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302章 一家团聚

三国:季汉刘璋 第302章 一家团聚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302章 一家团聚

蜀地闭塞,有类一处洞天福地,富庶安平之下,加上多有道门在蜀地传教,故而张肃虽是儒门子弟,但他的的心性朝向道家比较多一点,乐天知命,福祸不惊,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因此虽是没得到同庞德公会面的机会,聆听这位荆襄大贤的当面教诲,张肃也不气恼,他只是告知了童子一句,让童子在庞德公采药归来后,告诉庞德公他曾经来访过。

在童子点头应下后,张肃返身离去,没有一点半分的留恋,错过了就错过了,下次重新来过便是,实是遇不上庞德公的话,也只能说明他同庞德公无缘无分,天注定尔。

离开了鱼梁洲上庞德公的住处后,张肃没有立即返回襄阳城,而是寄身于山水之间,他在鱼梁洲的滩头上散着步,一边走着,一边观赏着岘山和沔水。

时维寒冬,岘山山体上的林木尽数雕零,枯瘦的枝丫仪态万千,呈现不同的景象,或似猛虎下山,或像羚羊挂角,放目远眺的张肃尽收眼底,直是感叹好一番山色。

山色尽收后,就轮到了眼前的沔水,张肃想起了论语中的典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沔水不止不休的流淌着,河水奔腾肆意,所向无前。

好山,好水,好山水。

山水入目,自然惊奇的景象席卷在心头,张肃顿觉近来出使荆州的俗务带来的疲乏一扫而空,剩下了一个空灵的心神。

有此山水,也难怪庞德公隐居于此,或许也正是因为此等山水,庞德公才放弃出仕一方,选择成为一名隐逸之士,寄身山水,忘却俗务。

张肃像是明白了庞德公为何隐居的原因,在这片山水的浸润下,他都有些想放弃官职,做一个隐士闲人,不再去搭理凡俗的事务。

但也只是片刻,张肃摇了摇头将隐逸的想法甩出脑袋,身为一名世家子弟,担负着家族兴衰的重任,他却是难以做到隐世不出,成为化为之人。

“回去吧。”张肃回头吩咐了一声跟班,若是在这边山水中再待上些时候,他只怕越发难以舍得离去了,还是早早离去的好。

跟随张肃来此的奴仆立即应诺,招呼来了渔家,扶着张肃上了渔船,就此向着襄阳而去。

就在张肃走访庞德公的时候,于昨日的宴饮之中,从张肃那里得到了一桩托付的蒯越,来到了中郎将蔡瑁的府邸上。

“好马啊。”

中郎将蔡瑁盯着面前由蒯越所骑乘的马匹,只见他面前的马匹体格雄健,四蹄飞扬,兼之一副沉稳莫名的态势,便知这是一匹难得的良马。

“荆襄无此好马,当是凉州来的吧?”蔡瑁向蒯越问询上了一句,他不待蒯越回话,就上前一手拉着马缰绳,一手抚着马头,眼睛里露出贪婪的神色。

要知道,自从宇内大乱,道路断绝,荆襄之地就难有如此的好马,蔡瑁自是不能止住心中的贪欲,想将这匹好马收入囊中。

“正是凉州大马。”蒯越肯定的点了点头,同时他反问上了一句蔡瑁:“不是凉州的水草,哪里能培育出如此的良马呢?”

“蒯君说的是,也只有凉州能出产这样的良马,却是不知蒯君走了哪里的门路,能寻来这样一匹良马。”蔡瑁恋恋不舍的放下了抚着马头的手,他向蒯越打听起了马的来路。

蒯越摇了摇头:“我哪里来的什么门路,这匹良马非是我家中之物。”

“啊。”蔡瑁面色急切了起来,若面前的这匹良马不是蒯越的,今日他只怕是拿不下来的,毕竟还要问过原主的意见才行,而若是蒯越的,只要他开口,蒯越想来是愿意割爱的。

“不知这匹马是何人之物?”蔡瑁问询上了一句,他今日若是不能将这匹马收入囊中,夜里只怕睡都睡不着了,就算入睡了,梦里恐怕都是这匹良马的姿态。

“这匹马乃是益州使者张肃的,我见此马不同凡响,故而借来骑骑,不日就归还张肃。”蒯越略不经意的说道。

“益州使者张肃。”蔡瑁面色一愣,他方才贪心涌起,还想着这匹良马不管是何人所有,凭借他的权位,以权压人,强夺了此马,是件再轻易不过的事情。

但听得益州使者四字,蔡瑁豪取抢夺的心思顿然消散,换做他人也就罢了,他人被强夺了此马,是无地伸冤的境况,就算跑到刘表面前申诉蔡瑁也不怕,毕竟刘表是他姐夫,可益州使者身份贵重,代表着益州牧刘璋,他的姐夫刘表都得礼敬三分,不是他能随意欺凌的。

