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740章 亦喜亦忧

寒门巨子 第740章 亦喜亦忧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740章 亦喜亦忧

皇帝这时脸上的神情变得颇为严肃,目光在李凌和墙上的地图上来回扫视了一番后,终于斟酌着道:“李凌,你能为国之大事思虑深远果然不负朕之栽培,朕也知道这是你辛苦筹谋而得。然则,事关重大,朕不能现在就作出决断,且等与宰执们商议之后,再拿主意。

“当然,你的功劳依然是有的,朕会将之记下,你回去后,等着消息吧。”

李凌听到这番回答要说心里不失望那是假的,毕竟为了今日这场,他之前可是耗费了许多心力的,即便不提早前在北疆各地的奔波走访,就是回到京城后的这段日子里,他也是有过细致准备的。

这就跟后世为了一个项目起早贪黑地忙活好几月,PPT都做了几百张,也在领导面前把该说的都说了,可结果依然没能正式通过的失落感是一样的。而更关键的是,李凌面对的是皇帝,他甚至不能露出丝毫的抱怨来,只能再度行礼拜谢,口称陛下英明了事。

当然,皇帝也觉着有些过意不去,便随后又问道:“李凌,听说你在江南已然娶妻,现在可有子嗣了吗?”

“回陛下,臣才刚得一女,却还无子。”

“这样吗……唔,既如此,朕便册封你妻子为六品诰命,到时自有礼部官员与你接洽,你将妻子的姓名籍贯等等报上便是。”

李凌有些异样地又看了眼皇帝,这才再度拜下称谢,这也算是皇帝赐予自家的恩典了,只是怎么听着都有些像是补偿。

诰命夫人可不像后世戏文里唱的那么容易就能得到,一般来说,除了勋贵家眷外,只有为朝廷立下过大功劳的官员妻子才能被赐封诰命,而不是说随便一个女子就能妻凭夫贵,顺理成章地获取诰命了。

而且只要是得了诰命,那她就也算是朝廷一员,平日里也有俸禄,甚至出了门后,还能与官员平等交往,再不是丈夫的附庸。

只是今日这诰命封得实在有些奇怪,很难让李凌不怀疑这是朝廷不打算因功提拔自己了。想来也是,自己这才三十,便已是四品高官,若再把这次的功劳算上,再往上加官,怕是都要成部堂级的高官了,都快可直入中枢了。

别说其他人会不会有异议,光是这样一来今后会出现封无可封的情况,就不是皇帝所愿意看到的情况,所以也就只能暂时委屈了他,先用家人的诰命来作弥补了。

想明白这些,李凌倒也平衡了许多,反而有些感激皇帝的安排,再度真心拜谢。见他明白了自己的苦心,皇帝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你且起来回话吧。对了,朕还有一事想要问问你的看法。”

“陛下请说,臣定当知无不言。”

“就在前日里,有朝臣上奏,说是要让朕册封孙璧为王,你以为该如何做啊?”

李凌一愣,身子都轻轻颤抖了一下,他实在没想到皇帝会跟自己询问此事。但很快的,他又定下了神来,正色道:“陛下,此乃天家之事,臣只是一介臣子,又非礼部官员,安敢议论。”

“你不必紧张,朕只是因为知道你与孙璧素有交情,对他也颇为了解,才想问一问你的看法。”皇帝却不依不饶,目光落定在李凌身上,还是要他给自己一个说法。

这下李凌也不好再作避让了,只能是斟酌道:“陛下,臣以为礼部奏请封王七皇子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毕竟我朝皇子素来就有成年封王以为贵重的传统,如今七皇子都已过而立之年了,自当遵循祖制。

“至于陛下担心的七皇子可能如当年般孟浪无礼,臣以为不必多虑,因为人是会成长的,至少在臣看来,如今的七皇子为人正直,做事谨慎,绝不会因为得封王爵就有行差踏错之举……”

“唔,你说的不错,朕明白了。”皇帝点点头,这才摆了下手道,“朕乏了,你且退下吧。”

“臣遵旨,还望陛下保重龙体,臣告退。”李凌小心翼翼的又行了礼,这才退出暖阁,到了外头,才觉后背有些发湿,却是被惊出了冷汗来,又被北风一吹,立马让他猛打了个寒噤,赶紧快步走去,想要回自己的马车上烤火取暖。

这时,门内,皇帝则在沉吟后,微微翘起了嘴角,问身边的老太监道:“韦棠,你以为如何?”

