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337章 回师长安

三国:季汉刘璋 第337章 回师长安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337章 回师长安

“先生之策,却是有些不太妥当。”

郭汜听得贾诩画策让他们回师长安,他的脸上顿时浮现一二不可思议的神色。

他反驳道:“益州牧刘璋动员大众发兵的方向,必然是陈仓道无疑,似子午、褒斜、傥骆三道,须得穿山越岭、于山间栈道而行,实是不适合大规模行军。”

抛出一个实际情况后,郭汜沿着实际情况言道:“刘璋小儿即是从陈仓道来,我等不在陈仓道堵着他,反倒是退回长安,放纵刘璋这只猛虎无所顾忌的踏入三辅之地……我郭多虽然不是什么智谋之士,也知道纵虎一时,为千日之患也。”

贾诩不作回应,他转移话题,向郭汜问上了一句:“军中粮草可支多久?”

“啊。”郭汜讶异了一声,关于粮草辎重的数量,是军中极为机密的事情,通常情况下是不会讲解给他人所知的。

尽管张济和贾诩前来助阵,算的上他们的盟友,可有些事情他也不方便透露,不过贾诩即是问了一声,他却是不好不应上一句。

两难之际,郭汜转头和李傕对了一眼,征询起了他的铁杆盟友李傕的意见。

李傕没有什么藏私的打算,他语气淡然的回答道:“先生,军中粮草尚可支撑一年。”

“嗯?”贾诩露出了狐疑的神色,全然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他摇了摇头,半眯起了眼睛,似是对李傕的回答十分的不满意。

李傕见贾诩不悦,知晓贾诩那里对军中粮草必然有了个大概的估量,他斟酌了片刻说道:“先生,却是我记错了,军中粮草尚可支撑大军半年。”

贾诩闻言无奈的叹了口气:“李将军,我与张将军不顾生死,前来助阵于你,何以区区粮草之数,亦不对我和张将军坦诚……况且将军即是唤我前来出谋画策,竟是不对我讲起实情,教我如何出谋,如何画策。”

李傕伸出手挠了挠后脑勺,他讪笑了一声,似是有些不太好意思,可透过他的笑意,便可瞧见他眼眸深处的寒意:“我就知道瞒先生不过,这军中粮草虽多,可眼下人马也多,有三四万之数,是以军中粮草只可支撑三月……不过眼下正值夏收,关中之地,虽是户口稀少,但多少也可以征缴到数月的粮草,却是无有断粮的风险。”

李傕说的好听,只说是征缴,但帐内众人都知道李傕话中的真意,那便是劫掠关中,从黔首的牙缝里抠出粮草用作军用,不然以户口稀少的关中,如何能征缴到三四万人数月所食的粮草辎重。

‘我信你个鬼!’贾诩微不着意的摇了摇头,他对李傕最终给出的三月之数,也是怀疑的紧,认为这个数字掺有水分,他估摸着李傕、郭汜军中的粮草断然难以支撑三个月。

贾诩点了点头:“这便是了,军中粮草不过三月之数,且将军屯粮之地为长安和黄白城两处,自长安和黄白城运粮而来,路上耗费也是不少……若是将军回师长安,可减去路上耗费的粮草之数,想来可多吃上一二个月。”

“况且将军军中士卒的妻小,大半皆在长安、黄白城,如今子午、褒斜、傥骆道皆有蜀军旗帜招摇,若是将军执意留在陈仓,恐怕军中将士之心难定,士气却是不佳,反倒不如退回长安,可激励将士的士气。”

“再者将军顿兵陈仓城下,已有数月之久,兵法云,顿兵坚城之下,非良策也,如今士卒大半皆是疲乏,不若退回长安,稍坐休整……且后面蜀军自陈仓赶赴长安,我军可于长安以逸待劳,一举破之。”

“妙啊。”郭汜像是一颗被点亮的灯泡,他称赞了一声。

“我们在陈仓,是蜀军以逸待劳,我们在长安,那就是我们以逸待劳的,形势瞬间逆转了过来。”

郭汜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还得是先生啊。”

