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739章 君前献策

寒门巨子 第739章 君前献策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739章 君前献策

皇帝恩准的半月假期看似挺多,其实却是很快就过去了。

除了头几日李凌还能在家中多陪陪妻女,待到后面几日,他终究还是忙碌了起来。

先是在家中招呼同僚好友,然后又跑去书局那边查看买卖情况,顺带盘了下账目。别说,虽然这段时日李凌都不在京城,但书局的生意却是逐节见好,现在报纸也好,书籍也好,卖得都是相当不错,尤其是后者,更是让京中其他书局眼红不已。

这当然是靠的李凌那一连串的新鲜营销策略了,什么精装书,大字版,还有那专为贵宾定制的新书书目什么的,立马就让纵横书局和其他书局书店拉开了不止一个档次。

现在洛阳城里只要是有些头面的读书人,哪个不曾几本纵横书局出版的好书,甚至就连家庭条件不那么好的,节衣缩食也得花钱买上一两本来装装门面。毕竟,当书不再只是书,而成了身份和学识的象征时,它的价格,它所面对的对象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这几月间,纵横书局可称得上是日进斗金,当李凌来到店里翻看账目时,都把自己给吓了一跳,直呼还是京城有钱人多啊。不过这回他却有些错了,因为随后就有掌柜的禀报,说是还有不少这样的精装好书已经往洛阳之外的诸多州府售卖了,甚至还出现了二道贩子,直让李凌听得哭笑不得。

既然人家愿意买,他当然也乐得卖了,于是便索性去信两淮、江南等地,让那边的书局也跟进,印刷相似的书来卖。

书局有如此大的收获,再加上已经在万浪的努力下四面开花的纵横商行,李凌只草草一算,便发现这大半年里,自己的身家又翻了至少一倍。现在的他,即便不算那些店铺之类的不动产,光是手头上的银子,身家已达到了三百多万两之巨。

这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在算出这个数字后,李凌足足呆了好半天,这要放后世,自己早全身心投入到赚钱的买卖里去了,谁还去费心思,冒着可能丢命的风险在官场里与人勾心斗角啊。

不过没法子,如今这时代终究不同于后世,没有这层官皮,你就是再有钱,也随时可能失去一切,所以这官还得做,而且还得不断攀登。当然,李凌也承认,自己选择这条更艰难的道路,还有一多半是为了这大越朝廷,为了这天下百姓,毕竟读书人就讲究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嘛。

所以在把书局里的事情有个把握,又为他们制定了一下今后的方针后,李凌便又把注意力放到了官场上来。于是在接下来的几日里,他又接连登门拜见了怀王、陆缜以及转运司的袁云杰等关系不错的上司官员,算是与他们联络了一下感情,顺带简单提了提自己之前在北疆的种种遭遇。

就这样,半月的假期便迅速被消耗干净,又到了正式回衙门坐班的时候。

不过对此李凌倒也不是太抵触,毕竟转运司那边的差事其实挺好应对的,和之前在北疆的种种繁琐的差事比起来,现在手头上的那点工作几乎都不算事儿了。

而等到他回到衙门坐了三天后,宫里终于传出旨意来,让李凌入宫见驾,禀报之前还未来得及细说的种种事情。另外,关于李凌的封赏之事,却是直到今日都还没个结论呢。

……

已是十月,洛阳的天气有些见寒,宫中不少树木落叶纷纷,使得许多内侍整日都忙着洒扫宫廷,李凌就是踩着一地的落叶来到了谨身殿的暖阁中,参见皇帝。

虽然真正的寒冬尚未降临,但这阁子里却已经生上了炭火,让刚进其中的他都感到有些燥热。显然,随着年纪增大,皇帝是越发畏寒了,一入了冬季,就要生火取暖。

在按礼节向皇帝大礼参拜,然后平身而起后,偷眼一扫间,李凌才发现皇帝要比之前更显苍老,脸上的皱纹一道道的深刻其上,犹如沟壑,而须发虽然一丝不苟地梳理在那儿,却都快转为纯白。

这让他不觉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见皇帝时的光景,那时的皇帝须发还只是灰白,给人一种中年人的感觉,却不想几年下来,他却是真有些老了。不得不说,岁月不饶人,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李凌啊,这半月来歇养得可还好吗?”皇帝的一句问话终于让李凌回神,赶紧收起古怪的念头,行礼回道:“蒙陛下恩典,这些时日臣确实休息得不错,总算是把之前的劳累困顿都给歇回来了。”