“诶。”蔡瑁无奈的松开了马缰绳,良马虽好,可想来他是得不到的。

见着蔡瑁落寞的神色,蒯越嘴角浮起一抹弧度,他若有深意的说道:“将军可是喜爱这匹良马,欲收入囊中否。”

“如此良马,谁能不爱,我当然想收入囊中。”蔡瑁自然而然的回道,身为一名统军大将,一匹良马的作用可太大了,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兵败窜逃,得良马相助,都能有所裨益。

“可惜这是益州使者的,瑁却是不好收入囊中……蒯君,你说张肃他一个使者,又是文士,要这样的良马作为坐骑,这不是暴殄天物吗?”

蔡瑁的语气有些不忿,张肃的坐骑,比起他这个统军大将的坐骑都好上不少,货比货得扔,他都想扔掉那匹他往日里视若珍宝的坐骑了。

面对蔡瑁的问题,蒯越正经的回道:“益州不比荆州,我们荆州距着幽并、关凉这些产马地很远,而益州则地近关凉,眼下刘益州已是拿下了武都,武都更是紧挨着凉州,想来能从凉州那里得到不少的良马……故而张肃虽是一介文士,但能得如此的良马作为坐骑,也是不足为怪的。”

“蒯君说的是,可这么好的马,不能驰骋疆场,反而沦为文士的代步之物,当真是可惜,可惜啊……”蔡瑁一双眼睛留恋在面前的良马上,口中止不住的惋惜。

蒯越点点头:“将军说的不错,这般的良马,不能飞扬沙场,冲杀四方,却落得每日缓步慢行,于马厩中老去,着实是有些可惜了。”

蒯越的话,让蔡瑁更是心中惋惜,神色上都是一副悲戚的模样,可益州使者不是他能轻易冒犯的,他不得强夺了这匹马,只能是张肃自愿赠予他。

可蔡瑁自认他和张肃没什么交情,贸然索要马匹,有些不太合乎人情,他眼角一扫,看到了面前的蒯越,登时他脑中灵光一闪,他是和张肃没什么交情,可蒯越和张肃却是有的,他可是听闻了,蒯越的子侄是得张肃出手向米贼赎买解救的,而且昨日蒯府大张旗鼓的邀请了张肃过府致谢。

蔡瑁露出略显谄媚的神色,他走上前去,拉着蒯越的手说道:“蒯君,听闻你蒯氏与张肃略有些交情,不知可否出面,劝说张肃将此马送与我……当然,我也不是白拿他这匹马,我愿以财货抵之。”

蒯越面露难色:“将军,张肃不是来荆州贩马的客商,他是从益州出使到荆州的使者,料想就算将军以倍金购之,张肃出于文士风骨着想,也不会卖给将军。”

“这……不管事情成与不成,蒯君请先为我一说么。”蔡瑁言辞切切,请求着蒯越。

蒯越紧皱双眉,神色为难无比,在蔡瑁期盼的目光中,蒯越忽的舒展了紧皱的双眉,他开口言道:“将军可还记得你手下一名唤作文聘的都尉?”

‘文聘。’听着这两个字,蔡瑁像是被唤起了什么不太好的记忆,他蹭了一下松开了握住蒯越的手,如同眼下的蒯越是什么不祥之人,不能上手接触,接触到了就会有不祥缠身。

文聘这个人蔡瑁他可太记得的,前面第一次攻取上庸之战,他被申氏诈败所诱,没有听从文聘的劝阻,导致那场上庸之战的失败,同时导致文聘为申氏所囚,此外就是那场战役的罪责,他尽数推到了文聘身上,把自己摘的一干二净。

先前蔡瑁听闻文聘还活着,并被申氏囚禁在上庸,他就不免担心,文聘若是活着回到襄阳,为自己申辩冤屈,就算自家能凭着权位,以及姐夫刘表的宠信,让文聘不得辩白,但贪功委过的事情一旦暴露出来,自己的名声可就臭大街了。

而后面事情的发展,朝着蔡瑁担心的方向走去,益州牧刘璋竟是出钱赎买了被囚禁在上庸的荆州俘虏,并派人传信荆州说是会将荆州的俘虏放归荆州,用益州的钱办荆州的事,活脱脱的一个冤大头,当时蔡瑁好生咒骂了一顿刘璋。