“听贾先生的,必然是没有问题的,上一次不就是先生画策,我们这群没头苍蝇的人才合兵一处,攻破了长安,除去了王允,不然我们早就被一亭长绑缚绞杀了,哪还有现下的富贵。”张济称赞着贾诩的计策。

郭汜同意,张济同意,凉州旧将中,只剩当下作为话事人的李傕的看法了。

李傕看上去有些心动,但他还有一二点疑虑:“先生,若是我们不战自退,就此退回长安,虽说我们自己人知晓内幕,可旁人瞧着,还以为我们怕了刘璋小儿,只怕人心动摇,会有羌胡渠帅弃我们而去,更有关中将领会私下里同刘璋暗合。”

“如此一来,我们的力量便遭到了削弱,多少有所不宜。”

贾诩淡然的微笑着,他开解李傕道:“将军所言,不无道理,可将军以为,当下前来助阵的羌胡渠帅和关中诸将,有多少人是真心前来相助?又有多少人不过是名为相助,实则观望?”

“绝大部分应该不是真心前来。”郭汜肯定的道了一句,他以己度人:“羌胡渠帅不过是受我和稚然的重金所诱,是故前来助阵,而关中诸将,皆是内怀犹疑,对刘璋入主关中一事有些惶恐,若是刘璋大力招抚,说不得会有很多人投效过去……这些人,少有能靠得住的。”

“这就是了。”贾诩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微笑:“这些人即非真心,也不会全力相助我等,留这些人在身边,不过是卧榻之侧的祸患,倒不如就着退回长安,借此甄别一二,挑选出真心相助我等的羌胡渠帅和关中将领……至于中途离散而去者,就由着他们走吧,倒也不必强留,兵贵精而不贵多,人心齐才能泰山移。”

李傕拍了一下额头,有若醍醐灌顶:“听先生一席话语,方知何为智囊,我方才的浅薄之见,真是不堪耳闻,恐是玷污了先生的耳朵。”

“凉州智谋之士,当以先生为第一。”郭汜赞扬道。

贾诩闻着李傕、郭汜的颂扬,他不以为意,只继续说起退回长安的好处:“关中地势平坦,立于骑卒纵横,而我军骑兵多,蜀军骑兵少,到时候蜀兵赶赴长安与我军对敌,蜀军自陈仓运粮至长安的路上,我们可以遣轻骑袭扰蜀军的粮道,若是机会把握的好的话,说不得可以让蜀军不战自退,这也是一条回师长安的缘故。”

李傕和郭汜对上一眼后,李傕按剑而立,大声宣告了一句。

“我意已决,当回师长安,以逸待劳,一举击破蜀军。”

入夜,张济营中。

偌大的中军大帐之内,只有张济、张绣、贾诩三人,至于帐外,张济的心腹都尉胡车儿正值守在帐外,胡车儿按剑而立,来回巡视,以防有外人窥视刺探中军大帐。

“先生。”张济开口,他的语气中带有一缕急切:“既是回师长安,对李傕、郭汜有利,先生何不劝告李傕、郭汜留在陈仓,反倒是劝告李傕、郭汜退回长安,济有所疑惑,还望先生答之。”

贾诩带着一丝不可捉摸的语气回应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回师长安,于李傕、郭汜而言,有利亦有弊,但对刘益州而言,却是得使刘益州轻而易举的踏入三辅之地,招揽三辅之地的豪杰一同剿灭李傕、郭汜,此事大利刘益州,是故我出言劝告李傕、郭汜回师长安。”

“其实不管李傕、郭汜留于陈仓,还是退回长安,诩皆料定,李傕、郭汜必为刘益州所败,何者?”贾诩自问自答道。

“俗语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刘益州治军用兵,向来少有人敌,而今又有将军作为内应,是故荡灭李傕、郭汜易如反掌,到时候将军成就大功,封官赏爵,日后前程,当不可估量。”

“原是如此。”张济点了点头,他露出微笑:“但愿若先生所言,刘益州不介意我这个凉州乱贼的身份,能接纳你我,到时候你我才好一举反正,协助刘益州克定李傕、郭汜。”

张绣插了一句,他有所疑虑:“宇内之人无不愤恨我等凉州人,恐是刘益州不会轻易接纳我们。”

