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228章 偷渡沔水

三国:季汉刘璋 第228章 偷渡沔水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228章 偷渡沔水

第228章 偷渡沔水

兴平二年,七月中旬。

夜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满月,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月光或是倾泻在山川之上,给山川树木蒙上一层薄纱,或是倾泻在静静流淌的沔水之上,照的沔水有如白日时的波光嶙峋。

而当月光倾泻到旧阳平关的城头上时,驻守城头的祭酒杨任略微松了口气,在月色如此明朗的时候,他也就不用安排人手多多点起篝火和火把,照亮城墙前设定的防御范围,来防止蜀兵过来偷城,只需安排夜间视力比较好的士卒盯着就行,明朗的月光为他省下了一点功夫,节约了一点柴火辎重。

“咚、咚、咚……”

旧阳平关前,金鼓之声准点准刻的响起,传入了祭酒杨任的耳中,若是前面几日,他会咬着牙、切着齿,痛骂上蜀兵几句,可现在的他却是已经麻木了,对于蜀兵的扰敌之计不去做任何反应。

听着蜀兵发出的嘈杂金鼓声,杨任甚至饶有兴趣的吐槽了一句:‘幸好我阳平关乃是一座军城,没有什么街坊邻居,只屯驻着士卒,不然吵到了街坊领居睡觉,街坊邻居要骂街的。’

一阵自山林中发出,翻越旧阳平关城墙,吹拂过旧阳平关城头的露夜寒风飘过,让杨任不由打了个冷颤,而后他伸出手紧了紧身上的裘衣,开始阔步在城头走了起来,想着活动一下身子,让身体热和热和。

另一边,走马岭上新阳平关的城头上,军司马李休的面色有些凝重,前几日蜀兵造出了威力惊人的飞石车,并在旧阳平关实验使用了一番,砸了旧阳平关的守军是人仰马翻。

只是蜀兵的飞石车虽是威力大,但是对于旧阳平关坚固的城垒威胁也不是很大,达不到能决定旧阳平关城归属的程度。

而且就李休之前观察,蜀兵的飞石车下面是四个轮子,想来是用不到他的新阳平关上,毕竟他的新阳平关居于走马岭上,想推着飞石车上来不太现实。

可是令李休没有想到的是,蜀兵竟是卸去了飞石车的轮子,硬生生的将飞石车扛到了走马岭上,用来攻打他新阳平关的外围营寨。由于新阳平关的外围营寨,皆是木质的栅栏、鹿角组成防御,所以在蜀兵飞石车的攻击下显得有些吃力了,这几日蜀兵飞石如雨,是接连不断的狂轰乱炸他的营寨。

木质的营寨、栅栏、鹿角,在巨石的撞击下,一次两次或许还能撑住,但次数多了,难免有损坏的地方,就很容易成为防守的漏洞,就像今日白昼,蜀兵使用飞石车砸坏了关前右侧的栅栏,祭酒杨帛赶去维修栅栏时,被蜀兵给抓住空当,一个突击,杨帛差点殒命当场。

念及于此,李休转头看向用白布包裹着手臂的杨帛,他叹了口气,半是命令,半是劝告的说道:“杨祭酒,修补栅栏这种事情交给手下士卒就是,你身为主将,怎么能亲身犯险,到第一线去做修补栅栏的事情……今日幸是没有什么大碍,你只是手臂中了一刀,若是出了什么意外,你这个祭酒殒命当场,死了倒不要紧,损了我军士气,伱的罪过就大了。”

祭酒杨帛听着李休的话,虽然李休的话不怎么好听,但是他知道李休是为了他好,他今日的确是做的有些过火了,过于身先士卒了。

“司马之言,帛谨记在心,断不敢忘却。”杨帛诚恳的应了一句。

见杨帛的态度还算可以,李休吩咐了一声:“今夜就由我来值守,你手臂受了伤,好生休息去。”

“这……诺,多谢司马。”杨帛露出感动的面色,正常轮班值夜,今夜当是由他来值守,李休昨夜已是值守过一次了,可李休恩情切切,他不好回绝,于是豪爽的点头应了下来。

……

在蜀兵日间攻打、夜间袭扰新旧两座阳平关,外加游骑四处截杀汉中斥候的情况下,治头大祭酒张卫和军司马李休秉持着谨慎的态度,不再大批量外放斥候侦查蜀兵动向。

而刘璋见到汉中斥候愈来愈少,张卫和李休的耳目被堵塞住,得到了他想要的效果,于是趁着今夜月色明朗,他开始了偷渡沔水的计划。

一队队士卒正在营门口整装待发,这群士兵乃是中郎将甘宁的麾下精卒,一个个皆是精壮之士,且久历战阵,浑身透着一股杀伐之气。

这群士卒由于日常能吃到些鱼肉,不像普通士卒一般,一到夜间就两眼一抹黑,什么也瞧不见,所以他们就未曾点起火把,用来照亮四周,只借着明朗的月光用来视物。

甘宁踏步走到刘璋的近前,不像寻常的时候,他走动时会出现铃铛的响声,今夜他卸去了腰间的铃铛,待走到刘璋面前,他拱手说道:“明公,我帐下儿郎已是整理妥当,就待明公令下。”

