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369章 王爵

三国:季汉刘璋 第369章 王爵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369章 王爵

蜀军左寨。

守将孟达和李休正在谈天说地。

“那位驻守在华阴的宁辑将军段煨,当真是位豪杰,颇识时务……眼下明公刚将李傕、郭汜逼的只剩一座孤城,段煨就派遣了使者来。”李休感叹了一声。

“见风使舵,随风摇摆的本事,段煨可以称得上一流了……只是段煨身为董卓故将,明公接而纳之,确乎有些不太妥当。”

孟达闻言摇了摇头,他否定了李休的话:“明公接纳段煨的归降,不过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为何?”李休摆正了身形,他问询出了一句。

出身扶风郡的孟达分析了一句:“段煨是故太尉、新丰县候段颎的族弟,家世非同一般,不是李傕、郭汜那种不识时务、不懂经义的凉州蛮子。”

“像故往的时候,李傕、郭汜对天子不敬,怠慢公卿,而段煨则是礼敬天子、善待公卿,这就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孟达微笑了一声:“是以如今天下之人无不念着诛杀李傕、郭汜,但对段煨这位董卓故将却是视而不见,所以段煨能得到明公的接纳,毕竟不管怎么说,段煨都没有大的悖逆举动。”

“这倒也是,休听闻段煨在华阴,非但不去劫掠百姓,反倒是安抚黎庶,劝民农桑之事,与其他的凉州诸将所作所为大不相同。”李休微微仰着头,他道起了他的见闻。

孟达慵懒的饮下一杯水酒,他感叹道:“段煨上则不曾恶了天子、公卿,下则于地方有爱民之德,便可见家世、见闻、气度的重要。”

“如李傕、郭汜等辈,肆行凶恶,流毒关中,只顾一时之快,却不图万世之安,而今困守孤城,命在旦夕,终不得安魂故土,只得在荒郊抛尸了。”

闻言李休冷笑道:“李傕、郭汜,一个是边鄙之人,习于夷风,一个是盗马之贼,不通忠义,你让这两个人去做长远打算,还不如让豚犬飞上天来的轻巧。”

“前日因,今日果,李傕、郭汜能有现在的结果,正当其宜。”

谈话谈到这里,李休压低声音朝孟达说道:“孟君近来可曾听到一些风声?”

“什么风声?”孟达明知故问了一句,他心中大抵猜到李休要说哪一桩事,只是他不愿先吐露出来,而是想听李休讲出来。

李休身形微微仰着,他双眉一拧道:“还能是什么事……自然是雒阳那边传来的风声,传言天子派遣了使者,拜明公为大司马、行车骑将军事,封南郑县侯。”

说完李休砸吧了两下嘴,感叹了一声:“大司马、车骑将军、南郑县侯,天子出手倒也不薄。”

“是吗,我倒是觉得不够,就大司马、车骑将军、南郑县侯,哪里能匹配的上明公的重德和功勋。”孟达略带嫌弃的说道。

“明公仁德行于天下,南平蛮夷,北荡米贼,西定武都,如今引兵征讨李傕、郭汜二贼,功勋之大,威名之广,岂是区区大司马、车骑将军、南郑县侯足以嘉赏的。”

“哼。”孟达轻蔑的继续言道:“如以往,天子陷于贼手,前有董卓,后有李郭,关东诸侯但坐观而已,任由陛下没于贼手……非是明公,天子如何得脱贼手,如何得归雒阳。”

“似明公这等忠贞之士,宗室贤良,天子何以如此薄待。”

孟达比对着关东诸侯和他的明公的所作所为,他的话里话外,皆是对天子赏赐的不满。

“嗯,以孟君之意,明公当受何赏为宜。”李休半眯着眼睛,目光近乎凝成一条实线的望着孟达。

孟达端正面色,坦然言道:“若明公诛除李傕、郭汜二贼,安集关中,抚慰父老,非王爵不足以赏也。”

“然也。”李休抚掌赞道,第一时间表达出了认同:“明公如今有大功于社稷,非王爵不足以赏也。”

“天子,忒小气了。”