那时蔡瑁就在担心,待荆州俘虏中的文聘回到了襄阳,他在上庸干的好事只怕会暴露,只是事情峰回路转,心中担忧的蔡瑁第一时间去接收荆州俘虏,想着寻个机会让文聘自然死亡的时候,竟是在这群荆州俘虏中没有发现文聘的身影,他欣喜若狂,想当然的认为文聘必然是在上庸的牢狱中病逝了,所以没有机会回到襄阳。

但眼下从蒯越的口中听到了文聘二字,蔡瑁顿觉不可思议,一个理应死去的人,怎么会得蒯越提起,他不由咽了口口水,向蒯越问道:“蒯君是从哪里听到文聘这个人的?”眼下的蔡瑁忘却了对面前良马的贪念,他只想知道蒯越从哪里得到文聘的消息的。

“是益州使者张肃处。”蒯越面色轻松,他看着一脸紧张的蔡瑁,相信了昨日张肃同他说的事情,那就是第一次上庸兵败,蔡瑁存在推功诿过的行为,文聘替蔡瑁背了好大一口黑锅。

推功诿过,这是一件极为严重的军事过错,但蒯越没有揭发蔡瑁的想法,他只想利用蔡瑁的这一桩过错,来完成张肃交予他的事情,也好偿还益州方面出手解救蒯祺的恩情。

“张肃?”蔡瑁只觉的有些迷糊了,文聘,一个荆州人,怎生同益州的使者张肃牵扯上了。

蒯越半眯着眼睛,开诚公布道:“此次自上庸解救的荆州俘虏,有一些人被刘益州相中,眼下留在了汉中,未能在这批次张肃送回襄阳的荆州俘虏中,其中就包括都尉文聘……只是我昨日听张肃所言,文聘时时念及在襄阳的家人,每每垂泪流涕,故而虽是蒙刘益州看重,但还是不愿留在汉中。”

蔡瑁闻言心中咯噔了一下,他口舌翻动,却是没有发出声音,只是无声的道了一句:‘文聘不能回襄阳。’这句话他想说,只是不太好说出口。

这边蒯越续而说道:“而刘益州为人坦荡,见文聘思念家人,无意强留文聘留在汉中……是以张肃此趟来到襄阳,暗中有意为刘益州分忧,他本是打算将文聘的家人接到汉中,如此一来,一家团聚下,文聘必然愿意留在汉中,张肃此行出使有所建树,也可在刘益州面前露个脸……只是可惜……”

“可惜什么?”蔡瑁猛的往前一俯,言语有些焦急的向蒯越问道。

“可惜文聘的家人,因为第一次上庸兵败的事情,被有司羁押,张肃身为使者,不好插手荆州内务,却是不得载送文聘的家人到汉中……”蒯越面露微笑,他开口道:“若是将军能促成此事,将文聘的家人交于张肃。”

蒯越指着面前的良马说道:“区区一匹良马,还怕张肃不给吗?”

一言至此,蒯越收起微笑,他皱眉道:“只是放过文聘家人的话,执法不够公正,对不起第一次上庸之战战死的荆州士卒了……想来还是算了吧。”蒯越摇了摇头,他觉得他的提议不够正大光明。

“话不能这么说。”蔡瑁连连摆手:“文聘虽说贪功冒进,可也是立功心切的缘故,文聘几番为我荆州征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况且文聘的过错,于他的家人何辜……往日我常常念及文聘的功劳,有意释放他的家人,如今即是刘益州看重文聘,那是文聘的福分,我当遣送文聘的家人到汉中去。”

‘一石二鸟,我真是聪明。’蔡瑁说完这番话后,露出了一个念头,将文聘的家人送与张肃带去汉中,一来文聘就不会回到襄阳,安心的留在汉中,他贪功委过的事情就不会暴露,二来张肃就欠了他一个人情,用这个人情来换取张肃的良马,真可谓美哉。

“这……蒯越神色摇摆不定,似是有些纠结,但片刻后他还是点了点头:“将军真是宽仁,那此事便交于我,我去同张肃沟通一二。”

“那就拜托蒯君居中联络了。”蔡瑁面露得意的笑色,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

入夜,一轮圆月高悬天空,有如一面玉盘。

未得拜访到隐士庞德的张肃,在欣赏一番山水之后,兴尽归来的他回到了襄阳驿馆的居所中,但见他的房间门口,一名青衣小厮正在候着。

见着张肃归来,小厮小步快跑着上前,朝着张肃走去,对面张肃自是也瞧见了这名小厮,他认出了这名小厮的来处,是蒯氏的仆役,他不免心有一喜,想来拜托蒯越的事情,已是功德圆满了。

也正如张肃所料,小厮走到近前,行礼后传达着蒯越的话:“家主令我告知功曹,所言之事成矣。”(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