法正和甘九一左一右的立于甘宁左右,二人在甘宁说完之后,齐声拱手补上一句:“请明公下令。”

见几人精神不错,没有因为夜间行动的缘故出现困乏的情况,刘璋微笑着点了点头,他挥了挥手,自他身侧一名仆役端着几杯酒水走到甘宁面前:“兴霸、孝直,且饮上一杯,壮一壮胆色,而后出发。”

甘宁、法正和甘九几人纷纷拿起酒杯,和同样拿起酒杯的刘璋对饮了一杯,几人各自饮尽后,豪气的翻手展示着饮尽的杯底。

一杯饮尽,刘璋肃然着面色,下发了命令:“卿等先行,我发大军随后跟上,我等着卿等递回的好消息。”

“定不会让明公失望。”甘宁语气豪放,拍着胸脯许诺道。

刘璋微笑着点了点头,举步给甘宁、法正送行了起来,当月到中天的时候,刘璋将甘宁、法正送到了沔水的渡口,百余艘渡船早已准备妥当,用来给甘宁及其帐下部曲渡河用。

皎洁的月光照射在沔水的河面上,银色的月光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跳跃,仿佛无数繁星在闪烁。河面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皎洁的月亮,形成一条无尽的光轨,延伸到天际。

‘美哉。’刘璋直直的感叹了一句,如此良辰美景,应当是吟诗作对才是,只是他却没有吟风咏月的心思,且眼前甘宁部曲渡河的场景肃杀无比,亦是破坏了当下恬静闲适的气氛。

作为先锋前往占据定军山的甘宁所部,人数不是很多,不过两千余人,但这批人作为甘宁的部下,是打老了仗的,无一不是精锐之士,因此刘璋对于能否占据定军山一事没有太大的担忧。

刘璋此刻有所忧虑的乃是关中,关中在西汉末年惨遭绿林、赤眉的破坏,户口稀少,而后接着东汉百年的羌患,已经不再是昔日秦朝时候的天府之国了,如今关中残破的情况下,要是再被李傕、郭汜给祸祸个几年……

一念至此,刘璋感觉他得抓紧时间,早日料理掉张鲁,若是不能早点搞定张鲁,关中只怕会被李傕、郭汜这伙只知道破坏、不知道治理的凉州贼祸害成一片白地,弄出千里无鸡鸣的场景来,到时候他就是拿下了关中,关中也没有用处了。

两千余人,百余艘船,一名名船夫推动着船桨,拨动着倒映在水面上的月色,来回二三趟后,没有耗费多大的力气和多长的时间,甘宁、法正和两千名士卒就到了沔水南岸。

隔着静静流淌的沔水,甘宁和法正一起向刘璋拱手告辞,而后二人领着帐下部曲,在向导甘九的带领下扎进了沔水南岸的山林中。

刘璋微笑着送别。——

荆州,襄阳。

官寺的明堂之上,刘表面色轻快,他施施然的说道:“也就是说,刘季玉被张鲁手下的治头大祭酒张卫、军司马李休阻挡在阳平关,不得前进一步。”

“正是。”刚通报汉中之战消息的别驾刘先肯定了一句:“刘益州虽是兵力胜于汉中,可米贼张鲁一门心思的据守,怎么也不出来同刘益州交战,刘益州顿兵坚城之下,连日攻打,却是没有什么进展,到如今,已有十余日也。”

“啧啧啧。”刘表啧了几声,而后摇了摇头叹了一句:“米贼张鲁如此的奸猾狡黠,不逞匹夫之勇,以己之长对抗刘季玉,当真是苦了我这位同宗了。”

刘表的话听起来像是替刘璋抱怨,可别驾刘先却是听出了刘表言语里的真意,上首的这位荆州牧对于刘璋顿兵坚城,为张鲁所阻之事,心中是欢喜无比,只是碍于和刘璋是同盟,不好当他的面宣泄心中的快意。