“小将军无需多虑。”贾诩成竹在胸,他信誓旦旦的说道:“诩观刘益州之作为,其志向不小,当在寰宇,有囊括四海之志也。”

贾诩微笑:“欲得天下者,岂会因小愤而斥退投效之人,如光武帝,为得雒阳,指洛水起誓必不诛杀朱鲔,而后光武帝果不杀朱鲔,并高官侯爵待之,此旧事在目,将军何须忧也。”

“今者凉州诸将,尚无有大名者归顺于刘益州,而将军私下投效,做个第一人,必为刘益州所见重,刘益州必定千金买马骨,予将军高官侯爵,以示天下之人,明其不念旧怨,但以诚交接也。”

张济听得频频点头,他抛出了一个疑问:“先生,当何时遣人赶赴刘益州处,向刘益州表明我等归顺反正之心?”

“且稍待数日,刘益州只前部人马抵达了陈仓道口,其本人尚未抵至,而将军归顺一事,非刘益州不得做决断也。”贾诩轻抚胡须,给出了一个大概时间。

“只是将军,行此机密之事,非心腹之人不可,还需慎重,可先拣选好人物。”

张济微微一笑,他应声作答:“胡车儿为我心腹之人,忠心无二,到时候可由胡车儿夹带书信前去向刘益州言明我等归顺之心。”

贾诩斟酌了片刻,他其实更加属意张济的侄子张绣前去,毕竟叔侄关系,是亲近无比的,且张绣武略机敏胜于胡车儿,由张绣前去,比胡车儿更加令人放心。

但贾诩也知晓张济信爱张绣,是故在刘益州处态度未明的情况下,张济当是不舍得让张绣前去,以免遭到什么不测。

不过胡车儿也是一个及格的选择,贾诩点了点头:“胡车儿确实合宜。”

翌日。

陈仓的城头之上,甘宁向着斥候问道:“你是说李傕、郭汜正在拔营起寨,有退兵的动作。”

身为甘宁麾下的斥候,这名斥候为人精细,十分的通明,他拱手回答了甘宁的问题:“禀中郎将,小人观望许久,但见李傕、郭汜营中正在收拾行装,拔营起寨,风尘顿起,弥漫数里,眼见着就是要退兵,至于退兵何处,观其前锋动向,小人认为当是退回长安。”

“退回长安?”甘宁伸出手摩痧着下巴的短髭,感受着一阵轻微的快感浮起。

他自言自语道:“倒是奇了,若说李傕、郭汜怕了,畏惧了,那他们何不退回凉州,凉州地广,可以由着他们海阔凭鱼跃,可他们反倒是退回了长安,这关中四塞,他们就是瓮中之鳖了。”

“这是打着诱敌深入的法子吗?”甘宁顷刻间像是明悟了些什么,他抛出了一句揣摩的念头。

“诱敌深入,是依仗长安坚城,盘算着我们去顿兵长安城下,师老兵疲,为他们所破吗?”此刻赶赴过来的娄发顺着甘宁的揣摩,详细的补充了一句。

甘宁轻微的摇了摇头:“或许是吧,或许不是,不过都是我们现在不能处理的,先看看情势再说……吴中郎将所部的先锋徐猛,那小子昨日已经到了陈仓道口,遣人递来了书信,不日就要入城修整一番,我们先思量这件事吧。”

“徐猛所部没碰上什么钉子吧。”娄发关怀的问上了一句。

甘宁微笑:“碰倒是碰上了,有一伙羌胡,看起来是受着李傕、郭汜的指使,前去袭扰了一二……不过这伙子羌胡没长眼睛,不知道徐猛所部大抵是关中人,归乡之情,那是万难阻挡的,羌胡这枚钉子碰上了徐猛这个锤子,硬生生的被敲平了锋芒。”

“那是胜了啊,今日难怪我出门时听到喜鹊叫,原是出在这里。”古板的娄发露出了浅浅的微笑。

甘宁点头:“是胜了,千余骑的羌胡,留下了二百多具尸首,降者也有百来人,此外一个唤作烧鸡的小渠帅被阵斩了,算得上是大胜。”

“初战即胜,确是个好兆头。”娄发笑意张扬了起来。(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