸患的能力。就像现在一样,刘璋如历史上蜀汉设置庲降都督一职一样,将南中的军政大权交给高颐,他就不用或者很少需要考虑南中的问题的。

历数历朝历代的制度,很少有说得上完美无缺的,每一项制度都像是一柄双刃剑,一面剑刃朝外对着外敌,一面剑刃朝内对着自身,如何去权衡这柄能够伤敌、也可能伤己的剑刃所处的位置,是政治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论眼下的话,刘璋有把握,庲降都督高颐这柄利剑,能最大限度的朝着外敌释放他的锋芒,代他安定南中,平抑祸乱。至于日后担任庲降都督的人有非是良人的隐患,日后再说,要相信后人的智慧。

“颐领命。”高颐思虑了片刻,最终接受了刘璋的任命,如今滇池的明堂内,大众汇集,他心里还有什么劝诫的话,可以后面私下里向刘璋阐述。

南中之地的有功之臣差不多封赏完了,刘璋抚着玉如意,眼神闪烁片刻后,点起了一个名,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名字。

“孟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