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229章 汉中内忧

三国:季汉刘璋 第229章 汉中内忧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229章 汉中内忧

第229章 汉中内忧

兖州。

“你是说公达(荀攸)离开了襄阳,不知道往何处去了?”

听着从上首位置传来的音调醇厚的问询声,以及闻着屋内浓郁的熏香味,于下首位置拱手束身的信使立即回禀了一句:“是的,小人这次往公达先生先前寓居的襄阳蒯氏府邸走了一趟,从蒯氏门房的口中得知公达先生已经离开了襄阳,并言公达离开前说是要云游四方,却是不知往哪里去了。”

“也罢。”荀彧语气里透露着失望,而后他温言慰问了一句风尘仆仆的信使:“你且先下去,这几日好生将养一番。”

“诺。”信使拱手应下,接着倒退几步后反身走出了房间。

见着信使离去,荀彧摇了摇头,脸上写满了失落,荀攸荀公达是他的侄儿,但是比他年长六岁,荀攸不仅才智过人,谋略超众,而且品性忠厚谦让,受时人敬重,因此他很是希望荀攸来到兖州,和他一起共谋大事。

荀彧本想着这趟派遣信使,递去书信给荀攸,劝说原是出任蜀郡太守、但由于道路不通停留在襄阳的荀攸和他一起投身曹操帐下任事,乃是水到渠成之事。毕竟一来往益州的道路不通,荀攸去不了益州担任蜀郡太守,二来襄阳的刘表为人庸庸,唯知坐保江汉,无有大志,以荀攸的性情和志向,定然不会在刘表帐下任事。

可令荀彧失落的是,荀攸竟然离开了襄阳,云游四方去了,这一时半会只怕是找不到荀攸,得等荀攸找好了落脚点,发书信给他,他才能知晓荀攸的去处。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荀彧念叨了一句庄周的名言后,将荀攸抛到脑后,思考起了眼前的事情来。

去年因为曹操杀了九江名士边让,惹得兖州士人皆是惶恐不安,趁着曹操征讨徐州陶谦、为父报仇的时候,张邈、陈宫等人迎纳并州之狼吕布进了兖州,搅出了好一场狂风暴雨。

而到了今年,一勇之夫的吕布多次被曹操击败,逃亡徐州投靠了现在的徐州牧刘备,兖州重新回到了曹操手中,可经过一年多来的战争,兖州士民、仓禀等等皆是大为损耗,需要好好治理一番,方才能恢复元气。

眼下的荀彧就面临着治理的难题,劝课农桑,积谷屯粮这是不必说的,而考虑到兖州地势通达,四面向敌,故而勤修武备,组织军民操练亦是不能松懈的,所需要料理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多。

可现在有一件事却是荀彧最为关注的,那就是天子的动向,他从身侧装饰精美的漆盒里拿出一封诏令,一封天子下发的诏令。

荀彧将诏令小心的放置到案几上,又是细细的阅览了一遍诏令的内容,诏令上天子刘协所言,乃是他不日就要东归雒阳,而长安到雒阳的道路由于董卓的残害,几无人烟,所以刘协需要各路关东诸侯前来勤王。

以天子之尊,请求于诸州牧、郡守,这般不堪的局面,让荀彧心情低落,眉心皱起。——

沔阳。

今日的张鲁没有待在军营中,他趁着日头不是十分毒辣,加上有微风吹拂,气候爽利,在亲卫杨昂的护送下,驾着车马向着沔水的江岸行去,打算观赏潺潺江水,疏解一下近来不宁的心绪。

出了军营的张鲁车驾走上了大道,道路两旁的田垄中,或是俯腰用农具翻动田间泥土、或是埋首清理田间杂草的黔首们见到了张鲁的旗帜,知晓了乃是天师道的师君到了近前,百姓们皆是面露喜色,纷纷丢下手下的农具,来到了道路两旁向着张鲁的车驾跪拜叩首起来:“师君万寿!!!”

“师君万寿!!!”