“老奴觉着李大人还是很不错的,既能为陛下分忧,又紧守着人臣之道,不曾逾矩,是个忠臣。”

“忠臣吗……”皇帝嘿笑了一声,“这满朝臣子个个都以忠臣自居,可实际上呢,他们哪个没有自己的小九九。尤其是近些年来,眼见朕老了,更是个个都在想着寻后路,以前是太子和永王,现在永王一倒,他们就都巴结到太子那边去了。

“看来这样的情况确实不能再持续下去了,也罢……孙璧虽然还远未成熟,但有李凌从旁照应着,倒也未必会比孙璘弱了,那就且把他推出去,再与太子斗上一阵吧。”

说着,他又有些犹豫:“如今李凌虽已有一定的声望,但终究不够,而且此番也没法再升他官,让他得入中枢。如此真要有所争端,他们怕是远不如东宫方面啊。看来,还是得帮他一把,有些人也该叫回京来了。”

在皇帝低声说出这些的时候,韦棠都垂目不言,就好像完全没听到的样子。直到皇帝叫了他一声,吩咐道:“你且去政事堂和吏部问问,看有什么空缺,朕要召闻铭和魏梁回京任官。”后,他才重新有了反应,低声答应,然后自去外间作出相应安排。

……

正当李凌半喜半忧,等着看最后结果出现时,两日后的夜间,杨晨却再度上门,给他带来了两个意料之外的好消息。

“你是说闻大人和我老师要被召回京城了?此话当真?”在得知此一消息时,李凌喜得都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盯住了对方问道。

“自然是真的,这是宫里传出的消息,政事堂方面都已经行文了。”杨晨笑着回道,“看来这对大人来说当真是少有的好消息了。”

“那是当然,他们一个是我老师,一个曾有恩于我,一直以来我都因他们只能在地方为官深表遗憾,现在能回京接下重任,自然大为欢喜。”李凌也不作避讳,笑着道,“对了,你可知道朝廷会与他们什么官职?”

“具体如何还不好说,只说是闻大人会重回御史台,至于魏大人,则被安进刑部为官。”

“御史台和刑部吗?”李凌微微蹙眉深思起来,闻铭本就有过在御史台任官的经验,所以此番重回旧衙也在情理之中,可自己老师魏梁去刑部又是个什么安排?

要知道魏梁当初外放之前也只是以清流的身份在御史台为官,后来又在皇帝跟前做过侍读,和刑部问案之类的真就八竿子都打不着啊。即便这几年里,他历任知县知府等地方官,也有审案断案的经验,可终究不是专业人员啊,去了刑部真能胜任吗?

皇帝做此安排,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

对此疑问,杨晨却也说不出个明确答案来了,只能道一句这终究是个好的开始,尤其是像魏梁这样科举时名列前茅,又被朝廷刻意栽培外放为官,几年后重新召回的人来说,今后的官途必然一片坦荡。

李凌也只能拿这样的话来安慰自身,只是在几日后,随着一些新的消息出来,他却不再那么乐观了。

几日下来,闻铭和魏梁二人要被调回京城的事情已在朝中传开了。对此,自然有不少的看法,而两人中,最受人瞩目的还是闻铭,毕竟他身份更高,而且之前所造成的影响也更大,那可是差点在江南闹出大事来的人啊。

很多怀有戒心的人都对此表示了反对,奈何这是皇帝和宰执们的意思,而且他也确实在此番北疆之战中立下了功劳,这便让人挑不出什么错来,只能接受了。

至于魏梁,在闻铭的掩盖下,倒是没什么人关注,除了刑部的一些官吏,以及,一些同样是姓魏的人,也就是他魏氏一族,对此却是多有不满。

因为随着魏梁被调回京,这个四品的刑部郎中的位置就被他占了去。而这个位置,本来该落到一直在刑部当差,也算颇有功劳的魏介的身上,而这位,正是魏梁的族中兄长,而且比起只是魏氏旁支中的一名子弟,这魏介却是魏氏本宗子弟,还是深得族中老人看重的年轻一辈。

结果,魏梁这一被召入京城,却是直接把属于魏介的官职给夺了去。很显然,这必然会让魏家宗族不满,他们不敢埋怨朝廷和皇帝,只会把这股子气撒到即将到来的魏梁身上!

这些内容,自然是之后由皇城司的人搜集了报到李凌面前的,看完此种说法,李凌都不禁咋舌惊叹:“好家伙,还说你不是主角,这不就是天然的主角模版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