李休混不赖的道了一声,说出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话。

同时李休没奈何的说道:“其实要我说,明公身为宗室,有功于社稷,便是自行称王,又有何妨,天下之人,哪个敢有异议……只是明公尊崇王室,无私无我,信义昭明,不做自立之事,却是教人觉得可惜。”

孟达思虑深沉,他反驳道:“称王虽宜,对明公来讲也并不是什么不得体的事情,但自立为王,确乎太过显眼了……如今明公地不过益州、关中,且全据关中还需料理掉李傕、郭汜二贼,这般情形下称孤道寡,恐惹人嫌忌,成为天下群雄的众矢之的。”

“缓称王,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孟达微笑着道了一句。

……

蜀军前营。

留段煨的使者段誉住了一宿后,刘璋今日便欢送段誉离去,说起来,其实他应该多留段誉住上几日才是,以表殷勤之意。

然而作为使者的段誉有意早日回见段煨,将刘璋同意接纳段煨归降的好消息带回华阴,是故段誉一早便辞行刘璋。

段誉驻足辕门处,他拱手向刘璋保证道:“明公安心,誉此去,将和宁辑一同赶赴而来,携带大众前来襄助明公,为明公诛杀李傕、郭汜二贼效力一二。”

“卿有此心,我甚慰之。”刘璋也不推脱,他点头应了下来,虽是攻灭李傕、郭汜二贼,多一个段煨不多,少一个段煨不少,但若是段煨能亲自引兵前来助阵,那便说明段煨是真心归降了。

政治吗?就是将自己的朋友弄的多多,将自己的敌人弄的少少,我方愈发强盛,敌方愈发衰落,大事便可成矣。

“明公留步,誉就此告辞。”段誉进言止住了刘璋送别的脚步,他就此拱手告辞,翻身上马,在数骑的护卫之下向东而去。

刘璋目送了一二刻后,他折返回了中军大帐。

中军大帐内,刘璋出言问道:“离间一事如今怎么样了?”

作为主谋的贾诩拱手上前:“禀明公,用于离间的书信已经被娄校尉射到了长安城头,侯选当是已经收到了书信,而以李傕的精明,当是也得到了消息,眼下就看城内会出什么动静了。”

法正眼中一道精光闪过,这时候他出席进言道:“今日或可攻打长安,使离间一事坐实。”

“怎么说?”刘璋向着法正问道,他期待着法正的计谋。

法正朗声言道:“虽是侯选收到书信,李傕得知消息,但二者未必就会即时猜疑,乃至于交兵,我等可攻打长安,针对李傕、郭汜所守御的城墙攻打,如此可使李傕、郭汜疑心大盛、内怀不安,去忧心关中诸将是否同我们有什么往来协定。”

“法君之言是也,明公可鉴纳之。”贾诩微笑着点了点头,同法正交往数日后,他对法正这位年轻人很是看好,现下听闻到法正的计策,他应和了一句。

“当是如此。”刘璋从善如流,他点头应下。

不多时,蜀军大众开拔,往长安城而去。

……

长安城内。

一大早,李傕、郭汜就会集关中诸将侯选、程银、梁兴等人商议军情。

李傕先是话中有意的言道:“诸君昨夜睡的可曾安稳?”

他的这句话仿佛是问候,但话中藏有的深意,侯选、程银、梁兴等人却是一听就明白了,几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交流着各自的意见。

片刻后交流完毕,侯选出席道:“却是不曾睡的安稳,昨夜有蜀军袭扰,教某一夜未曾安枕。”

“哦。”李傕慌做惊诧之状,他疑惑的问上了一句:“昨夜倒是未曾听闻到金鼓、厮杀之声。”

侯选摇了摇头:“非是蜀军大众夜袭,而是蜀军自城下射来一封帛书,教我麾下将校忧心了一夜,我也就跟着不得安枕。”

“帛书在何处,上言何事?”郭汜闻言立即问询了一句,他的语气急促又紧密,透露出他的内心极为焦躁。

李傕听到侯选的话,他面色泛起讶异之色,不像之前的装模作样,这次是真正的惊讶,除了惊讶外,他便是心中升腾起了一阵惑然之意。

他没有想到,本该是他刺破的私密之事,侯选竟是自己跳了出来,这叫李傕有种蓄意一拳,却是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侯选自怀中掏出一封帛书,递向面色急切的郭汜言道:“便是这封帛书,那刘璋小儿竟是想挑拨我等之间的情谊,却是不知我侯选乃是义烈之士,岂会做那等不义之事,背弃自家的盟友。”