汉中的黔首们向着张鲁发出祝福的言辞,并不是因为畏惧张鲁的权势所以他们才有这样的举动,恰恰相反,汉中的黔首们是真心诚意的向张鲁发去贺词。

这里是有缘由的,天下大乱,宇内纷争不休,四海之内流血漂橹,而汉中在张鲁这位师君的掌控下,稍稍安定一些,一来没有大的灾祸,没有流血不宁,二来张鲁治政简约,施恩惠于百姓,三来张鲁身为天师道的师君,是众多信仰天师道的汉中百姓崇仰的人。因此张鲁甚得汉中百姓之心,百姓往往见到张鲁的旗帜,就俯首叩拜,虔诚致敬。

坐在马车上的张鲁听到了百姓虔诚热烈、不似作伪的呼声,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并且伸出手来呼应百姓。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张鲁在心底感慨了一句,他以天师道教法治理汉中,在政治上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在教化上,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在刑法上,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

张鲁所推行的治理方针,是道家一贯推崇的无为而治的理想。这种治理方式轻便简约,不需要太多的官吏,而官吏少了,则不需要收刮民间太多的赋税,百姓上缴的赋税少了,则民心自然如同流水一般涌向天师道,涌向他这位天师道的领袖。

“师君,民心在我天师道也。”骑马伴随在张鲁车驾一旁的亲卫杨昂,向着张鲁恭维了一句,其实也算不上恭维,这是明明白白的事实。

张鲁面带笑意的点了点头,他对杨昂的话是认可的,若是没有汉中的民心,他是坐不稳汉中的。天师道作为一门教派,在汉中世家子弟的眼中同昔日的黄巾贼没有两样,都是靠鬼神糊弄人,因而少有汉中世家愿意依附他,大多不过是顾虑着他手下的精兵强卒,不得以表面上向他俯首,讨个平安,但这群世家子弟表面上恭敬,背地里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那就不为人知了。

张鲁目光扫过杨昂,说起来,杨昂出身的杨氏,是少数几个真心依附他的汉中世家之一,因此他给予了杨氏极大的恩宠,杨氏出身的杨任、杨帛皆是担任着祭酒的职位,身为杨氏青年才俊的杨昂被他引为了亲卫,以显他对杨氏的信重。

不多时,张鲁一行人到了沔水旁,在杨昂的服侍下,张鲁下了马车,望着潺潺流动的沔水,见着波光嶙峋、涟漪荡动,山色水光入目,他的心境大为的开阔放松了起来。

身为修道之人,张鲁对权势并不是十分的看重,但推行天师道的道统,依托权势来推行是最为便利快捷的,就像眼下,汉中臣民多半是信仰天师道的鬼卒,可能这群鬼卒中有许多是因为畏惧他的权力和甲兵,不得不奉承天师道,但久而久之,浸淫天师道日久,假鬼卒也会变成真鬼卒,天师道将大行于世。

‘可恨。’张鲁念及于此,暗自骂了一声,可恨刘璋小儿妄兴刀戈,来侵犯他的汉中,让他不能安心在汉中传播天师道,将汉中打造成一座地上道国。

这时一骑信使飞踏而至,亲卫杨昂立即迎了上去,挡在了骑士的前方,并同下马后的骑士交耳了几句后,他来到了张鲁的身边。

“说吧,有什么消息。”张鲁面色淡然,虽是刘璋所统蜀兵数量倍于汉中,近来又是打造出了‘飞石车’这样的利器,但是依托着阳平关的险阻,加上张卫、李休二人皆是善守之将,刘璋到现在还是被他牢牢的挡在汉中门外,不得踏入汉中一步,所以他见到信使骑马飞奔而来,心绪并没有太大的波动。

杨昂拱手转述起了信使传递来的消息:“师君,据守米仓道的賨人渠帅杜濩发来消息,说是中郎将吴懿、校尉徐猛、袭肃等人,近来是不要命的攻打他立下的几重营寨,他感到有些压力,多少需要些许支援。”

“嗯?”张鲁一念转动,杜濩虽然说的轻描淡写,只说需要点支援力量,但作为賨人的杜濩为人虽然圆滑,可品性根底还是賨人一贯的悍勇不服输,杜濩即是遣使来求援,那说明杜濩面临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了。