“那就好,你还年轻,将来还要为我大越朝廷当差办事呢,可不能真累坏了自己身子。”皇帝满意一笑,“对了,你之前上呈的奏表朕都看过了,此番北疆之行确实辛苦你了。若没有你在前线夙兴夜寐地操劳,军粮调度就不可能如此顺畅,我北疆之战或许都未必能如此顺利结束。可以说,此番大胜,你真是功不可没啊。”

“陛下谬赞了,臣愧不敢当,这都是臣身为转运都督当为之事,不敢称什么功劳。”

“呵呵,功就是功,没人能掩盖了去。你放心,到时朝廷必有封赏。”皇帝又称赞着鼓励了一句。

在说了这么一些套话后,皇帝才把话锋一转,落到了双方都更关心的事情上:“对于你之前提到的关于在北疆各处修筑起兵驿粮站,开辟修缮运粮道路的奏报,朕看了,也让政事堂几位宰执帮着筹谋过,但终究还有些不到处,今日将你宣进宫来,最重要的就在于此。”

“臣明白,事关重大,陛下和几位宰相大人自当仔细查问,以求万无一失。”李凌点点头,“若陛下允准,臣希望能在地图上为您仔细讲述一番臣的看法,也好有个更直观的见解。”

皇帝点点头:“可以。韦棠——”

一直陪在皇帝身侧的老太监当即答应一声,便走到门口,小声和人吩咐了几句。片刻后,便有几个小黄门把一张巨大的地图抬了进来,麻利地挂到了边上的墙壁处。显然,他们也早做好了准备,只等李凌来作个详解了。

李凌又施礼把皇帝请到已经展开的,巨大的军用地图前,这才指着北疆的一条条官道,一座座关城开始了自己的讲解:“陛下,这写官道放在地图之上确实看不出多少问题来,好像此去北疆一路皆是平坦大道,可实际上却非如此。在这儿,这儿,还有这儿,都须运粮队伍穿过崎岖陡峭的群山,光是要把这些车马安全运过去就已不简单了,更别提起上还有数百斤的粮食。而只要有任何一辆车马倾翻,便会导致整条道路的堵塞,那耽搁的时候可就久了。

“陛下圣明,当知军情如火的道理,有时候只迟到一两天,都可能导致一场战斗的失利,关系到的则是几百几千将士的生死。所以臣以为,这些运粮道路的开拓已是必然,毕竟我大越与北方的鬼戎几年内终究会有一战。”

皇帝在旁眯着眼听着李凌的说辞,神色颇为郑重,不时也轻轻点头表示认可:“唔,那兵驿、粮站一事呢?”

“这个也是臣最在意的事情。陛下,北疆道路难行还只是运粮诸多麻烦中可以被克服的一部分,真正叫人不好应对的,还是在于这一带错综复杂的山峦道路,以及鱼龙混杂的各方势力。

“或许在一般时候,有官军震慑,那些绿林道上的贼匪也好,偷入我大越境内的鬼戎小股兵马也好,都不能做出什么恶来。但一俟大军真与鬼戎交锋,我们把更多兵力都投到前线去时,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而这,还不包括当我大军深入到漠北草原之后。

“陛下请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这些地方皆是易攻难守,最容易被人偷袭之所在,若我大军运粮来到这些所在,疲惫又无防备之下,那就是在以前线几千几万大军的生死作赌博了。可要是在这些险要之所附近设下兵驿,派出兵马镇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当然,臣也知道朝廷有朝廷的难处,这一处处的粮站兵驿开设出来所需要投入的钱粮人马必然很大。但是,为了今后北伐的顺利进行,为了最终的胜利,臣以为这些先期的投入还是很必要的。

“两国交战,到最后比拼的不再是谁兵精将勇,而是谁的准备更充分,谁的投入更多。而我大越坐拥中原,富有四海,在这方面是绝对要强过北方鬼戎诸部的,这边的投入更多,便意味着将来到了战场上能以更小的代价取得最后的大胜!”

这一大段话说下来,李凌都已经有些口干舌燥了,但整个人的精神却很是旺盛,说完后,便满是期待地,凝神看向皇帝,等着这位大越皇帝,天下之主来给出答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