侯选的话光明正大、义气横生,任谁听了,都要说上一句:‘好一个义薄云天的汉子。’

只是郭汜对侯选的话充耳不闻,他像是抢夺一般从侯选的手上拿过帛书,放眼看了上去。

“稚然……”然而郭汜还没看上两眼,就发觉帛书上的文辞有些讲究,不是他这个粗鄙的武夫所能通晓的,是的,他看不懂这封帛书上的文字,所以他转向了李傕。

李傕心中直直的叹了一声,他对郭汜过于操切的行为觉得不妥,不管是追问侯选、还是从侯选手上拿过帛书,都未免显得急躁过头了,不免教人看浅,而现在拿到帛书的郭汜,竟是读不懂帛书上的文字,更是教人嗤笑。

‘憨货。’当着众人的面,李傕也不好责骂郭汜一句,他只好在心头道了一声,接着他从郭汜的手上接过帛书,细细的看了起来。

帛书上的内容,大抵没有超出李傕的推测,上面是招诱侯选、程银、梁兴这些关中将领的话,并明言,若是诛杀他和郭汜二人,可受重赏的文字。

面对献上蜀军帛书的侯选,一派义气的侯选,李傕心中是高兴的,他最担心的就是侯选、程银、梁兴这些关中将领被刘璋招诱而去,同他反目成仇、交兵长安,如今见着侯选献上帛书,便知侯选、程银、梁兴这些关中将领还是愿意站在他这一边。

这是一件好事,大大的好事,对李傕来说,但这件好事,有一个疑点,那便是蜀军的帛书上涂抹甚多,修改不少,这未免太令人生疑了。

毕竟堂堂的益州牧,麾下的书吏,竟是需要涂抹修改才能给出一封文书,这是什么咄咄怪事。

因而面对坦诚献上蜀军帛书的侯选,李傕疑心不减,反倒是大盛了起来,不过他掩藏的很好,面上没有犯疑的情绪流露,而只是对侯选坦诚献上帛书的欣喜。

李傕大笑了两声,而后他似是袒露真情,上前握住侯选的手说道:“不意侯将军竟是如此的义气,真是教某心中感切……某担保,若是能退的蜀兵,当以扶风一郡酬谢侯将军。”

“李将军,不必如此,刘璋小儿妄图使出这等离间奸计,意图使我等生隙,我等自然不能如刘璋小儿的意。”侯选亦是恳切的说道。

一时间,互握双手的李傕、侯选,激情对视下,仿佛亲兄弟一般。

这幅和睦的场景,令郭汜不住的点头,守城之战,最怕的是人心不齐,内中生忧,而今他们无有内忧,长安城自是不会被攻破。

不同于郭汜,程银却是松了一口气,昨夜侯选在得到蜀军帛书后,邀请他和梁兴做了商议,当时梁兴断定,这封蜀军帛书的消息,必然为李傕、郭汜所知,毕竟李傕为人狡黠,难保不会在他们军中安插间细。

是以智谋为长的梁兴做了谋画,打算借着这封帛书,取信于李傕、郭汜,然后图之便较为轻易了。

而眼下正如梁兴所料,李傕军议一开场就是意味深长的一句,明显是知道了蜀军书帛的事情,这不免让程银对梁兴心生敬佩,若不是梁兴料敌于先,猜中了李傕、郭汜知晓蜀军帛书的事情,他们今日只怕难以善了。

毕竟若是他们藏匿起了帛书,接着李傕再续而盘问,一再追问,他们无法应对,事情的发展就很难说了。

而如今他们几人借着侯选坦坦荡荡的献上帛书,李傕、郭汜对他们必然是信任无比,就算做不到深信,也会对他们放心下来,接下来他们不管做什么都好说了。

侯选、程银、梁兴已然商定,有心借着李傕、郭汜的首级,在那位刘益州处换取一场富贵。(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