斟酌片刻后,张鲁立即吩咐了一句:“让阎功曹调配人马,以渠帅朴胡为将,立即前去支援杜濩。”

“诺。”亲卫杨昂拱手领命,而后嘱咐人前去传递张鲁的命令给了留守沔阳大营的功曹阎圃。——

成固。

前面成固大族张氏的族长张骏被张鲁拘留在了南郑,作为代族长张礼修此时把控着族内的一应事务,只是张礼修不止是处理张氏一族的事务,她还在联络昔日为张鲁所杀、成固游侠陈调陈元化的宾客,意图在汉中目光皆聚于阳平关时,举成固而反张鲁。

在一段时间的奔走联络下,张礼修联络到了一批陈调旧日的宾客,这些宾客无一不是武勇之辈,更是忠心耿耿于死去的陈调,虽是陈调死于初平二年,但到了如今的兴平二年,他们中部分人也还在伺机为陈调报仇雪恨,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而已。

现下张礼修会同这批陈调的宾客,在张氏一族的密室内商谈了起来。

“如今刘益州正在攻打阳平关,我等若是举成固县而反,必将惊骇米贼,使守御阳平关的张卫、李休等人惶恐不已,不能全心全意守御城池……而以刘益州之英武,必可趁张卫、李休不安之时,伺机拿下阳平关,引蜀兵进入汉中,诛杀张鲁,一扫汉中的鬼道。”一位面相棱角分明的宾客慷慨言道,他的言辞甚是壮烈。

“不然。”一位面色看上去稳重的中年宾客摇了摇头:“阳平关甚是险要,刘益州一连二十余日不曾有什么进展,米贼张鲁如今屯驻在沔阳,尚未赶赴阳平关,可见张鲁还是有余力的……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起兵,张鲁必然遣兵星夜赶赴到成固围攻我们,而成固县的辎重粮草,前面大半被张鲁运去了阳平关,到时候我们外无援军,内无积蓄,只恐是旋起旋灭,徒然的牺牲,没有多大的用处。”

这位宾客老成持重的话,引来了不少宾客的点头同意,这是人之常情,陈调的宾客们虽然想着为陈调报仇,但是他们也不想做无谓的牺牲。

“那我们继续等?”一位身形魁梧、满脸虬髯的宾客面色不善,向着出言稳重行事的那位宾客发出了一声质问,而后他站起身来,视线扫过同为陈调宾客的伙伴们:“初平二年,陈公为张鲁所害,到如今兴平二年,已经三年有余,这三年来,某日思夜想,无不在思考着给陈公报仇,只是张鲁谨慎,出行皆是百卒簇拥,轻易近不得他的身……今者天幸刘益州讨伐张鲁,若是不趁此良机,我们做出些事情来,襄助刘益州拿下汉中,难道要等刘益州顿兵坚城之下,心灰意冷退兵而还,我等错失良机,接着潜伏地方吗?”

“三年了。”这名身形魁梧、满脸虬髯的宾客咆哮了一句:“某等的已经够久了,难道还要某再等上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等到某胡须发白,头发掉了,拿不动刀戈,于为陈公报仇一事无能为力了吗?”

众多宾客纷纷沉默了下来,是啊,三年了,他们等的时间已经够长了,长都他们中有些人都快忘却了陈调的死,忘却了为陈调复仇,若不是张礼修寻得他们这些人,他们中部分人已是在安安分分的过日子了。

“诸君,我虽是妇人,但亦有一二心腹之语想言说,不知诸君是否愿意听。”张礼修面色无悲无喜,她淡然的道了一句。

对于张礼修这位昔日汉中主簿赵嵩的妻子,诸宾客心中都是存着些敬意的,一来赵嵩为了给汉中太守苏固报仇,是独自一人提剑杀入张修、张鲁的营寨,格斗而死,二来张礼修为妻贤惠,为母刚烈,赵嵩死后,张礼修遭遇了张修、张鲁的贼军,为了不被贼军所侵犯,张礼修涂花自己的脸并披头散发手持利刃宣言自己有狂病,最终使得贼军不敢进犯。张礼修的品德是他们所敬服的,因此一众宾客纷纷示意张礼修言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