刘先面色淡然,他对刘表的态度没有什么意外,毕竟益州去岁和荆州还是针锋相对,针尖对着麦芒,两边不怎么和睦,虽然今年年初结为盟友,可这种盟友关系并不是很靠谱,益州和荆州相邻而居,益州又是居于荆州上游,就地利而言占了荆州的便宜,因此益州碰到了难关,那就是荆州的快意事。

正如刘先所料,一脸恰意的刘表抚着胡须,这益州和荆州虽是结盟,但如果益州发生了什么好事,他是不会高兴的,而益州如果碰到了什么难题,就像现在这样蜀兵死活攻不破阳平关,他会非常的快意。

“蔡瑁、张允现下如何?”刘表放下心头的快意,问起了前往房陵的蔡瑁、张允二人的消息。

刘表派遣蔡瑁、张允前往房陵,是打着趁刘璋尚且还在阳平关外,没有进入汉中将手伸到西城、上庸的时候,先将西城、上庸这块无主之地吞入腹中,置于荆州治下。

西城、上庸、房陵所处的地势险恶,周围重山叠嶂,自成一体。就战略位置而言,西城、上庸、房陵三座城池是联结荆州和益州的重要枢纽。

因此刘表虽是不喜纷争,只想坐守江、汉,观望天下形势,可机会就在眼前,他自然不会放过,怎么都要伸出手去,尝试将西城、上庸吃下,巩固完善荆州的防御。

刘先听到刘表问询蔡瑁、张允的消息,他不免有些头疼了起来,蔡瑁、张允统领大军到了房陵后,没有立即挥师西进,去拿下西城、上庸,而是打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想法,向割据西城、上庸的申氏发去招降的书信。

蔡瑁、张允如此的操作,刘先本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毕竟荆州势大,申氏弱小,两方实力差距过大,是驱猛虎逐犬的情况,能以势压人,让申氏自缚出降,也算是件好事,可以不动兵刀,减少士卒的伤亡。

可蔡瑁、张允递回来的几封发给申氏的书信复件,让刘先大大的无语,无他,蔡瑁、张允的书信言辞实在过份了点,根本不把申氏放在眼里,明言要申氏出降,交出西城、上庸,而且还要把申氏迁徙到襄阳。

只是人离乡贱,除了迫不得已,谁愿意离开故土,而且蔡瑁、张允招降申氏,不给好处,只是指摘申氏。刘先自认为只要申氏的族长不是什么软蛋,多少有一分骨气,都不会倒戈卸甲,以礼来降。

因而刘先现下应该是劝谏刘表,让刘表下发文书、训斥蔡瑁、张允,让蔡瑁、张允不要如此狂悖行事才是。但刘先却不能直白的言明蔡瑁、张允二人的过失,蔡瑁是刘表的小舅子,张允是刘表的外甥,这疏不间亲,他说的话刘表未必会听,就算刘表听了,到时候传将出去,让蔡瑁、张允知道他曾经在刘表面前言谈二人的过错,蔡瑁、张允必然对他怀恨在心。

斟酌了片刻后,同时也是为了不让顶头上司刘表等的太久,别驾刘先先是道明了蔡瑁、张允二人现在的情况:“禀使君,蔡张二位将军目前屯驻于房陵县,并派遣使者向申氏发去多封书信,意图让申氏主动纳降。”

“若是申氏能主动纳降,不动刀戈,不流血汗,算是一件好事。”刘表点了点头,对蔡瑁、张允没有立即发兵,而是先劝降的操作很是赞同。

见着刘表同意的态度,刘先咬咬牙,秉承着臣子的本分站了出来,不过他没有直言蔡瑁、张允的不对,而是语气委婉的道了一句:“只是蔡张二位将军在发给申氏的书信上,对申氏的处理不怎么宽待,可能会让申氏有所疑心,不愿投诚纳降。”

刘表闻言抚了抚胡须,面色上若有所思,片刻后他对别驾刘先说道:“蔡张久在军中,沾染了一些武人习气,可能言辞不怎么妥当,别驾可写上一封招降文书,就说是我的意思,快马发往房陵,让蔡瑁速速递给申氏。”

刘表非是庸人,刘先的话虽然委婉,但他也听出了刘先的意思,知道蔡瑁、张允做出的事情不太妥当,可能会弄巧成拙,到时候西城、上庸不得无血开城,反倒会弄出一场风波来,那就为之不美了。

“还是早早的拿下西城、上庸为好,虽然现下刘季玉为阳平关所阻,一年半载内进不了汉中,但夜长梦多,日后的事情难以预料……”刘表意味深长的道了一句。

“诺。”刘先立即应了一声,他拜伏而下的面色上透露着一丝欢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